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 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鏖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 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 不悟 (《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 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 【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分) ①畋得麇麑( )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 ④然时啖其舌( )⑤麋至死不悟 )⑥走欲与为戏(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 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 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 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 意相同即可)(2分)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 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 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 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僮:仆役,奴役。仓廪:粮食仓库。庖厨:厨房。椸(y1):衣架。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1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 (一)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 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 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 不悟。 (《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 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 分) ①畋.得麋麑( ) ②自是日抱就.犬( ) ③习示.之( ) ④然时啖.其舌( ) ⑤麋至死不悟.( ) ⑥走.欲与为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 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 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 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 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 分)。 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 意相同即可)(2 分) (二)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 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 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 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僮:仆役,奴役。 仓廪:粮食仓库。 庖厨:厨房。 椸(yí):衣架。 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岁直子( )室无完器( )假五六猫( )臭数月乃己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分)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敷浅原°见桃花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 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 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三)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 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⑦大嘱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ωn):地名。②慭慭( 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un):逃走。④噬(sh):咬。 狎(xia):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 liang):跳跃。⑧阚(han 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驴不胜怒,蹄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
2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岁直.子( ) 室无完器.( ) 假.五六猫( ) 臭数月乃已..( )(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昼 累 累 与 人 兼 行 夜 则 窃 啮 斗 暴 其 声 万 状 不 可 以 寝 终 不 厌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 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 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 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⑦大 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 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 (hǎn):虎 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驴不胜怒,蹄.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技止此耳!译文: ( 1 ) 虎 大 骇 , 远 遁 , 以 为 且 噬 己 也 , 甚 恐 。 译 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分)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 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②)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四)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 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 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8.B 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分)
3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 分) 成语: 启示: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 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 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四)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 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 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自见之谓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 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 27 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 分)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 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3.(共4分)(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 妙)。(2分,意对即可) (五)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 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 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 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 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 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 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 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 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 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不耻劳辱.(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4.按要求填空。(2分) (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成语)的性格特点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10.(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 11.B12.(1)匈奴的使者己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田园乐(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4 _____ 2.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 4 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 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 分), 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 分,意对即可) 3.(共 4 分)(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 分)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 妙)。(2 分,意对即可) (五)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 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 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 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 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 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 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 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 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 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不耻.劳辱.( )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2 分) (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_______ (成语)的性格特点。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10.(1)耻:认为……羞耻。 (2)然:通“燃”,燃烧。 11.B 12.(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 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 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六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 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 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 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 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裂开。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 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4.翻译下列句子 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6.C7.A8.C 9.翻译。(6分,每小题3分)
5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 落落:松高貌。 ②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 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 分)。评分标准:意 对即可。共 2 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 个,得 1 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 1 分。共 2 分。 (六)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 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 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 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 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裂开。 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 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4. 翻译下列句子. 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6.C 7.A 8.C 9. 翻译。(6 分,每小题 3 分)
(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译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 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2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七)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 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 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 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B.忍住C.退避D.除去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与“阴”相对C.外露的D.通“佯” 2.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小大之狱D.宋何罪之有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四)(8分) 19.(1)C(2)D(2分,每小题1分) 20.B(2分) 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 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己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2分) 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分)
6 (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译出“宁”、“更”得 1 分,整个句子通畅 2 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 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七 )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 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 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 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 分) ⑴屏人论事 (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 分) 19.⑴ C ⑵ D(2 分,每小题 1 分) 20.B(2 分) 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 感到大惊。(2 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 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_______ , ___________ 。(2 分) 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7.(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1分) (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 华横溢。(3分,答到“怀才不遇”或“疏狂自放”得1分:答到“才华横溢”得1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 得1分) (3)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八) 大鼠蒲松龄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 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史出思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 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 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龀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e):关闭。③逡(qu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i) ⑤(he):咬。 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2)适异国来贡狮猫(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4)既而鼠跳掷渐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4.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3分) A.釜底抽薪 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 9.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1)总是:(2)正巧(恰逢)(3)都(全)(4)慢慢(迟缓) 21.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的疲乏。 2.C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 7.(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1 分) (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 华横溢。(3 分,答到“怀才不遇”或“疏狂自放”得 1 分;答到“才华横溢”得 1 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 得 1 分) (3)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八) 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 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 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 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 ) (2)适.异国来贡狮猫 ( )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 ) (4)既而鼠跳掷渐迟.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4.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3 分) 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 19. 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 20.(1)总是;(2)正巧(恰逢) (3)都(全) (4)慢慢(迟缓) 21.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的疲乏。 22.C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l()(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 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 分不开的。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 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 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 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2分) 2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古高别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③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漠漠:弥漫。②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③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分)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 1.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十)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 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 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爲之惧 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 kuang): 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⒒⑴(2 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 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⑵(2 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 分不开的。 (九)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 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 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 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2.(3 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 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①柳毵毵②,不那③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漠漠:弥漫。②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③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十)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 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 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爲之惧。 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kuàng):指丝 织品。绵: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闻者咸叹异之( 不服绵纩(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C.安陵君其许寡人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21.(1)惊异(认为……奇异)(2)穿 (3)估计 22.C 2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 2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 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 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4(1)B 14.(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9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闻者咸叹异.之( ) (2)不服.绵纩( )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 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惊异(认为……奇异) (2)穿 (3)估计 22.C 2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 2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 过程。 B.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 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B 14.(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