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引言:大家平时吃的平菇、香菇、银耳等等,都是食用菌,从生物不分类角度上 讲,人类的食品最终来源有三个方面: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菌类食品)。食用 菌既是一种独特的菌类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菌类药材,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 要资源。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通 过这门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食用菌栽培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食 用菌规模化生产。 一、食用菌(Edible Fungi)的概念 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眼可见、双手可摘)肉质(或质或膜质) 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又常称为蘑菇或食用蕈菌。 (设问:毒菌属于食用菌)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因而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菇类 4000 多种,其中可食用的食用菌约 2000 种左右,其中 我国约占 800 种(可食用 140 多种;人工栽培 100 余种,有商业价值的 20 余种)。 这 800 种食用菌,按人们对它们的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推广状况来分,大致可 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宗食用菌,即那些已经实现大面积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包括人 们非常熟悉的五大菇(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三大耳(银耳、 木耳和毛木耳)等; 第二类是野生生食用菌,是那些人们已经认识,但还没有掌握其栽培技术, 仍处于野生状态,有待于人类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食用菌,比如松茸、美味 牛肝菌、冬虫夏草等,这些菌类十分名贵; 第三在是珍稀稀食用菌,是指那些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即掌握了它们的生 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有极大的开发推广价值,但目前还没有大面积形成商业化 栽培的食用菌; 二、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利用和栽培食用菌国家。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 栽培食用菌中,(设问)除双孢蘑菇为法国人于 1707 年首先栽培成功外,其余 的香菇、木耳、金针菇、草菇都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在世界上,我国是香菇、 草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茯苓、竹荪等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 椐考证,早在 800 年前,吴三公就在浙江南部的龙泉、景宁、庆元一带采用 “砍花”种香菇,创造了“惊蕈“等技术,到公元 1313 年,栽培香菇已经成为 山区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 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广东,当时曲江南华寺的僧侣们距今 200 余年前开始栽 培。(1822 年《广东通志》记载)。1911 年的《英德是读书》具体记述了草菇 的栽培技术。在 1932~1935 年,由华侨将栽培草菇的方法带到马来西亚,后来又 传遍东南亚各国,故草菇又有”中国蘑菇之称“。 木耳是人类第一种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始于中国,其栽培技术在唐代已 经发明,至清代,湖北郧属诸县已经发展成为木耳重要产区,木耳的另一主要产 区在四川南江、万源、太平诸县,已有成熟的栽培技术
绪论 引言:大家平时吃的平菇、香菇、银耳等等,都是食用菌,从生物不分类角度上 讲,人类的食品最终来源有三个方面: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菌类食品)。食用 菌既是一种独特的菌类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菌类药材,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 要资源。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通 过这门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食用菌栽培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食 用菌规模化生产。 一、食用菌(Edible Fungi)的概念 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眼可见、双手可摘)肉质(或质或膜质) 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又常称为蘑菇或食用蕈菌。 (设问:毒菌属于食用菌)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因而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菇类 4000 多种,其中可食用的食用菌约 2000 种左右,其中 我国约占 800 种(可食用 140 多种;人工栽培 100 余种,有商业价值的 20 余种)。 这 800 种食用菌,按人们对它们的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推广状况来分,大致可 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宗食用菌,即那些已经实现大面积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包括人 们非常熟悉的五大菇(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三大耳(银耳、 木耳和毛木耳)等; 第二类是野生生食用菌,是那些人们已经认识,但还没有掌握其栽培技术, 仍处于野生状态,有待于人类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食用菌,比如松茸、美味 牛肝菌、冬虫夏草等,这些菌类十分名贵; 第三在是珍稀稀食用菌,是指那些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即掌握了它们的生 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有极大的开发推广价值,但目前还没有大面积形成商业化 栽培的食用菌; 二、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利用和栽培食用菌国家。