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108 学分数:6 开课学期:第五、六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基本内容与要求 1.了解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关系; 2.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 3.熟悉单位制,掌握变量和函数的单位换算 第一章流体流动(12学时、课外上机10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流体质点、连续介质、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2.掌握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了解边界层的概念; 4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阻力计算公式) 5.理解和掌握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的计算; 6.理解压差式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和体积式流量计(转孑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 用; 7.了解非牛顿流体 教学重点 1.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管路计算。 教学难点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泵与机)、化工过程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要求; 2.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基本方程式(理论压头);掌握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实际 压头,功率,效率);掌握离心泵工作点与流量调节;了解双泵串、并联工作点的变化;掌握离心泵的安装髙度 (汽蚀现象与吸上高度)和离心泵选用。 3.了解其它类型泵 4.了解气体输送机械 教学重点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108 学分数:6 开课学期:第五、六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教学内容 绪 论 (2学时)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了解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关系; 2. 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 3. 熟悉单位制,掌握变量和函数的单位换算。 第一章 流体流动(12学时、课外上机10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流体质点、连续介质、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2. 掌握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 了解边界层的概念; 4. 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阻力计算公式); 5. 理解和掌握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的计算; 6. 理解压差式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和体积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 用; 7. 了解非牛顿流体。 教学重点: 1. 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 管路计算。 教学难点: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泵与机)、化工过程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要求; 2. 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基本方程式(理论压头);掌握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实际 压头,功率,效率);掌握离心泵工作点与流量调节;了解双泵串、并联工作点的变化;掌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汽蚀现象与吸上高度)和离心泵选用。 3. 了解其它类型泵; 4. 了解气体输送机械。 教学重点: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2.离心泵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3.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及其选用。 教学难点 1.离心泵工作点以及流量调节计算; 2.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计算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筛分的概念和固体颗粒的性质。 2掌握沉降分离:重力沉降速度,降尘室,旋风分离器 3.理解过滤过程、过滤设备;掌握过滤基本方程式和过滤计算 4.了解离心分离方法及临界粒径计算。 5.了解固体流态化现象 6.了解固体流态化水力学特性,包括压力降、起始流化速度、带岀速度与气流输送等。 教学重点 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 2.过滤过程计算。 教学难点 离心沉降和过滤过程的计算。 第五章传热(1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传热的基本方式和两流体间的热交换方式; 2掌握热传导定律、导热系数、稳定热传导(单层及多层平壁导热,单层及多层囻筒壁导热、串联导热分析与热 阻叠加原理); 3.理解对流传热过程分析、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膜系数;掌握无相变对流传热(热边界层与对流传热机理, 因次分析法与准数方程,强制对流传热膜系数,自然对流传热膜系数)、蒸汽冷凝时对流传热膜系数和液体沸腾时 对流传热膜系数; 4理解辐射传热概念及其规律,掌握两物体之间辐射传热计算; 5.掌握两流体间热量传递的总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串联热阻叠加原理,面积基准,污垢热阻,强化传热的方 向)、传热的平均温度差(逆流,并流,错流,折流)和壁温的计算 6.掌握换热器工艺计算方法 7.了解传热设备的类型(夹套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热管式换 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8.掌握换热器的强化途径 教学重点 1.热传导概念及其计算; 2.对流传热概念,因此分析法以及膜系数计算; 3.两流体间热量传递计算。 教学难点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2. 离心泵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3.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及其选用。 