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名称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研究范畴和进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起 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要求 重点草地、草地生态学的概念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草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提问出 需要掌握的概念: 草原和 10分 (一)草地生态学( Grassland 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草地概 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念,引导 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学生进 生态学研究的尺度:个体生态学一种群生态学一群落生态学一生行比较。 态系统生态学一景观生态学一区域生态学一全球生态学。 系统在以后会涉及到。(二)草地( Grassl and):是草类和其着生 的土地构成的综合的自然体 草原:( pasture)大面积的天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 15分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王栋、贾慎修、任继周、许鹏、李毓堂等几位先生提出的草地和 草原的概念。 介绍我国草业学界专家对草地和草原概念的辨析,以及国外一些 专家和书籍对草地和草原的定义。(三)世界草地分布: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欧亚( steppes)、非洲( savannahs)、北美 ( prairies)、南美( pampas)、澳大利亚( australia)和草甸( meadow)、 次生草地( secondary grassland)稀疏灌丛占世界面积33.5% 我国:草地占国土面积41%。 羊草为广旱生根茎禾草,由羊草作为建群种而形成的羊草草原被 认为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所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我国内蒙古东部 以及东北地区,蒙古东部以及中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广泛的分布 羊草草原。 (四)草地基本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 (五)研究对象:草地生态系统( Grassland ecosystem):二、草地 生态学的性质和内容 25分 )性质:作简要介绍 草地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 它以生物学、地学和普通生态学为基础, 与农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联系和渗透, 为草地畜牧业及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草地生态学的 基础理论和相应的技术 草地生态学的内容:一般性了解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 名称 绪 论 目的 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研究范畴和进展,为以后内容的学习起 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重点 难点 草地、草地生态学的概念 时间 教学组织 10 分 15 分 25 分 一、 草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需要掌握的概念: (一)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 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 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的尺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一群落生态学—生 态系统生态学一景观生态学一区域生态学一全球生态学。 系统在以后会涉及到。(二)草地(Grassland):是草类和其着生 的土地构成的综合的自然体。 草原:(pasture)大面积的天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 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王栋、贾慎修、任继周、许鹏、李毓堂等几位先生提出的草地和 草原的概念。 介绍我国草业学界专家对草地和草原概念的辨析,以及国外一些 专家和书籍对草地和草原的定义。(三) 世界草地分布: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欧亚(steppes)、非洲(savannahs)、北美 (prairies)、南美(pampas)、澳大利亚(australia))和草甸(meadow)、 次生草地(secondary grassland)稀疏灌丛占世界面积 33.5% 我国:草地占国土面积 41%。 羊草为广旱生根茎禾草,由羊草作为建群种而形成的羊草草原被 认为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所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我国内蒙古东部 以及东北地区,蒙古东部以及中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广泛的分布 羊草草原。 (四) 草地基本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 (五) 研究对象: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二、 草地 生态学的性质和内容 (一)性质:作简要介绍 草地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 它以生物学、地学和普通生态学为基础, 与农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联系和渗透, 为草地畜牧业及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草地生态学的 基础理论和相应的技术。 草地生态学的内容:一般性了解 三、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提问出 草原和 草地概 念,引导 学生进 行比较。
(一)国外: 60年代以前:草地管理、利用 20世纪60年以来,生态学、系统学的发展孕育了草地生态学的 诞生。 1962年,和 Humphrey编写《 range ecology》;1971, spedding编 写的《 grassland ecology》 80年代以来,草地生态学迅速发展,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 草地植物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结构和动态:等等 (二)国内: 70年代:从事草地管理和利用的研究 80年代:快速发展,翻译《 range ecology》 (三)草地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渊源 原始社会人类对草地生态的干扰较小 农业发展后,加大了对草地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草地生态; 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 了草地破坏程度;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展牧草育种,草地改良,建 立人工草地,将自然的草地生态系统发展为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 人工自然混合的生态系统,即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 利益。 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草地生态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包括草地区 划、改良等,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我国的草地时我们需要研究的 主要问题。 名称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第一节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 要求 重点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难点 教学 时间 教学组织 方法 2
