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692.2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TEPE1023 课程性颜 专业必修课程 授理对像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分 2.0 学 主讲教师 黄耀松 修订日期 2023年5月15日 指定教材 胡《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第2饭,中回科学技术大学出板社,209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工测量技术)包温度测量、热流计、比热和相支清热测整、烧热和其他反应热测量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草操主要热工参数、设备及其测量原理。 1.1了解常用热工参数: 1.2掌提热工参数测量主要设备及其测量原星: 课程目标2: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对动力机械的结枸和系统有直观的认识,能够分析和解决运行过程遇到的们题。 2.1通过大作业“燃烧炉内温度、热流、翻射等参数测量”,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学习,提高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养,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华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要 适过系统学习,热短 塑主要热工参 1,1章握温度测量原理及测量 通过第二章“温度测量”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 半业要求 夏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数、设备及其测 仪器 掌握温度测量基础理论和主要测量仪器, 量原理, 毕业求4:42能第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过第三有 华业要末1:1适过系统学习,熟练热

《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Thermal Measuring Technique 课程代码 TEPE1023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 分 2.0 学 时 36 主讲教师 黄耀松 修订日期 2023年5月15日 指定教材 胡芃,《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热工测量技术》包括温度测量、热流计、比热和相变潜热测量、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测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热辐射性质测量以及粘度测量,涉及相关基 础理论、主要测量方法、原理及装置,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热工参数测量相关基础理论,熟悉主要测量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主要热工参数、设备及其测量原理。  1.1 了解常用热工参数;  1.2 掌握热工参数测量主要设备及其测量原理; 课程目标2: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对动力机械的结构和系统有直观的认识,能够分析和解决运行过程遇到的问题。  2.1 通过大作业“燃烧炉内温度、热流、辐射等参数测量”,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 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养。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通 过系统学习,掌 握主要热工参 数、设备及其测 量原理。 1.1掌握温度测量原理及测量 仪器。 通过第二章“温度测量”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温度测量基础理论和主要测量仪器。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2掌握热流的测量及热流计 的使用。 通过第三章“热流计”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 解热流计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半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蒙程热 过四“出共与零猎热”知古的受习 工基密星论与基础知识 13握比热容和相变浩热的 业要求4:41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测量原理及其测量仪器。 学生能够学比热容及相支潜热的测量原理及其测 量设备 去并理辉其话用范围, 华业变求4:4+2能第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 毕业要求: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学探热 工基地论与基础知识, 通过第五“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学习,学生能 毕业要求4:41掌按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够了解烧热和反应热的测量原理及测量设备 法井理解其适用范围。 半业要求4:42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 毕业要求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探热 工基碰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掌拇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业要求4:42能够基于专业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草程热 T其论与其出知识 毕业要求4:41掌控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去并理解其适用范出. 毕业要求4:+2能能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毕业更求1:1遇过系统学习,熟练草热 “酷度测量”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黏度 毕业要求4:41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去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能第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华业变求:1通过实习实战积累初步的工 ,1通过课程作业通过大作 半业变求9:9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索养、工 课程目标2:具 “燃桃炉内温度、热流、热易 程养、和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10:10-1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意 识。 养,对热工测 理论及仪器有直 毕到业要求:11能够就工程实践中出现的 观的认现,能敏 问题做出面和口头的清表达 分析和解决运行 些业题求7:.1过时实习实切步的工 过程选到的问 ,2通过大量的运行案例学 习。提高解决实际向愿的能力 通过第二到第八拿中知识点的学习,应用案例教 毕业要求:9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 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程素养、和杜会责任感, 程素养 毕业要求11:山-1能练就工程实践中出现的 问题做出节面和口头的清瑞表友达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3掌握比热容和相变潜热的 测量原理及其测量仪器。 通过第四章“比热容与相变潜热”知识点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比热容及相变潜热的测量原理及其测 量设备。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4  掌握燃烧热及其它反 应热的测量技术。 通过第五章“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学习,学生能 够了解燃烧热和反应热的测量原理及测量设备。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5掌握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 量技术。 