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教学实习是森林昆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森林昆虫 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虫害发生现场进行详细观察、取样分析,提出解决虫害问 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 生要对所遇到的昆虫(害虫和益虫)的种类、出现的原因、程度等做出分析:学会害虫 和益虫的调查方法:发生较为严重的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熟悉各类森林害虫的一般危害 特点:对所采集的昆虫,能够通过内业工作,学会制作各类标本,并鉴定出种类。实习 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可分为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工作三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包括资料收集、 计划制定、工具和仪器准备等。外业阶段包括森林昆虫调查及昆虫标本的采集。内业阶 段包括昆虫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昆虫种类的鉴定、森林昆虫调查结果的分析、实习报告 的撰写等。 调查所需要的工具和仪器有:手罗盘、皮卷尺、钢卷尺、测绳、轮尺、测高器、照 相机、放大镜、毒瓶、酒精、指形管、捕虫网、采集袋、电工刀、枝剪、手锯、标本夹、 标本纸、塑料袋、坐标纸、各种调查表格、记录本、直尺等其它办公用品。另外还要准 备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1森林昆虫调查 无论对昆虫种类、分布区的了解,对森林害虫进行防治决策,益虫的利用,以及衡 量多种防治手段的效益,都必须掌握森林昆虫种群数量变动。昆虫的数量动态指标是单 位面积(体积、植株或其它)上的平均密度(头m或头/株等)及相对密度(取样单位 总数中,出现该种昆虫个体的取样单位所占的百分数)。这些信息都必须通过实际调查 才能获得。调查时要通过科学的抽样,透过样本的总体去代表事物的总体,然后再用数 理统计方法加以整理归纳,得到比较接近于事物总体真值的信息。 根据目的,森林虫害调查可以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种。普查是以一个地区为对象, 进行普遍调查,其目的是查明调查区域内昆虫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林木受害程度。同 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般的森林保护措施。这种调查对昆虫数量的估计不要求十分精 确,但要求调查的血要广。为进一步作专题调查和今后制订检疫措施和开展森林保护工 作打下基础。如果在普查中发现比较严重的虫害,则要补充进行专题调查,对这种害虫 做进一步的分析。 专题调查是以某一种害虫为对象来进行的。其目的是较精确地统计该虫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 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等。调查内容包括虫害的数量、分布、危害程度、寄主范围及其抗性,天敌及 寄生率、环境因素对虫害的影响、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等。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一)准备工作 2
首先,收集调查地区的有关资料,以便了解该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情况。特别要 查阅有关林业生产、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经验的档案记载、工作总结、调查研究报告、林 区的地形图、林相图,航测照片等档案记录等。参考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拟订比较切 合实际的实习调查方案,决定调查实习路线和人员安排,设计调查表格,并准备所必需 的工具和仪器:另一方面有助于将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的方式有踏查和标准地(样地)调查。在进行森林昆虫普查时,一般只作 踏查。