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备考:新闻类试题解答技巧 (新闻阅读及压缩、新闻点评类试题专题指导等) 来源:三槐居 新闻点 亚所士地旦 心、题拍于 blog. sina corn cr//ingaokaobc 新闻阅读及压缩导学案 、如何做好新闻类阅读试题 (一)新闻的基础知识 1、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一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 有时可省略。 ★新闻必须具备时间(When)、地点( 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 (Why)(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
2012 高考备考:新闻类试题解答技巧 (新闻阅读及压缩、新闻点评类试题专题指导等) 来源:三槐居 新闻阅读及压缩导学案 一 、如何做好新闻类阅读试题 (一)新闻的基础知识: 1、新闻: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 有时可省略。 ★ 新闻必须具备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 (Why)(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如必修5“治个咳嗽千余 元”“大处方背后有猫腻”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如“喜看稻菽千重浪”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②导语:是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开头第一句话或第一段,用最为简 洁的话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 新闻的特殊格式。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 序安排层 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 作预测;可提出值 得深思的问题。 (二)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如下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题型示例 梦碎雅典(2007年高考山东卷)(见 导学p87) 、新闻类语段压缩 、压缩语段考查方式 ①给事物下定义 ②处理新闻 概括主要信息 2.拟写导语 3.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4.拟写标题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如必修 5“治个咳嗽千余 元”“大处方背后有猫腻”。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②导语:是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开头第一句话或第一段,用最为简 洁的话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 新闻的特殊格式。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 序安排层 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 作预测;可提出值 得深思的问题。 (二)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如下: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题型示例 梦碎雅典(2007 年高考山东卷)(见 导学 p87) 二、新闻类语段压缩 一、压缩语段考查方式: ①给事物下定义 ② 处理新闻: 1.概括主要信息 2.拟写导语 3.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4.拟写标题
二、压缩指导 (一)概括主要信息:时+地+人+事+因+果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 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 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 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 果。所谓主要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 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1)抓住重要句子。所给原材料往往是一个语段或几个语段,筛选信息,要结 合文体要素的确定分析其层次内容,找出内容上的关键语句(如总括句)和结构上 的标志成分(如过渡句) (2)把握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主干和某些枝叶或复句强调内容中,往往负载 着重要信息。概述信息时要尽可能运用原文中那些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 则应将若干词语概括抽象为新词 (3)注意附加条件。附加条件,既是条件的限制,又是答题角度的暗 典型例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 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 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 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人在接受知识、保持记忆方面,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新闻点评类试题专题指导(共32张PPT) 评分标准 能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件(1分);评论中鲜明地 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3分) 超过字数扣2分
二、压缩指导 (一)概括主要信息:时+地+人+事+因+果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 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 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 容。 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 果。所谓主要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 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⑴抓住重要句子。所给原材料往往是一个语段或几个语段,筛选信息,要结 合文体要素的确定分析其层次内容,找出内容上的关键语句(如总括句)和结构上 的标志成分(如过渡句)。 ⑵把握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主干和某些枝叶或复句强调内容中,往往负载 着重要信息。概述信息时要尽可能运用原文中那些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 则应将若干词语概括抽象为新词。 ⑶注意附加条件。附加条件,既是条件的限制,又是答题角度的暗 示。 典型例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 视觉占 83%,听觉占 11%,味觉占 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 印象是 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 75%。 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人在接受知识、保持记忆方面,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新闻点评类试题专题指导(共 32 张 PPT) 评分标准 能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件(1 分);评论中鲜明地 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 (3 分) 超过字数扣 2 分
结 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根据评分标准可以归纳出 答题要点,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 1.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 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 题实质。 另外注意字数限制,不要超过字数,也不要离限制的字数 太远。离得太远,意味着说的过于简单,或者要点不全,点评不充分,不到位。 【试题回望】★★★ 22、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法,你的 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问句的形式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4分) 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 《弟子规》:“丧三年,长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 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 间太多了;不吃肉,缺营养,太迂了。 请你评卷 1、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观点值得肯定,我们既要发挥这个优 良传统,又要在新时代里做一些“变通”,与其死后守孝三年,不如在父母健在 时对他们孝顺一点。 得分 2、守孝三年只是形式而已,不吃肉难道只是做表面功夫? 得分: 3、难道说在为父母守孝期间,不做其他的事,用尽父母的 积蓄就是所谓的孝道吗?
