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与不隔” 品《人间词话》 张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号5140219237邮箱rayne_@sjtu.edu.cn 作为古典文学理论著作,近代以来极负盛名如《人间词话》者,还未尝有也。但凡古典 诗词爱好者或文学中人,无不诵读此书,学界对此书的研究文章亦多如恒河沙数。王国维先 生在书中所提“境界说”,更是成为中国文学、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每有言《人 间词话》者,必少不了“境界说”。然而正如罗钢先生所言:“如果说‘境界说’是《人间词 话》的核心,那么‘隔与不隔说’就是核心中的核心”①,细细品读《人间词话》过后,我 深觉“隔与不隔”这一概念真正串起了他所点评的诗词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统一 起了静安先生文学、美学与宇宙人生的三个概念。 一、隔与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 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 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 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 厚薄之别。 一一《人间词话上四十》 什么是“隔与不隔”?在书中王国维先生并没有直接对“隔”与“不隔”下定义,而是 通过举出诗人、诗句来阐释二者的区别,使读者在审美过程本身中留下“隔”与“不隔”的 印象,而非被某种定义所框限,反而遇着词作就像套公式一样去判断它隔或不隔,束缚了自 己的审美。而在《人间词话》手稿中,王国维先生透露,所谓“不隔”就是叔本华的“直观”。 由此观之,“隔”就是“不直观”,同时,王国维先生在书中亦曾多次提到“雾里看花”一词: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 之病,皆在一“隔”字。 一一《人间词话上三十九》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一一《人间词话上·三十六》 可见“隔”与“雾里看花”应是相近的概念,“雾里看花”也就是看不真切,不能给人 以形象,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此我们便知道了何为隔,何为不隔,可是又如何理解王国维评价诗词时的为何隔,又 为何不隔呢?为什么白石的“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 ①《“被发明的传统”一一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罗钢2014
“隔与不隔” ——品《人间词话》 张磊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号 5140219237 邮箱 rayne_@sjtu.edu.cn 作为古典文学理论著作,近代以来极负盛名如《人间词话》者,还未尝有也。但凡古典 诗词爱好者或文学中人,无不诵读此书,学界对此书的研究文章亦多如恒河沙数。王国维先 生在书中所提“境界说”,更是成为中国文学、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每有言《人 间词话》者,必少不了“境界说”。然而正如罗钢先生所言:“如果说‘境界说’是《人间词 话》的核心,那么‘隔与不隔说’就是核心中的核心”①,细细品读《人间词话》过后,我 深觉“隔与不隔”这一概念真正串起了他所点评的诗词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统一 起了静安先生文学、美学与宇宙人生的三个概念。 一、隔与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 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 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 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 厚薄之别。 ——《人间词话上·四十》 什么是“隔与不隔”?在书中王国维先生并没有直接对“隔”与“不隔”下定义,而是 通过举出诗人、诗句来阐释二者的区别,使读者在审美过程本身中留下“隔”与“不隔”的 印象,而非被某种定义所框限,反而遇着词作就像套公式一样去判断它隔或不隔,束缚了自 己的审美。而在《人间词话》手稿中,王国维先生透露,所谓“不隔”就是叔本华的“直观”。 由此观之,“隔”就是“不直观”,同时,王国维先生在书中亦曾多次提到“雾里看花”一词: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 之病,皆在一“隔”字。 ——《人间词话上·三十九》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人间词话上·三十六》 可见“隔”与“雾里看花”应是相近的概念,“雾里看花”也就是看不真切,不能给人 以形象,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此我们便知道了何为隔,何为不隔,可是又如何理解王国维评价诗词时的为何隔,又 为何不隔呢?为什么白石的“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 ① 《“被发明的传统”——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罗钢 2014
