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和考试探微 蔡肇基 2009.9.12
现代文阅读训练和考试探微 蔡 肇 基 2009.9.12
、现代文阅读:师生永远之痛 在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2009年进一步 增加了阅读的分量,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要求。 从总分值来说,文科现代文阅读所占总分达 到了23(必考)+15(选考)+30(加试) =68分,理科考生现代文阅读总分达到了23 (必考)+15(选考)=38分。现代文阅读 考分如何,对语文总分及高考总分影响极大, 举足轻重。 遗憾的是,现代文阅读考分甚低。 历来如此,今年尤甚
一、现代文阅读:师生永远之痛 在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2009年进一步 增加了阅读的分量,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要求。 从总分值来说,文科现代文阅读所占总分达 到了23(必考)+15(选考)+30(加试) =68分,理科考生现代文阅读总分达到了23 (必考)+15(选考)=38分。现代文阅读 考分如何,对语文总分及高考总分影响极大, 举足轻重。 遗憾的是,现代文阅读考分甚低。 历来如此,今年尤甚
1.1999年以来现代文阅读得分百分比 年小阅读%大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总分% 199956.5852.44 61.02 2000 59.75 45.00 63.80 200169.4254,38 64.27 2002 83.83 47.72 64.35 2003 64.7552.44 5787 2004 4922 58,01 2005 495 2006 2007 2008 49,7 41.6 49.2 2009 37.0 53.1 59.5
年 小阅读% 大阅读% 论述类% 实用类% 总分% 1999 56.58 52.44 61.02 2000 59.75 45.00 63.80 2001 69.42 54,38 64.27 2002 83.83 47.72 64.35 2003 64.75 52.44 57.87 2004 49.22 58.01 2005 49.5 2006 2007 2008 49.7 41.6 49.2 2009 37.0 53.1 59.5 1.1999年以来现代文阅读得分百分比
2.2009年现代文阅读各题得分 11题文学作品阅读5分2.21分 44.20 12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3.53分 58.83 13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0.27分 04.50 14题文学作品阅读6分2.49分 41.50 (题共85分)(4题共37.0%) 15-16题(1) 9分5.25分 58.33% 15-16题(2) 9分6.12分 68.00% 17题(1) 6分2.72分 45.33 17题(2) 6分2.80分 46.67%
11题文学作品阅读 5分 2.21分 44.20% 12题文学作品阅读 6分 3.53分 58.83 % 13题文学作品阅读 6分 0.27分 04.50% 14题文学作品阅读 6分 2.49分 (4题共8.5分) 41.50% (4题共37.0%) 15-16题(1) 9分 5.25分 58.33% 15-16题(2) 9分 6.12分 68.00% 17题(1) 6分 2.72分 45.33% 17题(2) 6分 2. 80分 46.67 % 2.2009年现代文阅读各题得分
3.2009年附加题得分 题号 分值 实际得分 得分率 附加题 40分 19.00分 47.50% 19题 6分 4.16分 69.33% 20-21题 4分 1.73分 43.25% 文言总 10分 5.89分 58.90% 22题 5分 1.99分 39.80% 23题(1) 4分 1.92分 48.00% 23题(2) 6分 1.36分 22.67% 24题 3分 1.87分 62.33% 25题 6分 52分 25.33% 26题 6分 4.45分 74.17% 阅读总 30分 13.11分 43.70%
题号 分值 实际得分 得分率 附加题 40分 19. 00分 47.50% 19题 6分 4.16 分 69.33% 20-21题 4分 1.73分 43.25% 文言总 10分 5.89分 58.90% 22题 5分 1.99分 39.80% 23题(1) 4分 1.92分 48. 00% 23题(2) 6分 1.36分 22.67% 24题 3分 1.87分 62.33% 25题 6分 1.52分 25.33% 26题 6分 4.45分 74.17% 阅读总 30分 13.11分 43.70% 3.2009年附加题得分
现代文阅读得分低于文言文阅读得分。 永远之痛,是因为什么? 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教师的现代文阅读 理念及平日的阅读训练指导到底怎样,从而, 学生答题的情况怎样;二是命题本身及参考 答案是否科学,难易是否适度;三是阅卷教 师把握评分标准是否准确合理 让我们主要来看看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的情况。 学生的答题自有许多问题
现代文阅读得分低于文言文阅读得分。 永远之痛,是因为什么? 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教师的现代文阅读 理念及平日的阅读训练指导到底怎样,从而, 学生答题的情况怎样;二是命题本身及参考 答案是否科学,难易是否适度;三是阅卷教 师把握评分标准是否准确合理。 让我们主要来看看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的情况。 学生的答题自有许多问题
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 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领起全文内容。(2分)表明文章由实 到虚的思路,(2分)激发读者的思考。(1分) 考生:要点一,答出“提出疑问,表明中 心”、“铺垫、承上启下、引出主题或思路、 奠定感情基调”,显然不符合要求。要点二, 基本没有同学答得出。要点三,答成设置悬念 为下文作铺垫均不得分
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 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领起全文内容。(2分)表明文章由实 到虚的思路,(2分)激发读者的思考。 (1分) 考生:要点一,答出“提出疑问,表明中 心”、“铺垫、承上启下、引出主题或思路、 奠定感情基调”,显然不符合要求。要点二, 基本没有同学答得出。要点三,答成设置悬念、 为下文作铺垫均不得分
12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 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 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 处)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 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学生:基本只谈功效
12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 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 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 处)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 体 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学生:基本只谈功效
①都江堰不污染环境,不危及生态,不切 断鱼类洄游的路线;②都江堰既能防洪,又 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③都江 堰干净持久,从容运转,滋养着几千万人民。 都江堰是2200多年前李冰运用人类智慧劈 引水修筑而成的,都江堰的修筑更加体现 了人类智慧,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并 造福子民,孕育出流水至高的文化,所以, 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①都江堰不污染环境,不危及生态,不切 断鱼类洄游的路线;②都江堰既能防洪,又 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③都江 堰干净持久,从容运转,滋养着几千万人民。 都江堰是2200多年前李冰运用人类智慧劈 山引水修筑而成的,都江堰的修筑更加体现 了人类智慧,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并 造福子民,孕育出流水至高的文化,所以, 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 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 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 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 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 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
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 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 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 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 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 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