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北朝本土作家:“北地三才” 二、南北文风的差异以及成因 、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四、庾信: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第六章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一、北朝本土作家:“北地三才” 二、南北文风的差异以及成因 三、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四、庾信: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北地三才” 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 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 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 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 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 收,号“北地三才
一、 “北地三才” 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 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 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 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 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 收,号“北地三才
“北地三才” 北朝后期(从北魏末期到北齐)的三个重要本土 作家的合称。 他们分别是:温子昇、邢邵、魏收。 温子昇、邢邵世称“温邢”;温子昇卒后,邢 邵又与魏收并称“邢魏”。温子昇为北魏文人之首, 成就最高
“北地三才” 北朝后期(从北魏末期到北齐)的三个重要本土 作家的合称。 他们分别是:温子昇、邢邵、魏收。 温子昇、邢邵世称“温邢”;温子昇卒后,邢 邵又与魏收并称“邢魏”。温子昇为北魏文人之首, 成就最高
温子昇 捣衣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蠣蝓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本诗写思妇秋夜捣衣,思念征夫。情景交融,意境凄美,音调 悠长宛转,七言、五言相间。沈德潜《古诗源》:“直是唐人。” 时人王晖业:“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 我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
温子昇 捣 衣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本诗写思妇秋夜捣衣,思念征夫。情景交融,意境凄美,音调 悠长宛转,七言、五言相间。沈德潜《古诗源》:“直是唐人。” 时人王晖业:“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 我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
邢邵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 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 归来岂相识? “所作诏诰,文体宏 丽”“每公卿会议,事典故,劭援 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 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北间第一才士 济阴温子升为文上之冠,世论谓之 温邢’″(《北齐书邢劭传》)。 《北史》
邢邵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 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 归来岂相识? “所作诏诰,文体宏 丽” , “每公卿会议,事典故,劭援 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 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 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 ‘温邢’”(《北齐书·邢劭传》)。 北间第一才士 ——《北史》
魏收 魏收机警能文,但生性轻薄,人 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 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 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 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 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挟琴歌 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惠 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的下成行
魏收 魏收机警能文,但生性轻薄,人 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 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 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 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 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挟琴歌 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筯下成行
南北文风的差异以及成因 南北文学发展不平衡,因为政权对峙、地理环 境、自然气候、人文风貌等原因,导致了文学风格、 风貌上的差异,具体说北方朴质雄厚、南方清丽柔 媚。北方重实用、尚真实、求朴野,抒发情怀,不 修饰,不造作;南方重文采、声韵、对仗,追求形 式美。 《隋书·文学传序》论南北文风:“江左宫商 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 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 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 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 文质彬彬,尽美尽善矣
二、南北文风的差异以及成因 南北文学发展不平衡,因为政权对峙、地理环 境、自然气候、人文风貌等原因,导致了文学风格、 风貌上的差异,具体说北方朴质雄厚、南方清丽柔 媚。北方重实用、尚真实、求朴野,抒发情怀,不 修饰,不造作;南方重文采、声韵、对仗,追求形 式美。 《隋书·文学传序》论南北文风:“江左宫商 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 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 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 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 文质彬彬,尽美尽善矣
三、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书籍交流:在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等途径, 导致人才交流与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 交融。 使臣通聘:因割据政权之间的战事而羁留使者, 掳掠人材,或由于受到政治倾轧而逃奔敌国,这种楚 材晋用方式,在客观上也造成南北之间的交流。 南人入北、北人入南:在南北接触中作用更大的, 还是迁入北方的文士。宇文氏政权注意任用南人,不 惜强留。庾信、王褒被强留北方,终身未归,这是分 裂时代才有的特殊人生。不过,如此刻骨铭心的苦楚 遭遇,竞嫁接出兼具南北之长的文学硕果,似乎是历 史给予的一种补偿
三、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书籍交流:在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等途径, 导致人才交流与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 交融。 使臣通聘:因割据政权之间的战事而羁留使者, 掳掠人材,或由于受到政治倾轧而逃奔敌国,这种楚 材晋用方式,在客观上也造成南北之间的交流。 南人入北、北人入南:在南北接触中作用更大的, 还是迁入北方的文士。宇文氏政权注意任用南人,不 惜强留。庾信、王褒被强留北方,终身未归,这是分 裂时代才有的特殊人生。不过,如此刻骨铭心的苦楚 遭遇,竟嫁接出兼具南北之长的文学硕果,似乎是历 史给予的一种补偿
四、庾信是南北文风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字子山。 其特殊经历与艺术造诣上“穷南北 之胜”,成为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 庾信经历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仕南朝梁。庾信和其父庾肩吾 与徐摘、徐陵父子,都是萧纲周围 的宫廷文人,被称为“徐庾体”。 多奉和应制之作,内容单薄轻浅。 后期出使西魏被留,后西魏被 北周所代,庾信历仕两朝。长期羁 旅他乡,多思念故国之作,内容丰 富深刻
四、庾信是南北文风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字子山。 其特殊经历与艺术造诣上“穷南北 之胜”,成为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 庾信经历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仕南朝梁。庾信和其父庾肩吾 与徐摛、徐陵父子,都是萧纲周围 的宫廷文人,被称为“徐庾体”。 多奉和应制之作,内容单薄轻浅。 后期出使西魏被留,后西魏被 北周所代,庾信历仕两朝。长期羁 旅他乡,多思念故国之作,内容丰 富深刻
1、前期 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 宫廷生活,内容浅薄。如《和咏舞》、《奉和初秋》、 《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等,无非是风花雪月、醇酒美 人、歌声舞影。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风格, 聚行鱼”(《奉和山池》)。如“荷风惊浴鸟,桥影 但是他的有些诗也有清新之 同时在永明新体诗的影响下,他的诗在描摹物象、 锤炼字句、声律运用、诗境创造等写作技巧方面,还是 有一定贡献的。如其《鸟夜啼》七言八句,声调铿锵, 已基本符合律诗的平仄。再如《燕歌行》拓展了七言古 诗的体制,不但篇幅变长以便铺叙,而且配合感情的起 伏,变逐句押韵为数句一转韵。他早期对诗歌形式的多 方面探索值得珍视,明代杨慎指出:“庾信之诗,为梁 之冠冕,启唐之先鞭。”(《升庵诗话》卷三)
1、前期 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 宫廷生活,内容浅薄。如《和咏舞》、《奉和初秋》、 《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等,无非是风花雪月、醇酒美 人、歌声舞影。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风格, 但是他的有些诗也有清新之句,如“荷风惊浴鸟,桥影 聚行鱼”(《奉和山池》)。 同时在永明新体诗的影响下,他的诗在描摹物象、 锤炼字句、声律运用、诗境创造等写作技巧方面,还是 有一定贡献的。如其《乌夜啼》七言八句,声调铿锵, 已基本符合律诗的平仄。再如《燕歌行》拓展了七言古 诗的体制,不但篇幅变长以便铺叙,而且配合感情的起 伏,变逐句押韵为数句一转韵。他早期对诗歌形式的多 方面探索值得珍视,明代杨慎指出:“庾信之诗,为梁 之冠冕,启唐之先鞭。”(《升庵诗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