2 (一)国外: 60 年代以前:草地管理、利用 20 世纪 60 年以来,生态学、系统学的发展孕育了草地生态学的 诞生。 1962 年,和 Humphrey 编写《range ecology》;1971,spedding 编 写的《grassland ecology》 80 年代以来,草地生态学迅速发展,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 草地植物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结构和动态;等等 (二)国内: 70 年代:从事草地管理和利用的研究。 80 年代:快速发展,翻译《range ecology》。 (三)草地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渊源: 原始社会人类对草地生态的干扰较小; 农业发展后,加大了对草地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草地生态; 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 了草地破坏程度;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展牧草育种,草地改良,建 立人工草地,将自然的草地生态系统发展为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 人工自然混合的生态系统,即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 利益。 四、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草地生态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包括草地区 划、改良等,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我国的草地时我们需要研究的 主要问题。 名称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目的 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 重点 难点 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 方法
(一)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所构成,并具有一定/碳述 、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 功能的集合体。 (二)系统的特征 1.系统是由若干组分构成 2.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系统的组分以整体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草地生态系统:( 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 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 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 (一)组分: 1.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环境:基质、参加循环的物质 2.生物因素: 生产者( producers):绿色植物,属于自养生物 (autotrophs) 消费者( consumers):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heterotrophs); 分解者( decomposers):微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二)组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两个过程:第一性生产( primary production),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第二性生产:消费者的再生产过程:分解者的分解过程也 非常重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但是由于不合人类发生直接经济 关系,暂时不做重点研究 名称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目的 树立草地生态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系统 关系。 要求 重点草地生态系统可以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建立草地自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难点 时间 2
3 一、 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 (一)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所构成,并具有一定 功能的集合体。 (二)系统的特征: 1. 系统是由若干组分构成; 2. 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 系统的组分以整体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 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 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二、 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 (一)组分: 1.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环境:基质、参加循环的物质 2. 生物因素: 生产者( producers ): 绿 色 植 物 , 属 于 自 养 生 物 (autotrophs); 消费者(consumers):动物,属于异养生物(heterotrophs); 分解者(decomposers):微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二)组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两个过程:第一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第二性生产:消费者的再生产过程;分解者的分解过程也 非常重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但是由于不合人类发生直接经济 关系,暂时不做重点研究。 讲述 名称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目的 要求 树立草地生态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系统 关系。 重点 难点 草地生态系统可以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建立草地自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时间 2
第二节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圈的功能单位 海洋、森林、草地、荒漠 占地球陆地面积33% 、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 南美的潘帕斯,澳大利亚草地,欧亚的斯太普,北美普列利;非洲 萨王纳; 禾本科植物是草地上主要植物种 1.调节气候涵养水分 2.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摘自《中国草地资源》 三、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物种演化场地 我国禾本科植物有225属,1200余种;莎草科有30余属,670余种;药用 植物300余种 第三节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获取动物产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人类关系 (一)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研究自然生态规律,观光旅游,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1.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态系统:东北高草草原、高寒草 原、内蒙古典型草原。 2.保护和发展特有、珍稀、濒危生物资源:丹顶鹤、黄羊, 野马、野驴; 3.草地特殊自然景观的保护:湿地,黑龙江的三江湿地,扎 (三)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人类影响小,资源丰富,代表典型等 (四)草地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 探索在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平衡,动植物的自然演化 草地生态系统与运动和旅游观光 民族运动,民族风情 第四节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草地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系统内、外物质的运动,特别是生命物 质的运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非生命物质运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 )地表物质运动与草地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重力作用和重力地貌 2.地表流水与水成地貌
