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家诗》看古人的生活意趣 王科宇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千家诗》文本的阅读,在其中发现、分析古人的生活,以一个不是很 正统的角度来理解《千家诗》。 关键词:千家诗生活意趣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对于远隔时空的先人,我们总是充满好奇。一方面, 一脉相承的文化让先人的许多习惯保留至今,比如洛阳久负盛名的赏牡丹活动:另一方面,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在很多方面改弦易张,比如近代白酒对黄酒的取代。本文立足启蒙读 本《千家诗》,希望能够一窥唐宋时期先人们的生活意趣,也算是读《千家诗》的一点小小收 获。 《千家诗》作为启蒙读物,历经各代编选者的增补,流传广泛,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这足以说明它代表了较为主流的审美与价值观。另外,《千家 诗》所选诗作的作者三教九流,上至显赫权贵,下有无名牧童。因此在我看来,读《千家诗》 有些看众生相的意味。总而言之,在不到一个月的泛泛阅读下,除去大部分“消化不良”的 说理诗,《千家诗》为我展现了千余年前先人们精神世界的小小一隅。 三月,大地回暖。春的喜悦盈满诗人的胸怀。《千家诗》开首程颢便道: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我对程颢了解极少,刻板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学究。而这首诗中程颢一副率真儿 郎的形象让人不禁莞尔,更让人感受到他的由衷欢喜。为春天而喜悦的诗人不只是程颢。“诗 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脱去臃肿的冬衣,人们欣欣然出门踏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想来那时的 春景是很美的,不消半日的行程,便可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 四围”。即使是在最繁华的都市长安,也有玄都寺这样的地方留春长驻。这一点与现在难见绿 意的城市生活大为不同。。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千家诗》中许多诗歌都对四时之景有着精妙的描写。 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热爱。牧童有着这样的生活状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样的生活真是随性极了,也惬意极了。这样的诗句大量出现在《千家诗》里,既是启蒙幼 童对于自然美的感受,也是广大人民对于大自然美的由衷感叹。相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先 人们显然有更多时间体味自然。可以在窗前听“两个黄鹂鸣翠柳”,可以在初夏“闲看儿童捉 柳花”,当然也会在秋天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俯仰之间,皆有所得。 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不仅仅存在于文人之中,且看这首《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无论说是深闺中的少女,还是深宫中的仕女,对于自然的亲近是一样的。这首诗我尤其喜欢。 每每读到“天阶夜色凉如水”,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想来正是由于此情此景我也经历过, 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共鸣。是啊,千年以来,沧海桑田,清清淡淡的夜色却一直不变。少了幽
从《千家诗》看古人的生活意趣 王科宇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千家诗》文本的阅读,在其中发现、分析古人的生活,以一个不是很 正统的角度来理解《千家诗》。 关键词:千家诗 生活意趣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对于远隔时空的先人,我们总是充满好奇。一方面, 一脉相承的文化让先人的许多习惯保留至今,比如洛阳久负盛名的赏牡丹活动;另一方面,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在很多方面改弦易张,比如近代白酒对黄酒的取代。本文立足启蒙读 本《千家诗》,希望能够一窥唐宋时期先人们的生活意趣,也算是读《千家诗》的一点小小收 获。 《千家诗》作为启蒙读物,历经各代编选者的增补,流传广泛,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这足以说明它代表了较为主流的审美与价值观。另外,《千家 诗》所选诗作的作者三教九流,上至显赫权贵,下有无名牧童。因此在我看来,读《千家诗》 有些看众生相的意味。总而言之,在不到一个月的泛泛阅读下,除去大部分“消化不良”的 说理诗,《千家诗》为我展现了千余年前先人们精神世界的小小一隅。 三月,大地回暖。春的喜悦盈满诗人的胸怀。《千家诗》开首程颢便道: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我对程颢了解极少,刻板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学究。而这首诗中程颢一副率真儿 郎的形象让人不禁莞尔,更让人感受到他的由衷欢喜。为春天而喜悦的诗人不只是程颢。“诗 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脱去臃肿的冬衣,人们欣欣然出门踏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想来那时的 春景是很美的,不消半日的行程,便可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 四围”。即使是在最繁华的都市长安,也有玄都寺这样的地方留春长驻。这一点与现在难见绿 意的城市生活大为不同。。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千家诗》中许多诗歌都对四时之景有着精妙的描写。 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热爱。牧童有着这样的生活状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样的生活真是随性极了,也惬意极了。这样的诗句大量出现在《千家诗》里,既是启蒙幼 童对于自然美的感受,也是广大人民对于大自然美的由衷感叹。相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先 人们显然有更多时间体味自然。可以在窗前听“两个黄鹂鸣翠柳”,可以在初夏“闲看儿童捉 柳花”,当然也会在秋天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俯仰之间,皆有所得。 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不仅仅存在于文人之中,且看这首《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无论说是深闺中的少女,还是深宫中的仕女,对于自然的亲近是一样的。这首诗我尤其喜欢。 每每读到“天阶夜色凉如水”,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想来正是由于此情此景我也经历过, 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共鸣。是啊,千年以来,沧海桑田,清清淡淡的夜色却一直不变。少了幽