通过第六章“热导率和热扩散率”学习,学生能够 了解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量原理及主要测量仪 器。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6 掌握热辐射性质的测 定。 通过第七章“热辐射性质的测定”学习,学生能够 了解热辐射参数及其测量理论。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1.7 掌握黏性系数测量技 术。 通过第八章“黏度测量”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黏度 测量理论和仪器。 毕业要求1:1-1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热 工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4:4-1 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方 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毕业要求4: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 性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2:具 备一定的工程素 养,对热工测量 理论及仪器有直 观的认识,能够 分析和解决运行 过程遇到的问 题。 2.1通过课程作业通过大作业 “燃烧炉内温度、热流、热导 率、辐射等参数测量”,使学 生对实际应用场景下的热工测 量有直观体验。 通过第二到第七章的知识点学习以及完成课程作 业,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热工参数测量的理解。 毕业要求7:7-1 通过实习实践积累初步的工 程实践经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毕业要求9:9-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 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10:10-1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意 识。 毕业要求11:11-1 能够就工程实践中出现的 问题做出书面和口头的清晰表达 2.2通过大量的运行案例学 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工程素养。 通过第二到第八章中知识点的学习,应用案例教 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7:7-1 通过实习实践积累初步的工 程实践经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毕业要求9:9-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 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11:11-1 能够就工程实践中出现的 问题做出书面和口头的清晰表达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标 (1)了解量热工测量研究范骑: (2)了解热物性测定的历史和发展 (3)了解热物性测定课程学习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点:热工测量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3.教学内容 (1)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研究范畴: (2)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婴性 (3)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简史和发展现状: (4)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作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愿 (2)讲授法:相关概之和理论框架: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月思: (1)量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研究什么? (2)如何学习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误程? 第二章温度测量 1.教学目标 (1)了解苹报温标的概念: 《2)草损热电偶温度计、热阻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3)学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是热电偶温度计、热阳湿度计和招射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3.教学内容 (1)温度概述: (2)温标: (3)温度计: (4)熟电偶温度计 (5)电刚温度计, (6)辐射温度计: (7)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L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趣: (2)讲授法:温度测量仅器相关理论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标 (1)了解量热工测量研究范畴; (2)了解热物性测定的历史和发展; (3)了解热物性测定课程学习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热工测量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3.教学内容 (1)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研究范畴; (2)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简史和发展现状; (4)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作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研究什么? (2)如何学习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课程? 第二章 温度测量 1.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温标的概念; (2)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热阻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3)掌握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热阻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3.教学内容 (1) 温度概述; (2) 温标; (3) 温度计; (4) 热电偶温度计; (5) 电阻温度计; (6) 辐射温度计; (7) 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温度测量仪器相关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国绕“温度测量仪器对比”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月题: (1)温标包含哪些要素? (2)各温度测量仪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常用湿度别量技术有感些了 第三章热流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热流测量理论: (2)了解热阻式热流计测量原理: (3)了解细射式热流计测量煤理 (4)了解热流计测量误整,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举界热阻式和幅射式热流计测量原理。 3教学内容 (1)概运: (2)热阻式热流计: (3)热阻式热流计的标定: (4)射式热流计 (5)银射式热流计标定: (6)热阻式热流计的测量误差。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瑞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常围绕“热用式热流计和细射式热流计对比”等问题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热阻式热流计测量原理是什么? (2)辐射式热流计测量原理是什么? (3)如何标定热流计? 第四章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1.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和相变猎热概念 (2)了解李报比热容测量方法: (3)了解学报相变潜热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乖点:掌指比热容和相变潜热主要测量方法