教学难点: 1. 离心泵工作点以及流量调节计算; 2.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计算。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筛分的概念和固体颗粒的性质。 2. 掌握沉降分离:重力沉降速度,降尘室,旋风分离器; 3. 理解过滤过程、过滤设备;掌握过滤基本方程式和过滤计算; 4. 了解离心分离方法及临界粒径计算。 5. 了解固体流态化现象; 6. 了解固体流态化水力学特性,包括压力降、起始流化速度、带出速度与气流输送等。 教学重点: 1. 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 2. 过滤过程计算。 教学难点: 离心沉降和过滤过程的计算。 第五章 传热(1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传热的基本方式和两流体间的热交换方式; 2. 掌握热传导定律、导热系数、稳定热传导(单层及多层平壁导热,单层及多层圆筒壁导热、串联导热分析与热 阻叠加原理); 3. 理解对流传热过程分析、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膜系数;掌握无相变对流传热(热边界层与对流传热机理, 因次分析法与准数方程,强制对流传热膜系数,自然对流传热膜系数)、蒸汽冷凝时对流传热膜系数和液体沸腾时 对流传热膜系数; 4. 理解辐射传热概念及其规律,掌握两物体之间辐射传热计算; 5. 掌握两流体间热量传递的总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串联热阻叠加原理,面积基准,污垢热阻,强化传热的方 向)、传热的平均温度差(逆流,并流,错流,折流)和壁温的计算; 6. 掌握换热器工艺计算方法; 7. 了解传热设备的类型(夹套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热管式换 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8. 掌握换热器的强化途径。 教学重点: 1. 热传导概念及其计算; 2. 对流传热概念,因此分析法以及膜系数计算; 3. 两流体间热量传递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2.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的计算。 第六章蒸发(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蒸发操作的基本概念; 2.理解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的特点和计算; 3.了解蒸发设备。 教学重点 1.单效蒸发及其计算 2.多效蒸发工艺计算; 教学难点 多效蒸发工艺计算 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传质过程机理、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2.理解费克定律以及一维稳定分子扩散方程推导过程; 3.了解质量、热量、动量传递的相似性、雷诺类比与柯尔类比推导思路; 教学重点 利用费克定律推导一维稳定分子扩散方程。 教学难点: 一维单向扩散方程的推导。 第八章吸收(14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及吸收剂选择原则; 2.利用亨利定律进行相平衡计算 3.理解双膜理论以及总传质速率方程,掌握传质速率方程计算与分析 4掌握低浓度吸收塔的计算,包括物料衡算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最小液气比和适宜液气比计算。填料层髙度 (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子法)计算: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髙度计算;塔板数计算等; 5.了解高浓度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非等温吸收等过程计算思路; 6.了解传质系数的关联和传质理论。 教学重点 双膜理论以及总传质速率方程的推导; 2.低浓度吸收塔的计算。 教学难点
1.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2.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的计算。 第六章 蒸发(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蒸发操作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的特点和计算; 3. 了解蒸发设备。 教学重点 1. 单效蒸发及其计算; 2. 多效蒸发工艺计算; 教学难点: 多效蒸发工艺计算。 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6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传质过程机理、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2. 理解费克定律以及一维稳定分子扩散方程推导过程; 3. 了解质量、热量、动量传递的相似性、雷诺类比与柯尔类比推导思路; 教学重点: 利用费克定律推导一维稳定分子扩散方程。 教学难点: 一维单向扩散方程的推导。 第八章 吸收(14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及吸收剂选择原则; 2. 利用亨利定律进行相平衡计算; 3. 理解双膜理论以及总传质速率方程,掌握传质速率方程计算与分析: 4. 掌握低浓度吸收塔的计算,包括物料衡算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最小液气比和适宜液气比计算。填料层高度 (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子法)计算: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计算;塔板数计算等; 5. 了解高浓度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非等温吸收等过程计算思路; 6. 了解传质系数的关联和传质理论。 教学重点: 1. 双膜理论以及总传质速率方程的推导; 2. 低浓度吸收塔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总传质速率方程推导及应用; 2.设计方程推导。 第九章蒸馏(16学时,课外上机10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和精馏过程; 2.了解二元物系的汽液平衡表达方式,理解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定义,掌握相平衡方程应用,了解非理想物系: 3.熟悉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过程分析与计算;理解精馏过程及精馏原理 4掌握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态方程)推导;理解理论板假设和恒摩尔 流假设;掌握二元连续精馏的计算,包括全塔物料衡算、全塔热量衡算,理论塔板数 5.熟悉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全回流与最少理论板数计算、最小回流比计算与最适宜回流比;理论板数捷算 了解进料状态及进料板位置的影响;双组分精馏过程的其它类型计算:直接蒸汽加热、回收塔、多殷股进料与侧 出料 6了解实际塔板数与塔板效率计算;填料精馏塔墳料层髙度的计算;了解精馏塔温度分布与灵敏板; 7.了解水蒸汽蒸馏、间歇蒸馏计算;恒沸蒸馏与萃取蒸馏基本概念; 8.