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PCM编译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两路音频信号的编码结果,观察P©M基群信号。 2.改变音频信号的幅度,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变化情况。 3.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幅度变化情况。 三、基本原理 1,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0技术与增最调制(△M0技术己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 信道噪声比较小时一般用PCM,否则一般用△M。目前速率在155B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中,国际上存在A解和μ律两种PCM编译码标准系列,在155B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 (SDD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M在国际 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悲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可用图6-1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 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须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 发滤波器、收波波器等。 低通滤 波器 码器 图6-1点到点PO多路电话通信原理框图 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采用TP3057编译器,它包括了图6-1中的收、发 低通滤波器及PC编译码器。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模块内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 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本实验模块中不含电话机和混合电路,广义信道是 理想的,即将复接器输出的PCM信号直接送给分接器
实验六 PCM 编译码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PCM 编译码原理。 2. 掌握 PCM 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 PCM 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用示波器观察两路音频信号的编码结果,观察 PCM 基群信号。 2. 改变音频信号的幅度,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变化情况。 3. 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观察和测试译码器输出信号幅度变化情况。 三、基本原理 1. 点到点 PCM 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与增量调制(Δ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 信道噪声比较小时一般用 PCM,否则一般用ΔM。目前速率在 155MB 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中,国际上存在 A 解和μ律两种 PCM 编译码标准系列,在 155MB 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 (SDH)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ΔM 在国际 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 PCM 多路电话通信原理可用图 6-1 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 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频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 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低通滤 波器 PCM 编 码器 复接器 低通滤 波器 PCM 编 码器 分接器 混合 电路 广 义 信 道 图 6-1 点到点 PCM 多路电话通信原理框图 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采用 TP3057 编译器,它包括了图 6-1 中的收、发 低通滤波器及 PCM 编译码器。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模块内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 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本实验模块中不含电话机和混合电路,广义信道是 理想的,即将复接器输出的 PCM 信号直接送给分接器
