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任课班级计科10(1-2) 任课教师田敏 信息工程学院系电子信息教研室 二00一三二0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任课班级 计科 10(1-2) 任课教师 田 敏 信息工程 学院 系 电子信息 教研室 二 OO 一三-二 O 一四 学年第 一 学期
姓名 田 敏职称副教授总学时32 使用教材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缚编著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的基本原理、 系统的模型、模拟和数字调制和解调原理,了解系统的性能及其分析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独立分析和设计新的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教学目 章次 章名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预备知识 4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4 第四章 模拟角调制 4 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2 学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6 时 第七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分 第八章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2 配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4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姓 名 田 敏 职 称 副教授 总 学 时 32 使用教材 通信原理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的基本原理、 系统的模型、模拟和数字调制和解调原理,了解系统的性能及其分析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独立分析和设计新的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预备知识 4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4 第四章 模拟角调制 4 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2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6 第七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4 第八章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2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4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目的 2、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衡量的指标和求解方法。 第一章绪论 1.1通信和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 .2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3通信发展简史 学 1.4信息及其度量1.5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重点:1、通信系统的组成 2、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3、信息及其度量 教学重 难点:1、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点、难 点及教 2、信息及其度量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数字通信有哪些特点? 考题(讨 论题)、阅 2、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读材料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会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2、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衡量的指标和求解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1.1 通信和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 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3 通信发展简史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通信系统的组成 2、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3、信息及其度量 难点:1、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信息及其度量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数字通信有哪些特点? 2、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了解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目 2、掌握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预备知识 2.1信号和系统的分类2.2确定信号的分析 2.3随机信号的分析2.4高斯随机过程 学 内 容 重点:1、确定信号的分析 2、随机信号的分析 教学重 难点:1、随机信号的分析 点、难 点及教 2、高斯随机过程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考题(过 论题、阅 2、什么是随机过程,它有什么特点? 读材料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2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了解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2、掌握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2.2 确定信号的分析 2.3 随机信号的分析 2.4 高斯随机过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确定信号的分析 2、随机信号的分析 难点:1、随机信号的分析 2、高斯随机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2、什么是随机过程,它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信息的定义与度量,信息速率与信道容量 目的 2、;掌握香农公式并了解其意义 2.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2.6窄带随机过程 教 2.7信道 学 重点:1、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2、窄带随机过程 3、信道 教学重 难点:1、窄带随机过程 点、难 点及教 2、信道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思考题:1、什么是窄带高斯噪声?它在包络和相位各服从什么概率分布? 考题(讨 论题)、阅 2、信道容量如何定义?香农公式有何意义? 读材料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3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掌握信息的定义与度量,信息速率与信道容量 2、;掌握香农公式并了解其意义 教 学 内 容 2.5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2.6 窄带随机过程 2.7 信道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 2、窄带随机过程 3、信道 难点:1、窄带随机过程 2、信道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什么是窄带高斯噪声?它在包络和相位各服从什么概率分布? 2、信道容量如何定义?香农公式有何意义?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线性调制定义和常规调幅(AM)、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 目的 残留边带调制(VSB)的基本概念及系统模型 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 3.1双边带调幅 教 32单边带调制 3.3残留边带调制 容 重点:1、双边带调幅 2、单边带调制 教学重 难点:1、幅度调制原理 点、难 点及教 2、残留边带调制点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什么是线性调制?常见的线性调制有哪些? 考题(讨 论题)、阅 2、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比较? 读材料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4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掌握线性调制定义和常规调幅(AM)、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 残留边带调制(VSB)的基本概念及系统模型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3.1 双边带调幅 3.2 单边带调制 3.3 残留边带调制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双边带调幅 2、单边带调制 难点:1、幅度调制原理 2、残留边带调制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什么是线性调制?常见的线性调制有哪些? 2、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比较?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理解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及该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目的 3.4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3.5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学 重点:1、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重 难点:1、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点、难 点及教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波解调时为什么会产生门限 考题(讨 论题)、阅 效应? 读材料 3、比较各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5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理解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及该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 学 内 容 3.4 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3.5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难点:1、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什么是门限效应?AM 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波解调时为什么会产生门限 效应? 3、比较各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理解角度调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目的 2、掌握解调角波的调制和解调方法 第四章模拟角调制 4.1角调制的基本概念4.2窄带角调制 教 4.3宽带调频4.4宽带调相 4.5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容 重点:1、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2、宽带调频 教学重 难点:1、窄带角调制的原理 点、难 点及教 2、宽带调频、调相的原理 学方法 3、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角调制包括那些调制? 考颗(讨 论题)、阅 2、什么是复合调制?什么是多级调制? 读材料 3、在小噪声情况下,试比较AM系统和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优劣?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6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理解角度调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解调角波的调制和解调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四章 模拟角调制 4.1 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4.2 窄带角调制 4.3 宽带调频 4.4 宽带调相 4.5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2、宽带调频 难点:1、窄带角调制的原理 2、宽带调频、调相的原理 3、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角调制包括那些调制? 2、什么是复合调制?什么是多级调制? 3、在小噪声情况下,试比较 AM 系统和 FM 系统抗噪声性能的优劣?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解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情况 目的 2、了解频分复用原理 4.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7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改善信噪比 4.8频分复用 学 4.9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内容 重点:1、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频分复用 教学重 难点:1、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改善信噪比 点、难 点及教 2、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什么是频分复用? 考题(讨 论题)、阅 2、什么是复合调制?什么是多级调制? 读材料 3、在小噪声情况下,试比较AM系统和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优劣?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7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解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情况 2、了解频分复用原理 教 学 内 容 4.6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7 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改善信噪比 4.8 频分复用 4.9 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频分复用 难点:1、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改善信噪比 2、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什么是频分复用? 2、什么是复合调制?什么是多级调制? 3、在小噪声情况下,试比较 AM 系统和 FM 系统抗噪声性能的优劣?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取样定理,掌握量化方法及量化噪声的分析 目的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及语音PCM系统基带特点,理解增量调制 第五章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5.1脉冲编码调制 5.2差分脉码调制 典 5.3增量调制 容 5.4时分复用 重点:1、脉冲编码调制 2、增量调制 教学重 难点:1、差分脉码调制 点、难 点及教 2、时分复用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思考题:1、什么是脉冲振幅调制? 考题(讨 论题)、阅 2、什么是脉冲编码调制? 读材料 3、什么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什么是增量调制?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8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掌握取样定理,掌握量化方法及量化噪声的分析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及语音 PCM 系统基带特点,理解增量调制 教 学 内 容 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5.1 脉冲编码调制 5.2 差分脉码调制 5.3 增量调制 5.4 时分复用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脉冲编码调制 2、增量调制 难点:1、差分脉码调制 2、时分复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举例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什么是脉冲振幅调制? 2、什么是脉冲编码调制? 3、什么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什么是增量调制? 阅读材料: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