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渤海渔业问题的探讨 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谭业国
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其经济、军事地位十分突出,环渤海经济圈 在我国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渔业经济在其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渤海沿岸数十万渔民以渤海为载体,通过捕捞和增养殖渔业 资源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渔业经济在拉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作用十分 明显。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捕强度的加大及水域的污染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渤海渔业资源已岌岌可危,传统经济鱼类像刀鱼、小黄鱼、鳓鱼、 鲳鱼、对虾等已基本形不成渔汛,渔业经济正受到較严重的冲击,渔民 的生产和生活也受到较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渤海渔业资源状况 剖析渤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渤海资源振兴的有利条件 借鉴国内外渔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试图探讨振兴渤海渔业之路
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其经济、军事地位十分突出,环渤海经济圈 在我国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渔业经济在其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渤海沿岸数十万渔民以渤海为载体,通过捕捞和增养殖渔业 资源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渔业经济在拉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作用十分 明显。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捕捞强度的加大及水域的污染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渤海渔业资源已岌岌可危,传统经济鱼类像刀鱼、小黄鱼、鳓鱼、 鲳鱼、对虾等已基本形不成渔汛,渔业经济正受到较严重的冲击,渔民 的生产和生活也受到较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渤海渔业资源状况, 剖析渤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渤海资源振兴的有利条件, 借鉴国内外渔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试图探讨振兴渤海渔业之路
渤海渔业资源状况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内海。三面为陆地环抱,东面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底地形平坦,中部稍低,平均深度18米,最大水深78米 渤海区海岸线长2937公里,滩涂面积760万亩,是我国滩涂养殖开发利用最为 发达的地区。海区水文状况受影响较大,水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沿岸浅水 区冬季有冰冻现象。主要入海河流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挟带丰富的营养 盐,是多种鱼类和对虾的良好产卵场和索饵场。岸型以淤泥质浅滩居多,最适宜 发展海水养殖、增殖业。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水、废油污染水质的情况日渐 重。保持水质,维持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渤海沿岸近40条河流的注入,使低盐水体充沛,营养物质丰富,是生物资源的 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分布于黄、东海的对虾、鷹爪虾、毛虾、鲜明鼓虾、日本 鼓虾、脊尾白虾、脊腹褐虾、口虾蛄、三疣梭子蟹、赤甲红、中华绒聲蟹、短蛸 长蛸、孔鳐、青鳞小沙丁鱼、斑祭鱼、赤鼻祾提、黄鲫、凤鲚、刂鳞箴、鲈鱼 多鳞喜、梅童鱼、小黄鱼、叫姑鱼、黃姑鱼、白姑鱼、真鯛、黑鲷、带鱼、鲅鱼 鲳鱼、绿鳍鱼、六线鱼、牙鲆、高眼鲽、石鲽、黃盖鲽、半湑舌鳎、焦氏舌鳎、 毛蚶、魁蚶、栉江珧等许多重要生物资源都在渤海的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 滦河口等重要产卵场产卵和索饵。渤海易受陆地和海洋的水文、气象、化学、生 物等各种环境因子影响,变化比较剧烈,生态系统比较复杂且脆弱,生物资源发 生量浪动显著,同时又是人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频繁和密集的区,生物资源开 发利用方法多样,融筏式养殖、底播増殖、人工放流、人工鱼礁、港湾养殖、人 工圈养、网箱养殖、滩涂护养等增养殖渔业和定置网、底拖网、浮拖网、流刺网 围网、闲游钓等捕捞活动为一体,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