4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物圈的功能单位 海洋、森林、草地、荒漠 占地球陆地面积 33%。 二、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 南美的潘帕斯,澳大利亚草地,欧亚的斯太普,北美普列利;非洲 萨王纳; 禾本科植物是草地上主要植物种 1. 调节气候涵养水分; 2.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3.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摘自《中国草地资源》 三、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物种演化场地 我国禾本科植物有 225 属,1200 余种;莎草科有 30 余属,670 余种;药用 植物 300 余种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一、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获取动物产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人类关系 (一)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研究自然生态规律, 观光旅游,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二)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1. 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态系统: 东北高草草原、高寒草 原、内蒙古典型草原。 2. 保护和发展特有、珍稀、濒危生物资源:丹顶鹤、黄羊, 野马、野驴; 3. 草地特殊自然景观的保护:湿地,黑龙江的三江湿地,扎 龙湿地; (三)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人类影响小,资源丰富,代表典型等 (四)草地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 探索在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平衡,动植物的自然演化 三 草地生态系统与运动和旅游观光 民族运动,民族风情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草地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系统内、外物质的运动,特别是生命物 质的运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一、非生命物质运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 (一)地表物质运动与草地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 重力作用和重力地貌 2. 地表流水与水成地貌
3.风蚀与风成地貌 (二)气候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塑造 不同气候带,草原明显存在差异:气候的节律性变化,会引起草 地的演变。 二生命物质运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ε 微生物-地衣-先锋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草食动物· 三、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 与前述相似 名称 第二章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上) 目的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草地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流动的特点和方 要求|式,加深草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能量流动的特点、物质流动的定律 难点 时间 2 第一节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河组分间 的运动与转移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最终耗散,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增加:草地生态系统 是一个能量开放的系统。 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 关系,相互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叫食物链 1.绿色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命物质的基本来源 为第一营养级。 2.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3.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4.以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
5 3. 风蚀与风成地貌 (二)气候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塑造 不同气候带,草原明显存在差异;气候的节律性变化,会引起草 地的演变。 二 生命物质运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微生物-地衣-先锋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植物种-草食动物- 三、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 与前述相似 名称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上)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草地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流动的特点和方 式,加深草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能量流动的特点、物质流动的定律 时间 2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河组分间 的运动与转移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 一、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最终耗散,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增加;草地生态系统 是一个能量开放的系统。 二、 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 关系,相互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叫食物链。 1. 绿色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命物质的基本来源, 为第一营养级。 2. 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3. 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4. 以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
5.分解者为第五营养级 (二).碎屑食物链: 1.碎屑一细菌、真菌一原生动物一线虫、蚯蚓一肉食动物 2.碎屑一线虫、蚯蚓一食肉动物。 碎屑食物链消耗第一生产力能量的56.4 (三)食物网 三、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基本类型 (一)能量流动的通用模式 能量的总流入=未被利用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同化的能量=代谢消耗的能量+用于生产的能量 用于生产的能量=用于生长的能量+用于贮存的能量+排泄的能量 同化率:同化的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 (二)能量流动的基本类型 1.草地生物个体能流 幼仔 能量或者食 L吸收取食总生产游生产 辐射和蒸发 呼吸作用 排尿 排粪 腐食动物 植食动物 总生产的转移途径:呼吸代谢产生乙醇、乳酸和二氧化碳 含氮化合物作为废物被排泄掉 有机体完成移动负荷的功 结合在还原碳中的能量进一步形成各种含能产品,即净生 含能产品的消失:繁殖后代、脱落物、分泌物 同化效率的比较: 植物:1%-5% 植食动物:30%-40% 肉食动物:63%-80% 2.草地生物种群能流 种群是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种群的能量流动常常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能流密度 通常的做法是分别测定出某一具有代表性若干动物的能流,然后按年 龄结构和种群密度等方面的校正和间接进行计算
