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三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 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 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 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 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 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 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 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 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 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幅新鲜的图画,或 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 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 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 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 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 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 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 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 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 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 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 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
1 1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三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 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 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 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 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 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 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 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 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 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 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 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 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 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 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 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 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 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 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 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 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 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
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 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全文1274字) (本文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 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髙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 (4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2 2 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 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全文 1274 字) (本文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 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 为 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3 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 (4 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①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 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_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首段立论,提出全文观点: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承接上文论点,诗的境界须“见”,“见”则为直觉)∥/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解 释直觉的含义)“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知觉含 义)∥/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 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 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 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 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 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 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 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 说的“直觉”。(举证) 承接第1段提出的观点,近一步说明诗的“见”必为“直觉”。接着文段先释直觉的 与知觉的含义,进而以凝视梅花为例,阐释“直觉”与“知觉”的具体区别及直觉产生的 审美过程。) ③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
3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1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 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首段立论,提出全文观点: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2 诗的“见”必为“直觉”。(承接上文论点,诗的境界须“见”,“见”则为直觉) //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解 释直觉的含义) “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 (知觉含 义) //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 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 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 ....”,都可用“A 为 B”公式 表示出来。认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 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 停住,必须把 A 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 A 有关系的事物 B、C 等等上去。 //但是所觉对 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 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 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 说的“直觉”。(举证) (承接第1段提出的观点,近一步说明诗的“见”必为“直觉”。接着文段先释直觉的 与知觉的含义,进而以凝视梅花为例,阐释“直觉”与“知觉”的具体区别及直觉产生的 审美过程。) ○3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
容。(分论点二)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 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 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 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 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具体阐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并以《长干曲》为例,论述了如何在 直觉”中“见”出诗歌的境界) ④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 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 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 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 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用思考起联想不能与直觉同时进行)∥读 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 光_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 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 谓的“悟"。(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 (本段阐述了赏诗作诗时的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而直觉是不能思考联想同时进行的 回答了上文所述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 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等问题。) ③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 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 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 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全文1275字) (本文有删改)