2.PCM编译码模块原理 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图6-2所示,电原理图如图93所示(见附录),模块内部使用+5V 和-5V电压,其中-5V电压由-12V电源经7905变换得到 SL7 S3 256KHz SLS S2 8K抽样信号S12 +分频器2 1 SLI 晶振 产生信号 2048KHz CLK S1 S2 S3 S SLB SLA(SL2)SLA SLB STA-S :弦信 STA B STB-S K6 液B CM- PCM-B STB-IN 复接器 PCM 图6-2PCM编译码原理方框图 该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和输入点: ·BS PCM基群时钟信号(位同步信号)测试点 ·SL0 PC基群第0个时隙同步信号 ·SLA 信号A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SLB 信号B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SRB 信号B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 ·STA 输入到编码器A的信号测试点 ·SRA 信号A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 ·STE 输入到编码器B的信号测试点 ·pC PCM基群信号测试点 ·PCO-A 信号A编码结果测试点 。pC-B 信号B编码结果测试点 ·STA-IN 外部音频信号A输入点 STB-IN 外部音频信号B输入点 本模块上有三个开关K5、K6和K8,K5、6用来选择两个编码器的输入信号,开关手柄 处于左边(STA-IN、STB-IM时选择外部信号、处于右边(STA-S、STB-S)时选择模块内部音频
2. PCM 编译码模块原理 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图 6-2 所示,电原理图如图 9-3 所示(见附录),模块内部使用+5V 和-5V 电压,其中-5V 电压由-12V 电源经 7905 变换得到。 4096KHz 晶 振 分频 器 1 分频器 2 帧同步 信号产 生器 正弦信号 源 A S1 S2 S3 S4 PCM 编译 码器 A 复接器 抽样信号 产生信号 PCM 编译 码器 B PCM PCM-A SRB SRA PCM-B S3 256KHz S2 S1 8KHz 2048KHz CLK SLB SLA(SL2) STA-IN K5 SLA SLB ⎪ ⎪ ⎪ ⎭ ⎪ ⎪ ⎪ ⎬ SL7 ⎫ SL5 SL2 SL1 SL0 K8 正弦 信号 源 B STB-IN STB K6 STA-S STA STB-S 图 6-2 PCM 编译码原理方框图 该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和输入点: • BS PCM 基群时钟信号(位同步信号)测试点 • SL0 PCM 基群第 0 个时隙同步信号 • SLA 信号 A 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 SLB 信号 B 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 SRB 信号 B 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 • STA 输入到编码器 A 的信号测试点 • SRA 信号 A 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 • STB 输入到编码器 B 的信号测试点 • PCM PCM 基群信号测试点 • PCM-A 信号 A 编码结果测试点 • PCM-B 信号 B 编码结果测试点 • STA-IN 外部音频信号 A 输入点 • STB-IN 外部音频信号 B 输入点 本模块上有三个开关 K5、K6 和 K8,K5、K6 用来选择两个编码器的输入信号,开关手柄 处于左边(STA-IN、STB-IN)时选择外部信号、处于右边(STA-S、STB-S)时选择模块内部音频
正弦信号。K8用来选择SLB信号为时隙同步信号SL1、S12、SL5、SL7中的某一个。 图6-2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 U75:非门74LS04:CRY1:4096K2晶体 ·分烦器1 U78:A:U78:D:触发器74LS74:U79:计数器74LS193 ,分频默2 U80:计数器74LS193:U78:B:U78:D:触发器74LS74 ·抽样信号产生器 U81:单稳74LS123:U76:移位寄存器74lS164 ·PCM编译码器A U82:PCM编译码集成电路TP3057(CD22357) ·PCM编译码器B U83:PCM编译码集成电路TP3057(CD22357) ·顿同步信号产生器 U77:8位数据产生器74C151:U86:A:与门7408 ·正弦信号源A U87:运放UA741 ·正弦信号源B U88:运放UA741 ·复接器 U85:或门74LS32 品振、分频器1、分频器2及抽样信号(时隙同步信号)产生器构成一个定时器,为两 个PCM编译码器提供2.048Wz的时钟信号和8Kz的时隙同步信号。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译 码器的时钟信号(即位同步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应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 取。此处将同步器产生的时钟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直接送给译码器。 由于时钟频率为2.048Mz,抽样信号频率为8Kz,故PCM-A及PC-B的码速率都是 2.048B,一顿中有32个时恩,其中1个时隙为PCM编码数据,另外31个时隙都是空时隙。 PCM信号码速率也是2.048MB 一帧中的32个时隙中有29个是空时隙,第0时隙为帧 同步码(X1110010)时隙,第2时隙为信号A的时隙,第1(或第5、或第7一由开关K8控 制)时除为信号B的时隙 本实验产生的PCM信号类似于PCM基群信号,但第16个时隙没有信令信号,第0时隙 中的信号与PCM基群的第0时隙的信号也不完全相同。 由于两个PCM编译码器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因而可以对它们进行同步复接(即不需要进 行码速调整)。又由于两个编码器输出数据处于不同时隙,故可对PCW-A和PC-B进行线或 本模块中用或门74LS32对PCMA、PCMB及帧同步信号进行复接。在译码之前,不需要对 PM进行分接处理,译码器的时隙同步信号实际上起到了对信号分路的作用 3.TP3057简介 本模块的核心器件是A律PCW编译码集成电路TP3057,它是CMOS工艺制造的专用大规 模集成电路,片内带有输出输入话路滤波器,其引脚及内部框图如图6-4、图6-5所示。引 脚功能如下:
正弦信号。K8 用来选择 SLB 信号为时隙同步信号 SL1、SL2、SL5、SL7 中的某一个。 图 6-2 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 U75:非门 74LS04;CRY1:4096KHz 晶体 ·分频器 1 U78:A:U78:D:触发器 74LS74;U79:计数器 74LS193 ·分频器 2 U80:计数器 74LS193;U78:B:U78:D:触发器 74LS74 ·抽样信号产生器 U81:单稳 74LS123;U76:移位寄存器 74LS164 ·PCM 编译码器 A U82:PCM 编译码集成电路 TP3057(CD22357) ·PCM 编译码器 B U83:PCM 编译码集成电路 TP3057(CD22357) ·帧同步信号产生器 U77:8 位数据产生器 74HC151;U86:A:与门 7408 ·正弦信号源 A U87:运放 UA741 ·正弦信号源 B U88:运放 UA741 ·复接器 U85:或门 74LS32 晶振、分频器 1、分频器 2 及抽样信号(时隙同步信号)产生器构成一个定时器,为两 个 PCM 编译码器提供 2.048MHz 的时钟信号和 8KHz 的时隙同步信号。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译 码器的时钟信号(即位同步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应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 取。此处将同步器产生的时钟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直接送给译码器。 由于时钟频率为 2.048MHz,抽样信号频率为 8KHz,故 PCM-A 及 PCM-B 的码速率都是 2.048MB,一帧中有 32 个时隙,其中 1 个时隙为 PCM 编码数据,另外 31 个时隙都是空时隙。 PCM 信号码速率也是 2.048MB,一帧中的 32 个时隙中有 29 个是空时隙,第 0 时隙为帧 同步码(×1110010)时隙,第 2 时隙为信号 A 的时隙,第 1(或第 5、或第 7 —由开关 K8 控 制)时隙为信号 B 的时隙。 本实验产生的 PCM 信号类似于 PCM 基群信号,但第 16 个时隙没有信令信号,第 0 时隙 中的信号与 PCM 基群的第 0 时隙的信号也不完全相同。 由于两个 PCM 编译码器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因而可以对它们进行同步复接(即不需要进 行码速调整)。又由于两个编码器输出数据处于不同时隙,故可对 PCM-A 和 PCM-B 进行线或。 本模块中用或门 74LS32 对 PCM-A、PCM-B 及帧同步信号进行复接。在译码之前,不需要对 PCM 进行分接处理,译码器的时隙同步信号实际上起到了对信号分路的作用。 3. TP3057 简介 本模块的核心器件是 A 律 PCM 编译码集成电路 TP3057,它是 CMOS 工艺制造的专用大规 模集成电路,片内带有输出输入话路滤波器,其引脚及内部框图如图 6-4、图 6-5 所示。引 脚功能如下:
D. WCLK:/PDN- 图6-4TP3057引脚图 ()V 接-5V电源 (2)GND 接地。 (3)F.0 接收部分滤波器模拟信号输出端, (4)V, 接+5V电源。 接收部分帧同信号输入端,此信号为8K脉冲序列 (6)D 接收部分PCM码流输入端。 (7)BCLK-/CLKSEL 接收部分位时钟(同步)信号输入端,此信号将PC码流在FS 上升沿后逐位移入DR端。位时钟可以为64Kz到2.048Mz 的任意频率,或者输入逻辑“1”或“0”电平器以选择 1.536Mz、1.544M2或2.048NM用作同步模式的主时钟, 此时发时钟信号BCLK同时作为发时钟和收时钟。 (8)MCLKx/PDN 接收部分主时钟信号输入端,此信号频率必须为1.536z 1.544Mz或2.048Wz。可以和MCLK异步,但是同步工作时 可达到最佳状态。当此端接低电平时,所有的内部定时信号 都选择CLK信号,当此端接高电平时,器件处于省电状态 (9)MCLKx 发送部分主时钟信号输入瑞,此信号顿率必须为1.536z, L.544Mz或2.048M。可以和MCLK异步,但是同步工作时 可达到最佳状态。 (10)BCLK 发送部分位时钟输入端,此信号将PCM码流在FSx信号上升 沿后逐位移出D,端,频率可以为64Kz到2.04W的任意频 率,但必须与MCLK同步
图 6-4 TP3057 引脚图 (1) V 一 接-5V 电源。 (2) GND 接地。 (3) VFRO 接收部分滤波器模拟信号输出端。 (4) V+ 接+5V 电源。 (5) FSR 接收部分帧同信号输入端,此信号为 8KHz 脉冲序列。 (6) DR 接收部分 PCM 码流输入端。 (7) BCLKR/CLKSEL 接收部分位时钟(同步)信号输入端,此信号将 PCM 码流在 FSR 上升沿后逐位移入 DR 端。位时钟可以为 64KHz 到 2.048MHz 的任意频率,或者输入逻辑“1”或“0”电平器以选择 1.536MHz、1.544MHz 或 2.048MHz 用作同步模式的主时钟, 此时发时钟信号 BCLKX同时作为发时钟和收时钟。 (8) MCLKR/PDN 接收部分主时钟信号输入端,此信号频率必须为 1.536MHz、 1.544MHz 或 2.048MHz。可以和 MCLKX异步,但是同步工作时 可达到最佳状态。当此端接低电平时,所有的内部定时信号 都选择 MCLKX信号,当此端接高电平时,器件处于省电状态。 (9) MCLKX 发送部分主时钟信号输入端,此信号频率必须为 1.536MHz、 1.544MHz 或 2.048MHz。可以和 MCLKR异步,但是同步工作时 可达到最佳状态。 (10) BCLKX 发送部分位时钟输入端,此信号将 PCM 码流在 FSX信号上升 沿后逐位移出 DX端,频率可以为 64KHz 到 2.04MHz 的任意频 率,但必须与 MCLKX同步
象留盘图舞罗 电压 发数字信号 发时钟 收时钟日 CLK/PDN CLK/CLKSEL 收数字值号 图6-5TP3057内部方框图 (11)D 发送部分PC码流三态门输出端 (12)F5: 发送部分帧同步信号输入端,此信号为8z脉冲序列。 (13)1TS. 据极开路输出端,在编码时隙输出低电平。 (14)GS 发送部分增益调整信号输入端。 (15)VEi. 发送部分放大器反向输入端。 (16)VFi+ 发送部分放大器正向输入端。 TP3057由发送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其功能简述如下。 发送部分: 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抗混淆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压缩A/D转换器。抗 混淆滤波器对采样须率提供30B以上的衰减从而避免了任何片外滤波器的加入。低通滤波 器是5阶的、时钟频率为1282。高通滤波器是3阶的、时钟频率为32Kz。高通滤波器的 输出信号送给阶梯波产生器(采样频率为8K)).阶梯波产生器、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比较器以及符号比特提取单元等4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压缩式A/D转换器。S·A·R输出 的并行码经并/串转换后成PCM信号。参考信号源提供各种精确的基准电压,允许编码输入 电压最大幅度为5V+ 发桢同步信号S为采样信号。每个采样脉神都使编码器进行两项工作:在8比特位同 步信号BCLK的作用下,将采样值进行8位编码并存入逐次通近寄存器:将前一采样值的编 码结果通过输出端,输出。在8比特位同步信号以后,D,端处于高阻状态。 接收部分: 包括扩张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符合AT&TD3/D4标准和CCITT建议
