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论文》教学资源_第三章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307.4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三章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1资料工作的重要性 3.1.1什么是资料 在论文写作中,作者所搜集、占有的所有与课题有关的材料,统称资料。 资料既包括写入文章的材料,也包括未写入文章的材料。 3.1.2资料工作与思维的关系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它与资料工作密不可分。 1、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离不开研究者的思维活动 研究者搜集、整理资料,也就是在对资料进行思考、研究。离开研究者的思维活动,资 料工作就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 2、资料是思维活动的对象和凭借 研究者思维活动的水平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必须以一定的资料内容为基础。离开资料,研究者的思维 通常是难以展开的。 3.2资料的作用和种类 3.2.1资料的作用 资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资料,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 1、从资料中产生观点 一切有价值的学术观点都是研究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的 结果。 2、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观点统帅材料,材料支撑观点。 有说服力的学术观点只能靠资料支撑。观点与材料是构成论文内容的两大要素。 人们看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能否成立,首先就要看支撑观点的材料是否可靠、充分。撰 写学术论文,必须注意“让材料说话”。 3.2.2资料的种类 (一)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分类 1、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指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而不反映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资料,即其本 身就可以直接被看作研究对象的资料。 (1)从观察、实验和调查中得到的资料 例如: 方言调查资料: 言语观察资料; 语音实验资料。 (2)实物资料 例如:

1 第三章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1 资料工作的重要性 3.1.1 什么是资料 在论文写作中,作者所搜集、占有的所有与课题有关的材料,统称资料。 资料既包括写入文章的材料,也包括未写入文章的材料。 3.1.2 资料工作与思维的关系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它与资料工作密不可分。 1、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离不开研究者的思维活动 研究者搜集、整理资料,也就是在对资料进行思考、研究。离开研究者的思维活动,资 料工作就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 2、资料是思维活动的对象和凭借 研究者思维活动的水平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必须以一定的资料内容为基础。离开资料,研究者的思维 通常是难以展开的。 3.2 资料的作用和种类 3.2.1 资料的作用 资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资料,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 1、从资料中产生观点 一切有价值的学术观点都是研究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的 结果。 2、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观点统帅材料,材料支撑观点。 有说服力的学术观点只能靠资料支撑。观点与材料是构成论文内容的两大要素。 人们看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能否成立,首先就要看支撑观点的材料是否可靠、充分。撰 写学术论文,必须注意“让材料说话”。 3.2.2 资料的种类 (一)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分类 1、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指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而不反映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资料,即其本 身就可以直接被看作研究对象的资料。 (1)从观察、实验和调查中得到的资料 例如: 方言调查资料; 言语观察资料; 语音实验资料。 (2)实物资料 例如:

历史文物: 考古发现。 (3)文献资料 例如: 文学作品: 文献语言材料(语料): 历史文献: 档案文献。 2、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是指反映已有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包含着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资料。 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意义: (1)避免重复劳动: (2)从中受到启发: (3)产生学术见解。 (二)来源和形态分类 1、感性资料 感性资料是指研究者直接从社会生活和科研实践中获取的资料。 感性资料的特点: (1)亲身经历,具有独特性: (2)新颖生动,具有现实性。 2、情报资料 情报资料是指来自各种传递渠道的资料。 按其传递渠道和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1)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以文献为存在和传播载体的资料。 A、载体形式分类 a、印刷型 (a)图书 (b)连续性出版物:报纸、期刊、丛刊、集刊、论文集、年报 (c)特种文献:会议文献、政府机关内刊、学位论文 b、缩微型 c、声像型(视听型) (a)录音带 (b)录像带 (c)唱片 (d)影片 (e)幻灯片 d、计算机阅读型 B,加工过程分类 a、一次文献 未经情报机构加工处理的文献。 (a)研究专著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2

