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复习 —语言赏析(一)
现代文阅读复习 ——语言赏析(一)
考点说明 对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 和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品析理解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 和思想感情
考点说明 对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 和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品析理解。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 和思想感情
答题失误类型: 1、答非所问 ÷2、要点不全 3、表述不准
答题失误类型: ❖1、答非所问 ❖2、要点不全 ❖3、表述不准
)、从内容上看: 方法一: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例:“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你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湘潭市中考题2011)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作者把 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 “无所谓有”;有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就“无 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请你紧扣关键词,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0·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例:“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你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湘潭市中考题·2011)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作者把 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 “无所谓有”;有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就“无 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请你紧扣关键词,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0·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方法一: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一)、从内容上看:
()、从内容上看: 方法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把 握作者的真正用意。 例:“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句的含义是什么?(2011内江市中考题) 答:杜小康在经受磨砺之后的心里逐渐成熟了, 已经能面对孤独,承担磨难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 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 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2012达州市中考 题)
方法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把 握作者的真正用意。 例:“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一 句的含义是什么?( 2011·内江市中考题) 答:杜小康在经受磨砺之后的心里逐渐成熟了, 已经能面对孤独,承担磨难。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 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 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2012.达州市中考 题) (一)、从内容上看:
谷题思路 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抓关键词 联条上下文 化合蓄为直白组织语言作答
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答题思路 抓关键词 化含蓄为直白 联系上下文 组织语言作答
从结构上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 记的是他的背影。(选自《背影》)文首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一作为革命 家的方面。(选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中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 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文末 (选自《我的母亲》)
从结构上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 记的是他的背影。(选自《背影》)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 家的方面。(选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 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选自《我的母亲》) 文首 文中 文末
二)、从结构上看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文中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文末作用: (1)、篇末点题,起到画龙点睛;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文首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文中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文末作用: (1)、篇末点题,起到画龙点睛;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二)、从结构上看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测小试牛刀: 叶圣陶评价《孔乙已》一文时说:“小说中最 妙的文字是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 “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苏州市中考题·2011) 答: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 地位,更巧妙地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小试牛刀: 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 妙的文字是‘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 “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苏州市中考题·2011) 答: 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 地位,更巧妙地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三)从写作方法看: 主要从用词、修辞、句式等 角度入手赏析
主要从用词、修辞、句式等 角度入手赏析 (三)从写作方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