小 结 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根据评分标准可以归纳出 答题要点,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 1. 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 2、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 题实质 。 另外注意字数限制,不要超过字数,也不要离限制的字数 太远。离得太远,意味着说的过于简单,或者要点不全,点评不充分,不到位。 【试题回望】★★★ 22、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法,你的 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问句的形式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4 分) 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 《弟子规》:“丧三年,长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 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 间太多了;不吃肉,缺营养,太迂了。 请你评卷 1、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观点值得肯定,我们既要发挥这个优 良传统,又要在新时代里做一些“变通”,与其死后守孝三年,不如在父母健在 时对他们孝顺一点。 得分: 2、守孝三年只是形式而已,不吃肉难道只是做表面功夫? 得分: 3、难道说在为父母守孝期间,不做其他的事,用尽父母的 积蓄就是所谓的孝道吗?
得分: 4、难道孝敬父母就一定要守孝三年吗? 得分 请你评卷 5、若是身在守孝,心在忘恩,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只要谨记 恩情,奉献社会,何愁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得分: 解说 演唱中失声是戏剧演员最忌讳的事,就如同作家忌讳被指 称剽窃一般。对比“80后”某偶像作家被判定抄袭无误后仍嚣张地说“绝不道 歉”,张火丁的行为显然是不“宽恕”自己,而是像犯了天大的错误一般,含泪 向观众道歉。其对艺术之认真执著、其良好的台风艺德,跃然而出。从张火丁的 身上,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尊重”二字 6、据民心网论坛2008年3月21日消息报道,日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 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原来,这是任课老 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该名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 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啊?不会 吧?让我们打劫银行?”这是学生当时接到任务时的第一感觉,但由于从来未做 过类似作业,他们又感觉异常兴奋,于是如何打劫银行成了学生们日夜惦记的事 “全级同学两个星期以来都在讨论如何打劫银行,有些同学在睡觉、吃饭的时候
得分: 4、难道孝敬父母就一定要守孝三年吗? 得分: 请你评卷 5、若是身在守孝,心在忘恩,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只要谨记 恩情,奉献社会,何愁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得分: 解说 演唱中失声是戏剧演员最忌讳的事,就如同作家忌讳被指 称剽窃一般。对比“80 后”某偶像作家被判定抄袭无误后仍嚣张地说“绝不道 歉”,张火丁的行为显然是不“宽恕”自己,而是像犯了天大的错误一般,含泪 向观众道歉。其对艺术之认真执著、其良好的台风艺德,跃然而出。从张火丁的 身上,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尊重”二字。 6、据民心网论坛 2008 年 3 月 21 日消息报道,日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 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原来,这是任课老 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该名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 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啊?不会 吧?让我们打劫银行?”这是学生当时接到任务时的第一感觉,但由于从来未做 过类似作业,他们又感觉异常兴奋,于是如何打劫银行成了学生们日夜惦记的事。 “全级同学两个星期以来都在讨论如何打劫银行,有些同学在睡觉、吃饭的时候
都在研究。一位学生QQ签名竟是:“神啊,教我怎样才能成功打劫银行吧!”(使 用问句,不超35字) 见解:用新奇的事物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可厚非,可是对于新奇事物的选择 是不是应该有个标准,至少也要保证是正面教育才是。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更 是一种责任,是教师用一言一行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辛路历程。因此,教 育不能以满足学生猎奇心理为前提,以混淆甚至牺牲学生的判断力为代价的。如 果再搞此类教学的话,笔者建议相关学校和老师能否稍稍转变一下学生的角色, 改让学生完成阻止银行被打劫的计划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考虑到犯罪分子 “打劫银行”的周密计划,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 成为正义一方来维护公共利益,岂不一举多得? 点评:教育怎能以满足学生猎奇心理为前提,以混淆甚至牺牲学生的判断力为代 价的? 7、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拟定一则网友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 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60字左右。(5分)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 的英文“ 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 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既考查我们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 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从正面或反面两个方面阐述个人观点,言之成理即可。(5 分) 示例:(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 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 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 化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一—“龙”的标志不能丢!
