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苍茫的歌:《采薇》 董一菲 课前全班齐背《采薇》,请五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采薇》的五个诗节,并简单 批改指正。 师:古人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在我们这个以诗为经的民族, 《小雅·采薇》表达的是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表达的是抵御外侮的同 仇敌忾和对军旅生活激昂深情的回忆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几个问题,同 学们将查找资料和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 生:《采薇》的两处比兴,很有深意。一处是“采薇采薇”重叠复唱了三次, 处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薇,是野豌豆苗。维常之华是棠棣花。 师:棠棣之花有什么喻义吗? 生:棠棣之花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我查字典了,老师,“棠棣花两三朵为 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棠棣的花比兄弟,这里有“与子同袍”的战斗决 师:《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就是《棠棣》,另外郭沫若也有一部历史剧《棠 棣之花》,可以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生: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 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 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 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 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生:两处比兴之间构成对比映衬,一实一虚、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草一花 低一高,参差多态才是美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由“薇亦作止”采薇 刚刚昌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 高大坚硬。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
天地间苍茫的歌:《采薇》 董一菲 课前全班齐背《采薇》,请五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采薇》的五个诗节,并简单 批改指正。 师:古人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在我们这个以诗为经的民族, 《小雅·采薇》表达的是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表达的是抵御外侮的同 仇敌忾和对军旅生活激昂深情的回忆。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几个问题,同 学们将查找资料和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 生:《采薇》的两处比兴,很有深意。一处是“采薇采薇”重叠复唱了三次,一 处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薇,是野豌豆苗。维常之华是棠棣花。 师:棠棣之花有什么喻义吗? 生:棠棣之花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我查字典了,老师,“棠棣花两三朵为 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棠棣的花比兄弟,这里有“与子同袍”的战斗决 心。 师:《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就是《棠棣》,另外郭沫若也有一部历史剧《棠 棣之花》,可以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生: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 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 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 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 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生:两处比兴之间构成对比映衬,一实一虚、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草一花、 一低一高,参差多态才是美。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由“薇亦作止”采薇 刚刚昌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 高大坚硬。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 兴
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我想问一下,在采薇的比兴 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的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单纯的情感总是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 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 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 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 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了。老师 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 太悲苦了。你对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却是 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的叙事元素吧。好的抒情都有叙事的元素,叙事 好比大地而抒情是生长在大地沃土上的花朵。 生:身陷战争的原因一一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时光的流逝一一作一一柔一一刚 莫一一阳 战争和生活艰苦一一岂敢定居,一日三捷 武器精良一一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师:总的说来线索是清晰的,只是《采薇》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倒叙。全诗分三 部分:一是诗的一至三节主要以“采薇采薇”起兴,形象的展示了薇从发芽、长 苗到成熟的过程,表现边地将士借野菜来充饥,生活之艰苦:二是诗的四、五两 节主要是展示了具体的战争描写。三是第六章结束了对整个军旅生活的回忆,转 写归途忧思,这位同学把一、二部分混同了,如果把时间梳理出去会更好。这样 就更条分缕析了,叙事主要集中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 谁能把12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我想问一下,在采薇的比兴 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的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单纯的情感总是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 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 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 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 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了。老师 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 太悲苦了。你对>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却是 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的叙事元素吧。好的抒情都有叙事的元素,叙事 好比大地而抒情是生长在大地沃土上的花朵。 生:身陷战争的原因——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时光的流逝——作——柔——刚 莫——阳 战争和生活艰苦——岂敢定居,一日三捷 武器精良——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师:总的说来线索是清晰的,只是>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倒叙。全诗分三 部分:一是诗的一至三节主要以“采薇采薇”起兴,形象的展示了薇从发芽、长 苗到成熟的过程,表现边地将士借野菜来充饥,生活之艰苦:二是诗的四、五两 节主要是展示了具体的战争描写。