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午的鸭蛋》教案 梁河县芒东民族中学八年级(下)人教版 语文教学设计(1课时) 学科长:闫梅芳 核意见 签名时间: 备课组长:邝会兰主备人:瞿有弟备课组成员:闫梅芳邝会兰管云 黄艳华谷露雯 授课教师:瞿有弟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 【教学内容分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们多少乐趣。本文通过描写 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肃然起敬、莫名其妙”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检查作业 1、旧课回顾:第四单元是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第16课我们学习了《云南的歌 会》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有很多的民歌民谣。例如:(山野对歌、山路 慢歌、村寨对歌)同样在我们的家乡也流传着许多民歌民谣,请同学们说一说。 2、检查作业:老师检查同学们课外收集的民歌民谣。例如: 《泼水歌》 傣族 《舂米歌》 景颇族 《山歌》 阿昌族 《敬酒歌》 壮族(多媒体播放歌曲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一个词(端午),看到端午这个词,同学们的大脑会马上想 到什么?(学生答)江苏高邮的一位作家汪曾祺想到的是鸭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 篇散文《端午的鸭蛋》(投影课题) 作者介绍及散文特点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学者、作家:获奖小说有《受戒》《大淖记事》。散文特点:他的散文 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 散文没有结枃的苦心经营。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富有趣味。 2、展示目标
1 17、《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们多少乐趣。本文通过描写 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肃然起敬、莫名其妙”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检查作业 1、旧课回顾:第四单元是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第16课我们学习了《云南的歌 会》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有很多的民歌民谣。例如:(山野对歌、山路 慢歌、村寨对歌)同样在我们的家乡也流传着许多民歌民谣,请同学们说一说。 2、检查作业:老师检查同学们课外收集的民歌民谣。例如: 《泼水歌》 傣 族 《舂米歌》 景颇族 《山 歌》 阿昌族 《敬酒歌》 壮 族(多媒体播放歌曲)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一个词(端午),看到端午这个词,同学们的大脑会马上想 到什么?(学生答)江苏高邮的一位作家汪曾祺想到的是鸭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 一篇散文《端午的鸭蛋》(投影课题) 作者介绍及散文特点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学者、作家;获奖小说有《受戒》《大淖记事》。散文特点:他的散文 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 ……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 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富有趣味。 2、展示目标 梁河县芒东民族中学 八年级(下)人教版 语文 教学设计(1 课时) 学科长:闫梅芳 审核意见: 签名时间: 备课组长:邝会兰 主备人:瞿有弟 备课组成员 : 闫梅芳 邝会兰 管云 黄艳华 谷露雯 授课教师:瞿有弟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3、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XIan J1 huang 腌蛋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 ang ying 车胤络子系百索子囊萤映雪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络子(1o)「系百索子(j)「蛋壳(ke)咀嚼(jue) 网络(lu)(联系(x)地壳(qo)(细嚼慢咽(jio) (3)、把下列词语相对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莫名其妙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 没有人能够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囊萤映雪 一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反光刻苦读书 的故事 三、自学与精讲、师生互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3听录音:4~6师范读) 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概括出来。 端午的习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5、6) 2、讨论问题 (1)、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家乡的鸭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2、3段) 问起籍贯:会肃然起敬 名声久远上海店里:会特别标明 双黄鸭蛋:会成批输出 引袁枚文作证 特点: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与北京鸭蛋相比 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因此,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 (2)、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4、5、6段) 挂鸭蛋络子 趣事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一联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描写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 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 3、检查预习 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yān méi xiàn jí huáng 腌. 蛋 门 楣. 苋. 菜 籍.贯 城 隍. 庙 yìn lào jì náng yíng 车 胤. 络. 子 系.百索子 囊. 萤. 映 雪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络子( lào ) 系百索子(jì ) 蛋壳(ké) 咀 嚼( jué ) 络 系 壳 嚼 网络( luò ) 联 系( xì ) 地壳(qiào ) 细嚼慢咽(jiáo) (3)、把下列词语相对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莫名其妙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 没有人能够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囊萤映雪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反光刻苦读书 的故事。 三、自学与精讲、师生互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3 听录音;4~6 师范读) 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概括出来。 端午的习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5、6) 2、讨论问题 ⑴、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家乡的鸭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 2、3 段) 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 名声久远 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 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 引袁枚文作证 特点: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 与北京鸭蛋相比 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因此,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 ⑵、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 4、5、6 段) 挂鸭蛋络子 趣事 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联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描写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 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四、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段主要写家乡咸鸭蛋的(名声),第三段主要写家乡咸鸭蛋的(特点) 2、作者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不大高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别人这样说的时候,作者总以为高邮只出鸭蛋,是个穷地方,这伤害了作者的爱乡 3、高邮咸鸭蛋在色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质细油多、蛋白柔嫩、蛋白是通红的。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端午的鸭蛋》这篇散文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 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之情 六、布置作业、课后反思 1、介绍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约400字) 2、课后反思:
3 四、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段主要写家乡咸鸭蛋的(名声 ),第三段主要写家乡咸鸭蛋的(特点 )。 2、作者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不大高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别人这样说的时候,作者总以为高邮只出鸭蛋,是个穷地方,这伤害了作者的爱乡 之心。 3、高邮咸鸭蛋在色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质细油多、蛋白柔嫩、蛋白是通红的。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端午的鸭蛋》这篇散文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 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之情。 六、布置作业、课后反思 1、介绍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约 400 字)。 2、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