专题调查是在踏查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地调查。 1,踏查踏查是为了了解林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初步了解调查区内各 种森林昆虫种类、数量、分布、危害面积、严重程度等,根据调查要求及实际调查材料 确定详细调查的工作地点、步骤、方法以及设置标准地的位置和数量。在已经做过经理 调查的地区,可沿林班线和调查线来进行。在未经经理调查的地区可沿林区的大小公路、 河流、山脊等进行。但踏查路线应穿过当地各主要森林类型和不同地貌的林地。 踏查时,应分别小班或不同森林因子和立地条件的林分,简要记载有关森林调查因 子和森林虫害发生情况,森林调查因子主要记载的有林木组成、林龄、疏密度。郁闭度、 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下木、地被物、土壤类型、坡向、坡度、地形地势。森林虫害发 生情况包括害虫种类、虫口密度、林木被害程度和分布状况等。在踏查的过程中,要仔 细观察周围的虫害发生情况,同时采集昆虫及其危害状标本。 对叶部、枝梢、果实种子、蛀干、根部和苗圃地下害虫分别进行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危害程度分轻、中、重三级。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用(十、十十、十十十)符号表示。 叶部害虫:树冠被害不足1/3为轻度(+):1/3~2/3之间为中等(十+):2/3以上 为严重(十++)。 枝梢害虫(用材林以主梢为主,经济林以主、侧梢统一计算):被害株率在5%以下 为轻度(十)、在5%~10%之间为中等(++)、在11%以上为严重(+++)。 果实、种子害虫:果实、种子被害率在10%以下为轻度(十):11%20%为中等(十 +):21%以上为严重(+++)。 干部和根部害虫:被害株率5%以下为轻度(十):5%~10%为中等(十+):11%以 上为严重(十十+)。 天敌昆虫:天敌调查随虫害调查同时进行,着重调查天敌种类(捕食性天敌、寄生 性昆虫、致病微生物等)和数量进行分级统计。寄生率10%以下为少量(十):寄生率 11%~30%为中等(十+):寄生率31%以上为大量(十++)。 分布状况分单株、块状(0.7hm2以下)、成片(0.76.7hm)和大片(6.7hm以上)。 危害面积按调查点的代表面积和标准树危害程度的不同比例,分别准算轻、中、重。 轻的称发生面积、中等的称受害面积、重的称成灾面积
在普查过程中,将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初步鉴定,并及时做好各项记载(寄主、采 集地点、日期、采集人等)、标本要统一编号,妥善保管。所调查结果填入森林虫害踏 查记载表。 2.标准地调查在踏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森林害虫危害的程度和原因,其繁殖、 蔓延扩散的可能性,害虫的发生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等,需要设置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①标准地的选择。标准地设置的位置和数量是根据调查的要求和目的而定。如欲了解 不同被害程度时,则可分别在严重被害、中等被害与轻微被害的地区设立标准地,如欲 了解某种害虫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则应在不同林型、坡向、海拔高度等地设立标准地, 但一个标准地不能跨两个林分。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应尽可能有3次以上的重复。 ②标准地的大小。森林调查中确定样地的大小(面积)实质上就是划分总体单元。总 体单元越大,各单元之间的变动越小。当单元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动系数趋于稳定。 我国历年来的经验证明:在一般情况下采用0.06hm2(20m×30m)的样地,在林分变化 较大时用0.1hm2,幼龄林用0.01hm2较为适当。并要保证主要寄主树不少于100株,不 够时需适当扩大取样面积。 ③标准地的测量。用罗盘仪测角度,用皮尺或测绳量测水平距离,然后计算标准地的 面积,林地坡度大于5°时,应将量测的斜距,根据坡度换算成水平距离。标准地境养 量测的闭合差一般不超过标准地各边总长度的1/2001/500. ④标准地的调查。标准地设立后,记载林分因子和立地条件。根据调查的害虫种类, 调查目的和精度要求,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可用实测或目测调查记载,然后进行每木调 查,统计被害株率。