三是第六章结束了对整个军旅生活的回忆,转 写归途忧思,这位同学把一、二部分混同了,如果把时间梳理出去会更好。这样 就更条分缕析了,叙事主要集中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 谁能把 12 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生:(写在黑板上)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 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 师:订正我们这个民族是浪漫多情的民族,12个月份除开始与结尾外都是用花 用草用云用阳光来命名的。十月是小阳春,因此十月叫阳月。 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叙事元素。 生: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写得精彩,前四句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生:写战争典型意象选得好,用战车作引,并且是高大的战车,壮哉酷哉 生:兵车和四匹高头大马侧面烘托威武的阵容和昂扬的士气 生:“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 生:象弭鱼服是细节描写表现了武器的精良 师:一个戍卒他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和青春如此密切 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的建功立业的骄傲的情怀就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了 点点的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是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 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生:君子和小人的称呼也很特别,“君子”,将帅也;“小人”,士卒也。这里 有“自豪”和“自卑”,有矛盾情感的表达 生:我喜欢“戎车既驾”有一种干练坚决,潇洒岀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醉卧 沙场君莫笑” 生:有人说<采薇》是边塞诗的的开山之作,这首诗的确充溢着建功立业的情怀, 有一种军威、军容,有一种战必胜的豪迈 生:“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西鄙猃狁。这些游牧部落的北狄,秦 汉时的匈奴,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 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其实《采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重在“出征”,不在激烈 的战斗场面。这是《诗经》中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惯常的写法。《秦风·无 衣》仅言“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小雅·车攻》仅言“我车既攻, 我马既同”。这一手法影响了《左传》一直影响到《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 的描写。而屈原的《国殇》,描绘的都是壮烈严酷的战争场面。诗歌从“短兵相 接”的战斗的最激烈处写起。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比较阅读 师:《诗经》中的关乎“马”的词语有50多个,这一组同学可以就这个话题谈
生:(写在黑板上)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 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 师:订正我们这个民族是浪漫多情的民族,12 个月份除开始与结尾外都是用花 用草用云用阳光来命名的。十月是小阳春,因此十月叫阳月。 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叙事元素。 生: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写得精彩,前四句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生:写战争典型意象选得好,用战车作引,并且是高大的战车,壮哉酷哉。 生:兵车和四匹高头大马侧面烘托威武的阵容和昂扬的士气。 生:“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 生:象弭鱼服是细节描写表现了武器的精良。 师:一个戍卒他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和青春如此密切 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的建功立业的骄傲的情怀就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了, 一点点的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是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 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生:君子和小人的称呼也很特别,“君子”,将帅也;“小人”,士卒也。这里 有“自豪”和“自卑”,有矛盾情感的表达。 生:我喜欢“戎车既驾”有一种干练坚决,潇洒出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醉卧 沙场君莫笑”。 生:有人说>是边塞诗的的开山之作,这首诗的确充溢着建功立业的情怀, 有一种军威、军容,有一种战必胜的豪迈。 生:“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西鄙猃狁。这些游牧部落的北狄,秦 汉时的匈奴,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 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其实《采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重在“出征”,不在激烈 的战斗场面。这是《诗经》中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惯常的写法。《秦风·无 衣》仅言“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小雅·车攻》仅言“我车既攻, 我马既同”。这一手法影响了《左传》一直影响到《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 的描写。而屈原的《国殇》,描绘的都是壮烈严酷的战争场面。诗歌从“短兵相 接”的战斗的最激烈处写起。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比较阅读。 师:《诗经》中的关乎“马”的词语有 50 多个,这一组同学可以就这个话题谈 谈
生:《采薇》里描写马的词语有“四牡”“业业”“骙骙”“翼翼” 生:“牡”是雄性的马,“业业”是高大的样子,“骙骙”是强壮的样子,“翼 翼”是整齐的样子。 师:“牡”是雄性的马,那么雌性的马用哪个字表达(学生摇头,老师在黑板板 书一个“牝”字),有个成语是“牝鸡司晨”,还有个成语叫“牝牡骊黄”(边 板书边讲解)。 师:在《诗经》时代,马就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得马 的称呼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10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 师:谁能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名马。 生:关羽的赤兔 生:项羽的乌骓 生:萧何月下追韩信骑得那匹马?(笑) 师:叫什么名字,老师真的不知道,课下我们可以查一下。 生:唐太宗昭陵六骏 生:还有周文王的八骏 师:盛世爱马,末世爱驴,马的确凝结了某种民族精神 师:《采薇》里对战马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我请个同学再 背一遍四、五两节。 生:背诵(略) 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一向为人所称道, 请第四组的同学来鉴赏。 生:一个戍卒在西北边陲与入侵的猃狁征战。几十年时光荏苒,他终于告别了战 马戎车,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这份感情太沉重了,而我认为这四句诗表达太 精彩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故乡了,他究竟应该是一种怎么的心情。 生: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悲哀,应该是十分矛盾千言万语无法 表达的
