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概论 主编:徐少敏 编委:徐少敏钱为民张薇 程加斌韩献光李燕蒂 朱年国张哲吕立新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委会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 委 会
通信技术概论 资料版本V1.0 日期1998年10月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8 1998年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的 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HUAWEI、华为、C&CO8.EAST8OOO2、HONET、视点、ViewPoint Ntess、ETS、万维通快车站、DMC、SBS、TELLIN、InfoLink NetKey"、Quidway,SYNLOCK均为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不得仿目。 Copyright 1998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HUAWEI,华为,C&C08 .EAST8 HON ET,视点 ViewPoint INtess",ETS# 万维适快车站,DMC",SBS,TELLIN, NetKey",Quidway",SYNLOCK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Huawe Technologies Co.,Ltd
资料版本 日 期 !"#$%&'()*+,-. /012/3%&45678 ++ + ++9:++ + +;?@ + + + + + !"#+ $ A .BC %&DE %&'())*)!#)+(,') -.)"- ,)/'()/&0"- )%#&))()"+!1)1#)*)&%&"!+")&)"))#)&1)&)* #)1#)(!)%&&)&)+))!#)+(,') -.)"- FG.) FG FGFG9:FGF FG FG;?@.) FG FG F FG !"#FG $ ) #&) &'&") &#"1#&) ) !# +(,') -.)"-
前言 华为技术经过十年的磨练,向着“同步世界潮流、服务祖国电信”的目标 不断创新和发展壮大。今天的华为技术足以令ERICSSON和MOTOROLA 刮目相看,华为的通信产品广泛涵盖了交换、无线、传输、接入、数据通 信等领域,提供了通信网的全方位解决方案.C&C08、M9O0、ETS、HONET、 SBS、Quidway等品牌遍布在市话网、商业网以及各种专网中得到广泛应 用,深受海内外用户欢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华为产品,华为公司编委会与邮电院校合作编写 了“华为技术与产品入门”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包括: 团1、《通信技术概论》 2、《程控交换技术》 3、《智能网》 4、《SDH数字同步光传输技术》 5、《数据通信技术》 6、《无线通信技术》 7、《ATM技术》 8、《接入网技术》 9、《电信支撑网》 本套丛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华为产品的原理、结构、特点和业务性能等, 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电信网络展现在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 面前。 读者对象 本套丛书适用于以下读者阅读 ·华为公司新员工 ◆华为公司非开发人员 ◆华为公司用户及电信技术人员
HI.JKLMNOPQRST+UVWXYZ[.\C %]^_"`abcde.f4g / " 2/ h\ij.=Zklmnopqrs+tu+7v+wx+yz= Z{|}~q=Z.2! +2+ ++ + !"# {l +B4&mn qcqkl ¡¢£¤Y¥¦§¨ © qN£klxª[«¬®¯°±² ☞ +³=Z´µ¶ 3+³·¸rs¶ 4+³¹º¶ 5+³ 6 y»OP¼7v¶ 7+³yz=Z¶ 8+³tu=Z¶ 9+³2 ¶ +³wx¶ +³YZ½¾¶ ¯x¿ÀÁÂqkl.ÃÄ+ÅÆ+Ç:"VȺ{ ÉÊ=ËÌÍ.ÎÏÐ,Ñ.YZÒaÓÔ%OÕÖÅÆ.×Ø Ù _ÚÛ Ü`$Ú YZ$Ú
目录 第一章涵信与通信系统概述 1.1信号与系统. 1.1.1信号 1.12系统 12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信源 122发送变换器 123信道. 12.4接收变换器 135通信系统 1.3通信系统的分类。 13.1按信源划分类】 132按传输煤介分类 1.3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 第二章信号的传输与交换 11 2.1模拟信号的调制与传输. 2.1.1线性调制(幅度调制) 212非线性过制(角度说制) 21.3顿分复用FD0 2.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脉冲编码调制(PCM 模拟信号数学化的方法 222时分复用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3 2.3 有线传输系纷 线传物系统 2.4信号交换 2.4.1 交换机的分类 2.42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2.4.3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 2.44现代通信网中的信号交换 43 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 31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3.1.1光纤的结构 3.12光纤的分类 32光纤的传输特性 3.2.1传输损耗 52 3,22色散特性. .52
目 录 . 1 ! . 11 "#$% &'$%()*$%+ ,&'$%(-*$%+ ./0 "#123445678$%(+ "#1239: ;/0 12& ?& @ @A BC@A<DEF BC@AGH IJKL@ . 48 MNEF MNEF MN MN ' OP QR '
通信技术概论 3.3光缓的结构和种类。 33.1缆花 3.32加强元件 3.33护套 3.4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3.4.1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传递过程 3.4.2光纤通信设备的组成. 3.43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码型 第四章通信网 4.1通信网的种类 42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4.2.1网型网 .61 422星型网 61 42.3复合型 61 424环型网和总线形网 62 43通信网的分类 431按伸用节围分类 4.32按业务制分分类 433按运营方式的划分分类 434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分类 4.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42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木概念及特点 ISDN的业务终 ISDN的 络接 SDN交换机 宽带合业务数字(B-ISDN) 第五章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信网的数字化 通信网的综合 业务的综 传输与交换的综合 523 通信与计算机的综 5.3通信网的宽带化 5,3.1 高速大容量的光传送网 5.32 宽带通信网 .82 533宽带接入网 82 5,34宽带数据网互连技术 83 5.35异步转移模式ATM和B-ISDN .83 5.4通信网的智能化 83 5.5通信的个人化 84 5.6通信的全球化 85 5.6.1P交换概念的提出 发5 5.62第三层交换概念的提出 6
