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概述
概 述 宋代文学
主要内容】 、宋代文学的背景 、宋代文学的特征 三、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 一、宋代文学的背景 二、宋代文学的特征 三、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宋代文学的背景 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还同时存在着辽 (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 1227)等几个民族政权。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07年由辽太祖耶律 阿保机创建,1125年为金所灭;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由金太祖完颜阿 骨打创建,1234年为蒙宋联军所灭; 西夏是党项羌建立的政权,1038年,元昊称帝 1227年灭亡
一、宋代文学的背景 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还同时存在着辽 (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 1227)等几个民族政权。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07 年由辽太祖耶律 阿保机创建,1125年为金所灭;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 年由金太祖完颜阿 骨打创建, 1234年为蒙宋联军所灭; 西夏是党项羌建立的政权,1038 年,元昊称帝, 1227 年灭亡
辽北宋西夏形势辽上京 州 契丹 中京 东京 西 内夏 黄头回纥 兴庆夏州 的海 太原 东 海 桥驿 黄海 应天 洛阳 东 A东 吐蕃八诸部 江 西藏自治区 四形减面 梓州∴ 德镇 大理 海 曾起义地点 主要战场 泉州 流 宋抗辽路线 辽侵宋路线 Drrjnuslst广州外 求 ;王小波、李顺起义地区 1:3200万 南海 北宋东京城 DTA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隆 120(黄龙府 金南宋西夏形势 西 00克烈部 1203年并入蒙古 金 辽 西内 中都 兴庆 渤海 吐 青海 东 黄 蕃 东 等 大敢关 襄阳 建 成 怖安明形 x 福 海 大 贵 西 泉州 流 主要战场 宋入民抗金活动地 广州岱 产西族 一阳求 岳飞执金语线 金军慢宋路线 1:3200万 南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崇文抑武的策 宋王朝重用读书人,不但 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 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甚至 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用文 人担任。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 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 十之一也。—宋太祖
1.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王朝重用读书人,不但 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 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甚至 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用文 人担任。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 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 十之一也。——宋太祖
1.1大开科举考试之风 与唐代相比,科举考试的在两个方面有了显着的变 化:一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一是录取人数的增加。在制 度完善方面,宋代科举采取了弥封、誉录等制度,并将 主考官和阅卷官都集中在贡院集体阅卷,不得与外人接 触。这和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录取的人数方 面,宋代比唐代的录取人数是大为增加。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藩于穷 漠,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尤不可及也 民谣: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 读书高
1.1大开科举考试之风 与唐代相比,科举考试的在两个方面有了显着的变 化:一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一是录取人数的增加。在制 度完善方面,宋代科举采取了弥封、誉录等制度,并将 主考官和阅卷官都集中在贡院集体阅卷,不得与外人接 触。这和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录取的人数方 面,宋代比唐代的录取人数是大为增加。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藩于穷 漠,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尤不可及也 民谣: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 读书高
12对外政策的软弱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最为严重的朝代,而且在对外实力 上始终十分衰弱,十战九败。 北宋: 辽: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 西夏: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前后,直到1127年亡于金 南宋: 金:1141年绍兴和议1164年隆兴和议1208年嘉定和 议三次和议导致南宋北伐士气越来越弱,最后完全陷入苟且偷安 的战局上,直至1276年被蒙元所灭
1.2对外政策的软弱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最为严重的朝代,而且在对外实力 上始终十分衰弱,十战九败。 北宋: 辽 :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 西夏 :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前后,直到1127年亡于金 南宋: 金:1141年 绍兴和议 1164年 隆兴和议 1208年嘉定和 议三次和议导致南宋北伐士气越来越弱,最后完全陷入苟且偷安 的战局上,直至1276年被蒙元所灭
2.文化背景
2.文化背景
2.1狸学 内容:重名物制度→重性命义理 方法:重章句训诂→重缘词生义 指导思想:重笃守家法→重独抒胸臆 治学目的:重钩沉古义→重为现实服务 理学建立:从周敦颐始,其后主要人物有: 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邵雍 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人 各派的士大夫往往怀有比较自觉的卫道意识,并积极的著书弘 扬已说、摈斥异己。 北宋后期: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人的新学、旧学之争 旧学内部: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 南宋:朱熹与二陆之争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2.1理学 内 容: 重名物制度→ 重性命义理 方 法: 重章句训诂→重缘词生义 指导思想:重笃守家法→重独抒胸臆 治学目的:重钩沉古义→重为现实服务 理学建立:从周敦颐始,其后主要人物有: 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邵雍 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人 各派的士大夫往往怀有比较自觉的卫道意识,并积极的著书弘 扬己说、摈斥异己。 北宋后期: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人的新学、旧学之争 旧学内部: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 南 宋:朱熹与二陆之争 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