图 6-5 TP3057 内部方框图 (11) DX 发送部分 PCM 码流三态门输出端。 (12) FSX 发送部分帧同步信号输入端,此信号为 8KHz 脉冲序列。 (13) TSX 漏极开路输出端,在编码时隙输出低电平。 (14) GSX 发送部分增益调整信号输入端。 (15) VFXi- 发送部分放大器反向输入端。 (16) VFXi+ 发送部分放大器正向输入端。 TP3057 由发送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其功能简述如下。 发送部分: 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抗混淆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压缩 A/D 转换器。抗 混淆滤波器对采样频率提供 30dB 以上的衰减从而避免了任何片外滤波器的加入。低通滤波 器是 5 阶的、时钟频率为 128MHz。高通滤波器是 3 阶的、时钟频率为 32KHz。高通滤波器的 输出信号送给阶梯波产生器(采样频率为 8KHz)。阶梯波产生器、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比较器以及符号比特提取单元等 4 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压缩式 A/D 转换器。S·A·R 输出 的并行码经并/串转换后成 PCM 信号。参考信号源提供各种精确的基准电压,允许编码输入 电压最大幅度为 5VP-P。 发帧同步信号 FSX为采样信号。每个采样脉冲都使编码器进行两项工作:在 8 比特位同 步信号 BCLKX的作用下,将采样值进行 8 位编码并存入逐次逼近寄存器;将前一采样值的编 码结果通过输出端 DX输出。在 8 比特位同步信号以后,DX端处于高阻状态。 接收部分: 包括扩张 D/A 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符合 AT&T D3/D4 标准和 CCITT 建议
D/A转换器由串/并变换、D/A寄存器组成、D/A阶梯波形成等部分构成。在收情同步脉冲SR 上升沿及其之后的8个位同步脉冲BCLKR作用下,8比特PCM数据进入接收数据寄存器(即 D/A寄存器).D/A阶梯波单元对8比特PC数据讲行D/A变换并保持变换后的信号形成阶梯 波信号。此信号被送到时钟频率为128Kz的开关电容低通滤波器,此低通滤波器对阶梯波 进行平滑滤波并对孔径失真(six)/x进行补尝。 在通信工程中,主要用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来说明PCM编译码器的性能。 动态范围的定义是译码器输出信噪比大于25B时允许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范 围。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应大于图6-6所示的CCITT建议框架(样板值)。 当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超过其动态范用时,出现过载噪声,故编码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时 量化信噪比急剧下降。TP3057编译码系统不过载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为5W-, 由于采用对数压扩技术,PCM编译码系统可以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TP3057采用A 律13折线对信号进行压扩。当信号处于某一段落时,量化噪声不变(因在此段落内对信号进 行均匀量化),因此在同一段落内量化信噪比随信号幅度减小而下降。13折线压扩特性曲线 将正负信号各分为8段,第1段信号最小,第8段信号最大。当信号处于第一、二段时,量 化噪声不随信号幅度变化,因此当信号太小时,量化信噪比会小于25B,这就是动态范围 的下限。TP3057编译码系统动态范用内的输入信号最小幅度约为0.025Vm。 常用1K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来测量PC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S/N(db) 34◆ 28 输入电平 (dbmo】 -50-40-30-20-100 图6-6PCI编译码系统动态范围样板值 语音信号的抽样信号烦率为8z,为了不发生频谱混叠,常将语音信号经截止频率为 3.4K的低通滤波器处理后再进行A/D处理。语音信号的最低频率一般为300。TP3057 编码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决定了编译码系统的频率特性,当输入信号频率超过这两 个滤波器的频率范围时,译码输出信号幅度迅速下降。这就是编译码系统频率特性的含 义。 四、实验步骤 1.熟悉PCW编译码单元工作原理,开关K9接通8Kz(即K9置为1000状态),开关K8