2 历史文物; 考古发现。 (3)文献资料 例如: 文学作品; 文献语言材料(语料); 历史文献; 档案文献。 2、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是指反映已有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包含着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资料。 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意义: (1)避免重复劳动; (2)从中受到启发; (3)产生学术见解。 (二)来源和形态分类 1、感性资料 感性资料是指研究者直接从社会生活和科研实践中获取的资料。 感性资料的特点: (1)亲身经历,具有独特性; (2)新颖生动,具有现实性。 2、情报资料 情报资料是指来自各种传递渠道的资料。 按其传递渠道和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1)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以文献为存在和传播载体的资料。 A、载体形式分类 a、印刷型 (a)图书 (b)连续性出版物:报纸、期刊、丛刊、集刊、论文集、年报 (c)特种文献:会议文献、政府机关内刊、学位论文 b、缩微型 c、声像型(视听型) (a)录音带 (b)录像带 (c)唱片 (d)影片 (e)幻灯片 d、计算机阅读型 B,加工过程分类 a、一次文献 未经情报机构加工处理的文献。 (a)研究专著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文献 (e)科研报告 b、二次文献 在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献。 (a)提要 (b)文摘 (c)简介 (d)资料通报 c、三次文献 经过对一次和二次文献的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a)综述 (b)评论 (c)述评 (d)书评 (2)非文献情报资料 非文献情报资料是指未以文献形式记录下来的情报资料。 A、交谈 a、专业人员的交谈 b、导师的指导 B、听课 C、学术讨论 (三)作用分类 1、含有完整知识体系的文献资料 (1)大学教科书 大学教科书通常是对一个时期以来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2)专著 专著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专门性著作。 2、反映最新学术动态的资料 (1)学术期刊 (2)论文集 (3)学术会议 (4)导师指导 (5)专业人员交谈 (6)亲自观察、调查、实验 3、触发性资料 3.3获取资料的途径 3.3.1观察 观察是从课题研究的需要出发,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处于自然条件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的 系统、能动的考察。 因此,观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1、客观性 3

3 (d)会议文献 (e)科研报告 b、二次文献 在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献。 (a)提要 (b)文摘 (c)简介 (d)资料通报 c、三次文献 经过对一次和二次文献的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a)综述 (b)评论 (c)述评 (d)书评 (2)非文献情报资料 非文献情报资料是指未以文献形式记录下来的情报资料。 A、交谈 a、专业人员的交谈 b、导师的指导 B、听课 C、学术讨论 (三)作用分类 1、含有完整知识体系的文献资料 (1)大学教科书 大学教科书通常是对一个时期以来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2)专著 专著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专门性著作。 2、反映最新学术动态的资料 (1)学术期刊 (2)论文集 (3)学术会议 (4)导师指导 (5)专业人员交谈 (6)亲自观察、调查、实验 3、触发性资料 3.3 获取资料的途径 3.3.1 观察 观察是从课题研究的需要出发,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处于自然条件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的 系统、能动的考察。 因此,观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1、客观性

实事求是,确保客观。 严格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观察事物,以便了解真相,取得真实的事实材料,不能以个 人的认识倾向看待事物或者片面地加以取舍。 2、系统性 日的明确,方法科学。 要时时记住观察目的,牢牢抓住观察对象,严格地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有计划、有步 骤地完成一项观察,不能进行毫无意义的广泛注视或者想到什么就观察什么。 3、准确性 注意差异,抓住特征。 注意力高度集中,边观察边思考,抓住特征性的东西,不能忽略观察对象的一切细微差 异或者变化。 3.3.2实验 实验是根据课题的需要,人为地创造条件,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分析研究对象的状态 和变化,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1、实验的形式分类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里采用一定的仪器,在精确控制的条件下,精密观察和记录某 一现象的产生、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自然科学研究较多采用实验室实验。 (2)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是指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或生活环境中,适当控制条件,结合其他日常活动,观 察和记录某一现象的产生、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经常采用自然实验方法。 2、实验的目的分类 (1)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是指为了观察新事物,作出新发现,提出新理论而进行的实验。 (2)检验性实验 检验性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个事实,检验某个理论,检验某个观点而进行的实验。 3.3.3调查 调查是亲自深入到实际生活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某一客观对象进行考察,了解某一 方面的情况。 (一)调查前的准备 1、明确调查目的 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得到哪些资料。 2、做好知识准备 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有所考虑。 3、明确调查对象 了解调查对象的特点,据此安排具体的工作步骤,设计合理的调查内容。 4、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 (1)调查计划 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步骤、调查方法和方式,以及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等。 (2)调查提纲 把调查项目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出来。 (二)调查的方法和方式

