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导学案2 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内容感知 不是所有的素材或者素材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能够写入文章,必然要经过作者的 筛选和提炼。这个筛选、提炼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最后作者写入文 章的材料一定是精心选择后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服务于中心,才能更加 有力地表现作者的想法和情感。要达到这一步,首先我们就要努力地去理解材料, 要认真分析材料各部分的属性和联系,从而获取它们的意义。其次,要提高我们 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写作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的认识又是不停地变化或者说是提高的,所以要提高写作的水平,认识水 平的提高就成了关键。 要点阐释 什么是素材? 提示:素材是指艺术家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 材料。 2.什么叫分析和综合? 提示: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 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的各个 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3.认识水平和处理素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提示:从素材中发掘的意义随着作者的不同而不同,关键就在于不同的作者,他 们的认识水平不同。另外,即使是同一作者,他的认识水平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罗中立创作《父亲》的过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最初他只画了个守粪的农 民,这时候的作品和他最初的创作素材还没有太大的距离,而后,又画成了一个 农民,最后才画成了《我的父亲》,而最终定名为“父亲”。到这时他才感觉到, 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得到了完全的表达。《父亲》也因此成为一幅名画,打动着你 我。你看,这不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吗? 4.如何理解“中心印象”? 提示: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它和认识水平 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认识水平高了,对材料也就会更有把握,也就能更准 确地找到材料的“中心”。当然,坚持对“中心”的理解的训练也能提高人的 认识水平 例文赏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导学案 2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内容感知 不是所有的素材或者素材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能够写入文章,必然要经过作者的 筛选和提炼。这个筛选、提炼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最后作者写入文 章的材料一定是精心选择后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服务于中心,才能更加 有力地表现作者的想法和情感。要达到这一步,首先我们就要努力地去理解材料, 要认真分析材料各部分的属性和联系,从而获取它们的意义。其次,要提高我们 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写作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的认识又是不停地变化或者说是提高的,所以要提高写作的水平,认识水 平的提高就成了关键。 要点阐释 1.什么是素材? 提示:素材是指艺术家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 材 料。 2.什么叫分析和综合? 提示: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 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的各个 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3.认识水平和处理素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提示:从素材中发掘的意义随着作者的不同而不同,关键就在于不同的作者,他 们的认识水平不同。另外,即使是同一作者,他的认识水平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罗中立创作《父亲》的过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最初他只画了个守粪的农 民,这时候的作品和他最初的创作素材还没有太大的距离,而后,又画成了一个 农民,最后才画成了《我的父亲》,而最终定名为“父亲”。到这时他才感觉到, 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得到了完全的表达。《父亲》也因此成为一幅名画,打动着你 我。你看,这不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吗? 4.如何理解“中心印象”? 提示: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它和认识水平 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认识水平高了,对材料也就会更有把握,也就能更准 确地找到材料的“中心”。当然,坚持对“中心 ”的理解的训练也能提高人的 认识水平。 例文赏析
【例文一】 这篇文章最显著的句式是问句,短短的文字内总共六个问句,而且分布于文章的 各个部分。正如“知识导引”所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写自己的感受”。而作 者对情感的抒写更多的就是由这诸多的问句来引发的。文章开篇便是两组设问, 这两组问题引导着作者自己开始了对这个素材的意义的探寻,也引导着我们这些 读者走入画中人物的内心。实际上这种探寻的开始也就是分析素材的开始,在接 下来的行文中,作者给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作者同样是用问的形式 来作出的,“是要说劳动的甘苦,还是要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是要诉说丰 收的喜悦,还是要说这丰收来之不易?”文章结束的一问更是对这幅画(这个素 材)的意义的进一步探求,“究竟要给我们多少启迪呢?”使得文章言已尽而意 未穷 【例文二】 在对同一素材的处理上,这两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借鉴,使我们进一步理 解了人的认识水平与素材处理的关系。对于素材的处理,两位作者都在画作的内 容上下足了工夫,观察非常细腻,并且饱含着浓烈的情感。只是这一篇文章又借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第四段,作者用了一组排比的句式,带我们走入一个想象 的天地,人物像是真的活了一样,既虚幻又真实。作者面对这份素材时所感受的 情感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很不同于前文的一处。另外,对比手法的使用 也使得这一篇文章在思想深度上不同于前文。第四段、第五段两处把眼前这幅画 中的人物和30多年前的旧社会中受苦的人进行比照,结合了个人的或者是一代 人的生活经验,进而发掘出了素材与众不同的社会意义,这样就使作品在对社会 的关注上更胜一筹,充斥着一种让人感动的“历史责任感”。 