生:《采薇》里描写马的词语有“四牡”“业业”“骙骙”“翼翼” 生:“牡”是雄性的马,“业业”是高大的样子,“骙骙”是强壮的样子,“翼 翼”是整齐的样子。 师:“牡”是雄性的马,那么雌性的马用哪个字表达(学生摇头,老师在黑板板 书一个“牝”字),有个成语是“牝鸡司晨”,还有个成语叫“牝牡骊黄”(边 板书边讲解)。 师:在《诗经》时代,马就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得马 的称呼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 10 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 师:谁能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名马。 生:关羽的赤兔 生:项羽的乌骓 生:萧何月下追韩信骑得那匹马?(笑) 师:叫什么名字,老师真的不知道,课下我们可以查一下。 生:唐太宗昭陵六骏。 生:还有周文王的八骏。 师:盛世爱马,末世爱驴,马的确凝结了某种民族精神。 师:《采薇》里对战马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我请个同学再 背一遍四、五两节。 生:背诵(略) 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一向为人所称道, 请第四组的同学来鉴赏。 生:一个戍卒在西北边陲与入侵的猃狁征战。几十年时光荏苒,他终于告别了战 马戎车,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这份感情太沉重了,而我认为这四句诗表达太 精彩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故乡了,他究竟应该是一种怎么的心情。 生: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悲哀,应该是十分矛盾千言万语无法 表达的
生:李清照对国破家亡的情感的表达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生: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 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师:同学们的这种比较联想非常好,可以极大地扩展我们的视野。“古诗十九首” 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 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 还在,爱人还在吗?《十五从军征》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只是写得过白了。《诗 经》国风是还有一首《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 种痛苦的程度又显得过深 只有《采薇》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悱”的境界。同学们继续谈 生: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 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师:像诗一样 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地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 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 无奈。 生: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在依依柳柳,霏霏雨雪中凋零的又何尝不是我们共同 的人生,有着强大的张力和同样强大的共鸣。 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更是以乐写哀,哀更哀 生:这四句诗很有故事性,像老师说过的那样富于弹性和张力。“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美丽的女孩,多情的像翠翠守候傩 送一样等待他的归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回到了故乡,只有漫天 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人不在,家园不在,杨柳不在,只 有漫天飞雪。 生:最美的诗都是自然天成的,不假修饰淡淡道出“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就是 “往矣”,“来思” 生:语言是口语般的语言,可是味道却是隽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富有多种指 向的。 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这种哀伤更深刻, 可以让每个读者共鸣,反思自己的哀伤和生命,我认为比诗经《黍离》里的那个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那个形象更令人震撼。 生:因为这是一个平凡人的视角,这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生命的哀叹,一定 会比周朝盛衰的感叹深刻得多
生:李清照对国破家亡的情感的表达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生: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 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师:同学们的这种比较联想非常好,可以极大地扩展我们的视野。“古诗十九首” 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 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 还在,爱人还在吗?《十五从军征》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只是写得过白了。《诗 经》国风是还有一首《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 种痛苦的程度又显得过深。 只有《采薇》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悱”的境界。同学们继续谈。 生: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 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师:像诗一样。 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地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 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 无奈。 生: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在依依柳柳,霏霏雨雪中凋零的又何尝不是我们共同 的人生,有着强大的张力和同样强大的共鸣。 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更是以乐写哀,哀更哀。 生:这四句诗很有故事性,像老师说过的那样富于弹性和张力。“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美丽的女孩,多情的像翠翠守候傩 送一样等待他的归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回到了故乡,只有漫天 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人不在,家园不在,杨柳不在,只 有漫天飞雪。 生:最美的诗都是自然天成的,不假修饰淡淡道出“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就是 “往矣”,“来思”。 生:语言是口语般的语言,可是味道却是隽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富有多种指 向的。 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这种哀伤更深刻, 可以让每个读者共鸣,反思自己的哀伤和生命,我认为比诗经《黍离》里的那个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那个形象更令人震撼。 生:因为这是一个平凡人的视角,这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生命的哀叹,一定 会比周朝盛衰的感叹深刻得多
生:同一个我,同一条路,却又着如此的不同,平平道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着强大的情感冲击力量 师: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 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就没有不被其照耀,被其润泽的。诗经里 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 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 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 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 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 一兼评董一菲老师《采薇》教学 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实录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 年第8期)无疑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告诉我们的绝不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 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注意,我所言之“必须这样上” 是指董老师的课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宏观指向。