4 实事求是,确保客观。 严格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观察事物,以便了解真相,取得真实的事实材料,不能以个 人的认识倾向看待事物或者片面地加以取舍。 2、系统性 目的明确,方法科学。 要时时记住观察目的,牢牢抓住观察对象,严格地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有计划、有步 骤地完成一项观察,不能进行毫无意义的广泛注视或者想到什么就观察什么。 3、准确性 注意差异,抓住特征。 注意力高度集中,边观察边思考,抓住特征性的东西,不能忽略观察对象的一切细微差 异或者变化。 3.3.2 实验 实验是根据课题的需要,人为地创造条件,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分析研究对象的状态 和变化,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1、实验的形式分类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里采用一定的仪器,在精确控制的条件下,精密观察和记录某 一现象的产生、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自然科学研究较多采用实验室实验。 (2)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是指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或生活环境中,适当控制条件,结合其他日常活动,观 察和记录某一现象的产生、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经常采用自然实验方法。 2、实验的目的分类 (1)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是指为了观察新事物,作出新发现,提出新理论而进行的实验。 (2)检验性实验 检验性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个事实,检验某个理论,检验某个观点而进行的实验。 3.3.3 调查 调查是亲自深入到实际生活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某一客观对象进行考察,了解某一 方面的情况。 (一)调查前的准备 1、明确调查目的 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得到哪些资料。 2、做好知识准备 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有所考虑。 3、明确调查对象 了解调查对象的特点,据此安排具体的工作步骤,设计合理的调查内容。 4、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 (1)调查计划 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步骤、调查方法和方式,以及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等。 (2)调查提纲 把调查项目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出来。 (二)调查的方法和方式

1、调查的方法 (1)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普查)是对所有研究对象逐一进行的全面调查。 优点:资料真实可靠,准确性高。 缺点: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难度极大。 (2)非普遍调查 非普遍调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部分对象进行调查,通过个别看一般,通过部分看 全体。 A、非普遍调查的类型 (A)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指针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 从而进行分析、解释、推理。 a、个案调查的对象 通常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对象可以是一个人、 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b、个案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缺点:所选择的对象样本小,较难反映总体。 (B)典型调查 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此 来把握总体情况。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缺点: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较难,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结果会有倾向性。 (C)抽样调查 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为代表进行调查,从而推断全体被研究对象。 a、抽样调查的类型 (a)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 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根据调查者个人的经验和条件有选择地抽取样本。 (b)随机抽样 不加主观因素,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考 察,用得到的结果来推断总体。 b、抽样调查的优点 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 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普遍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 调查方法。 B、非普遍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面窄量小,省时省力。 缺点:信息资料不全面、不够准确可靠。 2、调查的方式 (1)座谈法 座谈法指针对某一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从中收集材料。 A、座谈的具体方式 (A)专门召集知情人开会: (B)利用其他会议顺便了解情况。 5

5 1、调查的方法 (1)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普查)是对所有研究对象逐一进行的全面调查。 优点:资料真实可靠,准确性高。 缺点: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难度极大。 (2)非普遍调查 非普遍调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部分对象进行调查,通过个别看一般,通过部分看 全体。 A、非普遍调查的类型 (A)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指针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 从而进行分析、解释、推理。 a、个案调查的对象 通常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对象可以是一个人、 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b、个案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缺点:所选择的对象样本小,较难反映总体。 (B)典型调查 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此 来把握总体情况。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缺点: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较难,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结果会有倾向性。 (C) 抽样调查 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为代表进行调查,从而推断全体被研究对象。 a、抽样调查的类型 (a)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 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根据调查者个人的经验和条件有选择地抽取样本。 (b)随机抽样 不加主观因素,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考 察,用得到的结果来推断总体。 b、抽样调查的优点 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 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普遍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 调查方法。 B、非普遍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面窄量小,省时省力。 缺点:信息资料不全面、不够准确可靠。 2、调查的方式 (1)座谈法 座谈法指针对某一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从中收集材料。 A、座谈的具体方式 (A)专门召集知情人开会; (B)利用其他会议顺便了解情况