由于这是一篇“评介”性的文章,带有向别人介绍的意图,所以文中使用了第二 人称的写作手法和“朋友,……”等一系列带有呼告语气的排比。排比句步步深 入,从开始的“你看过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吗”到“看看这幅画吧”到“仔 细地端详这幅画吧”再到“再仔细地看看这幅画吧”,最后是“朋友,你呢”的 反问。这些都让文章有了亲切感,一下子就打动了读者,感染了他人,走进了读 者的内心。 【例文三】 这篇文章写在屠格涅夫生命的晚期,收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里。这 时期,他旅居国外,理想受挫,身患重病,情绪悲观。所以《散文诗》里的大部 分作品都流露出前途渺茫、浮生若梦的消极的情调。可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的更 多的是批判的深刻和对社会丑陋面目的鄙视。屠氏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 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 象,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使 读者在愉悦、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它说的是一个所谓“傻瓜”,因为 别人对他不重视,他就想了一招,到处寻找有成就的名人、为大家欢迎的作品和 人物,加以彻底的否定,猛烈地攻击和丑化,借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
【例文一】 这篇文章最显著的句式是问句,短短的文字内总共六个问句,而且分布于文章的 各个部分。正如“知识导引”所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写自己的感受”。而作 者对情感的抒写更多的就是由这诸多的问句来引发的。文章开篇便是两组设问, 这两组问题引导着作者自己开始了对这个素材的意义的探寻,也引导着我们这些 读者走入画中人物的内心。实际上这种探寻的开始也就是分析素材的开始,在接 下来的行文中,作者给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作者同样是用问的形式 来作出的,“是要说劳动的甘苦,还是要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是要诉说丰 收的喜悦,还是要说这丰收来之不易?”文章结束的一问更是对这幅画(这个素 材)的意义的进一步探求,“究竟要给我们多少启迪呢?”使得文章言已尽而意 未穷。 【例文二】 在对同一素材的处理上,这两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借鉴,使我们进一步理 解了人的认识水平与素材处理的关系。对于素材的处理,两位作者都在画作的内 容上下足了工夫,观察非常细腻,并且饱含着浓烈的情感。只是这一篇文章又借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第四段,作者用了一组排比的句式,带我们走入一个想象 的天地,人物像是真的活了一样,既虚幻又真实。作者面对这份素材时所感受的 情感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很不同于前文的一处。另外,对比手法的使用 也使得这一篇文章在思想深度上不同于前文。第四段、第五段两处把眼前这幅画 中的人物和 30 多年前的旧社会中受苦的人进行比照,结合了个人的或者是一代 人的生活经验,进而发掘出了素材与众不同的社会意义,这样就使作品在对社会 的关注上更胜一筹,充斥着一种让人感动的“历史责任感”。 由于这是一篇“评介”性的文章,带有向别人介绍的意图,所以文中使用了第二 人称的写作手法和“朋友,……”等一系列带有呼告语气的排比。排比句步步深 入,从开始的“你看过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吗”到“看看这幅画吧”到“仔 细地端详这幅画吧”再到“再仔细地看看这幅画吧”,最后是“朋友,你呢”的 反问。这些都让文章有了亲切感,一下子就打动了读者,感染了他人,走进了读 者的内心。 【例文三】 这篇文章写在屠格涅夫生命的晚期,收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里。这一 时期,他旅居国外,理想受挫,身患重病,情绪悲观。所以《散文诗》里的大部 分作品都流露出前途渺茫、浮生若梦的消极的情调。可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的更 多的是批判的深刻和对社会丑陋面目的鄙视。屠氏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 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 象,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使 读者在愉悦、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它说的是一个所谓“傻瓜”,因为 别人对他不重视,他就想了一招,到处寻找有成就的名人、为大家欢迎的作品和 人物,加以彻底的否定,猛烈地攻击和丑化,借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
嘲笑别人:“你还在相信权威吗?”他用这个办法把人们唬住了,于是别人开始 把他当作权威了,报纸也来请他主持评论栏目。屠格涅夫接着写道: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虽然一般来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 这儿,你试试不再去崇拜吧一一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们中间,小丑们是能很好地生活的。” 读到这里,人们会感到一百多年前屠氏观察到的、讽喻的这种社会现象,似乎就 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多么熟悉而又令人悲哀。作者也正是用他的高超的认识水 平在我们熟悉的生活里发现了这个深刻的、不同寻常的素材。 附 门槛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 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 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 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嘲笑别人:“你还在相信权威吗?”他用这个办法把人们唬住了,于是别人开始 把他当作权威了,报纸也来请他主持评论栏目。屠格涅夫接着写道: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虽然一般来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 这儿,你试试不再去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们中间,小丑们是能很好地生活的。” 读到这里,人们会感到一百多年前屠氏观察到的、讽喻的这种社会现象,似乎就 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多么熟悉而又令人悲哀。作者也正是用他的高超的认识水 平在我们熟悉的生活里发现了这个深刻的、不同寻常的素材。 附: 门 槛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 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 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 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 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点评:一个“门槛”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个“门槛”隔开了两种人生,一个“门 槛”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和真诚,一个“门槛”检验着一个战士对世界的认知和 对生命价值的判定。