幽闪光的萤火虫,如水夜色还是会轻轻拍击我们的心头。这么说来,对于自然的渴望也是不 变的,变化的只是亲近自然地难易程度罢了。 在纯粹的欣赏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表达。苏轼在《海棠》中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 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自是秉烛夜游,对海棠花看不够地喜欢。 而再翻不过几页,谢枋得就在《花影》中埋怨:“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 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虽然评解说此诗以花影比小人,讽刺了小人的除之不尽,但若 只看表意,则在苏轼那里百看不厌的花树,到了这里就连影子都惹人厌了。所以不要说世殊 时异,就是年代相差不甚远的人也会因为一时情绪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正是王国维说的“一 切景语皆情语”。除了个人情感,自然的景还被用来表达政治等更社会化的主题。贾至的《早 朝大明宫》及杜甫、王维、岑参等人唱和的《和贾舍人早朝》就是一个例子。在诗人笔下, 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成为了朝廷升平的象征,从而把自然之景与人间事联系在一起。这组唱 和的诗也提醒了我,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要应酬、交往。并且现在声名显 赫的诗人在当时也不是遗世独立的。有着许许多多的诗人,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和许 许多多像我们一样敏感的心灵。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相隔悠悠岁月,但古人还是与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的。若 要说到不同之处,想来送别可为一例。由于现代便捷的交通以及发达的信息技术,我们几乎 不把离别看得很重要。古人则不。《千家诗》中收录了许多送别诗,依依惜别之际,那种诉说 不尽的离愁让人动容。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道: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要离开挚友了,宝剑千金又有什么用呢,不如赠君,留个念想。在那个年代,“相见时难别亦 难”,一别之后,再要相见就不知是何年月。因此每一次离别都值得深深记着。就像王维在《送 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种伤感时刻,想到不知何时 再见,唯有将这真挚情感表达出来,一吐为快。所以离别之时,就产生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的 诗歌。 除此之外,古人还对登高远望情有独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层楼之上,诗人获 得了开阔的视野,也看到或是想到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绕不过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里崔颢在高楼上看到的是浓浓乡愁。在《登兖州城楼》中,杜甫看见的,是历史更替的苍 凉,“从来多古意,临跳独踌躇”。而在《登岳阳楼》中,自己的不得志与国家的风雨飘摇交 织在一起,让杜甫“凭轩涕泗流”。可以想见,当攀上百尺危楼,视角由平时总被遮挡的平视 转换为开阔的的俯视,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或是千里戈壁,或是连绵山岭,或是俨然屋舍, 一下子撞入眼中,也许还有浩荡长风吹个满怀,人内心的情感进发开来,自然文思泉涌。这 种特定的情景把人和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隔离开来,让人和最纯粹的东西相处,给了人释放 自己的契机,“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想来辛弃疾不是一个人。在这个意义上,登 高与夜雨还有孤独的旅途是一样的。这样,也使得古人的登高显得别有一番味道。 此外,古人对于泛舟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时候古人都在借助水路旅行。例如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幽闪光的萤火虫,如水夜色还是会轻轻拍击我们的心头。这么说来,对于自然的渴望也是不 变的,变化的只是亲近自然地难易程度罢了。 在纯粹的欣赏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表达。苏轼在《海棠》中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 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自是秉烛夜游,对海棠花看不够地喜欢。 而再翻不过几页,谢枋得就在《花影》中埋怨:“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 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虽然评解说此诗以花影比小人,讽刺了小人的除之不尽,但若 只看表意,则在苏轼那里百看不厌的花树,到了这里就连影子都惹人厌了。所以不要说世殊 时异,就是年代相差不甚远的人也会因为一时情绪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正是王国维说的“一 切景语皆情语”。除了个人情感,自然的景还被用来表达政治等更社会化的主题。