(3)讨论法:课堂围绕“温度测量仪器对比”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温标包含哪些要素? (2)各温度测量仪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常用温度测量技术有哪些? 第三章 热流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热流测量理论; (2)了解热阻式热流计测量原理; (3)了解辐射式热流计测量原理; (4)了解热流计测量误差。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热阻式和辐射式热流计测量原理。 3.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热阻式热流计; (3) 热阻式热流计的标定; (4) 辐射式热流计; (5)辐射式热流计标定; (6)热阻式热流计的测量误差。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围绕“热阻式热流计和辐射式热流计对比”等问题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热阻式热流计测量原理是什么? (2)辐射式热流计测量原理是什么? (3)如何标定热流计? 第四章 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1.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和相变潜热概念; (2)了解掌握比热容测量方法; (3)了解掌握相变潜热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比热容和相变潜热主要测量方法

3.教学内容 (1)比热容概述 (2)相变潜热概迷: (3)比热容和相变浩热的测量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误后思考愿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绕“比热和潜热测量技术有哪些?其技术特点是什么?”等月避进行讨论 五教学评价 同答以下月题: (1)比热容测量主要方法有事些?有什么优峡点? (2)相变热有什么特点?如何测量? 第五章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 1.教学日标 (1)举报燃烧热的概念: (2)掌提燃烧热测定方法: (3)掌捏其他反应热测定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主要测量技术。 3教学内容 (1)概述: (2)抛烧热的测定 (3)其他反应热测定简介 4.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误后思考感 (2)讲授法:相关理论知识。 (3)案例教学法:围绕燃烧热和反应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燃烧热主受测量方法有事些?其特点是? (2)反应热测量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特点是: 第六章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1.教学目标 1)了解导热机理: 《2)了解热扩版机理: (3)了解掌理主要热导半测量方法 (4)了解李报主要热扩散率测量方法

3.教学内容 (1) 比热容概述; (2) 相变潜热概述; (3) 比热容和相变潜热的测量。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围绕“比热和潜热测量技术有哪些?其技术特点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比热容测量主要方法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2)相变潜热有什么特点?如何测量? 第五章 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 1.教学目标 (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 (2)掌握燃烧热测定方法; (3)掌握其他反应热测定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主要测量技术。 3.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燃烧热的测定; (3) 其他反应热测定简介。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理论知识; (3)案例教学法:围绕燃烧热和反应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燃烧热主要测量方法有哪些?其特点是? (2)反应热测量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特点是? 第六章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1.教学目标 (1)了解导热机理; (2)了解热扩散机理; (3)了解掌握主要热导率测量方法; (4)了解掌握主要热扩散率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握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原理和技术 3教学内容 (1)热导率概述: (2)导热机理 (3)热扩散幸概述 (4)热导率标准物质: (5)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测量: (6)热导率的推算,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误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赠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围绕“导热和热扩散机理有哪些?其测量方法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何题: (1)物质导热机理是什么g (2)主要热导率测量技术有什么? (3)热扩散率及其测量技术是什么? 第七章热辐射性质的测定 1.教学日标 (1)了解主婴的热辐射性质参数: (2)了解掌泥主要热辐射参数测量方法: 2教学原难点 重点/难点:主要格细射参数测量原理和仪器 3.教学内容 (1)概述: (2)热射性质定义 (3)发射率的测定: (4)反射率的测定: (5)吸收率的测定 (6)透过半的测定。 4.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深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美基和理论知识: 5.数学评价 同答以下同题: )发射半、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是怎么定义的 (2)发射率、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主爱测量方法及其原理是什么?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原理和技术。 3.教学内容 (1) 热导率概述; (2) 导热机理; (3) 热扩散率概述; (4) 热导率标准物质; (5) 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测量; (6) 热导率的推算。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3)讨论法:课堂围绕“导热和热扩散机理有哪些?其测量方法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导热机理是什么? (2)主要热导率测量技术有什么? (3)热扩散率及其测量技术是什么? 第七章 热辐射性质的测定 1.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热辐射性质参数; (2)了解掌握主要热辐射参数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主要热辐射参数测量原理和仪器。 3.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热辐射性质定义; (3) 发射率的测定; (4) 反射率的测定; (5)吸收率的测定; (6) 透过率的测定。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发射率、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是怎么定义的? (2)发射率、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主要测量方法及其原理是什么?