4 4 容。(分论点二)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 ...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 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 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 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 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具体阐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并以《长干曲》为例,论述了如何在 “直觉”中“见”出诗歌的境界) ○4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 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 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 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 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用思考起联想不能与直觉同时进行) // 读 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 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 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 谓的“悟”。(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 (本段阐述了赏诗作诗时的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而直觉是不能思考联想同时进行的。 回答了上文所述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 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等问题。) ○5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 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 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 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全文 1275 字) (本文有删改)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读后反思: 本文在结构上属逻辑事理的逐层递进。 第三大题选文分析 第三大题为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与2007年相比,208年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 作变化。题量依然为4小题,依然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不过其中一道选择题由 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这大概是听取了中学老师的意见后所作的改变,值得肯定。另 道选择题仍然是多项选择,由去年的6选2,变为5选2,从选择的科学性来说虽不如去 年好,但迫于文本的设题空间有限,也只能如此。本大题的另一变化是分值的调整,整大 题由去年的18分改为16分,与选考阅读的分值大致相近;第12题的分值由6分调整为5 分,在题目上明确标示出评分要求:“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意在提醒考生注意此题的评分标准与以往的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不同 今年选用的阅读材料和去年类似,仍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阅读材料的篇幅约为1200 字,短于2007年(2007年约为1500字),比较合适。文章节选自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1897—1986)《诗论》的第三章《诗的境界一一情趣与意象》 的第一节“诗与直觉”,命题者对个别地方作了删改,选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实在 有一个深埋在里面……”的“深埋”,许多版本是“深理”,根据文意,似应“深理”更为 恰切。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是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为比较诗学的经典之作。朱先生从 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 声韵、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既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也用中国诗论来印证 西方诗论。所节选文字的中心内容是“诗与直觉”,“直觉说”是朱光潜先生前期美学思想 的理论基石。在这一章节中,朱先生运用“直觉论”解释诗(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境 界,并指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无论欣赏或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 的境界,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 第二,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层次清晰,内涵比较丰富,考生对其中内容虽有所接触但并不十分熟悉,这样的 阅读材料便于设计命题,便于考査考生的阅读能力。不过,也正因为文章内涵丰富,概念 较多且考生不大熟悉,从而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了考生的阅读用时 当然,本文是朱光潜先生早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其中的有些观点后来有
5 5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读后反思: 本文在结构上属逻辑事理的逐层递进。 第三大题选文分析 第三大题为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与 2007 年相比,2008 年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 作变化。题量依然为 4 小题,依然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不过其中一道选择题由 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这大概是听取了中学老师的意见后所作的改变,值得肯定。另 一道选择题仍然是多项选择,由去年的 6 选 2,变为 5 选 2,从选择的科学性来说虽不如去 年好,但迫于文本的设题空间有限,也只能如此。本大题的另一变化是分值的调整,整大 题由去年的 18 分改为 16 分,与选考阅读的分值大致相近;第 12 题的分值由 6 分调整为 5 分,在题目上明确标示出评分要求:“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意在提醒考生注意此题的评分标准与以往的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不同。 今年选用的阅读材料和去年类似,仍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阅读材料的篇幅约为 1200 字,短于 2007 年(2007 年约为 1500 字),比较合适。文章节选自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1897—1986)《诗论》的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的第一节“诗与直觉”,命题者对个别地方作了删改,选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实在 有一个深埋在里面……”的“深埋”,许多版本是“深理”,根据文意,似应“深理”更为 恰切。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是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为比较诗学的经典之作。朱先生从 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 声韵、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既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也用中国诗论来印证 西方诗论。所节选文字的中心内容是“诗与直觉”,“直觉说”是朱光潜先生前期美学思想 的理论基石。在这一章节中,朱先生运用“直觉论”解释诗(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境 界,并指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无论欣赏或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 的境界,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 第二,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层次清晰,内涵比较丰富,考生对其中内容虽有所接触但并不十分熟悉,这样的 阅读材料便于设计命题,便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不过,也正因为文章内涵丰富,概念 较多且考生不大熟悉,从而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了考生的阅读用时。 当然,本文是朱光潜先生早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其中的有些观点后来有
所变化,且仅为一家之言。选用这样的文章作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这是否恰当?我们认 为这无伤大雅,考査考生立足于文本阅读的能力,更符合现代文阅读的实际需要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C。 C项,考査涉及对“‘直觉的知’的内容”和“‘名理的知’的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见于原文第2、3、4自然段,主要是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段末有如下表述:“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 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 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 觉 而第3、4自然段说的“名理的知”,则“必用思考”,“必用联想”。可见,本选项的“直 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D项,考査的是对原文第4自然段相关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文中后一层次提到:“读一 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 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 显然,“灵感”的突现是经“艰苦思索”之后。因此,选项中的“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也与原文表述相悖。 A项,表述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 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 的知“。将以上的信息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B项,表述也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中。选项中的“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
6 6 所变化,且仅为一家之言。选用这样的文章作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这是否恰当?我们认 为这无伤大雅,考查考生立足于文本阅读的能力,更符合现代文阅读的实际需要。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 分) A.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 “知觉”可用“A 为 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没有意义。 C. “‘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 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 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C。 C项,考查涉及对“‘直觉的知’的内容”和“‘名理的知’的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见于原文第 2、3、4 自然段,主要是第 2 自然段。 第 2 自然段段末有如下表述:“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 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 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 觉’。” 而第 3、4 自然段说的“名理的知”,则“必用思考”,“必用联想”。可见,本选项的“‘直 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D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 4 自然段相关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文中后一层次提到:“读一 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 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 显然,“灵感”的突现是经“艰苦思索”之后。因此,选项中的“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也与原文表述相悖。 A项,表述见于原文第 2 自然段:“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 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 的知’”。将以上的信息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B项,表述也见于原文第 2 自然段中。选项中的“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