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 栽培食用菌中,(设问)除双孢蘑菇为法国人于 1707 年首先栽培成功外,其余 的香菇、木耳、金针菇、草菇都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在世界上,我国是香菇、 草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茯苓、竹荪等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 椐考证,早在 800 年前,吴三公就在浙江南部的龙泉、景宁、庆元一带采用 “砍花”种香菇,创造了“惊蕈“等技术,到公元 1313 年,栽培香菇已经成为 山区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 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广东,当时曲江南华寺的僧侣们距今 200 余年前开始栽 培。(1822 年《广东通志》记载)。1911 年的《英德是读书》具体记述了草菇 的栽培技术。在 1932~1935 年,由华侨将栽培草菇的方法带到马来西亚,后来又 传遍东南亚各国,故草菇又有”中国蘑菇之称“。 木耳是人类第一种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始于中国,其栽培技术在唐代已 经发明,至清代,湖北郧属诸县已经发展成为木耳重要产区,木耳的另一主要产 区在四川南江、万源、太平诸县,已有成熟的栽培技术
银耳也是我国首先栽培的,银耳栽培起源于四川通江县,其栽培始于光绪 20 年。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在进行大规模的银耳生产。 金针菇也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菌,早在 700 余年前,元代的《农桑辑 要》一书中已有关于金针菇栽培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历史记载。 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是 30 年代引进的,距今不过 60 多年。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国内也开始传播种菇技术。 中国食用菌栽培从诞生到发展为一门新产业,大约经历了 3 个时期: 1.萌芽期:从公元 1 世纪至 10 世纪 2.发展期:从公元 10 世纪至 14 世纪 3.成熟期:从公元 14 世纪以后 先秦哲学家庄子《逍遥游》中写到“朝菌不知晦朔”→《齐物论》中提到“蒸 成菌”后来,我国人民对食用菌的认识逐步系统化,并编辑成专著。如北魏贾思 勰的《齐民要术》、宋代陈仁五著的《菌谱》、明代潘之恒著的《广菌谱》、李 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清代吴林著的《吴蕈谱》,以及见于古代农书,本草等 著作、地方志,古代词书.杂记中的食用菌文献等都有香菇、茯苓、羊肚菌、木 耳、银耳等食用菌的记载。 鹿花菌在新食时有毒→晒干→并水煮过后→毒素消失即可食用。 竹荪在国外曾被列为毒菌→毒素只存在于“帽盖”部分→将其粘臭有毒的头 部切去便可食用。 1898 年北洋官报局翻译出版了美国的《家菌长养法》和日本的《蕈菌栽培法》。 同时为了普及食用菌知识,国内相继出版了不少著作,如胡昌炽的《中国食用蕈 类和西洋蕈培养法》(1929),王清水的《人工栽培银耳秘法讲义》(1929), 余小铁的《种蕈实验法》等。1924~1926 年,胡昌炽从日本引入蘑菇菌种,在国 内开始试种;1932 年,潘志农从香港引入银耳纯菌种,进行人工接种试验,均 获成功,他们成为科学种菇的先行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食用菌生产进入一 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 50 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种菇已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 (二)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 我国利用食用菌历史悠久,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香菇、木耳、银耳、草 菇等传统种类,仍处于半人工栽培(依靠自然孢子播种阶段)。60 年代以后由 于科技发展,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银耳菌种分离和驯化栽培;搞清了天麻和密环菌 的共生关系;对灵芝、猴头菌、竹荪等菌类的研究,驯化栽培成功,使这些往日 宫廷珍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间还引进和发展了双孢菇、平菇、凤尾侧耳、金针 菇等栽培技术;普及推广纯菌种点种段木栽培技术;利用木屑、棉籽壳、稻草等 农林,工副业废料发展代料栽培,将我国食用菌产区迅速扩大;选育和引入许多 优良菌种;栽培技术不断创新,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实情的产业体系。目前已商品 化生产的菌类约 20 种,我国各类食用菌鲜品由 1929 年的 40 万吨增加到 2001 年的 550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60%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和出口国。其中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平菇、猴头菌、滑菇、竹荪、茯 苓等食用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金针菇、双孢蘑菇以及灰树花的产量屈居世界 第二。 1、总产量持续增加 1997 年→200 万吨 2000 年→400 万吨
银耳也是我国首先栽培的,银耳栽培起源于四川通江县,其栽培始于光绪 20 年。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在进行大规模的银耳生产。 金针菇也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菌,早在 700 余年前,元代的《农桑辑 要》一书中已有关于金针菇栽培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历史记载。 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是 30 年代引进的,距今不过 60 多年。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国内也开始传播种菇技术。 中国食用菌栽培从诞生到发展为一门新产业,大约经历了 3 个时期: 1.萌芽期:从公元 1 世纪至 10 世纪 2.发展期:从公元 10 世纪至 14 世纪 3.成熟期:从公元 14 世纪以后 先秦哲学家庄子《逍遥游》中写到“朝菌不知晦朔”→《齐物论》中提到“蒸 成菌”后来,我国人民对食用菌的认识逐步系统化,并编辑成专著。如北魏贾思 勰的《齐民要术》、宋代陈仁五著的《菌谱》、明代潘之恒著的《广菌谱》、李 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清代吴林著的《吴蕈谱》,以及见于古代农书,本草等 著作、地方志,古代词书.