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学习目标】: 1、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 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 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 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 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 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 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己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 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鉴赏角度是“文 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 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 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 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1、种树郭橐驼传 【知人论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 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 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 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 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 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 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21岁时中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了主张 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学习目标】: 1、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 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 “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 “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 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 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 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 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 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鉴赏角度是“文 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 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 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 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1、种树郭橐驼传 【知人论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 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 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 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 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 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 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21 岁时中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了主张 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
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 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 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 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 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 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 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和自身不幸的感叹。他在哲学上,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打击了当时 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对佛教妥协,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著有《河东先生集》。 【课文赏析】 、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命名由来及籍里 第二段介绍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 第三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 第四段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 第五段点明写作目的。 、研读课文 ①阅读1-2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②阅读第3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 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 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 ③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 何做官呢? 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 以“蕃生”,“安性”。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1、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 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 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 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总结扩展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
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 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 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 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 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 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 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和自身不幸的感叹。他在哲学上,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打击了当时 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对佛教妥协,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著有《河东先生集》。 【课文赏析】 一、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命名由来及籍里。 第二段介绍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 第三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 第四段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 第五段点明写作目的。 二、研读课文 ① 阅读 1-2 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② 阅读第 3 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 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 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 ③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 何做官呢? 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 以“蕃生”,“安性”。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1、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 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 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 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总结扩展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
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 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 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 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 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生构表 总说 分珠 木之性《理论说明) 以顺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致3、顺其自然《议论) 4、他植者走反〔反面申述 对比有 5、利树之木、并不高深 自谦明理 3)“新”和“养人”有何通之 处2 M解其实之:蓄 已高顺显日之,B=套 爪[ 其实仇之 早民 【总结】 1、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 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 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 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 “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 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 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 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 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 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 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总结】 1、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 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 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 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 “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 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淸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 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 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人论世】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 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 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 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 《书》《礼》《易》《春秋》。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 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体会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 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 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 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 轻率的一面) 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 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 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
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 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 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人论世】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 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 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 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 《书》《礼》《易》《春秋》。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 51、39、31、18、60 岁。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 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一、体会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1.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 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 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 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 轻率的一面) 2.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 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 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
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 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 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 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 晳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 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 逍遥自在,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 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思索余地。) 、体会孔子对弟子的评论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曾皙:赞同他的志向,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 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 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 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 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体会孔子形象 1.孔子为什么不直接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而是先从自己谈起? 学生看第一段,请个别学生朗读。 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作 出铺垫。体现了孔子态度谦和、亲切,循循善诱的教风 2.还有其他地方表现出孔子这一教风吗?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鼓励曾点说出自己的想法
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 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 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 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 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 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 逍遥自在,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 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思索余地。) 二、体会孔子对弟子的评论。 对子 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 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曾 皙:赞同他的志向,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 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 叹, 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 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 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三:体会孔子形象 1.孔子为什么不直接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而是先从自己谈起? 学生看第一段,请个别学生朗读。 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作 出铺垫。 体现了孔子态度谦和、亲切,循循善诱的教风。 2.还有其他地方表现出孔子这一教风吗?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鼓励曾点说出自己的想法
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一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 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一一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他作 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 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的问题,针对性强 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皙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 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促使曾皙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 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皙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 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 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四、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 1)、一篇短文,如此生动而丰富。其言微,其旨大 本文如同《论语》的其他篇章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 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 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 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 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 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本文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 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2)、写作特点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 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 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 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3、项脊轩志 【知人论世】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 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
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 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他作 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 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的问题,针对性强。 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晳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 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促使曾晳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 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晳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 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 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四、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 (1)、一篇短文,如此生动而丰富。其言微,其旨大。 本文如同《论语》的其他篇章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 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 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 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 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 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本文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 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2)、写作特点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 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 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 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3、项脊轩志 【知人论世】 归有光(1507~1571 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 岁能 文,20 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
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 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 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 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 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 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 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 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 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淸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 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归有光从小 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 的脊梁。) 归有光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 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脊轩志》,就是属 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 方法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课文赏析】 (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一一突出“慈爱关怀”)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 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 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 ◆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扭门扉曰:‘儿蹇乎?欲食乎?’吾从 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 语言细节来分析)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 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 岁才中举,后 8 次考进士 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 20 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 生”。他直到 60 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 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 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 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 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 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 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 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归有光从小 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 的脊梁。) 归有光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 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脊轩志》,就是属 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 方法。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课文赏析】 (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 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 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 ◆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 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 语言细节来分析)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 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 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 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 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 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 作者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一一突出“殷切期望 (1)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 的疼惜?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阖门 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 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 情 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一一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 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此时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 一一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 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2)“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 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 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 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 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 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 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 作者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1)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 的疼惜?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阖门 ——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 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 情。 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 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 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此时: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 ——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 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2) “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 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 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
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 单纯的悲伤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 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 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 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3)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一一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 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 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 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 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多方面的感受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归有光的内心伤痛的重要内容。于是当作者瞻 顾遗迹,回想当年祖母的殷切希望,又怎能不长号痛哭呢? 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 (三)、成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痛失爱妻,有多痛,为什么,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如何?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间古事,或凭几学书。 (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 (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 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 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 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 生活的记忆)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满意的小屋,胜过无情的宫殿”,于我于妻,项脊轩都是一间满意的小屋。可后 来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
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 单纯的悲伤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 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 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 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3)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 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 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 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 35 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 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 60 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 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三、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多方面的感受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归有光的内心伤痛的重要内容。于是当作者瞻 顾遗迹,回想当年祖母的殷切希望,又怎能不长号痛哭呢? 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 (三)、成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痛失爱妻,有多痛,为什么,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如何?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 (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 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 “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 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 生活的记忆)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满意的小屋,胜过无情的宫殿”,于我于妻,项脊轩都是一间满意的小屋。可后 来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
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久卧病无聊依靠,依赖—一内心惨淡,精神无 所寄托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 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 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 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 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归有光23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 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 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29岁, 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 能不感慨万千呢? 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 【小结】: 1、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 归有光无限伤心?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 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 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 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 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2、即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 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 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通过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 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令我们为之心恸,为之情伤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 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 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 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 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久卧病无聊 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 所寄托。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 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 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 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 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归有光 23 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 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 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 29 岁, 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 能不感慨万千呢? 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 【小结】: 1、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 归有光无限伤心? 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 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 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 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 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2、即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 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 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通过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 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令我们为之心恸,为之情伤。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 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 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 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 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