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及研究内容 ◆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概况 ◆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 作物的分类 ◆作物的起源和传播 ◆作物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概况 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作物的分类 作物的起源和传播 作物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及研究内容 作物的概念 广义:指所有经人工栽培的植物。 狭义:指在大田里栽培面积较大的栽培植物, 亦即通常所说的“庄稼”。 地球上的植物约30余万种,能被人类利用的约2500种。 经人工栽培的植物大约为1500种左右。 一般所说的作物都是指狭义的。 目前,我国的大田作物约有50余种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作物的概念 广义:指所有经人工栽培的植物。 狭义:指在大田里栽培面积较大的栽培植物, 亦即通常所说的“庄稼”。 地球上的植物约30余万种,能被人类利用的约 ,能被人类利用的约2500种。 经人工栽培的植物大约为1500种左右。 一般所说的作物都是指狭义的。 目前,我国的大田作物约有 ,我国的大田作物约有50余种。
二、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作物栽培学的形成 1.定义 必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 质形成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探讨 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理论和技术 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2. 形成 六、七千年前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明末清初西洋引进田间试验 √1958年李竞雄《作物栽培学》
二、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作物栽培学的形成 作物栽培学的形成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 质形成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探讨 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理论和技术 、低成本生产理论和技术 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1.定义 2.形成 六、七千年前 长江流域 种植水稻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明末清初 西洋引进田间试验 1958年 李竞雄 《作物栽培学》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1、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就对作物本身的研究来说,有作物形态、解剖、 生理、生态、生化、群体、群落等许多学科。 涉及作物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学科有农业气象学、 土壤学、农业化学、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等。 >2、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1)作物栽培学总论 (2)作物栽培学各论 (3)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1、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就对作物本身的研究来说,有作物形态、解剖、 生理、生态、生化、群体、群落等许多学科 、群落等许多学科。 涉及作物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学科有农业气象学、 土壤学、农业化学、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等 、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等。 2、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1)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 (2)作物栽培学各论 )作物栽培学各论 (3)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
(三)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研究对象从只注意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或轮作的 复合群体,乃致有关的连作、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发 (2)研究目标从单纯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产、优质、高效。 展 (3)研究领域从单纯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性、生产性,延伸到 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系统。 (4)研究途径从长期以来局限于土壤耕作,种植方式、水、肥、病 势 虫等单项技术试验和微观机理研究,发展到整体的横向的综合研究, 即微观和宏观研究并重。 (5)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单纯研究某一生育阶段或生产技术的田间试 验,发展到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指导栽培研究。 (6)研究性质从单纯隶属于自然科学,发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交叉的学科
(三)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研究对象从只注意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或轮作的 、多作或轮作的 复合群体,乃致有关的连作 ,乃致有关的连作、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2)研究目标从单纯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产 ,发展到着眼于高产、优质、高 效。 (3)研究领域从单纯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性、生产性,延伸到 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系统 、产后整个生产系统。 (4)研究途径从长期以来局限于土壤耕作,种植方式、水、肥、病 虫等单项技术试验和微观机理研究,发展到整体的横向的综合研究 ,发展到整体的横向的综合研究, 即微观和宏观研究并重。 (5)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单纯研究某一生育阶段或生产技术的田间试 验,发展到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指导栽培研究 发展到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指导栽培研究。 (6)研究性质从单纯隶属于自然科学,发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发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交叉的学科。 1 、 发 展 趋 势
2、展望 )()机械化方面 。(5)育秧方面 ,(2)耕作方面 (6)化控方面 (3)施肥方面 ● (7)农药方面 (4)排灌方面 (8)微电子技术 在农业上应用
2、展望 (1)机械化方面 (2)耕作方面 (3)施肥方面 (4)排灌方面 (5)育秧方面 (6)化控方面 (7)农药方面 (8)微电子技术 在农业上应用
LEXIO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