一、渤海渔业资源状况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内海。三面为陆地环抱,东面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底地形平坦,中部稍低,平均深度18米,最大水深78米。 渤海区海岸线长2937公里,滩涂面积760万亩,是我国滩涂养殖开发利用最为 发达的地区。海区水文状况受影响较大,水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沿岸浅水 区冬季有冰冻现象。主要入海河流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挟带丰富的营养 盐,是多种鱼类和对虾的良好产卵场和索饵场。岸型以淤泥质浅滩居多,最适宜 发展海水养殖、增殖业。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水、废油污染水质的情况日渐严 重。保持水质,维持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渤海沿岸近40条河流的注入,使低盐水体充沛,营养物质丰富,是生物资源的 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分布于黄、东海的对虾、鹰爪虾、毛虾、鲜明鼓虾、日本 鼓虾、脊尾白虾、脊腹褐虾、口虾蛄、三疣梭子蟹、赤甲红、中华绒螯蟹、短蛸、 长蛸、孔鳐、青鳞小沙丁鱼、斑祭鱼、赤鼻棱提、黄鲫、凤鲚、小鳞箴、鲈鱼、 多鳞喜、梅童鱼、小黄鱼、叫姑鱼、黄姑鱼、白姑鱼、真鲷、黑鲷、带鱼、鲅鱼、 鲳鱼、绿鳍鱼、六线鱼、牙鲆、高眼鲽、石鲽、黄盖鲽、半滑舌鳎、焦氏舌鳎、 毛蚶、魁蚶、栉江珧等许多重要生物资源都在渤海的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 滦河口等重要产卵场产卵和索饵。渤海易受陆地和海洋的水文、气象、化学、生 物等各种环境因子影响,变化比较剧烈,生态系统比较复杂且脆弱,生物资源发 生量波动显著,同时又是人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频繁和密集的区域,生物资源开 发利用方法多样,融筏式养殖、底播增殖、人工放流、人工鱼礁、港湾养殖、人 工圈养、网箱养殖、滩涂护养等增养殖渔业和定置网、底拖网、浮拖网、流刺网、 围网、闲游钓等捕捞活动为一体,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
我们先来看看渤海近几年来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变化 (一)生物资源的变化 从1982到1998年,经过16年的时间,渤海近岸由于受到人类捕捞生产的压 力、沿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入海河流径流量的变化、陆源排污污染和水文环 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水域在生物资源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数 量与分布、鱼卵仔子鱼数量与组成等方面,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1.种类数及其组成的变化 鱼类总种数1998年比1982年少了9种,其中底层鱼类的种数,1998年减少 的十分明显,比1982年减少了12种,中上层鱼类的种数,1998年比1982年 多了3种,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1998年比1982年少了12种,其中,软体动物 和棘皮动物等底上、底埋性和固着性动物的种数减少比较显著,而甲壳类游云 性 的 种 数变化则很小 2.优势种的变化 渤海鱼类的优勢种,1982年有3种,依次为黄鲫、小黄鱼、提鱼鳇;1998 年也是4种,依次是黄鯽、斑祭、银鲳、赤鼻棱提。从以上可以看出,16年来 渤海鱼类优势种的变动趋势呈现:底层鱼类的主要经济种类小黄鱼逐渐从优势 种里退出,被中上层鱼类所取代,主要优势种的优勢度随着种数的増加在逐渐 地减弱 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1982年有3种,依次为火枪乌贼、三疣梭子蟹、口虾 蛄;1992~93年有4种,依次为火枪乌贼、口虾蛄、赤甲红、三疣梭子蟹; 1998年减为2种,是火枪乌贼、口虾蛄。渤海的主要经济种类、底粞性的三疣
我们先来看看渤海近几年来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变化: (一)生物资源的变化 从1982到1998年,经过16年的时间,渤海近岸由于受到人类捕捞生产的压 力、沿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入海河流径流量的变化、陆源排污污染和水文环 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水域在生物资源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数 量与分布、鱼卵仔鱼数量与组成等方面,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1.种类数及其组成的变化 鱼类总种数1998年比1982年少了9种,其中底层鱼类的种数,1998年减少 的十分明显,比1982年减少了12种,中上层鱼类的种数,1998年比1982年 多了3种,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1998年比1982年少了12种,其中,软体动物 和棘皮动物等底上、底埋性和固着性动物的种数减少比较显著,而甲壳类游动 性的种 数变化则很小。 2.优势种的变化 渤海鱼类的优势种,1982年有3种,依次为黄鲫、小黄鱼、提鱼鳀;1998 年也是4种,依次是黄鲫、斑祭、银鲳、赤鼻棱提。从以上可以看出,16年来 渤海鱼类优势种的变动趋势呈现:底层鱼类的主要经济种类小黄鱼逐渐从优势 种里退出,被中上层鱼类所取代,主要优势种的优势度随着种数的增加在逐渐 地减弱。 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1982年有3种,依次为火枪乌贼、三疣梭子蟹、口虾 蛄;1992~93年有4种,依次为火枪乌贼、口虾蛄、赤甲红、三疣梭子蟹; 1998年减为2种,是火枪乌贼、口虾蛄。渤海的主要经济种类、底栖性的三疣 梭子蟹逐渐从优势种里消失