“门槛”作为一个可视而又寓含深广的象征符号,它所启示 给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当是无法穷尽的。象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围绕着“门 槛”,作家还设计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诸如“女郎”“重浊的声音”“犯 罪”“傻瓜”“圣人”等,也都赋予了相应的含义。因此,整篇散文诗的意蕴是 极其丰厚的。 写作导引 这个写作材料和“话题探究”非常相似,文章的写作可以以例文一、二为参 照。所谓“观后感”应类似于“读后感”,重点在“感”上,就是通过对画面的 视觉描述,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另外,文字材料作为照片的补充道出了摄 影者的创作意图和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一种深入认识的 可能。追寻着作者的创作足迹和思考方向,我们的文章也能轻易地走进一个具有 深广社会背景的天地,来思考、分析造成这种苦难的种种因素,并综合这些因素, 做出自己的评判 、设置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训练我们对素材的理解能力,通过寻找“中心印象” 以便更好地认识素材。这里需要说明的,所谓的“中心印象”是因人而异的,不 同的认识主体会有不同的“中心印象”。比如这则素材,有的人可能把“中心” 放在“一大群人”的身上,结合最后的那句感慨,来谈看客的冷漠或造成这种现 象的外在因素。有的人可能把“中心”放在“孔雀”的身上,来展现一个看似美 丽的东西可能拥有一个大家难以接受的不堪,联系现实说说人类美容美体的问 题。有的人可能把“中心”放在“主人”的身上,来讽刺那些为经济利益不惜违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 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 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点评:一个“门槛”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个“门槛”隔开了两种人生,一个“门 槛”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和真诚,一个“门槛”检验着一个战士对世界的认知和 对生命价值的判定。“门槛”作为一个可视而又寓含深广的象征符号,它所启示 给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当是无法穷尽的。象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围绕着“门 槛”,作家还设计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诸如“女郎”“重浊的声音”“犯 罪”“傻瓜”“圣人”等,也都赋予了相应的含义。因此,整篇散文诗的意蕴是 极其丰厚的。 写作导引 一、这个写作材料和“话题探究”非常相似,文章的写作可以以例文一、二为参 照。所谓“观后感”应类似于“读后感”,重点在“感”上,就是通过对画面的 视觉描述,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另外,文字材料作为照片的补充道出了摄 影者的创作意图和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一种深入认识的 可能。追寻着作者的创作足迹和思考方向,我们的文章也能轻易地走进一个具有 深广社会背景的天地,来思考、分析造成这种苦难的种种因素,并综合这些因素, 做出自己的评判。 二、设置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训练我们对素材的理解能力,通过寻找“中心印象” 以便更好地认识素材。这里需要说明的,所谓的“中心印象”是因人而异的,不 同的认识主体会有不同的“中心印象”。比如这则素材,有的人可能把“中心” 放在“一大群人”的身上,结合最后的那句感慨,来谈看客的冷漠或造成这种现 象的外在因素。有的人可能把“中心”放在“孔雀”的身上,来展现一个看似美 丽的东西可能拥有一个大家难以接受的不堪,联系现实说说人类美容美体的问 题。有的人可能把“中心”放在“主人”的身上,来讽刺那些为经济利益不惜违
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那么这里面有没有一个最好的“中心”呢?作者写一段文 字,一定会有一个他想着意强调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一段文字所传达出的信息 定会有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区别。那么我们来看这段素材,从现象到记者揭 示原因,再到人们的感叹,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一个问题:这是怎样的生财有道? 明白了这一点,最好的“中心”在那儿自然也就确定了。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 况,就是出题人故意营造多种立意的可能,那么自然就不存在好与不好的问题了。 至于材料的扩展问题会在本章第三节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说。同学们在此不妨 先作尝试,来积累一些扩展的经验,对后面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前面的“要点阐释”中我们已经做了解释,什么是素材。再到这一道题, 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从这种原始材料中提炼意义,与在材料作文中所强 调的审题异曲同工。这实际上就是确定文章立意的过程,所以这一节的题目才是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立意有了,写作的主体内容也似乎就可以确定了。 我们在这里引入了这个材料的原文,可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 环球时报 印度天气燥热,银行、商店等许多公共场所都为人们提供饮用水。初到印度时, 我看到大多公共水桶旁只放了一两个水杯或水瓶,不禁心生疑惑:难道所有人要 共用一个喝水杯吗? 观察久了才发现,印度人之所以能用一个瓶子喝水,是因为他们在公共场所喝水 的方式实在高明,恐怕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把瓶子高高举过 头,然后仰起脖子张开嘴巴,让瓶子在距离嘴唇30到50厘米的空中横下,瓶口 微微一倾,水便汩汩流岀,就像水龙头里的自来水一样倾倒进下面大张的嘴巴里 水一个劲地流,在半空中泛着太阳的光,男人的喉结随着水均匀地凹下凸起,女 人则发出咕咕的吞咽声。半瓶水一口气灌进肚,嘴唇竟没被打湿。 我曾试图学习这个高难度动作,挺直脖子,大张嘴巴,但等水灌进的一刹那,整 个身心仿佛被淹没了,水一点没进喉咙,反而从嘴角、鼻孔,甚至眼睛里溢出, 呛得我差点背过气去。 那印度人为什么这样喝水呢?当地人告诉我,这是一种习惯,就像中国人从小就 会用筷子一样无师自通。据说这种习惯最初来自种姓制度,高种姓人认为低种姓 人“不洁”,于是在共用一个瓶子喝水时,就不让瓶与嘴接触,以免沾上“晦 但也有人说这是种文明表现,既卫生又节约。不过,这种高难动作只有在饮用公 共水时才上演,当印度人独自饮水时,嘴唇和水杯便经常亲密接触了。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任彦)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
