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种子行业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或种子行业自主 创业,可适应种子生产、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和种子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需求。岗位 技能要求掌握湖北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制种技术,种子生产加工贮藏与包装技术、 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和推广等基本理论。 作物生产技术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而设,它是一门研究作物 生长发有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素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 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农作物种植与 管理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作物生产技术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 前这门学科正在与生态学、气候学、作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 学科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农艺性状表达、生理代谢反应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次的结合,全 面系统地了解作物生产的生物学基础,揭示产量、品质形成的机理,达到高产优质生产调 控的目的。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有: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农业生态、土壤肥料基础知识。通 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目标:讲授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产量与品质形成、 本栽培技术等共性知识,以及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理论与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 学生应掌握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各指导作物生产与开展作物生产研究的能力。 同时注意思想教有,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1,能力目标 1)具备基本的田间观察能力,田间技术操作能力,作物生长发有诊断能力及指导区 域性生产的能力: 2)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作物的概念及分类 2)作物生长发有的基本规律与生理代谢特点 3)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4)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有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5)明确作物生产的原理,掌握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基本理论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种子行业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或种子行业自主 创业,可适应种子生产、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和种子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需求。岗位 技能要求掌握湖北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制种技术,种子生产加工贮藏与包装技术、 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和推广等基本理论。 作物生产技术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而设,它是一门研究作物 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 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农作物种植与 管理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作物生产技术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 前这门学科正在与生态学、气候学、作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 学科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农艺性状表达、生理代谢反应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次的结合,全 面系统地了解作物生产的生物学基础,揭示产量、品质形成的机理,达到高产优质生产调 控的目的。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有: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农业生态、土壤肥料基础知识。通 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目标:讲授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产量与品质形成、基 本栽培技术等共性知识,以及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理论与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 学生应掌握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指导作物生产与开展作物生产研究的能力。 同时注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1.能力目标 1) 具备基本的田间观察能力,田间技术操作能力,作物生长发育诊断能力及指导区 域性生产的能力; 2) 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 掌握作物的概念及分类 2) 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生理代谢特点 3) 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4) 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5) 明确作物生产的原理,掌握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基本理论
3.态度目标 1)具有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根据专业设置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职业活动 为导向,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 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通用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通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 块中的基本实验、实习为必学内容,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中的选做实哈、实习为选学 内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选用相应模块进行教学,并据此安排相应的实验、实习 2.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单元 学习任务及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说课 0.5 一、概述 作物分类与分布 1.5 学科发展及主要概念 2 作物生长发 作物生长发育特性 2 2 育与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与环境相关性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0.5 三、作物产量与 3 品质 作物产量的增产潜力 1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0.5 种植制度 4 四、作物栽培技 土壤耕作 术措施 播种与有苗移栽技术 3 1、水稻基本知识 4 2、有秧技术 1 5 五、水稻 3、移栽技术 2 4、田间管理 5、收获技术 1 1、小麦基本知识 4 6 六、小麦 2、播种技术 3、田间管理 4、收获技术 1 3 七、玉米 1、玉米基本知识 2、播种 2
3.态度目标 1) 具有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根据专业设置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职业活动 为导向,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 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通用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通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 块中的基本实验、实习为必学内容,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中的选做实验、实习为选学 内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选用相应模块进行教学,并据此安排相应的实验、实习。 2.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单元 学习任务及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一、概述 说课 0.5 作物分类与分布 1.5 学科发展及主要概念 2 2 二、作物生长发 育与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发育特性 2 作物生长与环境相关性 2 3 三、作物产量与 品质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0.5 作物产量的增产潜力 1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0.5 4 四、作物栽培技 术措施 种植制度 2 土壤耕作 1 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 3 5 五、水稻 1、水稻基本知识 4 2、育秧技术 1 3、移栽技术 2 4、田间管理 2 5、收获技术 1 6 六、小麦 1、小麦基本知识 4 2、播种技术 1 3、田间管理 2 4、收获技术 1 7 七、玉米 1、玉米基本知识 3 2、播种 2