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而“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就隔呢? 朱光潜先生就同样的问题,指出了王国维仅说明了隔与不隔的区别,没有详细说明何以 形成隔与不隔的理由。②事实上,在我看来,要阐释形成隔与不隔的理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 事情,因为判断隔与不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审美的过程,而审美往往又与个人的生活经 验、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自我体系等许多东西相关,要解释清楚为何隔,又为何不隔,则 需要静安先生将自己的一切知识经验全部铺展开来,这无疑是困难的。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 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过程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是一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情。 为理解“隔与不隔”,朱光潜便从为其补证开始,分析其内涵说:“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 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意象含糊或空洞,情趣浅薄,不能在读者心中产生明瞭深刻的印象便是隔。”盖“隔”与“不 隔”类似于隐和显之间的关系,大致而言,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显则不隔, 隐则隔矣,其间非有高下,只有写景与言情之不同。®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春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 为不隔。 一一《人间词话上·四十一》 依朱光潜先生的见解,写景的诗要“显”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二句,对景物的描写十分清晰直接,将诗人当时所见详尽 地还原出来了,画面感十足,如静安先生书中所言“语语都在目前,方为不隔”;而先生所 指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则因意象模糊,用典的缘故, 反倒使得画面掺杂了种种技巧、修辞而显得失真了。另一方面,写情的诗要“隐”方为不隔, 静安先生所举“春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二句,避开了对感 情的直接描述,而是客观地表现出诗人当时的状态,一个无奈长夜漫漫,故秉烛而游,一个 无奈皇帝求仙问药,故饮酒执素,而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深深感觉到作者内心中 的愁苦迷茫:相反如果直接写自己内心有多愤懑多悲凉,即使可以用漂亮的修辞或强大的笔 法支撑,如果没有对客观事实或状态的描写,也稍显单薄了,无法让读者感同身受。 如此我们便可知,要使诗词“不隔”,其要义在于自然、真切、直观,其中以自然为首, 无论写景抑或写情,合乎自然而境界出,若添加涂饰反而弄巧成拙。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之, 则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 二、境界中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在全书一开篇便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由此全书便围绕着“境界”一词浑然天成。无数文人学者,亦以“境界说”为《人间词话》 之核心思想,至今未曾断绝过对其的讨论研究,而少有人能抓住“隔与不隔”作为其核心的 核心。事实上,“隔与不隔”虽没有“境界”一词所包含之广,却是“境界说”的精髓。 ②《诗的隐与显一关于王静安的的几点意见》朱光潜 国《诗的隐与显一一关于王静安的的几点意见》朱光潜
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而“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就隔呢? 朱光潜先生就同样的问题,指出了王国维仅说明了隔与不隔的区别,没有详细说明何以 形成隔与不隔的理由。②事实上,在我看来,要阐释形成隔与不隔的理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 事情,因为判断隔与不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审美的过程,而审美往往又与个人的生活经 验、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自我体系等许多东西相关,要解释清楚为何隔,又为何不隔,则 需要静安先生将自己的一切知识经验全部铺展开来,这无疑是困难的。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 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过程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是一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情。 为理解“隔与不隔”,朱光潜便从为其补证开始,分析其内涵说:“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 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意象含糊或空洞,情趣浅薄,不能在读者心中产生明瞭深刻的印象便是隔。”盖“隔”与“不 隔”类似于隐和显之间的关系,大致而言,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显则不隔, 隐则隔矣,其间非有高下,只有写景与言情之不同。③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春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 为不隔。 ——《人间词话上·四十一》 依朱光潜先生的见解,写景的诗要“显”方为不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二句,对景物的描写十分清晰直接,将诗人当时所见详尽 地还原出来了,画面感十足,如静安先生书中所言“语语都在目前,方为不隔”;而先生所 指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则因意象模糊,用典的缘故, 反倒使得画面掺杂了种种技巧、修辞而显得失真了。另一方面,写情的诗要“隐”方为不隔, 静安先生所举“春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二句,避开了对感 情的直接描述,而是客观地表现出诗人当时的状态,一个无奈长夜漫漫,故秉烛而游,一个 无奈皇帝求仙问药,故饮酒执素,而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深深感觉到作者内心中 的愁苦迷茫;相反如果直接写自己内心有多愤懑多悲凉,即使可以用漂亮的修辞或强大的笔 法支撑,如果没有对客观事实或状态的描写,也稍显单薄了,无法让读者感同身受。 