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那么这里面有没有一个最好的“中心”呢?作者写一段文 字,一定会有一个他想着意强调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一段文字所传达出的信息 一定会有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区别。那么我们来看这段素材,从现象到记者揭 示原因,再到人们的感叹,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一个问题:这是怎样的生财有道? 明白了这一点,最好的“中心”在那儿自然也就确定了。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 况,就是出题人故意营造多种立意的可能,那么自然就不存在好与不好的问题了。 至于材料的扩展问题会在本章第三节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说。同学们在此不妨 先作尝试,来积累一些扩展的经验,对后面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前面的“要点阐释”中我们已经做了解释,什么是素材。再到这一道题, 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从这种原始材料中提炼意义,与在材料作文中所强 调的审题异曲同工。这实际上就是确定文章立意的过程,所以这一节的题目才是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立意有了,写作的主体内容也似乎就可以确定了。 我们在这里引入了这个材料的原文 ,可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 环球时报 印度天气燥热,银行、商店等许多公共场所都为人们提供饮用水。初到印度时, 我看到大多公共水桶旁只放了一两个水杯或水瓶,不禁心生疑惑:难道所有人要 共用一个喝水杯吗? 观察久了才发现,印度人之所以能用一个瓶子喝水,是因为他们在公共场所喝水 的方式实在高明,恐怕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把瓶子高高举过 头,然后仰起脖子张开嘴巴,让瓶子在距离嘴唇 30 到 50 厘米的空中横下,瓶口 微微一倾,水便汩汩流出,就像水龙头里的自来水一样倾倒进下面大张的嘴巴里。 水一个劲地流,在半空中泛着太阳的光,男人的喉结随着水均匀地凹下凸起,女 人则发出咕咕的吞咽声。半瓶水一口气灌进肚,嘴唇竟没被打湿。 我曾试图学习这个高难度动作,挺直脖子,大张嘴巴,但等水灌进的一刹那,整 个身心仿佛被淹没了,水一点没进喉咙,反而从嘴角、鼻孔,甚至眼睛里溢出, 呛得我差点背过气去。 那印度人为什么这样喝水呢?当地人告诉我,这是一种习惯,就像中国人从小就 会用筷子一样无师自通。据说这种习惯最初来自种姓制度,高种姓人认为低种姓 人“不洁”,于是在共用一个瓶子喝水时,就不让瓶与嘴接触,以免沾上“晦 气”。 但也有人说这是种文明表现,既卫生又节约。不过,这种高难动作只有在饮用公 共水时才上演,当印度人独自饮水时,嘴唇和水杯便经常亲密接触了。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任彦)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内容感知 这一节讨论的主要是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问题,或者准确一点是研究在议论文的 写作中必然要使用到的一种手法,教材把它和材料向记叙文转化所使用的扩展手 法都放在了第三节,在那里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在向议论文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要的简洁。所谓必要的简洁,是 指转化后的材料要尽量保留原材料的必要信息,并且材料的叙述要做到要言不 烦。这里提到的“始发叙述”也可以看做是作文所给的材料与文章内容的一种过 渡,例文一、二都是很好的说明。其次,转化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中心, 也就是说材料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文章的立意。在转化中要着意突出与观点相关 的内容使之得到有效的强化,而同时弱化与立意不相关或者是不甚相关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连接句”。 要点阐释 1.什么是例证? 提示: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例证法。它是指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 的一种论证方法。那么在论证时使用的实例就可以称之为例证了。为了使同学们 对这种方法有个清楚的认识,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作一下说明。 比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在讲到“顽固分子”时说:“顽固派 他们总有一套计划,其计划是如何损人利己以及如何装两面派之类。但是从来的 顽固派,所得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他们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 终。”就这个结论,毛泽东引用古今中外一些例子来加以证明:张伯伦过去一心 意想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从德国和英法的战争爆发的 那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打在他自己的脚上了。而且直到目前,这块石头还在 打张伯伦。袁世凯想打老百姓的脚,结果打了他自己,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死了 段褀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等等,他们都想镇压人民,但结果被人民推翻了, 这些例子是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论点,而且能使人从历史中洞见现实,从 经验中引出规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 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 都要用到的。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不能只把例子摆在论点后,而不去揭示论点与论 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加以充分的分析、说理,就不能把观点阐述清楚,文章就 会变得简单化,缺乏内在的逻辑力量。摆出事实后,需要讲道理。另外,例证法 中所选的例子,一定要真实而有典型性,否则就无法说明问题 2.在“知识导引”的第一个大项的第三小项中有这么一段话“第二个事例着眼 于类比,‘把墙壁凿一个洞,想必是不规则的,和那天我见到的窗口类 似;…’”那么什么是类比呢?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内容感知 这一节讨论的主要是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问题,或者准确一点是研究在议论文的 写作中必然要使用到的一种手法,教材把它和材料向记叙文转化所使用的扩展手 法都放在了第三节,在那里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在向议论文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要的简洁。所谓必要的简洁,是 指转化后的材料要尽量保留原材料的必要信息,并且材料的叙述要做到要言不 烦。这里提到的“始发叙述”也可以看做是作文所给的材料与文章内容的一种过 渡,例文一、二都是很好的说明。其次,转化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中心, 也就是说材料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文章的立意。在转化中要着意突出与观点相关 的内容使之得到有效的强化,而同时弱化与立意不相关或者是不甚相关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 使用“连接句”。 要点阐释 1.什么是例证? 