都在研究。一位学生 QQ 签名竟是:“神啊,教我怎样才能成功打劫银行吧!” (使 用问句,不超 35 字) 见解:用新奇的事物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可厚非,可是对于新奇事物的选择 是不是应该有个标准,至少也要保证是正面教育才是。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更 是一种责任,是教师用一言一行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辛路历程。因此,教 育不能以满足学生猎奇心理为前提,以混淆甚至牺牲学生的判断力为代价的。如 果再搞此类教学的话,笔者建议相关学校和老师能否稍稍转变一下学生的角色, 改让学生完成阻止银行被打劫的计划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考虑到犯罪分子 “打劫银行”的周密计划,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 成为正义一方来维护公共利益,岂不一举多得? 点评:教育怎能以满足学生猎奇心理为前提,以混淆甚至牺牲学生的判断力为代 价的? 7、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拟定一则网友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 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60 字左右。(5 分)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 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 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既考查我们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 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从正面或反面两个方面阐述个人观点,言之成理即可。(5 分) 示例:(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 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 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 化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 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 的标志正当其时。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 国恨难愁。”(5分) (1)这是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己的情怀。 (2分) (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60个字)(3分) 请根据要求表达对以下事件的看法。(5分)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被推荐学生的名单都已公 布,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 注目外,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以一位应届高三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事件的看 法。(2分) (2)请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3 分) 4.以下是香港大学2009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5分) 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 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 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怎样看待男生和女生的地位?你怎样看待上海闵 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 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 的标志正当其时。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 国恨难愁。”(5 分) (1)这是 ▲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 ▲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已的情怀。 (2 分) (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 60 个字)(3 分) 答: ▲ ▲ 请根据要求表达对以下事件的看法。(5 分)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被推荐学生的名单都已公 布,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 14 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 注目外,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以一位应届高三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事件的看 法。(2 分) (2)请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3 分) 4.以下是香港大学 2009 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5 分) 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 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 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怎样看待男生和女生的地位?你怎样看待上海闵 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答: (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答 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的《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 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 让中国网民意外的是,青年作家韩寒也榜上有名。对此,《时代》公布的官方理 由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 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网友对此颇有争议。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至少运 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台屏蔽“NBA”、“CBA”和“F1”等外文缩略词,引起社会热 烈议论,赞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请表明自己观点,谈出自己支持或反对的见 解。要求有道理的表达,有现象或事例的列举。(5分) 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歌,请 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歌,不少于30个字。(5分) 妈妈/我走了/请记得想我/想我的时候/看看大地上的花/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我走了/我会想你的/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你抬头看/那就是 我 我们彼此想念/那一刻/天空下起蒙蒙细雨/雨滴滑过你的脸庞/就像 我在亲吻你 我们并未分开/我不在的时候/世间一切都是我/那些孩子就是我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 评论。 (4分)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答: ▲ ▲ (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答: ▲ ▲ 在近日公布的 2010 年的《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 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 让中国网民意外的是,青年作家韩寒也榜上有名。对此,《时代》公布的官方理 由是“这位 27 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 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网友对此颇有争议。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至少运 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60 字。(5 分) 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台屏蔽“NBA”、“CBA”和“F1”等外文缩略词,引起社会热 烈议论,赞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请表明自己观点,谈出自己支持或反对的见 解。要求有道理的表达,有现象或事例的列举。(5 分) 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歌,请 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歌,不少于 30 个字。(5 分) 妈妈 /我走了 /请记得想我 /想我的时候 /看看大地上的花 /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 /我走了 /我会想你的 /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 /你抬头看 /那就是 我 我们彼此想念 /那一刻 /天空下起蒙蒙细雨 /雨滴滑过你的脸庞 /就像 我在亲吻你 我们并未分开 /我不在的时候/ 世间一切都是我/ 那些孩子就是我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 评论。 (4 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 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 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 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述 (2分) 论 (2分) 新闻点以专题指导 blog. sina corm. cn//ingaokaoboke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 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 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 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 述: ▲ (2 分) 评 论: ▲ (2 分)
【题型解说】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 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 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大致可分两 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 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 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 点评。 blog. sina. com. cn//ingaokaoboks 【高考真题】(2010年湖南卷第20题) 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 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 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 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土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参考答案: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传播的“黄 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 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手段监 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bloc. sina corm cr/inigjaokaob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