杂记中的食用菌文献等都有香菇、茯苓、羊肚菌、木 耳、银耳等食用菌的记载。 鹿花菌在新食时有毒→晒干→并水煮过后→毒素消失即可食用。 竹荪在国外曾被列为毒菌→毒素只存在于“帽盖”部分→将其粘臭有毒的头 部切去便可食用。 1898 年北洋官报局翻译出版了美国的《家菌长养法》和日本的《蕈菌栽培法》。 同时为了普及食用菌知识,国内相继出版了不少著作,如胡昌炽的《中国食用蕈 类和西洋蕈培养法》(1929),王清水的《人工栽培银耳秘法讲义》(1929), 余小铁的《种蕈实验法》等。1924~1926 年,胡昌炽从日本引入蘑菇菌种,在国 内开始试种;1932 年,潘志农从香港引入银耳纯菌种,进行人工接种试验,均 获成功,他们成为科学种菇的先行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食用菌生产进入一 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 50 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种菇已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 (二)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 我国利用食用菌历史悠久,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香菇、木耳、银耳、草 菇等传统种类,仍处于半人工栽培(依靠自然孢子播种阶段)。60 年代以后由 于科技发展,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银耳菌种分离和驯化栽培;搞清了天麻和密环菌 的共生关系;对灵芝、猴头菌、竹荪等菌类的研究,驯化栽培成功,使这些往日 宫廷珍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间还引进和发展了双孢菇、平菇、凤尾侧耳、金针 菇等栽培技术;普及推广纯菌种点种段木栽培技术;利用木屑、棉籽壳、稻草等 农林,工副业废料发展代料栽培,将我国食用菌产区迅速扩大;选育和引入许多 优良菌种;栽培技术不断创新,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实情的产业体系。目前已商品 化生产的菌类约 20 种,我国各类食用菌鲜品由 1929 年的 40 万吨增加到 2001 年的 550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60%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和出口国。其中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平菇、猴头菌、滑菇、竹荪、茯 苓等食用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金针菇、双孢蘑菇以及灰树花的产量屈居世界 第二。 1、总产量持续增加 1997 年→200 万吨 2000 年→400 万吨
2001 年→520 万吨 2004 年→600 万吨 2、许多领域达世界领先水平 代料香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 3、种类不断增加,珍稀种类开发已起步,而且将会成为新增长点 除常规 20 余种外,珍稀菇:姬松茸、真姬、杏鲍、阿魏、白灵、杨树菇、 鲍鱼菇、袖珍、大球盖、虎奶、牛舌等,除单产稍低外,无论色、香、味方面都 是无与伦比的,一经上市立刻受到消费者青睐。 4、质量大幅度提高,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5、向工厂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6、开发出许多新资源,减少阔叶树资源消耗,降成本、保环境。 7、普遍重视新品种的应用。 8、深加工有新进展:饮料、酒、保健食品。 (三)我国食用生产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和优势 发展方向: 1.品种: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不断培育新品种和提高菌种质量。 2.生产技术:生产技术将进一步向人工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所有 菇类生产的工厂化、商业化、规模化。 3.栽培原料:栽培用的原料来源更为多样性,向代料方向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 和生态平衡,也有利于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品质:由注重产中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贮藏加工方向发展,并与先进的 育种技术、食用菌周年生产技术(特别是反季节栽培技术)相配套,以实现食用 菌产品的周年均衡供应,消除季节对市场供应的影响。 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是:单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 科技含量低;劳动强度大;产品以内销为主。 优势: 1、可供利用的食用菌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2、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 3、我国已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已具备了丰富的栽培技术经验。 4、食用菌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比传统农业效益高,特别适合于老 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多,人均消费量偏低,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或重要性) (一)能为人类提供理想健康食品 1、嗜口性:质地柔嫩、味道鲜美、食味独特,被誉为“山珍”、“植物性食品 的顶峰”、“上帝的食品”、“健康食品”、“长寿食品”等等。 一个菇、一种味、无法用语言形容。 过去,食用菌中的许多种类,如猴头、灵芝、银耳、香菇等一直被人们视为贡品 或珍贵的食品。现在,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这些往日的宫廷珍品“飞入寻常百姓 家”。 2、营养价值: (1)高蛋白:子蛋含量为鲜重的 3~4%或干重的 1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蛋白