B、座谈的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调查对象集中,能同时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一次性得到较多资料。 缺点:调查对象众多,有人可能心存顾虑或感到拘谨,反而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对策:调查者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2)访谈法 访谈法指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个别访问,以了解实际情况。 A、访谈注意事项 (A)访谈前: a、认真选择对象; b、了解对象情况: c、想好访谈问题: d、约定访谈时间。 (B)访谈中: a、说明访谈目的: b、营造轻松氛围: c、提问具体明确: d、认真倾听记录(或录音): e、圆满结束访谈。 (C)访谈后, a、整理访谈笔记(或录音): b、核实访谈内容。 B、访谈的优缺点 优点:容易把问题谈深谈透,效果较好。 缺点:费时费力,不便用于较多对象。 (3)问卷法 问卷法指制定调查问卷,比较大规模地向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通过被调查者 对规定内容的回答来收集所需材料。 A、问卷的媒介分类 (A)平面问卷 (B)电子问卷 (C)网络问卷 B、问卷的主要构成项目 (A)封面语或卷首语 (B)对象信息 (C)指导语 (D)问题 a、封闭式 b、开放式 (E)谢辞 C、问卷的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适于较大范围,便于统计分析,容易了解实情。 缺点:机械填写问卷,难以深入了解。 对策:精心设计问卷,合理提出问题。 3.3.4利用图书情报机构 6

6 B、座谈的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调查对象集中,能同时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一次性得到较多资料。 缺点:调查对象众多,有人可能心存顾虑或感到拘谨,反而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对策:调查者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2)访谈法 访谈法指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个别访问,以了解实际情况。 A、访谈注意事项 (A)访谈前: a、认真选择对象; b、了解对象情况; c、想好访谈问题; d、约定访谈时间。 (B)访谈中: a、说明访谈目的; b、营造轻松氛围; c、提问具体明确; d、认真倾听记录(或录音); e、圆满结束访谈。 (C)访谈后, a、整理访谈笔记(或录音); b、核实访谈内容。 B、访谈的优缺点 优点:容易把问题谈深谈透,效果较好。 缺点:费时费力,不便用于较多对象。 (3)问卷法 问卷法指制定调查问卷,比较大规模地向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通过被调查者 对规定内容的回答来收集所需材料。 A、问卷的媒介分类 (A)平面问卷 (B)电子问卷 (C)网络问卷 B、问卷的主要构成项目 (A)封面语或卷首语 (B)对象信息 (C)指导语 (D)问题 a、封闭式 b、开放式 (E)谢辞 C、问卷的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适于较大范围,便于统计分析,容易了解实情。 缺点:机械填写问卷,难以深入了解。 对策:精心设计问卷,合理提出问题。 3.3.4 利用图书情报机构

情报机构指图书馆、资料室、信息中心等各种专门向读者或用户提供图书情报服务的单 位或部门。 利用图书情报机构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 利用图书情报机构应当掌握下列技能。 (一)熟悉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指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或其他特征所划分的图书类型。 1、学科分类目录 2、书名分类目录 3、著者分类目录 4、主题分类目录 (二)善于使用检索工具 1、目录 目录是一种标示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系统化检索工具。 (2)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内容分类目录 A、有关古籍及其版本的书目 B、近现代综合性书目 C、报刊目录 D、专题性目录 (2)来源和范围分类目录 A、国家书目 B、出版社目录 C、书店目录 D、馆藏目录 E、联合馆藏目录 2、索引 索引是一种揭示文献外表特征或内容特征的检索工具。 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索引主要有3种。 (1)有关古籍的索 (2)报刊综合索引 (3)专题性索引 3、文摘 文摘是一种标示文献的外部特征和主要内容的检索工具。 (1)指示性文摘 (2)报道性文摘 4、综合性检索工具 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一种把目录、索引和文摘合而为一的综合性检索工具。 (三)选用合理的检索方法 1、常用法 常用法是利用工具书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按年代由远及今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优点:防止漏检材料,摸清来龙去脉。 缺点:费时费力。 (2)倒查法