如此我们便可知,要使诗词“不隔”,其要义在于自然、真切、直观,其中以自然为首, 无论写景抑或写情,合乎自然而境界出,若添加涂饰反而弄巧成拙。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之, 则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 二、境界中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在全书一开篇便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由此全书便围绕着“境界”一词浑然天成。无数文人学者,亦以“境界说”为《人间词话》 之核心思想,至今未曾断绝过对其的讨论研究,而少有人能抓住“隔与不隔”作为其核心的 核心。事实上,“隔与不隔”虽没有“境界”一词所包含之广,却是“境界说”的精髓。 ② 《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的几点意见》 朱光潜 ③ 《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的几点意见》 朱光潜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 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 能自树立耳。 一一《人间词话上·三》 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何为“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实际上是静安先生哲思的体现。诗人在写下诗词之时, 脑海中有一个主观意识的“我”,并以“我”的角度去观察并感受这个世界,因而笔下的词 句难免有主观意识的流动在里面。以王国维所举词句为例,“泪眼问花”中有“我”,如果没 有“我”,又哪来的“泪眼”,哪来的“问”呢?这属于“我”著有我之色彩:“花不语”中 有“我”,如果没有我,花又怎么可能“不语”呢?这属于“物”著有我之色彩。同样地, “可堪孤馆闭春寒”中一“堪”字,则著有我之色彩了。 相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则是一种“无我”之状态。诗人与自然是相互交融 的,故一切感知皆为自然,物与我相互蕴含,而不再是割裂的。如王国维所举“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采菊”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动作,并无我之主观 色彩,而“悠然”是描写物我均相通的词,描写“我”的时候,可作“悠闲淡然”之意,描 写“物”时,则可作“悠久悠长”之意(如“念天地之悠悠”),此两句诗,实在让人感觉到 “我”与自然完全是交融的,一切的描写,既是我,也是物,捻不出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诗人境界之高由此而出。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又是如何与“隔与不隔”相通的呢? 有我之境实则“隔”或“稍隔”,而无我之境则“不隔”。有我之境因著有太多主观意识 色彩,诗人观察一切事物均隔着一层“我”的眼光,故而显得不自然、不真切、不直观。相 反,无我之境因为物我的相融,分不清物和我,观察中间没有隔任何一层主观色彩,故一切 描写都自然、真切、直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之所以“隔”,就是因为带 有太多“我”的色彩,“二十四桥”中的典故属于主观色彩,冷月“无声”亦是主观的感受, 此属有我之境。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所以“不隔”,也是因为整句诗 词中不带任何“我”的色彩,天地苍茫,风,草,牛羊,诗人与自然已融为一体,故属无我 之境。因此,把握好“隔与不隔”之概念,“境界说”的理解便也是相通的了。 “隔与不隔”在境界中的另一体现则在于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④这句话与上文提到的写景写情均有“隔与不隔”相通,隔与不隔非仅限 于写景,写情上也有隔与不隔之说。 那为什么说“无我之境”比“有我之境”境界更高呢?从一个更宏大的背景来说,一切 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些特质是与读者“不隔”的。换句话说,作品不会与读者隔着时代, 不会隔着认知的断层,不会隔着空间地域的局限。老聃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言可言,非 常言”经千百年后依然熠熠发光,苏东坡所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如今依然发人深省,李后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让无数后人搓手 嗟叹。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常受时代地域的限制,故不带主观色彩的诗词境界更高,更能与宇 宙万物相通,在沧海桑田中愈久弥香。 ©《人间词话上·六》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 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 能自树立耳。 ——《人间词话上·三》 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何为“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实际上是静安先生哲思的体现。诗人在写下诗词之时, 脑海中有一个主观意识的“我”,并以“我”的角度去观察并感受这个世界,因而笔下的词 句难免有主观意识的流动在里面。以王国维所举词句为例,“泪眼问花”中有“我”,如果没 有“我”,又哪来的“泪眼”,哪来的“问”呢?这属于“我”著有我之色彩;“花不语”中 有“我”,如果没有我,花又怎么可能“不语”呢?这属于“物”著有我之色彩。同样地, “可堪孤馆闭春寒”中一“堪”字,则著有我之色彩了。 相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则是一种“无我”之状态。诗人与自然是相互交融 的,故一切感知皆为自然,物与我相互蕴含,而不再是割裂的。