如需调查虫害对林木蓄积的损失,应选择中央标准木1~3株,进行 区分量测,以便推算蓄积量,所得结果可填入森林害虫标准地调查表中。各类森林昆虫 具体调查方法,下面将另作介绍。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所采集的标本、原始资料和汇总图 表、照片应及时加以整理并妥善保存。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防治建议。 二、食叶害虫调查 食叶害虫的调查,是为了了解主要林分重要食叶害虫的种类,危害程度及害虫发生 蔓延与立地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关系,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首先在各种不同的林分中设立标准地,将调查因子填入森林害虫标准地调查表中。 森林害虫中的食叶害虫以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为主。所以幼虫期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当 代害虫危害程度和虫口密度。在标准地内均匀地抽查10~20株树(或按理论抽样数), 详细统计每株树上的幼虫数,并分别目测树冠受害的严重程度。叶部被害达树冠1/3以 下者为轻微、1/3~2/3为中等、2/3以上为严重。蛹期调查主要了解害虫下一代虫口变化, 一般在化蛹盛期后进行,每块标准地抽查20株树,统计每株树上的茧数,包括树上、 灌木杂草丛的茧。如有茧株数在50%以上或每株茧数在3个以上时,需在每块标准地中 任意采300个茧,在室内统计活茧(包括老熟幼虫)及死蛹数,在活蛹中分别雌、雄
算出雌雄比例。将所得结果填入食叶害虫幼虫期、蛹期调查记录表中。 三、蛀干害虫调查 蛀干害虫调查,主要是了解林分被害程度、害虫危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害虫种类、 害虫在树干上栖居的密度及分布状况等。 由于蛀干干害虫的发生大多与寄主的立地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调查与蛀干害虫大 发生有关的因子如林内卫生状况,各类树木(健康木、衰弱木、感虫木、枯立木、倒木) 的数量,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等,使树木生长衰弱和卫生条件恶化或被破坏了的地方才 有可能,因此,对这些因子要作详细调查。将此结果列入蛀干害虫标准地每木调查表中。 各类树木的标准为: 健康木:无虫害感染、叶色正常。 衰弱木:树木生长衰弱、树叶稍发黄。 感虫木:树木叶部发黄、生长能力丧失、害虫大量寄居。 枯立木:己枯死立木、树皮、树叶大部脱落,害虫已羽化飞出。 倒木:由风引起树木主干倒地或主干被折断。 上述工作完成后,对感染虫害的树木进行分析了解干部害虫危害情况、害虫种类、 在树干上分布状沉等。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木3~4株,测量胸高直径,然后伐倒分 析。先将伐倒木沿干基到梢头剥取一条不少于10cm宽的树皮,观察害虫种类及分布情 况,然后在具有代表性的区段,或从干基到梢部每隔lm处分别设置50cm×20cm的样 方一块,统计害虫的羽化孔,然后剖去样方的树皮分别统计小蠹虫的穴数、母虫道数、 被害状形状、幼虫、蛹及成虫数、以及天牛、吉丁虫、象鼻虫等幼虫、蛹和蛀入木质部 的虫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将所调查结果填入蛀干害虫标准木调查表中。 四、枝梢害虫调查 枝梢害虫调查是了解天然幼林或人工幼林中幼树成活率及树干分叉弯曲与害虫危 害的关系,了解幼林受害严重程度与立地条件及经营管理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 施。 在调查过程中首先踏查,如发现树木生长衰弱或枝梢枯萎严重时,应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应在10hm面积上设2~5个标准地或栽植行,每个标准地内应有幼树100株, 标准地各项因子按表记载。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查,分别统计健康株数、被害株数, 调查结果填入枝梢害虫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被害严重程度可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轻微:主枝健康,侧枝受害在20%以下,对生长影响不大。 中等:主枝健康,侧枝受害在20%~50%,并影响幼树生长。 严重:主枝受害或侧枝受害在50%以上,幼树生长受抑制或枯萎。 在被害株中,按轻微、中等、严重三者的权重,选取5~10株标准株,分别统计健 康梢数、被害梢数、检查虫种。将结果填入枝梢害虫标准株调查表中