对此,张老师所论甚详,毋须赘 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常识性问题作具体解剖,希望能 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本素质”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站在 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借用张玉新老师的话,教师要“先行进入文本”,然后“引 导学生也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起点、 有效的。 教师“先行进入文本”,按理不应成为问题。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 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 些教师尚不能做到这一点。拿到一篇文章,还没有认真读一遍,就已经把《教师 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结论“誊”到了课本或教案本上。网络上有着丰富 的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源,鼠标频点,即可“拿来主义”。教师 的备课是大大方便了,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更加专业化、富有个 性与特色,应该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很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董老师 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学作品的解读大都允许在合理基础上的多元化。以《采薇》为例,作 者是谁、创作时代、作品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就连被众多教师视为拐杖与扶梯的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
生:同一个我,同一条路,却又着如此的不同,平平道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着强大的情感冲击力量。 师: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 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就没有不被其照耀,被其润泽的。诗经里 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 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 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 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 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 ——兼评董一菲老师《采薇》教学 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实录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 年第 8 期)无疑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告诉我们的绝不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 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注意,我所言之“必须这样上” 是指董老师的课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宏观指向。对此,张老师所论甚详,毋须赘 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常识性问题作具体解剖,希望能 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本素质”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站在 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借用张玉新老师的话,教师要“先行进入文本”,然后“引 导学生也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起点、 有效的。 教师“先行进入文本”,按理不应成为问题。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 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 些教师尚不能做到这一点。拿到一篇文章,还没有认真读一遍,就已经把《教师 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结论“誊”到了课本或教案本上。网络上有着丰富 的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源,鼠标频点,即可“拿来主义”。教师 的备课是大大方便了,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更加专业化、富有个 性与特色,应该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很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董老师 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学作品的解读大都允许在合理基础上的多元化。以《采薇》为例,作 者是谁、创作时代、作品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就连被众多教师视为拐杖与扶梯的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
对《采薇》内容与主旨的解读也给出了“略有出入”的两种意见:“课文研讨” 部分将该诗“丰富、复杂的感情”概括为“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 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而“有关资料”部 分韦凤娟老师的《赏析》的分析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色彩。再者,《采薇》 在《诗经》中属于“雅”,是“雅乐”,是宫廷宴乐时的音乐。如果诗歌中有那 么多的“愤恨”与“嘲讽”,又怎么会“被允许”在朝廷上演唱呢?陈子展先生 认为该诗“乃君子忧时作也”,(注①)当为中的之言。可以说,当时的《采薇》 是“主旋律”歌曲,就如前些年传唱一时的《十五的月亮》与《血染的风采》 当然,按照依瑟尔文学接受理论,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 如,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有学生理解为“是一个伤心 人对生命的哀伤”,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 的,是一个当代学子对古老文本的现代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再创造”绝不 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尤其要反对的是僵化的“极左”思维的介 入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董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十二个月的别称,马的 不同称谓,以及大量的引用,腹有诗书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只要引用 准确、适时,只要拓展延伸得自然,只要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我认为,这样 的“旁逸斜出”恰恰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但说实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 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董老师 样“博览群书”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苛刻。面对着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教 师要养成梳理、筛选、提纯的习惯,用鲁迅的话就是“占有,挑选”“有辨别” 更主要的要学会整合资源,在借鉴中出新。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 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否则,只是机械地照“脚本”演出,背现 成的台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 董老师的这节课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到资源 共享,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俯瞰文本基础之上的科 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文本素质” 的特有要素。当然,如果“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董老师这节课还有些“言犹 未尽”之感。若是我设计教学的话,我会加上一道讨论题(当然,这问题如果能 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我一直主张,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 时间):前三章强烈的思归,四、五章的同仇敌忾、回乡路上的“我心伤悲”这 几种情感是如何“串联”成一个整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诗篇整体构思的宏 观把握,以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理解上是有些困难的。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有 些问题就解释不通,诗歌就可能发生像苏联一样的“解体