6 5. 分解者为第五营养级 (二). 碎屑食物链: 1. 碎屑—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蚯蚓—肉食动物; 2. 碎屑—线虫、蚯蚓—食肉动物。 碎屑食物链消耗第一生产力能量的 56.4%。 (三)食物网 三、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基本类型 (一) 能量流动的通用模式 能量的总流入=未被利用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同化的能量=代谢消耗的能量+用于生产的能量 用于生产的能量=用于生长的能量+用于贮存的能量+排泄的能量 同化率:同化的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 (二)能量流动的基本类型 1. 草地生物个体能流 总生产的转移途径:呼吸代谢产生乙醇、乳酸和二氧化碳; 含氮化合物作为废物被排泄掉 有机体完成移动负荷的功 结合在还原碳中的能量进一步形成各种含能产品,即净生 产。 含能产品的消失:繁殖后代、脱落物、分泌物; 同化效率的比较: 植物:1%—5%; 植食动物:30%—40% 肉食动物:63%—80% 2. 草地生物种群能流 种群是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种群的能量流动常常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能流密度。 通常的做法是分别测定出某一具有代表性若干动物的能流,然后按年 龄结构和种群密度等方面的校正和间接进行计算。 能量或者食 吸收、取食 净生产 生长 物 总生产 辐射和蒸发 呼吸作用 分泌 产量 排尿 排粪 功 幼仔 腐食动物 植食动物
3.群落能量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种群通过能量的关系而在三维空间中形 成一种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的营养结构。 羊草群落的能量流动 4.生态系统能流 生态系统能流是指太阳辐射能被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转化为化学能 并储藏在含能产品中,再通过取食关系使能量沿食物链营养级被各级消费 者逐级利用,最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活动将能量释放于环境之中 5.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现象 能量金字塔: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按顺序绘制成图,形成一个金 字塔形状的图形,叫能量金字塔 四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 C-FuFA=P+R 生态效率:营养级n获得的能量/营养级n-1获得的能量 摄食效率:营养级n摄食能量/营养级n-1摄食能量 利用效率:营养级n同化能量/营养级n-1同化能量 生产效率:营养级n生产能量/营养级n-1生产能量 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之能量的传递效率平 均近似10%,这是一个经验值。 第二节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总是处于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之中。 库:物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通常用库德概念历来表示,它代 表摩中物质的贮存量。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圈水平上物质传递,即在生物圈中的生物体 的物质代谢与生物圈中的化学循环连接起来,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三种主要的循环类型: 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 水循环 水是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媒介 通过蒸腾作用带动物质在体内的流动 营养物质的循环 (一)碳循环:碳的循环途径:速度;碳库容量 (二)氮循环:氮的来源:循环途径 三)磷的循环:磷的来源与循环的特殊性 名称 第二章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下) 目的信息流研究的新进展 要求
7 3. 群落能量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种群通过能量的关系而在三维空间中形 成一种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的营养结构。 羊草群落的能量流动 4. 生态系统能流 生态系统能流是指太阳辐射能被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转化为化学能 并储藏在含能产品中,再通过取食关系使能量沿食物链营养级被各级消费 者逐级利用,最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活动将能量释放于环境之中。 5. 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现象 能量金字塔: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按顺序绘制成图,形成一个金 字塔形状的图形,叫能量金字塔。 四 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 C-Fu=A=P+R 生态效率:营养级 n 获得的能量/营养级 n-1 获得的能量 摄食效率:营养级 n 摄食能量/营养级 n-1 摄食能量 利用效率:营养级 n 同化能量/营养级 n-1 同化能量 生产效率:营养级 n 生产能量/营养级 n-1 生产能量 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之能量的传递效率平 均近似 10%,这是一个经验值。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总是处于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之中。 库:物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通常用库德概念历来表示,它代 表摩中物质的贮存量。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圈水平上物质传递,即在生物圈中的生物体 的物质代谢与生物圈中的化学循环连接起来,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三种主要的循环类型: 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 一、 水循环 水是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媒介 通过蒸腾作用带动物质在体内的流动 二 营养物质的循环 (一)碳循环:碳的循环途径;速度;碳库容量 (二)氮循环:氮的来源;循环途径 (三)磷的循环:磷的来源与循环的特殊性 名称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下) 目的 要求 信息流研究的新进展
重点信息流的新进展、他感作用、生态平衡 难点 时间 第三节草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流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 物理信息 光、声音、温度、颜色等 、化学信息 代谢物质 信息素 、营养信息 对养分的追求 四、行为信息 生物钟 动作 第四节茸地生态平衡 、草地生态平衡的概念 草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系统的相对平衡,是把生物 间的相互联系与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条件,通过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 环以及信息传递等过程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 系统的三种状态: 增长的系统一稳定的平衡系统一衰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于草地生态平衡的关系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三、生态平衡的指标 生态稳定性:群落忍受干扰补偿变化的能力 指标一:恒定性 复原性 抗性 弹性 四生态阈阀 生态阈阀:草地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但有一定的 生态范围和条件,如果干扰过大,超过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的 限度,草地生态平衡就会破坏,这个临界限度,称为生态阈阀。 名称 第三章草地生物群落生态学(上)
8 重点 难点 信息流的新进展、他感作用、生态平衡 时间 2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流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 一、物理信息 光、声音、温度、颜色等 二、化学信息 代谢物质 信息素: 三、营养信息 对养分的追求 四、行为信息 生物钟 动作 第四节 草地生态平衡 一、草地生态平衡的概念 草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系统的相对平衡,是把生物 间的相互联系与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条件,通过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 环以及信息传递等过程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 系统的三种状态: 增长的系统—稳定的平衡系统—衰老系统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于草地生态平衡的关系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三、生态平衡的指标 生态稳定性:群落忍受干扰补偿变化的能力 指标一:恒定性 复原性 抗性 弹性 四 生态阈阀 生态阈阀:草地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但有一定的 生态范围和条件,如果干扰过大,超过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的 限度,草地生态平衡就会破坏,这个临界限度,称为生态阈阀。 名称 第三章 草地生物群落生态学(上)