通 信 技 术 概 论 MSEFTU SV WXYH Z[ MN MN\]B MN^_ 12MN&`8a . 59 KU KbcEF KaK daK /ea faKTg&aK K h0ij kl mn9o po qekl12K qe12K qekl12K<Drs t kluv 0wKxy @A z=qekl12K . 79 K123 Kqe3 klqe @qe {|Aqe Kz=3 }~MK z=K z=K z=1K "o T K3 3 3 @rs @rs
第六章华为通信产品综述 61华为公司主要 品系列 8 6,1,1交换网 6.12传输网络 e9 6.13接入网 9 6.1.4有线电视(CATV)网络 6.1.5GSM网路 .89 6.1.6数字微峰窝系统 6.1.7ETS无线接入系统 89 6.1.8多媒体通信」 .90 6.19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90 6.1.10电信支撑网 90 6.1.11智能网 .90 611》数据漏讯产品 00 6.1.13电源产品系列 01 6.1.14终端产品 01 6.1.15其它 9 62华为主要产品概述 62.1与交换部分有关的产品 r d 63华为产品在现代
目 录 !"# . 88 @Kx Kx K >& ¡(+Kx Kx 12¢£¤ ?& ¥¦ ¥¦qe§¨l ©ªK K 1« uv ¬ r® @K¯>° K>° K>° ±IJL²0
通信技术论 插图 图1.1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 3 图12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3 图1.3数字信号 图1.4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图1.5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木组成图8 图1.6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 图2.1 三路电话信号的频分复用系统 .14 图2.2对模拟信号的柚样. 16 图2.3 13折线示意图 17 图2.4PCM基群帧结构(30/32) .20 图2.5SDH复用结构及传输速率 21 图2.6 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3 图2.7传统用户接入网结构示意图 .25 图2.8DSL系统的配置 25 图2.9无线传输系统的组成. .26 图2.10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示意图 28 图2.11 静止卫星配置与地球的位置 .30 图2.12移动通信网的组成 32 图2.13GSM的频道配置 35 图2.14GSM网络结构示意图 .35 图2.15六个用户相连接的情况 37 图2.16电话交换示意 37 图2.17时分接续交换示意图 .39 图218全分散控制示意图 .40 图2.19交换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图 4 图2.20程控交换机的程序分类 .43 图2.21分组交换原理图 图2.22ATM信元结构示意图 .46 图3】裸光纤剖面结构示意图。 40 图3.2 光纤芯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3光纤纤巷折射率的剖面分布图 5l 图3.4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54 图3.5发送光端机原理图 55 图3.6接收光瑞机原理图 56 图3.7 光再生中继器原理图 58 图3.8参铒光纤放大器原理图 .58 iv
通 信 技 术 概 论 ! "#$% &'()*+ (),-./0 1-.() -2345()$% 67 8#-. 9:; $% ?@AB67C9DE7 FG 5 H67 5I()$% JK2L3MN OP$% 3OP$% QRS$% OPTUV() WROPTWXY OPZ[ \()$% ]^_`:()$% ^_a#`:()$% ^_a"b0`:c ^_ () de^fTZ[ 3g^fTZ[ ^hi=>jZ[ kl^_mnjZ[
日 图4.1通信的互连方式. .61 图4.2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图43综合后的数字传输 444 64 图4.4DN组成图 .65 图45DN示意图 67 图4.61SDN示意图 67 图4.7ISDN用户接入网络的参考配置70 图4.81SDN交换机的功能结构图 .72 图4.9B-ISDN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型. 75 图4.10二级交换的通信网基本组成示意图 77 图5.】P交换机的结构. .86 图6.】华为通信产品在现代化通信网中的应用.98
目 录 opq 5rs() tuv -. $% $% 2345Iwx67 OPTyz() {|5I() }~OP 5$% OPT() 5=
通信技术概论 表格 表1.】常用传输介质及其用途. 表2.】PCM的群路等级。 表4】ISDN用户网络接口种类和参数 7l 表4.2B-ISDN的主要宽带业务和窄带业务. 73 表4.3B-SDN的业务类型 74
通 信 技 术 概 论 -., &~ 25I3|Yw 11 Y
第一章通俗与通信系统概 第一章通信与通信系统概述 一克服地域、时空障碍,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是通信的基本任务。 人类社会要进行信息交流就离不开通信,通信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 力。现代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现代通信系统就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由于人们要进行 交换的信息己不再是单一的电话业务,而是集声、图、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多种信息服务,因 此现代通信网应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为适应世界性的政治与经济活动的需要,人们已经建 立起世界性的全球通信网,现代通信己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服务。 本章主要内容 ·信号与系统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通信系统的分类
第一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概述 9/,9- ¡¢ £¤ ¥Y¦§¨© ¡Oª«¬ ¢®G¥Y¦§¯°¨±Cd²³nG ´¤ ¥Y¦§µ¨4 ¡ «¢ ¡ i¶#¤·¸¥¹¨© OP ¡µ¬h¢º{»¢¼½¯{¾tu¿À| ¡Á  5¢{Ktu 5¤ÃÄÅ¿ÆÇCÈÉÊGË¥¹µÈÌ ÍÎÄÅ¿QD 5 µÏÐ ¡ÑÒ¤ • C • ,ÓÔZ[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