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1998年渤海鱼类多样性指数H写1982年相比:比1982年下降了259% 春季比1982年春季略微降低了0.7%;夏季比1982年骤减了40.0%;秋季比 9 8 2 年 下降了33.1% 1998年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写1982年相比:比1982年下降了 11.2%,比1992年降低了14.4% 4.生物资源数量的变化 渤海1982、1998年鱼类平均资源量指数分别为96.433kg/h、8.262kg/ 1998年仅为1982年的86%。其中的底层鱼类资源量指数,1982、1998年分 别为44.438kg/h、1.248kg/h,各自占鱼类资源量总指数的46.1%、15.1% 而中上层鱼类资源量指数分别为51.995kg/h、7.014kg/h,各自占鱼类资源 量 总 指 数 的539%、84.9%。 渤海1982、1998年无脊椎动物的资源量指数分别为25.894kg/h 1.727kg/h,1998年只占1982年的67%。 从以上的变化可以看出:16年来渤海近岸鱼类资源量指数和无脊椎动物资源 量指数均在急剧地下降;同时底层鱼类在鱼类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中上
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1998年渤海鱼类多样性指数H′与1982年相比:比1982年下降了25.9%; 春季比1982年春季略微降低了0.7%;夏季比1982年骤减了40.0%;秋季比 1982 年 下降了33.1%。 1998年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与1982年相比:比1982年下降了 11.2%,比1992年降低了14.4%。 4.生物资源数量的变化 渤海1982、1998年鱼类平均资源量指数分别为96.433kg/h、8.262kg/h, 1998年仅为1982年的8.6%。其中的底层鱼类资源量指数,1982、1998年分 别为44.438kg/h、1.248kg/h,各自占鱼类资源量总指数的46.1%、15.1%; 而中上层鱼类资源量指数分别为51.995kg/h、7.014kg/h,各自占鱼类资源 量总指数 的53.9%、84.9%。 渤海1982、1998年无脊椎动物的资源量指数分别为25.894kg/h、 1.727kg/h,1998年只占1982年的6.7%。 从以上的变化可以看出:16年来渤海近岸鱼类资源量指数和无脊椎动物资源 量指数均在急剧地下降;同时底层鱼类在鱼类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中上 层鱼类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5.生物资源个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 1982、1998年小黄鱼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100~190mm、85~145mm 银鲳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50~230mm、60~140mm;黄鲫的优势叉长组 分别为130~165mm、105~165mm。 1982、1998年3个季节鱼类个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51g、122g;1982、 1998年3个季节无脊椎动物个体的平均体重分布为91g、11.7g。 可以看出:16年来渤海近岸主要经济底层鱼类小黄鱼和主要经济中上层鱼类 银鲳的平均长度呈持续减小的趋势,经济价值较低的小型中上层鱼类黄鲫的平 均长度呈减小的变动态势;鱼类个体的平均体重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无脊椎 动物个体的平均体重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6.鱼卵、仔稚鱼的动态变化 1982、1998年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数分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8年调 查采集了41种,比1982年减少了11种。 主要经济底层种类鱼驷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1998年小黄鱼卵和白姑鱼卵的 数量仅为1982年的1/3和1/30,1998年没有采集到黑鳃梅童鱼和叫姑鱼的卵 和仔稚鱼,也没采到小黄鱼、白姑鱼和黄姑鱼的仔稚鱼,可见小黄鱼、白姑鱼 叫姑鱼和黑鳃梅童鱼资源的衰退是十分明显的。花鲈卵和仔稚鱼的数量也大量
5.生物资源个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 1982、1998年小黄鱼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100~190mm、85~145mm; 银鲳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50~230mm、60~140mm;黄鲫的优势叉长组 分别为130~165mm、105~165mm。 1982、1998年3个季节鱼类个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5.1g、12.2g;1982、 1998年3个季节无脊椎动物个体的平均体重分布为9.1g、11.7g。 可以看出:16年来渤海近岸主要经济底层鱼类小黄鱼和主要经济中上层鱼类 银鲳的平均长度呈持续减小的趋势,经济价值较低的小型中上层鱼类黄鲫的平 均长度呈减小的变动态势;鱼类个体的平均体重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无脊椎 动物个体的平均体重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6.鱼卵、仔稚鱼的动态变化 1982、1998年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数分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8年调 查采集了41种,比1982年减少了11种。 主要经济底层种类鱼卵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1998年小黄鱼卵和白姑鱼卵的 数量仅为1982年的1/3和1/30,1998年没有采集到黑鳃梅童鱼和叫姑鱼的卵 和仔稚鱼,也没采到小黄鱼、白姑鱼和黄姑鱼的仔稚鱼,可见小黄鱼、白姑鱼、 叫姑鱼和黑鳃梅童鱼资源的衰退是十分明显的。花鲈卵和仔稚鱼的数量也大量
