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 输尿管 组成 膀胱 函 尿道
组 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的构造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renal cortex 肾锥体renal pyramids 肾小盏 minor renal calices 髓 肾柱renal columns 肾动脉renala. 图 肾乳头renal papillae 质 肾大盏 肾静脉renalv. major renal calices 圈 肾盂renal pelvis 推圆 淘
肾静脉renal v. 肾动脉renal a. 肾盂renal pelvis 肾的构造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renal cortex 肾乳头renal papillae 肾柱renal columns 肾小盏 minor renal calices 肾大盏 major renal calices 肾 窦 肾锥体renal pyramids 髓 质
肾段动脉与肾段 上段 上前段 后段 下前段 肾动脉 周 下段 离 正面观 背面观
肾段动脉与肾段 肾动脉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正面观 背面观
正常肾脏CT表现 横断面:肾脏位于脊柱两侧 平扫: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锐 利;肾的中部见肾门内凹,指向前内;肾 窦脂肪呈较低脂肪密度;肾盂呈水样密度; 超 肾实质密度均一,不能分辨皮髓质;肾周 脂肪间隙可见肾筋膜影,表现为纤细的软 组织线 居 阔
正常肾脏CT表现 ▪ 横断面:肾脏位于脊柱两侧 ▪ 平扫: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锐 利;肾的中部见肾门内凹,指向前内;肾 窦脂肪呈较低脂肪密度; 肾盂呈水样密度; 肾实质密度均一,不能分辨皮髓质;肾周 脂肪间隙可见肾筋膜影,表现为纤细的软 组织线
正常肾脏CT平扫 位于脊柱两侧(黄箭),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锐利,肾门内凹, 墨 指向前内(红箭)
正常肾脏CT平扫 位于脊柱两侧(黄箭),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锐利,肾门内凹, 指向前内(红箭)
正常肾脏CT表现 增强扫描 皮质期:约30-90秒,肾血管和肾皮质明显 强化,髓质维持较低的密度;皮髓质境界 清晰 实质期:90-120秒,髓质强化程度类似或 略高于皮质,与皮质不能分辨 排泄期:5-10分钟,肾盂肾盏强化明显, 肾实质强化程度减低
正常肾脏CT表现 ▪ 增强扫描 ▪ 皮质期:约30-90秒,肾血管和肾皮质明显 强化,髓质维持较低的密度;皮髓质境界 清晰 ▪ 实质期:90-120秒,髓质强化程度类似或 略高于皮质,与皮质不能分辨 ▪ 排泄期:5-10分钟,肾盂肾盏强化明显, 肾实质强化程度减低
增强扫描 皮质期 实质期 皮质期,肾血管和肾皮质明显强化,髓质维持较低的密度;皮髓 质境界清晰;实质期:髓质强化程度类似或略高于皮质,与皮质 不能分辨
增强扫描 皮质期,肾血管和肾皮质明显强化,髓质维持较低的密度;皮髓 质境界清晰;实质期:髓质强化程度类似或略高于皮质,与皮质 不能分辨 皮质期 实质期
输尿管 Ureter 一、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腹段 二、狭窄 图 1、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2、与髂血管交叉处: 3、壁内段。 盆段 狭窄处口径0.2ˇ0.3cm,结石易滞留 壁内段
输尿管 Ureter 一、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二、狭窄 1、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2、与髂血管交叉处; 3、壁内段。 狭窄处口径0.2~0.3cm,结石易滞留
正常输尿管CT表现 ·平扫,正常输尿管不易辨别 自肾盂向下连续层面追踪,多能识别正常 输尿管腹段的中、上部分,呈小圆形软组 织密度影,中心可呈低密度; 位于腰大肌前缘处; 盆段输尿管通常难以识别 圈
正常输尿管CT表现 ▪ 平扫,正常输尿管不易辨别 ▪ 自肾盂向下连续层面追踪,多能识别正常 输尿管腹段的中、上部分,呈小圆形软组 织密度影,中心可呈低密度; ▪ 位于腰大肌前缘处; ▪ 盆段输尿管通常难以识别
增强扫描 延迟10分钟扫描,输尿管内造影剂充盈, 呈点状致密影,上下追踪可显示全程
增强扫描 ▪ 延迟10分钟扫描,输尿管内造影剂充盈, 呈点状致密影,上下追踪可显示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