对《采薇》内容与主旨的解读也给出了“略有出入”的两种意见:“课文研讨” 部分将该诗“丰富、复杂的感情”概括为“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 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而“有关资料”部 分韦凤娟老师的《赏析》一文,却认为该诗的四、五两章还“透露出了对 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有对作威作福将帅的“嘲讽之意”。如何取舍,绝对不 是简单的选 A 或选 B 的问题,而是要给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首先要说服自己) 的理由。董老师采取了前一说法,我想其理由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研讨”的 内容属于《教师教学用书》的基本板块,是提供给教师的“第一参考”。课堂教 学中,师生对“棠棣之花”起兴将士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分析,对第四、五章所 描写的军容威武、士气昂扬、充满必胜的豪迈气概的解析,入情入理,也可看作 是其上述选择的“答案详解”。既是同仇敌忾,为国杀敌,哪里还会有“怨恨” 与“嘲讽”。《赏析》的分析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色彩。再者,《采薇》 在《诗经》中属于“雅”,是“雅乐”,是宫廷宴乐时的音乐。如果诗歌中有那 么多的“愤恨”与“嘲讽”,又怎么会“被允许”在朝廷上演唱呢?陈子展先生 认为该诗“乃君子忧时作也”,(注①)当为中的之言。可以说,当时的《采薇》 是“主旋律”歌曲,就如前些年传唱一时的《十五的月亮》与《血染的风采》。 当然,按照依瑟尔文学接受理论,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 如,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有学生理解为“是一个伤心 人对生命的哀伤”,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 的,是一个当代学子对古老文本的现代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再创造”绝不 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尤其要反对的是僵化的“极左”思维的介 入。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董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十二个月的别称,马的 不同称谓,以及大量的引用,腹有诗书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只要引用 准确、适时,只要拓展延伸得自然,只要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我认为,这样 的“旁逸斜出”恰恰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但说实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 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董老师一 样“博览群书”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苛刻。面对着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教 师要养成梳理、筛选、提纯的习惯,用鲁迅的话就是“占有,挑选”“有辨别”, 更主要的要学会整合资源,在借鉴中出新。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 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否则,只是机械地照“脚本”演出,背现 成的台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 董老师的这节课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到资源 共享,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俯瞰文本基础之上的科 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文本素质” 的特有要素。当然,如果“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董老师这节课还有些“言犹 未尽”之感。若是我设计教学的话,我会加上一道讨论题(当然,这问题如果能 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我一直主张,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 时间):前三章强烈的思归,四、五章的同仇敌忾、回乡路上的“我心伤悲”这 几种情感是如何“串联”成一个整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诗篇整体构思的宏 观把握,以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理解上是有些困难的。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有 些问题就解释不通,诗歌就可能发生像苏联一样的“解体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知易行难,在具体的的教学过 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开合自如、张弛有度 的。有的老师思想仍停留在单一“传授者”的旧轨道上,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 端,只是充当“组织者”(有些像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学生的主 体地位无限放大,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不敢“讲” 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 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 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有时还应该有“终极裁度”的作用。不错,教 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 要敢于大胆地讲。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而不是“一席”,不能把自己变成班 里的第41或46号学生。“首席”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不是“仅供参考”,而应有 引领、指导作用。 看的出来,董老师的课是力求在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上臻于至境。出于维护学生自 尊、激荡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愿望,课堂上以鼓励为主是很多优秀教师的共性选 择。学生的回答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可以毫不吝惜地把“很 好”“你回答得真不错”回送给学生。而且,学生是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即时 性”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即时性”的,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时理解片面、甚至舛 误都是情理之中、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还要教师 做什么呢?所以,对于学生回答、解说中的不妥之处,教师必须有老鹰发现猎物 的敏锐并以最佳的方式指出或纠正。董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展示学生“查找到的 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是“预设”的,有所准备的,但是不是就 没有“不妥之处”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学生的回答同样是诗化的、形象的语言,颇有“月”朦胧 朦胧的意味;而对比、映衬、景与情(以乐写哀或以哀写乐)的关系等本可展开的 内容,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带而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作深 入分析,也没有补充作“首席发言”,形成了教学上的一个小小的“漏洞”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有学生说,若自己是导演,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 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董老师肯定学生“很有想象力”,紧 接着引用了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对学生的发言予以“佐证”,并表扬学生说“对 《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应该肯定与表扬。