减少1982年还能采集到一定数量的真鲷、绿鳍鱼、褐牙鲆和高眼鲽的鱼卵或 仔稚鱼,而1998年没有出现它们的鱼卵和仔稚鱼。1982年尚能采集到少量鳓 和条鳎的卵和仔稚鱼,1998年则没有采到。这一结果也反映了渤海底层优质 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 1998年黄鲫卵和仔稚鱼的数量仅为1982年的1/10和1/2;1998年青鳞沙丁 鱼卵、仔稚鱼为1982年的1/7和1/20。提鱼、斑祭、黄鲫和青鳞沙丁鱼卵数 变动的趋势与它们资源衰退的变动趋势也是一致的。 我们以渔业大省山东渔业资源变化作具体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省海洋渔业生产在渤海的渔获量变化于199437 634765t之间,年平均渔获量为437055t,其中1990年渔获量最低,1999年 渔获量最高(表1、图1)。渔获物主要由鲅鱼、鲳鱼、鲐鱼、小黄鱼、带鱼、 鲷类、黄姑鱼、鲆鲽类、鲈鱼、绿鳍马面屯、鳗鱼、梭鱼等鱼类资源,对虾、 鷹爪虾、毛虾、三疣梭子蟹等虾蟹类资源,魁蚶、毛蚶、杂色蛤、乌贼等贝类 资源和海蛰等其他渔业资源组成。其中鱼类渔获量84348-27628t,年平均 为188704t,占总渔获量的42.69%;虾蟹类渔获量41378-150347t,年平 一均为102131t,占总渔获量的23.10%;贝类渔获量59892-172992t,年平 一均为126052t,占总渔获量的28.51%;其他渔获量983—83881t,占总渔获 =
减少1982年还能采集到一定数量的真鲷、绿鳍鱼、褐牙鲆和高眼鲽的鱼卵或 仔稚鱼,而1998年没有出现它们的鱼卵和仔稚鱼。1982年尚能采集到少量鳓 和条鳎的卵和仔稚鱼,1998年则没有采到。这一结果也反映了渤海底层优质 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 1998年黄鲫卵和仔稚鱼的数量仅为1982年的1/10和1/2;1998年青鳞沙丁 鱼卵、仔稚鱼为1982年的1/7和1/20。提鱼、斑祭、黄鲫和青鳞沙丁鱼卵数 量 变动的趋势与它们资源衰退的变动趋势也是一致的。 我们以渔业大省山东渔业资源变化作具体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省海洋渔业生产在渤海的渔获量变化于199437— 634765t之间,年平均渔获量为437055t,其中1990年渔获量最低,1999年 渔获量最高(表1、图1)。渔获物主要由鲅鱼、鲳鱼、鲐鱼、小黄鱼、带鱼、 鲷类、黄姑鱼、鲆鲽类、鲈鱼、绿鳍马面屯、鳗鱼、梭鱼等鱼类资源,对虾、 鹰爪虾、毛虾、三疣梭子蟹等虾蟹类资源,魁蚶、毛蚶、杂色蛤、乌贼等贝类 资源和海蛰等其他渔业资源组成。其中鱼类渔获量84348—276628t,年平均 为188704t,占总渔获量的42.69%;虾蟹类渔获量41378—150347t,年平 均为102131t,占总渔获量的23.10%;贝类渔获量59892—172992t,年平 均为126052t,占总渔获量的28.51%;其他渔获量983—83881t,占总渔获 量 的
表1 1990—2000年山东省渤海渔获量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1997199819992000平均值 渤海产量357088430759431539375966523615467561606990634765543530437055 鱼类150238202910164714183012331964159579223585276628192338188704 虾蟹类413786070510087110521298763713940579150347139762102131 贝类814811224414345061385103502158476172992172574148692126052 其他83881280692268813905245271237510156119065271225175
年 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平均值 渤海产量 357088 430759 431539 375966 523615 467561 606990 634765 543530 437055 鱼 类 150238 202910 164714 183012 331964 159579 223585 276628 192338 188704 虾 蟹 类 41378 66705 100687 111052 129876 137139 140579 150347 139762 102131 贝 类 81481 122443 143450 161385 103502 158476 172992 172574 148692 126052 其 他 83881 28069 22688 13905 24527 12375 10156 11906 52712 25175 表1 1990—2000年山东省渤海渔获量
一渤海产量 一鱼类 一虾蟹类 一贝类米一其他 50 30 20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年份 图11990—2000年山东省渤海渔获量变化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份 渔获量(万t) 渤海产量 鱼类 虾蟹类 贝类 其他 图1 1990—2000年山东省渤海渔获量变化
其他 5.69 鱼类 贝类 42.69% 28.51% 虾蟹类 图290年代渔获物种类组成
虾蟹类 23.10% 鱼类 42.69% 其他 5.69% 贝类 28.51% 图2 90年代渔获物种类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