贾至的《早 朝大明宫》及杜甫、王维、岑参等人唱和的《和贾舍人早朝》就是一个例子。在诗人笔下, 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成为了朝廷升平的象征,从而把自然之景与人间事联系在一起。这组唱 和的诗也提醒了我,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要应酬、交往。并且现在声名显 赫的诗人在当时也不是遗世独立的。有着许许多多的诗人,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和许 许多多像我们一样敏感的心灵。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相隔悠悠岁月,但古人还是与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的。若 要说到不同之处,想来送别可为一例。由于现代便捷的交通以及发达的信息技术,我们几乎 不把离别看得很重要。古人则不。《千家诗》中收录了许多送别诗,依依惜别之际,那种诉说 不尽的离愁让人动容。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道: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要离开挚友了,宝剑千金又有什么用呢,不如赠君,留个念想。在那个年代,“相见时难别亦 难”,一别之后,再要相见就不知是何年月。因此每一次离别都值得深深记着。就像王维在《送 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种伤感时刻,想到不知何时 再见,唯有将这真挚情感表达出来,一吐为快。所以离别之时,就产生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的 诗歌。 除此之外,古人还对登高远望情有独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层楼之上,诗人获 得了开阔的视野,也看到或是想到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绕不过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里崔颢在高楼上看到的是浓浓乡愁。在《登兖州城楼》中,杜甫看见的,是历史更替的苍 凉,“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而在《登岳阳楼》中,自己的不得志与国家的风雨飘摇交 织在一起,让杜甫“凭轩涕泗流”。可以想见,当攀上百尺危楼,视角由平时总被遮挡的平视 转换为开阔的的俯视,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或是千里戈壁,或是连绵山岭,或是俨然屋舍, 一下子撞入眼中,也许还有浩荡长风吹个满怀,人内心的情感迸发开来,自然文思泉涌。这 种特定的情景把人和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隔离开来,让人和最纯粹的东西相处,给了人释放 自己的契机,“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想来辛弃疾不是一个人。在这个意义上,登 高与夜雨还有孤独的旅途是一样的。这样,也使得古人的登高显得别有一番味道。 此外,古人对于泛舟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时候古人都在借助水路旅行。例如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在这首《次北固山下》中,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行舟时与陆地不同的视角, 还有摇晃带来的不适,更让人容易产生漂泊不定之感。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道:“飘飘何 所似,天地一沙鸥。”就道尽了那种四海飘零、无所依凭之感。同样在船上,张继在《枫桥夜 泊》中更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愁情:“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说这首诗在日 本也十分受推崇,想必岛国人民对于行舟有着深深地共鸣吧。 结论:从《千家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有许多与我们相同的地方,都会为春夏秋冬的 美景而感动。也有一些不同于我们的生活意趣,比如古人对于登高的感受就与现代人相异。 因为《千家诗》更多是训蒙读物,而诗歌也有简练的语言特征,从而不能像读唐传奇或是《浮 生六记》那样可以有详实的例子可讲,因此本文选取了《千家诗》中较为突出且易于说明的 部分来展现古人的生活意趣。 参考文献 丁志军 《千家诗》的版本流传与编辑特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李鹏辉 论《千家诗》七五言体的文化异趣山西师大学报2009年11月 肖华风卢立敏从文学启蒙教育看《千家诗》文学教育20011年4月 伍双林 《千家诗》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
在这首《次北固山下》中,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行舟时与陆地不同的视角, 还有摇晃带来的不适,更让人容易产生漂泊不定之感。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道:“飘飘何 所似,天地一沙鸥。”就道尽了那种四海飘零、无所依凭之感。同样在船上,张继在《枫桥夜 泊》中更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愁情:“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说这首诗在日 本也十分受推崇,想必岛国人民对于行舟有着深深地共鸣吧。 结论:从《千家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有许多与我们相同的地方,都会为春夏秋冬的 美景而感动。也有一些不同于我们的生活意趣,比如古人对于登高的感受就与现代人相异。 因为《千家诗》更多是训蒙读物,而诗歌也有简练的语言特征,从而不能像读唐传奇或是《浮 生六记》那样可以有详实的例子可讲,因此本文选取了《千家诗》中较为突出且易于说明的 部分来展现古人的生活意趣。 参考文献 丁志军 《千家诗》的版本流传与编辑特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14 年第 4 期 李鹏辉 论《千家诗》七五言体的文化异趣 山西师大学报 2009 年 11 月 肖华风 卢立敏 从文学启蒙教育看《千家诗》 文学教育 20011 年 4 月 伍双林 《千家诗》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