了解多元蒸馏流程;多元物系的汽液平衡简洁计算;多元蒸馏的物料衡算;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 教学重点 1.理解精馏原理 2.常规塔双组分精馏工艺计算 3.回流比计算及选择。 教学难点 1.进料状态参数及其计算 2.回流比及其影响 3.逐板计算的编程计算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及特点:总体结构与基本要求、液体通道及其形式、气体通道与塔板结构;工ψ生产对塔板 的要求与塔板选择; 2.了解板式塔的水力学性能:板面结构与气液两相接触状态、气体通过塔板压降计算; 3.了解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掌握塔板负荷性能图计算方法 4熟悉塔板设计方法 5.了解点效率、默菲尔板效率、湿板效率、总板效率概念;了解 AIChE虚拟平衡线法计算实际塔板数思路。 6.了解填料塔结构、填料类型及填料塔附件 7.了解填料塔的水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 8.了解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教学重点 1.塔板结构及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 2.塔板设计思路和负荷性能图; 3.塔经计算。 教学难点:
1. 总传质速率方程推导及应用; 2. 设计方程推导。 第九章 蒸馏(16学时,课外上机10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和精馏过程; 2. 了解二元物系的汽液平衡表达方式,理解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定义,掌握相平衡方程应用,了解非理想物系: 3. 熟悉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过程分析与计算;理解精馏过程及精馏原理; 4. 掌握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态方程)推导;理解理论板假设和恒摩尔 流假设;掌握二元连续精馏的计算,包括全塔物料衡算、全塔热量衡算,理论塔板数; 5. 熟悉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全回流与最少理论板数计算、最小回流比计算与最适宜回流比;理论板数捷算 法;了解进料状态及进料板位置的影响;双组分精馏过程的其它类型计算:直接蒸汽加热、回收塔、多股进料与侧 线出料; 6. 了解实际塔板数与塔板效率计算;填料精馏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了解精馏塔温度分布与灵敏板; 7. 了解水蒸汽蒸馏、间歇蒸馏计算;恒沸蒸馏与萃取蒸馏基本概念; 8. 了解多元蒸馏流程;多元物系的汽液平衡简洁计算;多元蒸馏的物料衡算;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 教学重点: 1. 理解精馏原理; 2. 常规塔双组分精馏工艺计算; 3. 回流比计算及选择。 教学难点: 1. 进料状态参数及其计算; 2. 回流比及其影响; 3. 逐板计算的编程计算。 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8学时) 基本内容和要求: 1.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及特点:总体结构与基本要求、液体通道及其形式、气体通道与塔板结构;工业生产对塔板 的要求与塔板选择; 2. 了解板式塔的水力学性能:板面结构与气液两相接触状态、气体通过塔板压降计算; 3. 了解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掌握塔板负荷性能图计算方法; 4. 熟悉塔板设计方法; 5. 了解点效率、默菲尔板效率、湿板效率、总板效率概念;了解AIChE虚拟平衡线法计算实际塔板数思路。 6. 了解填料塔结构、填料类型及填料塔附件; 7. 了解填料塔的水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 8. 了解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教学重点: 1. 塔板结构及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 2. 塔板设计思路和负荷性能图; 3. 塔经计算。 教学难点:
1.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 2.塔板负荷性能图计算 第十一章干燥(12学时) 基本要求和内容 1.了解工业中干燥方法 2.了解湿空气的性质及空气湿度图;利用空气湿度图进行湿空气计算; 3.掌握干燥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了解水分与物料间的平衡关系,干燥过程(干燥曲线)和干燥谏率 5熟悉干燥过程计算 6了解部分干燥器结构及原理,掌握干燥器选择 教学重点 1.空气湿度图以及利用其进行计算; 2.干燥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干燥速率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空气湿度图及其计算; 2.干燥速率及其计算。 二、课程学时分配 各章节学识分配如下表 讲课内容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流体流动 12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8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8 第五章传热 16 第六章蒸发 6 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第八章吸收 14 第九章蒸馏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 8 第十一章干燥 合计 108
讲 课 内 容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2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8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8 第五章 传热 16 第六章 蒸发 6 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6 第八章 吸收 14 第九章 蒸馏 16 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8 第十一章 干燥 12 合 计 108 1. 气液通过塔板流动的非理想性; 2. 塔板负荷性能图计算。 第十一章 干燥(12学时) 基本要求和内容: 1. 了解工业中干燥方法; 2. 了解湿空气的性质及空气湿度图;利用空气湿度图进行湿空气计算; 3. 掌握干燥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 了解水分与物料间的平衡关系,干燥过程(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 5. 熟悉干燥过程计算; 6. 了解部分干燥器结构及原理,掌握干燥器选择。 教学重点: 1. 空气湿度图以及利用其进行计算; 2. 干燥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 干燥速率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1. 空气湿度图及其计算; 2. 干燥速率及其计算。 二、课程学时分配 各章节学识分配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