提示: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例证法。它是指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 的一种论证方法。那么在论证时使用的实例就可以称之为例证了。为了使同学们 对这种方法有个清楚的认识,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作一下说明。 比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在讲到“顽固分子”时说:“顽固派, 他们总有一套计划,其计划是如何损人利己以及如何装两面派之类。但是从来的 顽固派,所得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他们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 终。”就这个结论,毛泽东引用古今中外一些例子来加以证明:张伯伦过去一心 一意想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从德国和英法的战争爆发的 那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打在他自己的脚上了。而且直到目前,这块石头还在 打张伯伦。袁世凯想打老百姓的脚,结果打了他自己,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死了。 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等等,他们都想镇压人民,但结果被人民推翻了。 这些例子是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论点,而且能使人从历史中洞见现实,从 经验中引出规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 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 都要用到的。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不能只把例子摆在论点后,而不去揭示论点与论 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加以充分的分析、说理,就不能把观点阐述清楚,文章就 会变得简单化,缺乏内在的逻辑力量。摆出事实后,需要讲道理。另外,例证法 中所选的例子,一定要真实而有典型性,否则就无法说明问题。 2.在“知识导引”的第一个大项的第三小项中有这么一段话“第二个事例着眼 于类比,‘把墙壁凿一个洞,想必是不规则的,和那天我见到的窗口类 似;……’”那么什么是类比呢?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类比是一种推理方式,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并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 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文章中由匡衡凿的洞在不规则上和“我”曾经见过的 那个窗口相似,匡衡的家境也和那个小姑娘相似,对学习的执著也相似,而匡衡 是取得了成功了的,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姑娘也会走出自己的路。当然,这 种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也就是说它最终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必然正确的。所以类 比推理在议论文中一定要慎用,例文一措辞是很有分寸的,作者只是说“只要她 保持这一份执著精神,她会走出自己的路的”,并没有肯定她一定会取得像匡衡 那样的成功。 例文赏析 【例文一】 这篇例文最值得学习的是文章中“连接句”的使用,同学们可以试着找一找。 现在,我们把它们摘录下来: “这窗口是贫穷的象征,窗口里的眼睛反映了对学习的渴望与执著。” “他家境贫寒,和那位小姑娘类似;对学习的执著,也类似。……她会走出自己 的路。” “福楼拜跟匡衡不太一样,没有那么穷,但又一样,都是那么勤奋。……打开了 自己的成功之窗。” “纵观古今,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勤劳的,无一不是执著的。” 正因为有了这些句子的连接,整篇文章都很好地围绕在一个明确的中心之下,并 且让我们读起来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可谓水到 渠成。尽管,文中的“窗”有实有虚,可作者却能在这些连接句的帮助下使全文 由实入虚,再由虚入实,进而在第三个事例上升华出“窗”对他人的意义,让 “窗”成了一种激励 为了进一步展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联系,我们再举个例子。看下面这段文字,这 是一篇文章中使用的例证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被一名技术员指责公司在网络浏览 器的开发上落后于对手,盖茨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承认了他的错误,并向其他与会 人员道歉,但这也宣告了微软在经营方向上转型的开始。盖茨后来在谈起这件事 时说:“我不想在面子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的确会 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 如果我们只看到这儿的话,你能说出这篇文章的立意吗?肯定有些难度,因为这 段文字可以生发出很多的立意。但这段文字放在任何立意的文章中都必然地缺少
提示:类比是一种推理方式,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并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 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文章中由匡衡凿的洞在不规则上和“我”曾经见过的 那个窗口相似,匡衡的家境也和那个小姑娘相似,对学习的执著也相似,而匡衡 是取得了成功了的,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姑娘也会走出自己的路。当然,这 种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也就是说它最终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必然正确的。所以类 比推理在议论文中一定要慎用,例文一措辞是很有分寸的,作者只是说“只要她 保持这一份执著精神,她会走出自己的路的”,并没有肯定她一定会取得像匡衡 那样的成功。 例文赏析 【例文一】 这篇例文最值得学习的是文章中“连接句”的使用,同学们可以试着找一找。 现在,我们把它们摘录下来: “这窗口是贫穷的象征,窗口里的眼睛反映了对学习的渴望与执著。” “他家境贫寒,和那位小姑娘类似;对学习的执著,也类似。……她会走出自己 的路。” “福楼拜跟匡衡不太一样,没有那么穷,但又一样,都是那么勤奋。……打开了 自己的成功之窗。” “纵观古今,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勤劳的,无一不是执著的。” 正因为有了这些句子的连接,整篇文章都很好地围绕在一个明确的中心之下,并 且让我们读起来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可谓水到 渠成。尽管,文中的“窗”有实有虚,可作者却能在这些连接句的帮助下使全文 由实入虚,再由虚入实,进而在第三个事例上升华出“窗”对他人的意义,让 “窗”成了一种激励。 为了进一步展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联系,我们再举个例子。看下面这段文字,这 是一篇文章中使用的例证: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被一名技术员指责公司在网络浏览 器的开发上落后于对手,盖茨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承认了他的错误,并向其他与会 人员道歉,但这也宣告了微软在经营方向上转型的开始。盖茨后来在谈起这件事 时说:“我不想在面子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的确会 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 如果我们只看到这儿的话,你能说出这篇文章的立意吗?肯定有些难度,因为这 段文字可以生发出很多的立意。但这段文字放在任何立意的文章中都必然地缺少