意义”,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取;而选项中的“‘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则必须 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原文中有“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的表述 还有““知觉′…….亦称‘名理的知”的表述,将这两处的相关表述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 的表述。 E项,表述来自原文最后一段的以下文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 实在有一个深埋(理)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将这段文字加以转换、整合,也就是本选项的意思 综观以上分析,可知本小题五个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 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 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本题难度估计不大,难度定位比较恰当。 关于本题的评分标准,我们认为“多选不给分”,这是对的,因为题干已明确“错误的 两项”;“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虽然不能满足题干的要求,不过也可以成立。现在的 问题是“错选的不给分”这一表述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两项都选错则不给分;也可以理 解为选对的那项给分,选错的那项不给分;还可以理解为所选的两项,虽然一对一错,也 不给分。高考评卷确认为“一对一错不给分”,我们认为这种确认是不合理的。首先,题目 的要求是要选“说法错误的两项”,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了两项,一对一错不给分;没有按 题目要求,只选择了一项,答案正确得2分;换言之这就是鼓励了学生不按题目要求去回 答。其次,非选择题均采用按点给分的方法,不能全面答出题目的要求,但某点答对,也 可得到相应的分,为什么多项选择题选对了其中一项却不能得分?第三,多项选择题的给 分标准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已沿用多年,全省57万多的考生与几万的语文教师都采用传统的 标准进行指导,如果仅仅是因为本次选项为五选二,题目难度不大就任意改动评分标准 这种做法是欠科学和有失公允的。本题是机器阅卷,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批改多项选择题时 需要特别向程序员说明语文的给分要求,要不一时的疏忽机器就会判错分。本题的评分标 准首次出现在题目上,相信“一对一错不给分”的标准不是机器的错判,而是命题者的有 意而为。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7 7 意义”,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取;而选项中的“‘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则必须 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原文中有“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的表述, 还有“‘知觉’……亦称‘名理的知’”的表述,将这两处的相关表述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 的表述。 E项,表述来自原文最后一段的以下文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 实在有一个深埋(理)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将这段文字加以转换、整合,也就是本选项的意思。 综观以上分析,可知本小题五个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 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 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本题难度估计不大,难度定位比较恰当。 关于本题的评分标准,我们认为“多选不给分”,这是对的,因为题干已明确“错误的 两项”;“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虽然不能满足题干的要求,不过也可以成立。现在的 问题是“错选的不给分”这一表述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两项都选错则不给分;也可以理 解为选对的那项给分,选错的那项不给分;还可以理解为所选的两项,虽然一对一错,也 不给分。高考评卷确认为“一对一错不给分”,我们认为这种确认是不合理的。首先,题目 的要求是要选“说法错误的两项”,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了两项,一对一错不给分;没有按 题目要求,只选择了一项,答案正确得 2 分;换言之这就是鼓励了学生不按题目要求去回 答。其次,非选择题均采用按点给分的方法,不能全面答出题目的要求,但某点答对,也 可得到相应的分,为什么多项选择题选对了其中一项却不能得分?第三,多项选择题的给 分标准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已沿用多年,全省 57 万多的考生与几万的语文教师都采用传统的 标准进行指导,如果仅仅是因为本次选项为五选二,题目难度不大就任意改动评分标准, 这种做法是欠科学和有失公允的。本题是机器阅卷,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批改多项选择题时 需要特别向程序员说明语文的给分要求,要不一时的疏忽机器就会判错分。本题的评分标 准首次出现在题目上,相信“一对一错不给分”的标准不是机器的错判,而是命题者的有 意而为。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 分) A. 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 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 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 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本题的设计有新意。虽然涉及的四首诗歌(属《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是文 本外的信息,但读解时并不需要涉及这四首诗歌的有关内容,所考查的内容仍然立足于文 本内的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还是符合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的。 本题考査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答案主要可从原文第3自然段中找,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 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第3段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 “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误项 B项,“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骜”,关心的是“诸 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 C项,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 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骜”,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本题设计有创新,难度适中,又回应了《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这是值得 肯定的一道好题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4分)(23段)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1分) 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1分)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 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1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 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 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 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 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 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8 8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本题的设计有新意。虽然涉及的四首诗歌(属《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是文 本外的信息,但读解时并不需要涉及这四首诗歌的有关内容,所考查的内容仍然立足于文 本内的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还是符合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的。 本题考查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答案主要可从原文第 3 自然段中找。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 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第 3 段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 “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误项。 B项,“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骜”,关心的是“诸 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 C项,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 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骜”,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本题设计有创新,难度适中,又回应了《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这是值得 肯定的一道好题。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4 分)(2\3\4 段)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1 分) 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1 分) 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 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1 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第 4 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 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 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 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 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 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文章在第2、3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 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 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 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 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 “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观点,多见于他早期的美学论著中。如在《美感与联想》一文中 就有如下的论述: 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因为它不能不借助于了解。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解是欣 赏的必要的预备,但不就是欣赏。联想也是如此。所以联想有助于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 直觉两说并不冲突。