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颅脑CT扫描技术 ■扫描前准备 扫描技术 检查方法 园
第一节 颅脑CT扫描技术 ▪ 扫描前准备 ▪ 扫描技术 ▪ 检查方法
扫描前准备 1 做好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 2对婴幼儿、意识障碍患者合理使用镇静剂,以便 获得清晰图像,明确医疗诊断; 3头部扫描前需去除金属饰品及假牙等异物,以消 除图像伪影; 4 增强检查患者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检查,并要求 患者与检查前4~6小时禁食。 通 超
扫描前准备 1 做好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 2 对婴幼儿、意识障碍患者合理使用镇静剂,以便 获得清晰图像,明确医疗诊断; 3 头部扫描前需去除金属饰品及假牙等异物,以消 除图像伪影; 4 增强检查患者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检查,并要求 患者与检查前4~6小时禁食
扫描技术 X线的使用 1对于骨较厚的部位,例如后颅窝、鞍区可提高mA 或增加Kv,以提高X线的穿透能力; 2小儿的头颅应减少线的剂量; 3使用薄层扫描时,为提高信噪比,应加大线的 剂量
扫描技术 X线的使用 1 对于骨较厚的部位,例如后颅窝、鞍区可提高mA 或增加Kv,以提高X线的穿透能力; 2 小儿的头颅应减少X线的剂量; 3 使用薄层扫描时,为提高信噪比,应加大X线的 剂量
扫描技术 横断层面扫描 横断层面又称轴位层面,是CT图像的基本断面。 1扫描体位: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置于头架正中,下颌 内收,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 与台面等距。 2扫描基线: 听眉线又称眶上缘线,是颅底扫描常用基,即眉弓上 缘中点与同侧外耳道口的连线。 听眦线(0ML),外耳孔与外眦联线。 3扫描范围:从听眉线至颅顶。 4扫描参数:扫描的层厚5~10mm, 层距5≈10mm。120Kv, 150~200mA,扫描野为20~25cm
扫描技术 横断层面扫描 横断层面又称轴位层面,是CT图像的基本断面。 1 扫描体位: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置于头架正中,下颌 内收,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 与台面等距。 2 扫描基线: 听眉线又称眶上缘线,是颅底扫描常用基,即眉弓上 缘中点与同侧外耳道口的连线。 听眦线(OML),外耳孔与外眦联线。 3 扫描范围:从听眉线至颅顶。 4 扫描参数:扫描的层厚5~10mm,层距5~10mm。120Kv, 150~200mA,扫描野为20~25cm
卓醫 与暖 角层面 OML 图2-2扫描基线与层面 图2-3幕上部位扫描层面(1cm层厚) 园 SMI 人类学基线 OML 一眶耳线 RBI 上眶耳线 图2-1头部CT扫描基线
扫描技术 冠状层面扫描 冠状层面扫描是横断层面扫描的补充。 1扫描体位:患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 颏顶位病人仰卧于扫描床上,头过渡后伸下垂,使听 眉线与台面趋于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 顶颏位是病人俯卧于扫描床上,下颌尽可能前伸,头 后仰,两手平放于机架,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 2扫描基线:可根据观察的结构决定。 3扫描范围:包全病变。 4扫描参数:120~140KV,180250mA,非螺旋扫描的层厚 和喝 5mm,层距5mm;螺旋扫描的层厚2~3mm,重建间隔1~2mm, 螺距为1
扫描技术 冠状层面扫描 冠状层面扫描是横断层面扫描的补充。 1 扫描体位:患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 颏顶位病人仰卧于扫描床上,头过渡后伸下垂,使听 眉线与台面趋于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 顶颏位是病人俯卧于扫描床上,下颌尽可能前伸,头 后仰,两手平放于机架,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 2 扫描基线:可根据观察的结构决定。 3 扫描范围:包全病变。 4 扫描参数:120~140KV,180~250mA,非螺旋扫描的层厚 5mm,层距5mm;螺旋扫描的层厚2~3mm,重建间隔1~2mm, 螺距为1
X线 眶耳线 眶耳线 图26冠状层面扫描 a仰卧位b俯卧位 超
扫描技术 图像后处理 一次完备的T检查,必须进行必要的后处理, 一 般包括窗宽、窗位的调节,以发现不同密度等 级的异常改变,测量病灶的大小和CT值,同时在 后处理的基础上,拍下最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额 的CT片,才算检查的结束。 國
扫描技术 图像后处理 一次完备的CT检查,必须进行必要的后处理, 一般包括窗宽、窗位的调节,以发现不同密度等 级的异常改变,测量病灶的大小和CT值,同时在 后处理的基础上,拍下最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的CT片,才算检查的结束
检查方法 平扫 适用于:急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先天畸形、 变异,脑萎缩,陈旧性脑梗塞随诊等疾病
检查方法 平扫 适用于: 急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先天畸形、 变异,脑萎缩,陈旧性脑梗塞随诊等疾病
检查方法 增强扫描 临床怀疑颅底肿瘤,颅底感染性或血管性病 变,以及鼻咽癌侵犯颅底等疾病的CT检查,需作 增强扫描。 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 和 直接增强扫描 阁 经静脉内给予水溶性造影剂后,再行扫描, 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之间X线的吸收差别 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的方法为造影剂增强 圈 扫描。造影剂增强扫描,只有在观察肿瘤术后是 否复发时才被单独使用。 淘
检查方法 增强扫描 临床怀疑颅底肿瘤,颅底感染性或血管性病 变,以及鼻咽癌侵犯颅底等疾病的CT检查,需作 增强扫描。 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 直接增强扫描 经静脉内给予水溶性造影剂后,再行扫描, 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之间X线的吸收差别 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的方法为造影剂增强 扫描。造影剂增强扫描,只有在观察肿瘤术后是 否复发时才被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