如王国维所举“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采菊”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动作,并无我之主观 色彩,而“悠然”是描写物我均相通的词,描写“我”的时候,可作“悠闲淡然”之意,描 写“物”时,则可作“悠久悠长”之意(如“念天地之悠悠”),此两句诗,实在让人感觉到 “我”与自然完全是交融的,一切的描写,既是我,也是物,捻不出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诗人境界之高由此而出。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又是如何与“隔与不隔”相通的呢? 有我之境实则“隔”或“稍隔”,而无我之境则“不隔”。有我之境因著有太多主观意识 色彩,诗人观察一切事物均隔着一层“我”的眼光,故而显得不自然、不真切、不直观。相 反,无我之境因为物我的相融,分不清物和我,观察中间没有隔任何一层主观色彩,故一切 描写都自然、真切、直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之所以“隔”,就是因为带 有太多“我”的色彩,“二十四桥”中的典故属于主观色彩,冷月“无声”亦是主观的感受, 此属有我之境。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所以“不隔”,也是因为整句诗 词中不带任何“我”的色彩,天地苍茫,风,草,牛羊,诗人与自然已融为一体,故属无我 之境。因此,把握好“隔与不隔”之概念,“境界说”的理解便也是相通的了。 “隔与不隔”在境界中的另一体现则在于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④这句话与上文提到的写景写情均有“隔与不隔”相通,隔与不隔非仅限 于写景,写情上也有隔与不隔之说。 那为什么说“无我之境”比“有我之境”境界更高呢?从一个更宏大的背景来说,一切 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些特质是与读者“不隔”的。换句话说,作品不会与读者隔着时代, 不会隔着认知的断层,不会隔着空间地域的局限。老聃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言可言,非 常言”经千百年后依然熠熠发光,苏东坡所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如今依然发人深省,李后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让无数后人搓手 嗟叹。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常受时代地域的限制,故不带主观色彩的诗词境界更高,更能与宇 宙万物相通,在沧海桑田中愈久弥香。 ④ 《人间词话上·六》 王国维
三、遣词造句中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此书的精致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审美把握上的独到眼光,也体现在遣词造句上 鞭辟入里的见解,在全书对修辞技巧纷繁的点评中,最为本质的原则,还是“隔与不隔”的 问题,“不隔”则境界全出,“隔”则有不足。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 境界全出矣。 一一《人间词话上·七》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 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一《人间词话上·二十一》 此处的“闹”字,极言春意之盎然,“弄”字,将花枝舞动写得活灵活现,而“出”字 则贴切地描写出秋千荡漾之感,连静安先生也说“欧语尤工”。事实上,尽管这些用字己锤 炼到“后人所不能道”的程度了,但它们共通的本质都是诗人在用字上的“不隔”。 古人作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地步,对用字的锤炼一直以来都是诗人的 必修功课。而炼字的标准也各有所云,有说要观照上下诗句使之一体,有说要能深刻体现诗 人内心感情,有说要能够掷地有声绕梁三日,而由王国维在书中的审美观之,炼字最本质的 一点还是要能“不隔”。不隔,即自然、真切、直观。“闹”、“弄”、“出”三字,皆是精妙地 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极尽真切的表现方式,描写出当时情景,再也没有更为生动直观的表达 了,从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毫无隔膜。这便是炼字的最本质要求。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 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 妙则不必代。此少游“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一一《人间词话上·三十四》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 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霸岸’等字。”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 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一一《人间词话上·三十五》 在用字上,王国维反对用替代词,并批评了词人用替代词反而弄巧成拙。其实是否用替 代词也是“隔与不隔”的体现:用替代词,则隔:不用,则不隔。月就是月,桃就是桃,柳 就是柳,当时见着什么就是什么,若用替词或典故取而代之,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切,稍有隔 膜了。 在纷繁的写词技巧中想要达到“不隔”之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最大程度上的真实自然, 不加无谓的修辞涂饰,不无病呻吟,不矫揉做作。要达到这个程度最根本上就是无技巧,在 描写对象面前,全然没有了我,也全然没有了任何技巧,一切精妙绝伦的词句都是诗人在忘 我状态下那一刻的灵感迸发,而非刻意使用各种技巧所得。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人能于 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过半矣。”⑤ ⑤《人间词话上·五十七》王国维