第八章黏度测量 1.教学目标 (1)了解酷度的定义: (2)了解到度与湿度和压力的关系: (3)了解君度主要测量技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主要黏度测最技术的甚本原理 3教学内容 (1)概述: (2)牛顿性定律。 (3)君度与温度的关系: 《4)君度与压力的关系」 (5)黏度的测量: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浸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和理论知识: 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月题: (1)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是怎弹的? (2)黏度测量技术及其测量原理是什么?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张论 第二章 温度测量 第三章 热流计 4 第四章 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第五章 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 第六章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第七章 热幅射性断的测定 第人章 黏度测量 课空大作业 2

第八章 黏度测量 1.教学目标 (1)了解黏度的定义; (2)了解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3)了解黏度主要测量技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主要黏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3.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牛顿黏性定律; (3) 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4) 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5) 黏度的测量;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课本预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2)讲授法:相关基础和理论知识;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黏度测量技术及其测量原理是什么?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温度测量 6 第三章 热流计 4 第四章 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4 第五章 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 4 第六章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4 第七章 热辐射性质的测定 6 第八章 黏度测量 4 课堂大作业 2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章节 授误 周次 名称 内容提要 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研究范畴: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 第一章绪论 习方法 (1)温度概述 (2)温标: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3)温度计: 24 第二章温度测量 (4)热电偶温度计: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理解温度测量技 (5)电阻温度计 术原理和特点, (6》把射湿度计: (7)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1)概述: 《2)热阻式热流计: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第三章 (3》热阻式热流计的标定: 56 4 要求,按时成作 热流计 (4)福射式热流计: 业,了解和家热流 《5)辐射式热流计标定: 计测量技术 (6》热阻式热流计测量误差。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第四章 1)比热容概述 题, 7-8 比热容与相支溜 (2)相变潜热概述 要果:按时完成作 (3)比热容和相变潜热测量。 业,然悉比热容和 变热测量原孔。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第五章 9-10 燃烧热和其柜反 (2)燃烧热的测定: 4 要求,按时成 应热 (3)其他反应热测定简介。 应热测量技术 1)热导率概述 (2)热机理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第六章 题, 《3》热扩散率概述: 1-2 热导率和热扩散 4 (4)热导率标准物质: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了解热导率和热 5)热导率及热扩散率测量 6》热导率的推算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章节 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 第一章 绪论 (1)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研究范畴; (2)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 要性; (3)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简史和发展现状; (4)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作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 习方法; 2  2-4 第二章温度测量 (1) 温度概述; (2) 温标; (3) 温度计; (4) 热电偶温度计; (5) 电阻温度计; (6) 辐射温度计; (7) 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6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理解温度测量技 术原理和特点。 5-6 第三章 热流计 (1) 概述; (2) 热阻式热流计; (3) 热阻式热流计的标定; (4) 辐射式热流计; (5)辐射式热流计标定; (6)热阻式热流计测量误差。 4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了解和掌握热流 计测量技术。 7-8 第四章 比热容与相变潜 热 (1)比热容概述; (2)相变潜热概述; (3)比热容和相变潜热测量。 4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熟悉比热容和相 变潜热测量原理。 9-10 第五章 燃烧热和其他反 应热 (1) 概述; (2) 燃烧热的测定; (3) 其他反应热测定简介。 4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理解燃烧热和反 应热测量技术。  11-12 第六章 热导率和热扩散 率 (1) 热导率概述; (2) 导热机理; (3) 热扩散率概述; (4) 热导率标准物质; (5) 热导率及热扩散率测量; (6) 热导率的推算。 4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了解热导率和热 扩散率测量技术