D/A 转换器由串/并变换、D/A 寄存器组成、D/A 阶梯波形成等部分构成。在收帧同步脉冲 FSR 上升沿及其之后的 8 个位同步脉冲 BCLKR 作用下,8 比特 PCM 数据进入接收数据寄存器(即 D/A 寄存器),D/A 阶梯波单元对 8 比特 PCM 数据进行 D/A 变换并保持变换后的信号形成阶梯 波信号。此信号被送到时钟频率为 128KHz 的开关电容低通滤波器,此低通滤波器对阶梯波 进行平滑滤波并对孔径失真(sinx)/x 进行补尝。 在通信工程中,主要用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来说明 PCM 编译码器的性能。 动态范围的定义是译码器输出信噪比大于 25dB 时允许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范 围。PCM 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应大于图 6-6 所示的 CCITT 建议框架(样板值)。 当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超过其动态范围时,出现过载噪声,故编码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时 量化信噪比急剧下降。TP3057 编译码系统不过载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为 5VP-P。 由于采用对数压扩技术,PCM 编译码系统可以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TP3057 采用 A 律 13 折线对信号进行压扩。当信号处于某一段落时,量化噪声不变(因在此段落内对信号进 行均匀量化),因此在同一段落内量化信噪比随信号幅度减小而下降。13 折线压扩特性曲线 将正负信号各分为 8 段,第 1 段信号最小,第 8 段信号最大。当信号处于第一、二段时,量 化噪声不随信号幅度变化,因此当信号太小时,量化信噪比会小于 25dB,这就是动态范围 的下限。TP3057 编译码系统动态范围内的输入信号最小幅度约为 0.025Vp-p。 常用 1KHz 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来测量 PCM 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50 -40 -30 -20 -10 0 34 25 31 28 S/N(db) 输入电平 (dbmo) 图 6-6 PCM 编译码系统动态范围样板值 语音信号的抽样信号频率为 8KHz,为了不发生频谱混叠,常将语音信号经截止频率为 3.4KHz 的低通滤波器处理后再进行 A/D 处理。语音信号的最低频率一般为 300Hz。TP3057 编码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决定了编译码系统的频率特性,当输入信号频率超过这两 个滤波器的频率范围时,译码输出信号幅度迅速下降。这就是 PCM 编译码系统频率特性的含 义。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 PCM 编译码单元工作原理,开关 K9 接通 8KHz(即 K9 置为 1000 状态),开关 K8
置为SL1(或SL5、SL7),开关K5、K6分别置于STA-S、STB-S端,接通实验箱电源。 2.用示波器观察STA、STB,调节电位器R19(对应STA)、R20(对应STB),使正弦信号 STA、STB波形顶部不失真(蜂峰值小于5V)。 3.用示波器观察PC编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CH1接SL0,(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以显示至少两个SL0脉冲,从而可以观察完 整的一顿信号)CH分别接SLA、POM-A、SLB、PCM-B以及PCM,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原 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 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 开关K8分别接通SL、SL、SL。、SL,观察PCM基群顿结构的变化情况 4.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接STA,C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5,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如果没有配置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可以用本模块上的正弦信号源来粗略观察 编译码系统的时载躁声(将STA-S或STBS信号幅度调至5Vw以上即时载)。 如果配置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则开关K5置于STA-IN端,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 器输出的1K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示波器的CH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 玛输出)。将输入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V、等于,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 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B、20dB、30B、40B、45dB、50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当 衰减45B以上时,译码输出信号波形上叠加有较明显的噪) 6.定最测试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 图6-7为动态范围测试方框图。开关K5置于STA-IN端,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 1z正弦信号,将幅度调为5V,(设为0B),测试S/N,再将信号幅度分别降低10B、20dB、 30B、45dB、50B,测试各种信号幅度下的S/N,将测试数据填入表6-1. 音频 可变 信号源 +编码器 减器 失真仪 怿码器 示波器 图6-7动态范围测量框图 表6-1 信号幅度(dB)0 -10 20 -30 -40 -45 -50 S/N(dB) 频率特性测试框图如图6-8所示。将输入信号电压调至2V,左右,改变信号频率,测 量译码输出信号幅度,将测试结果填入表6-2