三、遣词造句中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此书的精致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审美把握上的独到眼光,也体现在遣词造句上 鞭辟入里的见解,在全书对修辞技巧纷繁的点评中,最为本质的原则,还是“隔与不隔”的 问题,“不隔”则境界全出,“隔”则有不足。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 境界全出矣。 ——《人间词话上·七》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 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人间词话上·二十一》 此处的“闹”字,极言春意之盎然,“弄”字,将花枝舞动写得活灵活现,而“出”字 则贴切地描写出秋千荡漾之感,连静安先生也说“欧语尤工”。事实上,尽管这些用字已锤 炼到“后人所不能道”的程度了,但它们共通的本质都是诗人在用字上的“不隔”。 古人作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地步,对用字的锤炼一直以来都是诗人的 必修功课。而炼字的标准也各有所云,有说要观照上下诗句使之一体,有说要能深刻体现诗 人内心感情,有说要能够掷地有声绕梁三日,而由王国维在书中的审美观之,炼字最本质的 一点还是要能“不隔”。不隔,即自然、真切、直观。“闹”、“弄”、“出”三字,皆是精妙地 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极尽真切的表现方式,描写出当时情景,再也没有更为生动直观的表达 了,从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毫无隔膜。这便是炼字的最本质要求。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 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 妙则不必代。此少游“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人间词话上·三十四》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 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霸岸’等字。”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 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人间词话上·三十五》 在用字上,王国维反对用替代词,并批评了词人用替代词反而弄巧成拙。其实是否用替 代词也是“隔与不隔”的体现:用替代词,则隔;不用,则不隔。月就是月,桃就是桃,柳 就是柳,当时见着什么就是什么,若用替词或典故取而代之,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切,稍有隔 膜了。 在纷繁的写词技巧中想要达到“不隔”之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最大程度上的真实自然, 不加无谓的修辞涂饰,不无病呻吟,不矫揉做作。要达到这个程度最根本上就是无技巧,在 描写对象面前,全然没有了我,也全然没有了任何技巧,一切精妙绝伦的词句都是诗人在忘 我状态下那一刻的灵感迸发,而非刻意使用各种技巧所得。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人能于 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过半矣。”⑤ ⑤ 《人间词话上·五十七》 王国维
四、诗人的隔与不隔 除了对诗词名篇和遣词造句进行点评以外,王国维先生在书中还对各类诗词作家进行了 一番点评。日“太白纯以气象胜”⑥,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 重光之词,神秀也”⑦,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⑧。宋代大大小小的词人,几乎都 在静安先生的笔下接受过一番“审视”。而事实上,王国维的评价并非凭空捏造,他对诗人 的诗品,词人的词品,甚至对于普遍个人的人生价值,也有十分深邃的见解。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人间词话上·十六》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 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一一《人间词话上·十七》 人本身有“隔与不隔”之说吗?当然有的,一个人要做到“不隔”,即要做到真实,亦 即静安先生所说“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个与世相“隔”的人,常怀虚伪之心,与自然 有所隔膜,也就是被世俗的名利以及儿女情长所牵绊所蒙蔽的人,他们体察不到世界的本质, 也观察不了自然的美好,更感受不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荡豁达。一个自身感 受不到自然、真实、直观的人,当然也写不出自然、真实、直观的诗词。 “不隔”之人,是常怀赤子之心的人,是在世界的纷繁冗杂中依然能够保持最澄澈的心 灵和最真实的情感的人。他们的哲思如“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 而莫取”,他们的坦荡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的悲愁如“独自 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他们的一切情感都是那样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与天 地同泣,与宇宙同歌。王国维在书中引用尼采所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唯有怀着 赤子之心的人,与天地宇宙相通的人,才能毫无隔膜,以最真实的笔触,成为“以血书者”。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一一《人间词话上·五十七》 我想静安先生这一语,不仅是对诗人的期盼,更是对所有读者宇宙人生的指点。一句“入 乎其内,出乎其外”使我呆呆思索许久。的确,诗人需轻视外物,以奴仆命风月,又需重视 外物,与花鸟共忧乐。对于宇宙人生,“入乎其内”需要我们去观察、看透、领悟,而这一 过程必须要我们跳脱出个人之主观色彩,从现实的桎梏中挣扎出来,才能悟得客观之本性: 而“出乎其外”则需要我们去提炼、思考、表达,这一过程则是我们驾驭艺术形式的能力的 体现,它需要诗人的崇高素质把自己的哲思、感悟用最为真实贴切的语言还原出来,留予世 人以瑰宝。而《人间词话》,正是王国维先生留给世人的瑰宝。 ⑥《人间词话上·十》王国维 ⑦《人间词话上·十四》王国维 ⑧ 《人间词话上·四十四》王国维