7 情报机构指图书馆、资料室、信息中心等各种专门向读者或用户提供图书情报服务的单 位或部门。 利用图书情报机构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 利用图书情报机构应当掌握下列技能。 (一)熟悉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指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或其他特征所划分的图书类型。 1、学科分类目录 2、书名分类目录 3、著者分类目录 4、主题分类目录 (二)善于使用检索工具 1、目录 目录是一种标示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系统化检索工具。 (2)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内容分类目录 A、有关古籍及其版本的书目 B、近现代综合性书目 C、报刊目录 D、专题性目录 (2)来源和范围分类目录 A、国家书目 B、出版社目录 C、书店目录 D、馆藏目录 E、联合馆藏目录 2、索引 索引是一种揭示文献外表特征或内容特征的检索工具。 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索引主要有3种。 (1)有关古籍的索引 (2)报刊综合索引 (3)专题性索引 3、文摘 文摘是一种标示文献的外部特征和主要内容的检索工具。 (1)指示性文摘 (2)报道性文摘 4、综合性检索工具 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一种把目录、索引和文摘合而为一的综合性检索工具。 (三)选用合理的检索方法 1、常用法 常用法是利用工具书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按年代由远及今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优点:防止漏检材料,摸清来龙去脉。 缺点:费时费力。 (2)倒查法

倒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按年代由今及远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优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缺点:漏检的可能性较大。 (3)抽查法 抽查法是在全面了解本专业或特定课题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选定其中研究最为兴 盛、文献发表最为集中的重要年代,进行资料的重点检索的方法。 优点:短时间内得到较丰富的材料。 缺点:较难确定学科发展和课题研究的重点时期。 2、追溯法 追溯法是以己掌握的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为线索,追溯查找其他文献的检 索方法。 优点:省时省力。 缺点:漏检可能性较大。 3、循环法 循环法是把常用法和追潮法结合起来使用,循环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 优点:容易找到所需的资料,检索效率极高。 五、利用互联网 (一)门户网站 例如,百度,新浪,搜狐,搜狗,雅虎,谷歌,等等。 (二)专业网站 例如,中国语言文字网,中国语文网,等等。 (三)数字图书馆 例如,超星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等。 (四)网上期刊库 例如,中国知网(cnki),龙源期刊网,等等。 3.4资料的阅读和整理 3.4.1阅读资料的基本方式 (一)略读 略读指随便翻阅,略知大概。 1、略读的作用 (1)细读和精读的基础 (2)开阔视野,广泛接收信息的手段 (3)把握文献资料的总体面貌的重要方法 2、略读的技巧 (1)专著的略读 A、标题 B、序言 C、目录 D、提要 E、参考文献 (2)论文的略读 8

8 倒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按年代由今及远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优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缺点:漏检的可能性较大。 (3)抽查法 抽查法是在全面了解本专业或特定课题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选定其中研究最为兴 盛、文献发表最为集中的重要年代,进行资料的重点检索的方法。 优点:短时间内得到较丰富的材料。 缺点:较难确定学科发展和课题研究的重点时期。 2、追溯法 追溯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为线索,追溯查找其他文献的检 索方法。 优点:省时省力。 缺点:漏检可能性较大。 3、循环法 循环法是把常用法和追溯法结合起来使用,循环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 优点:容易找到所需的资料,检索效率极高。 五、利用互联网 (一)门户网站 例如,百度,新浪,搜狐,搜狗,雅虎,谷歌,等等。 (二)专业网站 例如,中国语言文字网,中国语文网,等等。 (三)数字图书馆 例如,超星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等。 (四)网上期刊库 例如,中国知网(cnki),龙源期刊网,等等。 3.4 资料的阅读和整理 3.4.1 阅读资料的基本方式 (一)略读 略读指随便翻阅,略知大概。 1、略读的作用 (1)细读和精读的基础 (2)开阔视野,广泛接收信息的手段 (3)把握文献资料的总体面貌的重要方法 2、略读的技巧 (1)专著的略读 A、标题 B、序言 C、目录 D、提要 E、参考文献 (2)论文的略读

A、标题 B、摘要 C、开头段 D、结尾段 E、正文各段的关键词句 F、参考文献 (二)细读 细读指通读全文,系统地、细致地了解整个文献内容,为精读做好准备。 (三)精读 精读指深入阅读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或者是整个文献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 分。 3.4.2资料的记录与整理 (一)存储资料的简单方式 1、剪贴 2、复印/扫描 3、电脑下载 (二)最基本的记录方式一一笔记 1、笔记的种类 (1)摘录笔记 如实摘抄重要内容,包括标题、出处等。 (2)摘要笔记 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献中的观点依次摘抄下来。 (3)提要笔记 对文献的内容加以全面概括,写成一个简短的纲要。 (4)提纲笔记 把专著或较长的论文的总论点和分论点及其相关材料加以高度概括,并依次排列出来, 写成一个能够反映文献基本结构框架的大纲。 (5)心得笔记 记录阅读者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感想、收获或对文献的批评、质疑意见。 A、评注笔记 对文献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其疑难之处加以注解。 B、感想笔记 记录阅读者的感想、收获。 C、补充笔记 对文献不够充分或有所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 D、综合笔记 在阅读同一问题的文献之后,把各种观点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看法。 E、札记 将摘录和心得结合起来。 (6)索引笔记 在阅读资料时,遇到与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方向有关,估计以后有可能用到,但暂时不能 仔细阅读的文献,把标题、作者、出处等记录下来,还可对其内容作一个极其简要的介绍。 9