一些明显的与观点相结合的句子,也就是缺少必要的“连接句”。后面加上一句 这样的话是否就好多了呢?“盖茨的成功并没有使他的耳朵被塞住,这是否也可 以算作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呢?”而这篇文章的立意正是“学会聆听”。 【例文二】 结合着这一节的内容来看,这篇例文供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少。首先,它的始发转 述很精彩,完全符合要求,非常的简明。三言两语便引入了文章的核心,好与坏 对比鲜明,一开篇便展现出了辩证的意味,这必然能很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 次,段落间的过渡也很自然。“物是如此,人也一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 样?”轻轻几笔就串联起了文章的主体,可谓流畅。还有,这篇例文的整体感很 好,特别是结尾,观点明确清晰 但这篇文章在材料的使用上却有很大的不足。第一处,第三段末使用的项羽和韩 信的例子在可靠性上让人怀疑。《史记》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更多的恐怕只是 作者的一种猜想。退一步说,即使项羽真是这么考虑的,难道他的乌江自刎和不 使用韩信就有这么必然的联系,用了韩信就可以避免最后的失败吗?第二处,文 章的立意在第一段就写得很清楚了,世界本来就充满着既好又坏的矛盾,所以要 全面地看问题。第四段为进一步说明观点的正确,又举了居里夫人、诺贝尔和贝 多芬的例子,其中贝多芬的例子最为不当,失聪无论对谁来说都不能算“好”, 我们总不至于把贝多芬在音乐上的成就归于他的失聪吧!看下面这段文字,文章 的题目是“感悟沟通”,试试看你能不能看出它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沟通,可我们又该怎样沟通?沟通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两 耳失聪的贝多芬,多么想和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沟通,当经过一切努力仍无济于事 时,他没有放弃,而是用心灵之声给人类奉献出一章章优美的交响曲;双目失明 的海伦多么想和外界的一切色彩沟通,当努力失败后,她没有放弃,而是用心灵 之笔给人类献上一篇篇震撼之作 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沟通”的内涵,它的意思是“使双方能通连” 而贝多芬和海伦两个事例都是一种单方的倾诉,谈下上相互通连的意思。由此我 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训,绝不能为了文章表面上材料的充实而漠视材料和观点的 和谐统一。 写作导引 、要得出观点就必须认真分析材料,材料中涉及的实验包含两部分,并分别得 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我们的分析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两个结论进行比较,考虑是 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同,很明显实验的条件不一样,那么接着再问,这两部分实验 在条件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实质性的区别呢,答案也容易得出,一个营造的是突如 其来的危机,而另一个其危险的到来是缓慢、不易觉察的。好了,到了这儿,材 料的立意就在这看似矛盾的答案中显现了,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面对重大的危机很容易提高警惕,从而走出困境;而在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困难 面前放松警惕,从而一步步陷入困境,最终不可挽回。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仅把
一些明显的与观点相结合的句子,也就是缺少必要的“连接句”。后面加上一句 这样的话是否就好多了呢?“盖茨的成功并没有使他的耳朵被塞住,这是否也可 以算作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呢?”而这篇文章的立意正是“学会聆听”。 【例文二】 结合着这一节的内容来看,这篇例文供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少。首先,它的始发转 述很精彩,完全符合要求,非常的简明。三言两语便引入了文章的核心,好与坏 对比鲜明,一开篇便展现出了辩证的意味,这必然能很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 次,段落间的过渡也很自然。“物是如此,人也一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 样?”轻轻几笔就串联起了文章的主体,可谓流畅。还有,这篇例文的整体感很 好,特别是结尾,观点明确清晰。 但这篇文章在材料的使用上却有很大的不足。第一处,第三段末使用的项羽和韩 信的例子在可靠性上让人怀疑。《史记》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更多的恐怕只是 作者的一种猜想。退一步说,即使项羽真是这么考虑的,难道他的乌江自刎和不 使用韩信就有这么必然的联系,用了韩信就可以避免最后的失败吗?第二处,文 章的立意在第一段就写得很清楚了,世界本来就充满着既好又坏的矛盾,所以要 全面地看问题。第四段为进一步说明观点的正确,又举了居里夫人、诺贝尔和贝 多芬的例子,其中贝多芬的例子最为不当,失聪无论对谁来说都不能算“好”, 我们总不至于把贝多芬在音乐上的成就归于他的失聪吧!看下面这段文字,文章 的题目是“感悟沟通”,试试看你能不能看出它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沟通,可我们又该怎样沟通?沟通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两 耳失聪的贝多芬,多么想和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沟通,当经过一切努力仍无济于事 时,他没有放弃,而是用心灵之声给人类奉献出一章章优美的交响曲;双目失明 的海伦多么想和外界的一切色彩沟通,当努力失败后,她没有放弃,而是用心灵 之笔给人类献上一篇篇震撼之作。 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沟通”的内涵,它的意思是“使双方能通连”。 而贝多芬和海伦两个事例都是一种单方的倾诉,谈下上相互通连的意思。由此我 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训,绝不能为了文章表面上材料的充实而漠视材料和观点的 和谐统一。 写作导引 一、要得出观点就必须认真分析材料,材料中涉及的实验包含两部分,并分别得 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我们的分析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两个结论进行比较,考虑是 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同,很明显实验的条件不一样,那么接着再问,这两部分实验 在条件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实质性的区别呢,答案也容易得出,一个营造的是突如 其来的危机,而另一个其危险的到来是缓慢、不易觉察的。好了,到了这儿,材 料的立意就在这看似矛盾的答案中显现了,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面对重大的危机很容易提高警惕,从而走出困境;而在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困难 面前放松警惕,从而一步步陷入困境,最终不可挽回。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仅把
