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 2006年12月28日 高三()班学生 一、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1.()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 B.失其所与,不知。(失去同盟国,是不智。)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荆柯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 A.君为我呼入。(君王被我把他叫进来了。) B.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聊资一欢。(你来到床前,给讲述小说演义里 面可喜可惊的事,姑且求得一时高兴。) C.为长者折技。(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 D.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今天我侯赢为公子尽力也够了!(或:今天我把您也难 为够了!或:今天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 3.()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 已经是晚的了。) B.吾尝疑乎是。(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于酒醉,还在乎山水之间吗?) 4.()A.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B.其如土石何?(你还能把那土石怎样呢?) C.何乃太区区!(你怎么能这么诚挚专一!)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 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1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 郑孝红 2006 年 12 月 28 日 高三( )班学生 一、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1.(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 B.失其所与,不知。(失去同盟国,是不智。)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荆柯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 2.( ) A.君为我呼入。(君王被我把他叫进来了。) B.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聊资一欢。(你来到床前,给讲述小说演义里 面可喜可惊的事,姑且求得一时高兴。) C.为长者折技。(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 D.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或:今天我把您也难 为够了!或:今天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 3.( )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 已经是晚的了。) B.吾尝疑乎是。(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于酒醉,还在乎山水之间吗?) 4.( )A.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B.其如土石何?(你还能把那土石怎样呢?) C.何乃太区区!(你怎么能这么诚挚专一! )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 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5.( )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认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 下,又与楚国结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 硿的响声。)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方夺取越族各部落的土地,以为那就是桂 林郡和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 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C.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D.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范养民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 步行到华山当道士。)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 可以吗?) B.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样?) C.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朝思暮想的南海啊,像什么样?)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 母亲不满意呢?) A.臣请为王言乐。(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 B.为君翻作《琵琶行》。(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因为被敲击了一。) A.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灌水的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2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认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 下,又与楚国结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 硿的响声。) 6.(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方夺取越族各部落的土地,以为那就是桂 林郡和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 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C.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D.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范养民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 步行到华山当道士。) 7.( )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 可以吗?) B.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样?) C.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朝思暮想的南海啊,像什么样?)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 母亲不满意呢?) 8.( ) A.臣请为王言乐。(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 B.为君翻作《琵琶行》。(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因为被敲击了一缻。) 9.( ) A.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灌水的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 都想不出办法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 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 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没钱没产业也还能坚持信念的,只有“士”才 能做到。) B.吾恂恂而起。(我小心谨慎地起来)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过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别人,是不仁。) D.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忽然,这五个人 临刑的时候,神情昂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您要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 才敢献上宝玉。) B.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C.良乃入,具告沛公。(张良竟然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刘邦。)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12.() A.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 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 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这五人的牺牲,到叫今 之的地方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13.()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呀。)
3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 都想不出办法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 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 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10.(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没钱没产业也还能坚持信念的,只有“士”才 能做到。) B.吾恂恂而起。(我小心谨慎地起来)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过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别人,是不仁。) D.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忽然,这五个人 临刑的时候,神情昂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 11.( )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您要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 才敢献上宝玉。) B.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C.良乃入,具告沛公。(张良竟然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刘邦。)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12.( ) A.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 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 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这五人的牺牲,到叫今 之的地方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13.(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呀。)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徐霞客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 裂缝。)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即靛蓝)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是颜色 比蓝草的更深。)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 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14.C() A.军惊而坏都舍。(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B.朝济而夕设版焉。(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 C.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你要想死,而且(要带上你)父亲,你 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 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5.() 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 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 B.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C.不出,火且尽。(如果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D.吾攻赵,旦暮且下。(我攻打赵国,明天傍晚就要攻下。) 16.()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因为齐国把土地送给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B.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C.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只有江上的清风, 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 17.()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 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4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徐霞客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 裂缝。)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即靛蓝)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是颜色 比蓝草的更深。)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 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14.C( ) A.军惊而坏都舍。(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B.朝济而夕设版焉。(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 C.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你要想死,而且(要带上你)父亲,你 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 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5.( ) 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 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 B.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C.不出,火且尽。(如果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D.吾攻赵,旦暮且下。(我攻打赵国,明天傍晚就要攻下。) 16.(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因为齐国把土地送给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B.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C.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只有江上的清风, 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 17.(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 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于是左手把秦王的衣袖放在右手中并拿 着匕着刺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 D.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 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 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 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手像裁缝一样举起,蟋蟀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D.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 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如果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就可以请求舞剑 助兴。) B.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 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 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B.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 C.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终于用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 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5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于是左手把秦王的衣袖放在右手中并拿 着匕着刺他。)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 D.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 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 18. 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 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手像裁缝一样举起,蟋蟀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D.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 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19.(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如果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就可以请求舞剑 助兴。) B.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 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 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20.(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B.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 远的。) C.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终于用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 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郑李红2006年12月28日废晨于天屏紫气
6 二、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郑孝红 2006 年 12 月 28 日凌晨于玉屏紫气山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 郑孝红2006年12月28日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 A(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2A(你替我把他请进 来。)3D(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4C(你为什么这么愚昧无知、不明事理!)5B(因 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6A(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 和象郡。)7C(我想去南海,怎么样?)8D(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氮。)9A(灌水的北边有 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10D(然而,(他们的堂堂正气是压不倒的)这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昂 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1!C(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12D(这五 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13B(我慢慢地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 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14(你要想让你老子死,你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15D (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16A(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17B(于是左手抓 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18C(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19A(你进去上前祝酒 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20D(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二、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2(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 株连同党的搜捕遍天下。)3(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4(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 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7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 郑孝红 2006 年 12 月 28 日 一、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1A(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2A(你替.我把他请进 来。) 3D(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 4C(你为什么这么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 ) 5B(因. 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6A(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 和象郡。) 7C(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 8D(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 9A(灌水的北边..有 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10D(然而..,(他们的堂堂正气是压不倒的)这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昂 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 11C(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 12D(这五 人的牺牲,距离现在 ....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13B(我慢慢地 ...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 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14(你要想让你老子 ....死,你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 15D (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 16A(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17B(于是左手抓. 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 18C(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19A(你.进去上前祝酒, 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 20D(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二、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2(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 株连同党的搜捕遍天下。) 3(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 4(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 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