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必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有联想,有 联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愈丰富则 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 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 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从本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来看,命题者是想考生在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 的同时,也能同时了解作者在文中的其他观点,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 但从命题的技术上却犯了比较大的失误,由于题干表述的不周密(“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 中”),导致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不是唯一的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答案。因为,文中说“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 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如果“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 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 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视”。在这个答案中,“形成过 程”就只是指“凝神注视”这一时间段,而非指作诗和读诗的全过程。“说法正确”恰是节 选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不但与命题者在参考答案中要求的“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吻合,而且也与15题答案的①与②相符。另外,“这种说法正确吗?” 由于题干缺少了“根据文本”这一限定,也可以将本题视作广义的探究题,离开文本,甚 至离开作者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是不涉 及到“探究”F层级。 关于本题考查能力及能力层级的表述,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 本题考査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考点的表述过 于累赘。因为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把握”,而“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
9 9 文章在第 2、3 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 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 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 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 4 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 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 “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观点,多见于他早期的美学论著中。如在《美感与联想》一文中, 就有如下的论述: 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因为它不能不借助于了解。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解是欣 赏的必要的预备,但不就是欣赏。联想也是如此。所以联想有助于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 直觉两说并不冲突。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必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有联想,有 联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愈丰富则 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 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 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从本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来看,命题者是想考生在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 的同时,也能同时了解作者在文中的其他观点,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 但从命题的技术上却犯了比较大的失误,由于题干表述的不周密(“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 中”),导致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不是唯一的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答案。因为,文中说“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 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如果“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 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 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视”。在这个答案中,“形成过 程”就只是指“凝神注视”这一时间段,而非指作诗和读诗的全过程。“说法正确”恰是节 选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不但与命题者在参考答案中要求的“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吻合,而且也与 15 题答案的①与②相符。另外,“这种说法正确吗?” 由于题干缺少了“根据文本”这一限定,也可以将本题视作广义的探究题,离开文本,甚 至离开作者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是不涉 及到“探究”F 层级。 关于本题考查能力及能力层级的表述,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考点的表述过 于累赘。因为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把握”,而“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
解”是从属于“作者观点的把握的”,是次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简化为“本题考查对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第二,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能力)是高于并包含能力 层级B(理解能力)的,因此在能力定位时,没有必要把能力层级B也扯上。造成这种能 力层级定位不当的情况,估计是能力考点的定位过于庞杂所致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 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1分 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分析】 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本题考査的内容涵盖了全文,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 作好归纳、概括。选文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 第Ⅰ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命题: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 如何(为下文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要产生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作引子)。 第2自然段,由“见”引出“直觉”与“知觉”,解释“名理的知”以及在欣赏和创造 时的所觉,即“直觉” 第3自然段,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是“直觉的知”;如果联想 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利世界和实际世界(直觉的知进为名理的知)。 第4自然段,提出观点:诗的境界的形成不可能同时具有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联想、 思考),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直觉”。 第5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综括以上分析,“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见”要升华为“诗的境界”,诗的“见”必须为“直觉”(见第2自然段段首) ②“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3、 4自然段); ③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我们要重视灵感的作用(见第4自然段末) ④只有直觉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5自然段 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一一“‘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不
10 10 解”是从属于“作者观点的把握的”,是次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简化为“本题考查对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第二,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能力)是高于并包含能力 层级B(理解能力)的,因此在能力定位时,没有必要把能力层级B也扯上。造成这种能 力层级定位不当的情况,估计是能力考点的定位过于庞杂所致。 15. “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 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 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 1 分。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本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全文,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 作好归纳、概括。选文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 第 1 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命题: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 如何(为下文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要产生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作引子)。 第 2 自然段,由“见”引出“直觉”与“知觉”,解释“名理的知”以及在欣赏和创造 时的所觉,即“直觉”。 第 3 自然段,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是“直觉的知”;如果联想一 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利世界和实际世界(直觉的知进为名理的知)。 第 4 自然段,提出观点:诗的境界的形成不可能同时具有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联想、 思考),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直觉”。 第 5 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综括以上分析,“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见”要升华为“诗的境界”,诗的“见”必须为“直觉”(见第 2 自然段段首); ②“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 3、 4 自然段); ③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我们要重视灵感的作用(见第 4 自然段末); ④只有直觉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 5 自然段)。 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