五、苗圃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地的害虫种类、分布。虫口密度等,为防治提 供依据。调查时要考虑地下害虫的特点: 1.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分布,除受虫种生活习性的影响外,还受土壤类型、地势、土 壤肥力、植被、气候条件等的影响。 2.土壤地下害虫调查无自然抽样单位,只有人为抽样单位。而地上昆虫有自然抽样单 位,如一个枝条、一张叶片等。 3.调查时要考虑地下害虫在土中的分布型,以决定取样方式。蛴螬多属聚集分布型, 以采用“Z’字型或棋盘式取样为宜。 4,地下害虫生活史较长,如蛴螬、金针虫等,若进行越冬虫口的调查,便可预测翌年 春季的发生数量。 地下害虫调查工作量较大,可适当缩小取样面积,用50cm×50cm为一样方,适当 加大样本单元数。一般可在1hm苗圃地内设9个点,每点50cm×50cm,深度20cm土 层为一层,直至没有害虫为止。一般冬季调查取样要深一些。对活动性较强的蝼蛄还可 采用目测隧道的方法结合进行。在春季3~4月间蝼蛄出洞前,华北蝼站在地面出现10cm 左右的新鲜虚土隧道,东方蝼蛄在洞顶壅起一堆新鲜虚上或较短的新鲜虚土隧道。一般 这两种蝼蛄都是一窝一头。调查结果填入主要地下害虫田间密度调查表。 六、种实害虫调查 种实害虫调查是了解种子园、母树林及一般采种基地内危害球果、荚果及其种子内 的害虫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分布状况等,为选定采种地区、划分疫区和保护区、保 护种子资源、防止害虫在种子内继续危害,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具体调查方法:光在种子园、母树林及一般采种林分内,按林分因子及危害情况设 立标准地,记载各项调查因子,将结果填入种实害虫调查表内。在标准地内分级选取标 准树,一般可选5~10株,记载标准树各项因子,在标准树上采取球果(荚)100个以上, 解剖中调查总被害率,并要求按害虫种类、虫态、数量分别予以记载。由于在同一树种, 在不同地段、不同时间种实害虫种类不一,应在不同时期进行调查。对已采收的种子, 要了解种子来源,采种林区虫害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采种时间、贮藏时间。贮前 或贮藏期间有无采取何种防治措施,并按种子种类、采种时期、来源等抽样解剖种子, 观察记载害虫的情况,将结果填入种实害虫调查表。 §2昆虫标本的采集 昆虫标本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材料,采集昆虫标本是学习和研究昆虫的基础工作, 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专门技术。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复杂,要想得到大 量、理想的标本,没有一定的采集工具和采集技术是不可能的。 6
一、采集工具 1.捕虫网捕虫网的种类很多,按其功能可分为捕网、扫网和水网3种。 (1)捕网(见图1)用来捕捉正在飞行或停着的活泼昆虫。网要轻便,不兜风,并 能迅速、准确地从网中取出己捕昆虫。网袋选料要薄、细、透明的白色或淡色的织物, 如尼龙纱或珠罗纱等。网圈用粗铅丝弯成直径33cm,两头折成直角,未端弯成小钩。 网柄用70-100cm长,直径1.5-2.0cm的木杆(或塑料杆),在杆的一端挖两条槽,钻洞。 将网圈嵌放在网柄上,用铅丝、细绳缠住或用铁皮箍套起来便可使用。为携带方便,可 将网圈的铅丝中央剪断,弯个小圈,互相套叠,折成半圆。网口用结实的白布制作。 (2)扫网(见图1)用来扫捕草丛等茂密植物上的昆虫。网袋用较结实的白布或亚 麻布等制作,网圈要粗些,网柄长约50cm。网袋在底部留一个口,使用时扎紧,扫到 虫后打开,倒出扫集物:也可在口上缝上松紧带,套一个透明塑料管,把扫集物集中到 管中,便于观察和换取塑料管,再续继扫捕。 (3)水网用来捞捕水栖昆虫,以铜纱或尼龙纱制成。网柄要长些,网圈和网柄都要 结实,才不会因水中阻力大而折断,水网形式多样,可根据需要设计。 2.吸虫管(图2)对微小和不易拿取的昆虫可用吸虫管采集。用较粗的璃玻管配好软 木或胶皮塞,在塞上打两个孔,分别插一段塑料或玻璃的弯管,在接打气球的那条弯管 的一端缠一小块纱布或铜纱,以防止将虫吸入胶皮管中。 3.毒瓶(图2)采到的昆虫,除需要饲养的以外都要杀死,杀死得越快标本越完整。 所以毒瓶是不可缺少的采集用具。 制作毒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广口玻璃或塑料瓶(管),配上严密的软木或橡皮塞。