置为 SL1(或 SL5、SL7),开关 K5、K6 分别置于 STA-S、STB-S 端,接通实验箱电源。 2. 用示波器观察 STA、STB,调节电位器 R19(对应 STA)、R20(对应 STB),使正弦信号 STA、STB 波形顶部不失真(峰峰值小于 5V)。 3. 用示波器观察 PCM 编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 CH1 接 SL0,(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以显示至少两个 SL0 脉冲,从而可以观察完 整的一帧信号)CH2分别接 SLA、PCM-A、SLB、PCM-B 以及 PCM,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 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 PCM 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 29 个时隙 是空时隙,SL0、SLA 及 SLB 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 开关 K8 分别接通 SL1、SL2、SL5、SL7,观察 PCM 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4. 用示波器观察 PCM 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 CH1 接 STA,CH2 接 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5.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 PCM 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如果没有配置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可以用本模块上的正弦信号源来粗略观察 PCM 编译码系统的过载噪声(将 STA-S 或 STB-S 信号幅度调至 5VP-P以上即过载)。 如果配置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则开关 K5 置于 STA-IN 端,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 器输出的 1KHz 正弦信号从 STA-IN 输入。示波器的 CH1 接 STA(编码输入),CH2 接 SRA(译 码输出)。将输入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 5VP-P、等于 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 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 10dB、20dB、30dB、40dB、45dB、50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当 衰减 45dB 以上时,译码输出信号波形上叠加有较明显的噪声)。 6. 定量测试 PCM 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 图 6-7 为动态范围测试方框图。开关 K5 置于 STA-IN 端,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 1KHz 正弦信号,将幅度调为 5Vp-p(设为 0dB),测试 S/N,再将信号幅度分别降低 10dB、20dB、 30dB、45dB、50dB,测试各种信号幅度下的 S/N,将测试数据填入表 6-1。 音频 信号源 可 变 衰减器 编码器 失真仪 译码器 示波器 图 6-7 动态范围测量框图 表 6-1 信号幅度(dB) 0 -10 -20 -30 -40 -45 -50 S/N(dB) 频率特性测试框图如图 6-8 所示。将输入信号电压调至 2Vp-p左右,改变信号频率,测 量译码输出信号幅度,将测试结果填入表 6-2
音频信号源 十一翁码图一译码图一示放酒 图6-8频率特性测试框图 老6-2 输入信号43.83.63.43.02.52.01.51.00.50.30.20.1 频率(Kz) 输出信号 幅度()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记录,画出量化信噪比与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译码输 出信号幅度与编码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2.设PCM通信系统传输两路话音,每顿三个时隙,每路话音各占一个时隙,另一个时 隙为帧同步时隙,使用TP3057编译码器。求: (1)编码器的抽样信号频率及时钟信号频率,以及两个抽样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②)时分复用信号码速率、顿结构。 (3)采用PC基带传输,线路码为HDB3码,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框图。 (④)采用PC/2DPSK频带传输,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框图
音频信号源 编码器 译码器 示波器 图 6-8 频率特性测试框图 表 6-2 输入信号 频率(KHz) 4 3.8 3.6 3.4 3.0 2.5 2.0 1.5 1.0 0.5 0.3 0.2 0.1 输出信号 幅度(V)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实验记录,画出量化信噪比与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译码输 出信号幅度与编码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2. 设 PCM 通信系统传输两路话音,每帧三个时隙,每路话音各占一个时隙,另一个时 隙为帧同步时隙,使用 TP3057 编译码器。求: (1) 编码器的抽样信号频率及时钟信号频率,以及两个抽样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2) 时分复用信号码速率、帧结构。 (3) 采用 PCM 基带传输,线路码为 HDB3 码,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框图。 (4) 采用 PCM/2DPSK 频带传输,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