(1)脱述: (2)热辐射性质定义 第七章 (3》发射丰的测定: 13-15 热幅射性质的测 6 要求:按时完成作 定 (4》反射率的测定: 业,知道发射率、反 (5)吸收率的测定: 射率、吸收率和透过 率测量技术。 (6)透过率的测定 (1)述: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10-17 第七卓 (2)牛顿性定律: 题, (3》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黏度测品 要:按时完成价 《4)盐度与压力的关系: ,了解度测量士 (5)黏度的测量: 作业1.查阅文献 线写小论文:2做 PPT,进行5-8分 的课堂汇报。 课堂大作业 (1)课程小论文: 2 (2)T展示与课室汇报 献,写论文,PT 干净整洁,汇报清速 适中,谈吐得体。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素逸,周杯春,《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艳萍,日文文,《热工测量仪表应用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七、教学方法 本误程提前一周发布上误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误堂中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耳动软件进行课前和课后的线上 文流误后按时完成课后思考愿。 。讲授法:对基本理论、原理等进行课堂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案例教学法:引入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3。讨论法:课空田绕特定同短阻织课堂时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登语言表达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谋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美系表 误程日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是百掌损主要热工参数。设备及其测量原理 课后作业。闭卷笔试 课程目标 后作业。误堂互动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汇报

13-15 第七章 热辐射性质的测 定 (1) 概述; (2) 热辐射性质定义; (3) 发射率的测定; (4) 反射率的测定; (5) 吸收率的测定; (6) 透过率的测定。 6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知道发射率、反 射率、吸收率和透过 率测量技术。 16-17 第七章 黏度测量 (1) 概述; (2) 牛顿黏性定律; (3) 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4) 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5) 黏度的测量; 4 作业:完成课后思考 题。 要求:按时完成作 业,了解黏度测量技 术。  18 课堂大作业 (1)课程小论文; (2)PPT展示与课堂汇报 2 作业:1.查阅文献, 撰写小论文;2.做 PPT,进行5~8分钟 的课堂汇报。 要求:自主查阅文 献,撰写论文,PPT 干净整洁,汇报语速 适中,谈吐得体。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素逸,周怀春,《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艳萍,闫文文,《热工测量仪表应用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提前一周发布上课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中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APP互动软件进行课前和课后的线上 交流,课后按时完成课后思考题。 1. 讲授法:对基本理论、原理等进行课堂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 案例教学法:引入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3. 讨论法:课堂围绕特定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是否掌握主要热工参数、设备及其测量原理 课后作业、闭卷笔试 课程目标2 是否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备 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课后作业,课堂互动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40%(平时作业+小论文+汇报)

期中考核:30%(理论考试) 期考试:30%(理论考试) 2。视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平时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 期中 课程目标 20% 40m 40 程目标1达成度-02x 深程目标2达成度=0.8x平时目标2成绩+0.1x期中 日标2成绩+01x期末日标2成绩/日标2总分: 课程目标2 10% (三)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目标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c 基太数报热工参数测后的 对热工参极测量的基本 热工参数测量的基本原 熟练学据热工参数测量的基 较熟练草报热工参数测量的 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 慧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 基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 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学 理及主要测量方法很欠 目标1 暴得不全面。 块。 琴本能城运用理论知围 不的速坛用理论知识望 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义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莫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题。具有很的动手能 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动手能 际安题。几有一定的动王 解决实际问愿,具有基 决士际问题,缺多甚赵 目标 木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 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 和良好工程素养, 力和工程素养, 使力和工程素养, 养。 养

期中考核:30%(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30%(理论考试)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期中 期末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20% 40% 40% 课程目标1达成度={0.2x平时目标1成绩+0.4x期中 目标1成绩+0.4x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 课程目标2达成度={0.8x平时目标2成绩+0.1x期中 目标2成绩+0.1x期末目标2成绩}/目标2总分; 课程目标2 80% 10% 10% (三)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课程 目标1 熟练掌握热工参数测量的基 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 较熟练掌握热工参数测量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 基本掌握热工参数测量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测量方 法。 对热工参数测量的基本 原理及主要测量方法掌 握得不全面。 热工参数测量的基本原 理及主要测量方法很欠 缺。 课程 目标2 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和良好工程素养。 较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动手能 力和工程素养。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和工程素养。 基本能够运用理论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基 本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 养。 不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缺乏基本 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 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