四、诗人的隔与不隔 除了对诗词名篇和遣词造句进行点评以外,王国维先生在书中还对各类诗词作家进行了 一番点评。曰“太白纯以气象胜”⑥,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 重光之词,神秀也”⑦,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⑧。宋代大大小小的词人,几乎都 在静安先生的笔下接受过一番“审视”。而事实上,王国维的评价并非凭空捏造,他对诗人 的诗品,词人的词品,甚至对于普遍个人的人生价值,也有十分深邃的见解。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人间词话上·十六》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 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上·十七》 人本身有“隔与不隔”之说吗?当然有的,一个人要做到“不隔”,即要做到真实,亦 即静安先生所说“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个与世相“隔”的人,常怀虚伪之心,与自然 有所隔膜,也就是被世俗的名利以及儿女情长所牵绊所蒙蔽的人,他们体察不到世界的本质, 也观察不了自然的美好,更感受不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荡豁达。一个自身感 受不到自然、真实、直观的人,当然也写不出自然、真实、直观的诗词。 “不隔”之人,是常怀赤子之心的人,是在世界的纷繁冗杂中依然能够保持最澄澈的心 灵和最真实的情感的人。他们的哲思如“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 而莫取”,他们的坦荡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的悲愁如“独自 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他们的一切情感都是那样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与天 地同泣,与宇宙同歌。王国维在书中引用尼采所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唯有怀着 赤子之心的人,与天地宇宙相通的人,才能毫无隔膜,以最真实的笔触,成为“以血书者”。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人间词话上·五十七》 我想静安先生这一语,不仅是对诗人的期盼,更是对所有读者宇宙人生的指点。一句“入 乎其内,出乎其外”使我呆呆思索许久。的确,诗人需轻视外物,以奴仆命风月,又需重视 外物,与花鸟共忧乐。对于宇宙人生,“入乎其内”需要我们去观察、看透、领悟,而这一 过程必须要我们跳脱出个人之主观色彩,从现实的桎梏中挣扎出来,才能悟得客观之本性; 而“出乎其外”则需要我们去提炼、思考、表达,这一过程则是我们驾驭艺术形式的能力的 体现,它需要诗人的崇高素质把自己的哲思、感悟用最为真实贴切的语言还原出来,留予世 人以瑰宝。而《人间词话》,正是王国维先生留给世人的瑰宝。 ⑥ 《人间词话上·十》 王国维 ⑦ 《人间词话上·十四》 王国维 ⑧ 《人间词话上·四十四》 王国维
后记 每每翻开《人间词话》,我都惊艳于王国维先生如传统词话一般的行文方式:精美凝练、 妙语连珠,正如俞平伯先生为其作序时所言,“其中所蓄几乎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 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明珠翠羽,俯拾即是,莫非瑰宝”。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很犹豫,感觉每个段落都是印象深刻的,怕一个不留意就成了报流水 账,表达不出王国维先生的万分之一。所以特意看了两遍才执笔,在诗词的世界中来回徜徉 几番过后,方才抽丝拨茧发觉“隔与不隔”这一理论。只叹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展示全书的 所有识见,如王国维先生谈论词与《诗经》、《楚辞》的渊源关系以及诗与词的兴衰更替等等, 均让人感觉其深刻之思想,“厉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在阅读过程中,仿 佛让我回到了百年前那一方书桌前,一盏油灯下,与静安先生共同看着诗词文学的演替兴衰, 在与先生的见解不谋而合处拍案叫绝,在对先生的思想无法参透处眉头紧锁,在先生描写对 宇宙人生的领悟处有醍醐灌顶之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先生一句“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留我怔怔思索至今,亦将不断思索下去
后记 每每翻开《人间词话》,我都惊艳于王国维先生如传统词话一般的行文方式:精美凝练、 妙语连珠,正如俞平伯先生为其作序时所言,“其中所蓄几乎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 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明珠翠羽,俯拾即是,莫非瑰宝”。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很犹豫,感觉每个段落都是印象深刻的,怕一个不留意就成了报流水 账,表达不出王国维先生的万分之一。所以特意看了两遍才执笔,在诗词的世界中来回徜徉 几番过后,方才抽丝拨茧发觉“隔与不隔”这一理论。只叹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展示全书的 所有识见,如王国维先生谈论词与《诗经》、《楚辞》的渊源关系以及诗与词的兴衰更替等等, 均让人感觉其深刻之思想,“厉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在阅读过程中,仿 佛让我回到了百年前那一方书桌前,一盏油灯下,与静安先生共同看着诗词文学的演替兴衰, 在与先生的见解不谋而合处拍案叫绝,在对先生的思想无法参透处眉头紧锁,在先生描写对 宇宙人生的领悟处有醍醐灌顶之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先生一句“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留我怔怔思索至今,亦将不断思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