2001 年→520 万吨 2004 年→600 万吨 2、许多领域达世界领先水平 代料香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 3、种类不断增加,珍稀种类开发已起步,而且将会成为新增长点 除常规 20 余种外,珍稀菇:姬松茸、真姬、杏鲍、阿魏、白灵、杨树菇、 鲍鱼菇、袖珍、大球盖、虎奶、牛舌等,除单产稍低外,无论色、香、味方面都 是无与伦比的,一经上市立刻受到消费者青睐。 4、质量大幅度提高,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5、向工厂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6、开发出许多新资源,减少阔叶树资源消耗,降成本、保环境。 7、普遍重视新品种的应用。 8、深加工有新进展:饮料、酒、保健食品。 (三)我国食用生产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和优势 发展方向: 1.品种: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不断培育新品种和提高菌种质量。 2.生产技术:生产技术将进一步向人工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所有 菇类生产的工厂化、商业化、规模化。 3.栽培原料:栽培用的原料来源更为多样性,向代料方向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 和生态平衡,也有利于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品质:由注重产中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贮藏加工方向发展,并与先进的 育种技术、食用菌周年生产技术(特别是反季节栽培技术)相配套,以实现食用 菌产品的周年均衡供应,消除季节对市场供应的影响。 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是:单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 科技含量低;劳动强度大;产品以内销为主。 优势: 1、可供利用的食用菌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2、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 3、我国已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已具备了丰富的栽培技术经验。 4、食用菌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比传统农业效益高,特别适合于老 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多,人均消费量偏低,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或重要性) (一)能为人类提供理想健康食品 1、嗜口性:质地柔嫩、味道鲜美、食味独特,被誉为“山珍”、“植物性食品 的顶峰”、“上帝的食品”、“健康食品”、“长寿食品”等等。 一个菇、一种味、无法用语言形容。 过去,食用菌中的许多种类,如猴头、灵芝、银耳、香菇等一直被人们视为贡品 或珍贵的食品。现在,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这些往日的宫廷珍品“飞入寻常百姓 家”。 2、营养价值: (1)高蛋白:子蛋含量为鲜重的 3~4%或干重的 1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蛋白
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2)较低的脂肪;﹤10%,平均为干重的 2~8%,类似于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降 血脂的作用. (3)丰富的矿质元素:K. Na Ca Fa Zn Mg PO4 (4)含有多种维生素:VB1 VB2 VB12 Vd Vc 3、药用价值: 食用菌中的“菇类多糖”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癌,用于医疗保 健作用。 (1)云芝:多糖用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云芝肝泰、云芝糖肽) (2)猴头:治消化道疾病有特效;(猴头菌片、三九胃泰) (3)香菇:VD 原(麦角甾醇)含量十分高,香菇可防缺钙,抗癌; (4)木耳:有润肺、清肺和消化纤维的作用,是纺织工人和理发师的保健食品; (5)灵芝:有健脑强身、主治神经衰弱和延年益寿之功效。(灵芝超细粉、灵 芝破壁孢子粉)。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1、生产容易: (1)原料易得:几乎所有的天然有机物都可使用:木屑、草、桔杆、粪、 渣、药材、废纸、棉壳; (2)技术简单:工厂化、作坊化、园艺化皆可; (3)周期短。 2、生态效益好: 1 亩地→500 斤粮→400 斤草→400 斤菇→再还田(价值高了许多) (三)活跃山区经济. 经济效益好:生产占地少、投入产出比高,是垦区二次开,发产业结构调整、, 林业替代产业的重要生产项目。 1 亩地效益可达 5000 元-2 万元, 1 亩地种粮 100 元—500 元, 种菜 2000 元(种菇 5000 元)。 (四)开拓就业门路,增加社会财富.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掀起,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食用菌在出 口创汇上逐年增加。 思考题: 1、什么叫食用菌? 2、试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浅谈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
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2)较低的脂肪;﹤10%,平均为干重的 2~8%,类似于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降 血脂的作用. (3)丰富的矿质元素:K. Na Ca Fa Zn Mg PO4 (4)含有多种维生素:VB1 VB2 VB12 Vd Vc 3、药用价值: 食用菌中的“菇类多糖”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癌,用于医疗保 健作用。 (1)云芝:多糖用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云芝肝泰、云芝糖肽) (2)猴头:治消化道疾病有特效;(猴头菌片、三九胃泰) (3)香菇:VD 原(麦角甾醇)含量十分高,香菇可防缺钙,抗癌; (4)木耳:有润肺、清肺和消化纤维的作用,是纺织工人和理发师的保健食品; (5)灵芝:有健脑强身、主治神经衰弱和延年益寿之功效。(灵芝超细粉、灵 芝破壁孢子粉)。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1、生产容易: (1)原料易得:几乎所有的天然有机物都可使用:木屑、草、桔杆、粪、 渣、药材、废纸、棉壳; (2)技术简单:工厂化、作坊化、园艺化皆可; (3)周期短。 2、生态效益好: 1 亩地→500 斤粮→400 斤草→400 斤菇→再还田(价值高了许多) (三)活跃山区经济. 经济效益好:生产占地少、投入产出比高,是垦区二次开,发产业结构调整、, 林业替代产业的重要生产项目。 1 亩地效益可达 5000 元-2 万元, 1 亩地种粮 100 元—500 元, 种菜 2000 元(种菇 5000 元)。 (四)开拓就业门路,增加社会财富.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掀起,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食用菌在出 口创汇上逐年增加。 思考题: 1、什么叫食用菌? 2、试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浅谈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