较 理想的毒剂是氰化物。一般用纱布包上5~10g氰化钾(钠)小块或粉未放在瓶底,用使 纸片或软木片、泡沫塑料片等将其卡住即可。也可在瓶底直接放入药粉,加锯木屑,压 紧后倒入石膏糊固定(石膏粉加清水调成石膏糊)。 氰化物遇水即放出氰化氢(HCN),毒性很强,在制作毒瓶时要注意安全,室内通风, 不接触皮肤:毒瓶要有专人保管,有严格的借用制度;野外采集时,万一打碎毒瓶要用 镊子将瓶中药物夹入另一空瓶(管),盖严瓶塞并将碎瓶埋人土中。 除氰化物外,还可用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敌敌畏等药物作毒瓶的毒剂。在 瓶里放入适量脱脂棉,用长滴管滴入药液,然后用硬纸片卡住。这类药剂挥发快,作用 时间短,要适时加药。 毒瓶应保持清洁,瓶中放些纸条,既可以防止虫子相互摩擦而损坏标本,还可吸去多余 水分。鳞翅目昆虫要单放一个毒瓶,以免与其它昆虫混在一起而弄坏标本和沾污其它昆 虫。 4.采集袋(图2)用来携带采集用具,大小式样如一般的背包,缝两排装指形的筒状 小袋,每排10个,再缝几个大小不同的装毒瓶(管)的小袋。袋可分为3层,装镊子、 1
剪刀、手铲、手扩大镜、拆下的捕虫网、笔记本、标签纸等。但不能过于复杂,要轻便, 适用。 5.活虫采集器(图2)用木板或铁皮做成梯形纱笼,有一门及一装虫孔:也可用无底 的大指形管,一端扎细铜纱或尼龙纱,一端用软木塞,用来装活虫或养虫。活虫采集器 可根据需要设计。 6.指形管用来装虫和保存标本等。常用80×20mm或60×12mm的璃玻管,配以软木 塞或棉花塞。其它小管、小瓶都可以代用。 7.其它用具手扩大镜、镊子、记录本、标签和毛笔(制小虫用)等。根据需要还可携 带折刀、枝剪、手铲、小锯和植物标本夹等。 二、采集昆虫的方法 1.网捕会飞善跳的昆虫不论是活动或静止时,都应网捕。虫一进网要立即封住网口。 其方法是随扫网的动作顺势将网袋向上甩或迅速翻转网口使网圈与网袋叠合一部分。虫 入网后应先将网的中部附近捏住,仲进毒瓶、开盖、装虫、封盖和取出毒瓶,切勿先从 网口往里看,那样,人网的昆虫是极容易逃掉的。蝶类翅大、易破,可以隔网捏住胸部, 渐加压力,使其不能飞行时,再取出放入毒瓶。草丛中的小虫可用扫网来回扫捕,小虫 和杂物集中在网底,然后将网底塞入毒瓶,待虫毒死后倒出,进行分离。也可将网中的 集物装入指形管等,以后再分离和毒杀。 2.振落许多有假死性的昆虫,一经振动就会往下落,可在树下铺白布单等来采集。有 些白天隐蔽的昆虫,可以敲打、振落植物,使其惊起,然后网捕。 3.搜索许多小型昆虫和一些昆虫的越冬时期、蛹期或不活动的时间(如白天)都有一 定的隐蔽之处,必须仔细搜索才能找到。一般在树皮缝隙中,砖石及枯枝落叶下都可采 到大量昆虫。 4.诱集利用昆虫对灯光和食物的趋性来采集昆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1)灯光诱集夏日的晚上,常有许多昆虫在灯火附近飞舞,在灯附近的建筑物上 可以采到许多昆虫。在田间架一只大瓦数的电灯和一块白布,会诱来许多昆虫,其中不 少停在白布上,可供采集。 黑光灯是广泛应用的工具。这种灯管发出3600A左右波长的短波光,诱虫效果更好。 按图3装好后,放置在一定的场所,晚上开灯,放入毒瓶,早晨关灯,取回毒瓶,可以 获得丰富的昆虫标本。在农林业生产上常用黑光灯来测报虫情。 (2)糖蜜及其它诱集方法蛾类喜欢带甜酸味的物质。用一定比例的糖、醋、酒液用 微火熬成糖浆,涂在树干上可诱来许多昆虫。用烂水果等其它发酵物质也可进行诱集。 用腐肉等放入诱蝇纱笼可以诱集某些蝇类:放入陷阱内可诱集腐食性甲虫。见图3。 三、采集昆虫的时间和地点 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很不一致,一年发生几代,何时开始出现,何时停止活动
等可因虫种和地区而异。低纬度和低海拔的地区比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温暖,一年中昆 虫活动的季节长,适宜采集的时间多。一般日出性昆虫从10点至15点活动最盛,最适 合采集,但有些种类黄昏时才开始大量活动。夜出性昆虫则在夜间活动。所以最适合采 集的时间应因虫、因地而论。任何季节和时间都可采到昆虫。 昆虫是最彻底地占据地球的动物。在地面和土中,水面和水中,动植物体的内外以 及一些垃圾和腐败物质中都可采到昆虫。只要全面、认真、细致地采集,就可获得非常 丰富的标本。初学者往往只注意采集大型、美丽、活泼的昆虫,忽视小虫的采集(而昆 虫是小型的种类多于大型的种类),或者一种昆虫只采1个或几个,这是不恰当的。 要定向采集某类昆虫必须充分了解其生态习性,到它喜欢的环境中去采集。如弹尾 目和双尾目昆虫喜潮湿,多生活于砖石下和落叶中:蜉蝣在黄昏时靠近水边成群飞舞, 晚间在灯下活动,多停在附近的窗上、墙上:蝗虫多生活在草丛、农田中:蝼蛄生活在 地下,在土中作隧道穿行:蓟马多生活在植物叶片和果实上,花中最容易找到:蚜虫多 生活在叶片和枝条上:步行虫白天多呆在砖石下面,夜间出来活动:蝶类白天活动,蛾 类大部分夜间活动。 