大问题视为问题,更多的时候要着力解决好小问题,否则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变成 大问题,而到时候再想着去重视它却已经晚了。以上谈到的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 当然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们建议同学们首先把材料进行“有机转化”,参照 前面的例子试写多种形式的“始发叙述”,可以是例文二的样子,也可以是“导 引”中“灵活处理”的样子。只要在其中加入能体现观点的“连接句”就可以 了。多做一些训练能更好地发现其中的技巧 附(*注意画横线的句子):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一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 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 原开淸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中心) 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 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 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连接句)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 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 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连接句)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 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做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 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 不屈的坚贞气节。(连接句)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 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 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连接句)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 的美丽,没有等岀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莤才是我们的最仹选择。(连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 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 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大问题视为问题,更多的时候要着力解决好小问题,否则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变成 大问题,而到时候再想着去重视它却已经晚了。以上谈到的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 当然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们建议同学们首先把材料进行“有机转化”,参照 前面的例子试写多种形式的“始发叙述”,可以是例文二的样子,也可以是“导 引”中“灵活处理”的样子。只要在其中加入能体现观点的“连接句”就可以 了。多做一些训练能更好地发现其中的技巧。 附(*注意画横线的句子):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 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 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中心)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 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 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连接句)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 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 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连接句)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 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做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 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 不屈的坚贞气节。(连接句)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 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 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连接句)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 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连 接句)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 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 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 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的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 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莤,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昋斗,生命之花 才会常开不败,(中心)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二、任何一个具有一定意蕴的材料都有成为例证的可能,就看我们怎么去发掘 我们已经知道同一材料可以为不同的观点的文章服务,这一则材料就具备这种潜 质。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转化之后,可以提炼出不同的意义。比如,侧重从“挚友 角度组织材料,那么这个材料就可以来说明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的友谊。相似的 例证还有我们古代的被人广为传颂的“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 两位好友。