9 A、标题 B、摘要 C、开头段 D、结尾段 E、正文各段的关键词句 F、参考文献 (二)细读 细读指通读全文,系统地、细致地了解整个文献内容,为精读做好准备。 (三)精读 精读指深入阅读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或者是整个文献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 分。 3.4.2 资料的记录与整理 (一)存储资料的简单方式 1、剪贴 2、复印/扫描 3、电脑下载 (二)最基本的记录方式——笔记 1、笔记的种类 (1)摘录笔记 如实摘抄重要内容,包括标题、出处等。 (2)摘要笔记 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献中的观点依次摘抄下来。 (3)提要笔记 对文献的内容加以全面概括,写成一个简短的纲要。 (4)提纲笔记 把专著或较长的论文的总论点和分论点及其相关材料加以高度概括,并依次排列出来, 写成一个能够反映文献基本结构框架的大纲。 (5)心得笔记 记录阅读者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感想、收获或对文献的批评、质疑意见。 A、评注笔记 对文献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其疑难之处加以注解。 B、感想笔记 记录阅读者的感想、收获。 C、补充笔记 对文献不够充分或有所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 D、综合笔记 在阅读同一问题的文献之后,把各种观点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看法。 E、札记 将摘录和心得结合起来。 (6)索引笔记 在阅读资料时,遇到与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方向有关,估计以后有可能用到,但暂时不能 仔细阅读的文献,把标题、作者、出处等记录下来,还可对其内容作一个极其简要的介绍

2、笔记的形式 (1)在文献上做记号、写眉批 做记号、写眉批的注意事项: A、仅限于归自己个人使用的文献资料: B、简单明晰,一目了然 (2)采用笔记本 (3)采用卡片/活页纸 3.5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 3.5.1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 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哲学方法 (二)一般方法 (三)专门方法 3.5.2善于辩证地思维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和概念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是通过一般认识个别,从一般原理和概念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导。 (二)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把整体分解为一个个部分,分别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认识的方法。 综合法是在充分认识事物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地整合在 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认识的方法。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归结点。 (三)抽象法和具体法 具体法是对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进行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 的思维方法。 抽象法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的思维 方法。 科学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四)逻辑法和历史法 逻辑法是以理论的形态概括地反映历史过程的思维方法。 历史法是对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思维方法。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和历史是辩证的统一。 3.5.3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 (一)加大信息存储量 加大信息存储量,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提高创造性思维效率的重要条件。 加大信息存储量,意味着多搜集、多阅读资料。 (二)加大信息间作用的势能与频率 10

10 2、笔记的形式 (1)在文献上做记号、写眉批 做记号、写眉批的注意事项: A、仅限于归自己个人使用的文献资料; B、简单明晰,一目了然 (2)采用笔记本 (3)采用卡片/活页纸 3.5 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 3.5.1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 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哲学方法 (二)一般方法 (三)专门方法 3.5.2 善于辩证地思维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和概念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是通过一般认识个别,从一般原理和概念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导。 (二)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把整体分解为一个个部分,分别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认识的方法。 综合法是在充分认识事物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地整合在 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认识的方法。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归结点。 (三)抽象法和具体法 具体法是对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进行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 的思维方法。 抽象法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的思维 方法。 科学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四)逻辑法和历史法 逻辑法是以理论的形态概括地反映历史过程的思维方法。 历史法是对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思维方法。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和历史是辩证的统一。 3.5.3 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 (一)加大信息存储量 加大信息存储量,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提高创造性思维效率的重要条件。 加大信息存储量,意味着多搜集、多阅读资料。 (二)加大信息间作用的势能与频率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