四、采集昆虫时应注意的事项 采集昆虫时不要只采成虫,如遇到不同虫态的幼期,必须全部采回。凡是雌的雄的 或个体颜色不同的都要尽量多采,为研究昆虫的区系、分布、种间变异进行比较。一般 采集时常把个体小、形态丑陋、不易采到的单个标本,或在野外粗放观察似是同种的, 目前尚不严重为害的种类忽略掉,这些是在采集时应首先注意的,因这些种昆虫不但在 分类及作为实验材料上很有价值,为填补我国昆虫标本数量和空白种类也极重要。扩大 采集调查昆虫的深度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采集时既要从数量上着眼,又要从质量上下 功夫,普遍采集与重点深入要相结合。采到昆虫后,最好能当时进行细心观察,并对其 生活环境,群落组成进行分析,这样不但能积累丰富的采集经验,增加鉴别昆虫种类的 能力,还可为其它项目的试验研究提供有关数据。注意采集被害状、被害植物及天敌昆 虫等。 昆虫身上的附肢,极易损坏,应格外加以保护,若失去了这些鉴定时所必须的特征, 便失去了所采标本的价值。凡是不同日期、不同环境、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寄主上采到 的昆虫要求分开存放,分别编号记录。 外出采集要随身携带记录本,凡是能观察到的事项,都要按要求记录下来,如采集 地点、年、月、日、时,被害寄主名称,受害部位及程度,为害状况等,记录越详细, 标本的用途越广,价值更大。 要搞好与采集地区群众的关系。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注意对农林植物、古迹和景 物的保护,从群众中了解当地昆虫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普及生物知识及保护昆虫资源 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昆虫标本的暂时保存方法 采集到的标本应暂时保存,带回室内整理制作。常用方法是纸三角袋和棉花包两种。 1.纸三角袋是用长方形的纸折成三角袋:可以包装各种昆虫。折叠方式(如图4)所 示。一袋可装1个或3~5个昆虫,但不能挤压和损坏标本。标本装好后,在口盖上注名 采集的时间、地点。包装虫体较厚的甲虫和蝗虫等,可把两个底角捻紧,使三角袋鼓起 或将纸卷成筒状,两头捻紧来保存。注意其触角和足等附肢应理顺贴于体躯,以免损坏。 2.棉花包是用长方形的脱脂棉块外面包一层有光纸和一层牛皮纸做成。将标本整齐 地。放在棉花上,用一块白纸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等放在包中。如果是不同地点、时 间和植物上。采集的标本,应用带颜色的线将它们隔开。见图5。 §3 昆虫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为使昆虫标本长期保存,便于使用、采集的昆虫标本都需进行整理,制作成各种型 式的标本,大致可分成针插标本(干制标本)、液浸标本和玻片标本3类。制作的昆虫 标本,要求完整、干净、美观、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因此,要有相当的技术、适当的 工具和方法。 一、昆虫针插标本制作法 针插标本用于制作和保存各种昆虫的成虫,采到的标本在未僵硬以前,可直接用于 制作针插标本,如已僵硬,则需回软后再行制作。绝大多数昆虫,用毒瓶杀死后,整理 姿式,充分干燥,不需任何药品处理而能长期保存。这是最普通的一种标本制作法。其 主要工具和用法如下: 1.昆虫针它是用于固定虫体的不锈钢针。长约38mm,顶端有膨大的头,也可用普通 钢丝经涂漆或镀镉制成。按粗细不同可分十几个号,但常用的是0~5号针,号越大的越 粗,要根据虫体大小选用。还有一种无头很细短的“微针”,长约10mm,是专门用来 制作微小昆虫标本的,也叫二重针。 2.三级台是分为3级的小木块,每级中央有1小孔。标本针插完成后,将虫针插入孔 内,使虫体和标签整齐、美观。见图6。 第1级高26mm,用来定标本的高度。双插法和粘制小昆虫标本时,纸三角、软木 片和卡纸等都用这级的高度。作标本时,先把针插在标本的正确位置,然后放在台上, 沿孔插到底。要求针与虫体垂直,姿式端正。 第2级高14mm,是插采集标签的高度。虫体下方插入有该虫采集地点、日期、寄 主、采集人的标签。 第3级高7mm,为定名标签的高度。一些虫体较厚的标本,在第1级插好后,应 倒转针头,在此级插下,使虫体上面露出7mm,以保持标本整齐,便于提取。 插针的部位各类昆虫应有一定要求。一般都插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偏右,以保持标本稳定,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