两人曾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而多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 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 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临阵脱逃,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管 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齐桓公即位后,鲍叔 牙又向桓公力荐管仲为相,而甘愿位在管仲之下。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 前悲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后人即以“管鲍之交”表示不以物移 坚贞真挚的情谊)。还可以从“默默无闻的肖邦”这个角度组织,讨论对权威的 认识 三、这道题训练的重点在“始发转述”上,当然也有同一材料服务于不同论点的 训练。这些问题前面己经说得很详细了,不再赘言。只是另外再补充一个材料, 同样是探寻真理的感人事例。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荒烟蔓草里仿佛游荡着一个光辉的身影,苏格拉底,这 个不死的灵魂在永不疲惫地捎带着神的圣谕,不住地向来去匆匆的人们发送着理 性的光环。他是一个出身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 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的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 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 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 新纪元,通过他的教诲产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新学派,并通过他们 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他貌不出众,但言谈话语富有魅力,他在辩论之中 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公元前399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 是两项,不敬城邦所敬的诸神而引进了新神,并败坏了青年,结果被判刑。朋友 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 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 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 罚。苏格拉底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 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 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 终年69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伟大哲人,另 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 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的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 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 才会常开不败,(中心)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二、任何一个具有一定意蕴的材料都有成为例证的可能,就看我们怎么去发掘。 我们已经知道同一材料可以为不同的观点的文章服务,这一则材料就具备这种潜 质。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转化之后,可以提炼出不同的意义。比如,侧重从“挚友” 角度组织材料,那么这个材料就可以来说明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的友谊。相似的 例证还有我们古代的被人广为传颂的“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 两位好友。两人曾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而多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 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 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临阵脱逃,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管 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齐桓公即位后,鲍叔 牙又向桓公力荐管仲为相,而甘愿位在管仲之下。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 前悲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后人即以“管鲍之交”表示不以物移、 坚贞真挚的情谊)。还可以从“默默无闻的肖邦”这个角度组织,讨论对权威的 认识。 三、这道题训练的重点在“始发转述”上,当然也有同一材料服务于不同论点的 训练。这些问题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不再赘言。只是另外再补充一个材料, 同样是探寻真理的感人事例。 公元前 399 年,在雅典的荒烟蔓草里仿佛游荡着一个光辉的身影,苏格拉底,这 个不死的灵魂在永不疲惫地捎带着神的圣谕,不住地向来去匆匆的人们发送着理 性的光环。他是一个出身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 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的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 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 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 新纪元,通过他的教诲产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新学派,并通过他们 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他貌不出众,但言谈话语富有魅力,他在辩论之中 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公元前 399 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 是两项,不敬城邦所敬的诸神而引进了新神,并败坏了青年,结果被判刑。朋友 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 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 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 罚。苏格拉底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 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 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 终年 69 岁。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 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