作为学习者,允许他对作品做这样那样的解读,当然 也允许他把“薇”的“作”“柔”“刚”借助比喻联想为抒情主人公人生的几 个阶段,把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扩大到他人生的大部。不能说这样的“想象”没有 其合理性,但作为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对此“一家之言”给予“佐证”与“认 同”。我宁愿相信,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绝对是董老师的“现挂”,但董老师对 《采薇》与《十五从军征》(应是出自《乐府诗集》而不是《古诗十几首》,董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知易行难,在具体的的教学过 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开合自如、张弛有度 的。有的老师思想仍停留在单一“传授者”的旧轨道上,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 端,只是充当“组织者”(有些像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学生的主 体地位无限放大,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不敢“讲” 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一 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 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有时还应该有“终极裁度”的作用。不错,教 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 要敢于大胆地讲。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而不是“一席”,不能把自己变成班 里的第 41 或 46 号学生。“首席”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不是“仅供参考”,而应有 引领、指导作用。 看的出来,董老师的课是力求在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上臻于至境。出于维护学生自 尊、激荡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愿望,课堂上以鼓励为主是很多优秀教师的共性选 择。学生的回答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可以毫不吝惜地把“很 好”“你回答得真不错”回送给学生。而且,学生是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即时 性”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即时性”的,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时理解片面、甚至舛 误都是情理之中、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还要教师 做什么呢?所以,对于学生回答、解说中的不妥之处,教师必须有老鹰发现猎物 的敏锐并以最佳的方式指出或纠正。董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展示学生“查找到的 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是“预设”的,有所准备的,但是不是就 没有“不妥之处”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学生的回答同样是诗化的、形象的语言,颇有“月”朦胧“鸟”也 朦胧的意味;而对比、映衬、景与情(以乐写哀或以哀写乐)的关系等本可展开的 内容,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带而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作深 入分析,也没有补充作“首席发言”,形成了教学上的一个小小的“漏洞”。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有学生说,若自己是导演,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 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董老师肯定学生“很有想象力”,紧 接着引用了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对学生的发言予以“佐证”,并表扬学生说“对 《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应该肯定与表扬。作为学习者,允许他对作品做这样那样的解读,当然 也允许他把“薇”的“作”“柔”“刚”借助比喻联想为抒情主人公人生的几 个阶段,把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扩大到他人生的大部。不能说这样的“想象”没有 其合理性,但作为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对此“一家之言”给予“佐证”与“认 同”。我宁愿相信,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绝对是董老师的“现挂”,但董老师对 《采薇》与《十五从军征》(应是出自《乐府诗集》而不是《古诗十几首》,董
老师口误了)的比较,却分明在说,她对抒情主人公的戍边时间也是持“几十年 说”的 关于抒情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戴建华老师在《读札记》一文中有 详细分析。他认为主人公出征是当年之春,回还在次年之冬。王先谦《诗三家义 集疏》引用了《盐铁论·徭役篇》中“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句,并云 “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 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注②)应该说,论述还是令人信服的。 本来比较《采薇》与《十五从军征》是无可非的环节,但非要将《十五 从军征》说成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则显得过于牵强。由于教师的这一“误 导”,分析诗歌的最后一章时,学生的发言纷纷说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 春到白发”“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园不在”。《十五从军征》与 《采薇》实现了彼此的“融合”。这样的“失误”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注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 注②:戴建华《读札记》,《中学语文教学》2008.3 香消于风起雨后 读董一菲老师的《采薇》 董一菲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老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 自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尤为可贵的是董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默契,精神 和谐,让人艳羡。 《采薇》一课保留了董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轻舟流水,水波动荡,互动频繁, 交流默契,确实是一堂优质髙效的课堂。但任何课堂都是遗憾的艺术,完美的课 堂,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旁观者,笔者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拟从四 个方面作探讨: 、精致美丽,但要注意智力挑战 沈从文说,美丽是愁人的。 董老师的课堂自然是美的,结构匀称,语言洗练,优美的引用随处可见, 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比如:
老师口误了)的比较,却分明在说,她对抒情主人公的戍边时间也是持“几十年 说”的。 关于抒情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戴建华老师在《读札记》一文中有 详细分析。他认为主人公出征是当年之春,回还在次年之冬。王先谦《诗三家义 集疏》引用了《盐铁论·徭役篇》中“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句,并云: “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 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注②) 应该说,论述还是令人信服的。 本来比较《采薇》与《十五从军征》是无可非的环节,但非要将《十五 从军征》说成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则显得过于牵强。由于教师的这一“误 导”,分析诗歌的最后一章时,学生的发言纷纷说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 春到白发”“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园不在”。《十五从军征》与 《采薇》实现了彼此的“融合”。这样的“失误”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 注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 注②:戴建华《读札记》,《中学语文教学》2008.3 香消于风起雨后 ——读董一菲老师的《采薇》 董一菲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老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 自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尤为可贵的是董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默契,精神 和谐,让人艳羡。 《采薇》一课保留了董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轻舟流水,水波动荡,互动频繁, 交流默契,确实是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但任何课堂都是遗憾的艺术,完美的课 堂,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旁观者,笔者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拟从四 个方面作探讨: 一、精致美丽,但要注意智力挑战 沈从文说,美丽是愁人的。 董老师的课堂自然是美的,结构匀称,语言洗练,优美的引用随处可见, 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比如:
名戍卒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与青春如此 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骄傲情怀,都通过叙事表现出来 点点地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 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这是董老师对叙事元素的小结。其中有很深刻的感慨和寄托,“永别了 武器”的引用,可谓神来之笔。 还有结尾提纲挈领的总结:“《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 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 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我有理由相信,董老师这样的点染,肯定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尤其是两本书的推 荐,使得课堂的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很多时候,下课了,就意味着我们的课 堂死了,但董老师的课堂还在延续,下课是另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束。 叶澜曾经指出:“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 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 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审美和对古典文化 的热爱,也就很难有学生对审美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很显然,董老师的诗情画意激发了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完全可 以触摸到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有学生说:“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 外侮。”还有学生说:““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 生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 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这些妙语,几乎都有董老师的影子,打下了董老师 的独特印记。这种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善莫大焉。 但是,美的课堂注重形象的渲染,给人直接的兴发感动,最容易滑向的 歧路就是缺少深度,以致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唯有不断追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 练和智力挑战,才可能使得学生获得持久的语文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比如: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 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 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 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 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一名戍卒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与青春如此 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骄傲情怀,都通过叙事表现出来。 一点点地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 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这是董老师对叙事元素的小结。其中有很深刻的感慨和寄托,“永别了 武器”的引用,可谓神来之笔。 还有结尾提纲挈领的总结:“《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 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 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我有理由相信,董老师这样的点染,肯定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尤其是两本书的推 荐,使得课堂的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很多时候,下课了,就意味着我们的课 堂死了,但董老师的课堂还在延续,下课是另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束。 叶澜曾经指出:“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 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 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审美和对古典文化 的热爱,也就很难有学生对审美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很显然,董老师的诗情画意激发了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完全可 以触摸到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有学生说:“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 外侮。”还有学生说:“‘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 生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 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这些妙语,几乎都有董老师的影子,打下了董老师 的独特印记。这种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善莫大焉。 但是,美的课堂注重形象的渲染,给人直接的兴发感动,最容易滑向的 歧路就是缺少深度,以致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唯有不断追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 练和智力挑战,才可能使得学生获得持久的语文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比如: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 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 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 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 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