3、田间管理 2 4、收获技术 1、油莱基本知识 3 8 2、播种 1 八、油菜 3、田间管理 4、收获技术 1 1、棉花基本知识2 9 九、棉花 2、播种2 2 3、田间管理与收获2 2 1、大豆基本知识2 2 1 10 十、大豆 2、播种1 3、田间管理2 4、收获技术1 1 3.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1 课程单元名称 概述 课时数 4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作物种植区划情况:学会栽培作物分类的主 要方法 1、作物的概今及分举2、我国作物种植风切3、南方地风 学习内容 作物生产特点与潜力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学生已有基础 王瓖与肥科、植物病虫害 致师所需执教能力嬰求 课程单元2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生长发有与环境条件课时数4 学习日标 能清楚描述作物形态:熟悉各坏境因素与作物生长发 有的密切关系 学习内容 1、作物基本生长发有规律、作物生产的特性:2、环境 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石基础 士瓖与肥料科、植物病虫害 致师所需执教能力求
3、田间管理 2 4、收获技术 1 8 八、油菜 1、油菜基本知识 3 2、播种 1 3、田间管理 1 4、收获技术 1 9 九、棉花 1、棉花基本知识 2 2 2、播种 2 2 3、田间管理与收获 2 2 10 十、大豆 1、大豆基本知识 2 2 2、播种 1 1 3、田间管理 2 2 4、收获技术 1 1 3.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 1 课程单元名称 概述 课时数 4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作物种植区划情况;学会栽培作物分类的主 要方法 学习内容 1、作物的概念及分类 2、我国作物种植区划 3、南方地区 作物生产特点与潜力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2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课时数 4 学习目标 能清楚描述作物形态;熟悉各环境因素与作物生长发 育的密切关系 学习内容 1、作物基本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产的特性; 2、环境 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3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产量与品质课时数2 学习目标 熟练当地三种主要作物的田间测产了解什么是作物 的品质改良 学习内容 1、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作物品质的形成及改良手 段3、认识我国现有的产品品质标识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士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4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栽培主要环节课时数6 学会种植方式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熟练运用士壤耕 学习目标 作方法:熟练运用作物田间管理相关技术:掌握种 处理技术与播种技术 学习内容 1、主要的作物种植方式及布局2、常见士壤耕作方法3、 田间管理相关技术4、播种、育苗及移栽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王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致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5 课程单元名称 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 课时数 26 米) 装采本地风的士理合种技术,堂据士理乐合期琴占及 学习目标 观察记载方法 灵活运用田间管理技术:掌握作物栽 培质量的检查及调查方法 学习内容 1、禾谷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2、禾谷类作物高产稳产优 质安全生态的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6 课程单元名称 油料作物(油菜) 课时数6☐
课程单元 3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产量与品质 课时数 2 学习目标 熟练当地三种主要作物的田间测产;了解什么是作物 的品质改良 学习内容 1、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作物品质的形成及改良手 段 3、认识我国现有的产品品质标识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4 课程单元名称 作物栽培主要环节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学会种植方式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熟练运用土壤耕 作方法;熟练运用作物田间管理相关技术;掌握种子 处理技术与播种技术 学习内容 1、主要的作物种植方式及布局 2、常见土壤耕作方法 3、 田间管理相关技术 4、播种、育苗及移栽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5 课程单元名称 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 米) 课时数 26 学习目标 熟悉本地区的主要育秧技术;掌握主要生育期特点及 观察记载方法;灵活运用田间管理技术;掌握作物栽 培质量的检查及调查方法 学习内容 1、禾谷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2、禾谷类作物高产稳产优 质安全生态的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6 课程单元名称 油料作物(油菜) 课时数 6
学习日标 热练掌握油料作物的栽培技术:掌握生育状况调查与 测产技术: 学习内容 油料作物的生长发有规律2、油料作物的主要栽培技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致学条件求 学生已有基础 士瓖与肥科、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7 课程单元名称 棉花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掌握棉花、麻类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田间生产技术 学习内容 1、棉花的生物学特性2、主要生产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学生己有基础 王廉与肥科、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婴求 课程单元8 课程单元名称 大豆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掌据大显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田间生产技术 学习内容 1、大豆的生物学特性2、主要生产技术 教学法和球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学生已石基础 士壤与肥科、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嬰求 四、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2讨程者核说明 3。集中实训考核说明:实践技能的考核以实训为主。实训课教学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各 环节的技能考核、实训报告质量为依据,三者分别占30%、50%、20%。 4.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学习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40%+实践技能考核40% 五、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使用教材:作物生产技术栽培技术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2月,第3版:李 陆主编 参考书: 作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立勇,丁艳锋主编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油料作物的栽培技术;掌握生育状况调查与 测产技术; 学习内容 1、油料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2、油料作物的主要栽培技 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7 课程单元名称 棉花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掌握棉花、麻类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田间生产技术 学习内容 1、棉花的生物学特性 2、主要生产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课程单元 8 课程单元名称 大豆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掌握大豆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田间生产技术 学习内容 1、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2、主要生产技术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条件要求 无 学生已有基础 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四、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2.过程考核说明: 3.集中实训考核说明:实践技能的考核以实训为主。实训课教学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各 环节的技能考核、实训报告质量为依据,三者分别占 30%、50%、20%。 4.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学习平时成绩 20%+期末考试 40%+实践技能考核 40% 五、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使用教材:作物生产技术栽培技术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年 2 月,第 3 版;李振 陆主编 参考书: 作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立勇,丁艳锋主编
植物生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董树亭主编 作物栽培学,高等教有出版社,王荣栋,尹经章主编 作物栽培,高等教有出版社,刘玉风,张翠翠主编 作物栽培(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李振陆主细 农作物生产技术(种植专用),中国农业出版社会,李振陆主 作物栽培学各论,习操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印,蔡明历,胡立勇,杨国正等 其它教学资源: 六编制说明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 教学单位负责人: 说明:结合课程特点,不一定100%套用,尤其公共课程
植物生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董树亭主编 作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荣栋,尹经章主编 作物栽培,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玉凤,张翠翠主编 作物栽培(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李振陆主编 农作物生产技术(种植专用),中国农业出版社会,李振陆主编 作物栽培学各论,刁操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印,蔡明历,胡立勇,杨国正等 其它教学资源: 六 编制说明 编 制 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 教学单位负责人: 说明: 结合课程特点,不一定 100%套用,尤其公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