目的 生物群落是硏究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要求|草原群落的有关知识,增强相应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研究和分析草地生态问题。 重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群落的概念 难点 时间 第一节草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就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上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结构单元 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复杂集合体:在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 中,植物的种类组成通常表现多样性、恒定的以及在季节和 年度间表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生物群落使有机体在生态上的相互联系:组成生物群落的每 个生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独特性。但是, 他们必须对由群落中其他生物中所制约的环境,做出相应的 反应。 、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区诺学作用不同: 先锋种、附属种 四、生物群落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体 旱生环境 湿生环境; 第二节草地生物群落的结构 、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垂直结构:草本层 (二)水平结构 均匀分布格局:团块分布格局:随机分布格局 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 年度变化、大时间尺度的演替 三、草地生物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概念:交错区;举例说明 名称 第三章草地生物群落生态学(下) 日的介绍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掌握群落演替的基本类型和规律 要求 重点种间竞争、种内竞争:演替;动态变化 难点
9 目的 要求 生物群落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草原群落的有关知识,增强相应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研究和分析草地生态问题。 重点 难点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群落的概念 时间 2 第一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就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上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结构单元。 一、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复杂集合体:在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 中,植物的种类组成通常表现多样性、恒定的以及在季节和 年度间表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二、生物群落使有机体在生态上的相互联系:组成生物群落的每 个生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独特性。但是, 他们必须对由群落中其他生物中所制约的环境,做出相应的 反应。 三、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区诺学作用不同: 先锋种、附属种 四、生物群落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体: 旱生环境; 湿生环境; 第二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结构 一、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 垂直结构:草本层 (二) 水平结构: 均匀分布格局;团块分布格局;随机分布格局 二、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 年度变化、大时间尺度的演替 三、草地生物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概念:交错区;举例说明 名称 第三章 草地生物群落生态学(下) 目的 要求 介绍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掌握群落演替的基本类型和规律 重点 难点 种间竞争、种内竞争;演替;动态变化;
时间 2 第三节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草地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基本形式 概念:竞争作用;互利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 食作用:中立作用 进行分类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竞争 (一)种间竞争类型及一般特征 资源性竞争:相互干扰性竞争 (二)种间竞争实例:克氏针茅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共生与寄生 (一)种间共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二)种间寄生关系:菟丝子和红三叶草 四、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举例说明 五、生态位:重点介绍概念 第四节:草地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演替 草地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草地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早春季相:晚春季相:初夏季相 初秋季相:晚秋季相 、群落演替理论概述 演替的概念;顶级学说:演替学说的发展 (一)掩体的非平衡性(二)演替的途径(三)演替与进 化(四)理论框架 、落演替的基本类型 原因:内因和外因;时间:地质演替生态演替:发生地:原 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四、演替实例 (一)克氏针茅的草原放牧演替 (二)草地刈割演替 (三)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过程 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普通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名称 第四章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上) 日的了解第一性生产的目的意义,掌握其测定方法。 要求 重点|概念、意义、收获法 难点 时间 2
10 时间 2 第三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一、 草地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基本形式 概念:竞争作用;互利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 食作用;中立作用 进行分类 二、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竞争 (一) 种间竞争类型及一般特征: 资源性竞争;相互干扰性竞争 (二) 种间竞争实例: 克氏针茅 三、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共生与寄生 (一) 种间共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二) 种间寄生关系:菟丝子和红三叶草 四、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举例说明 五、 生态位:重点介绍概念 第四节:草地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演替 一、草地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草地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早春季相;晚春季相;初夏季相; 初秋季相;晚秋季相 二、群落演替理论概述 演替的概念;顶级学说;演替学说的发展; (一) 掩体的非平衡性 (二)演替的途径 (三)演替与进 化 (四)理论框架 三、落演替的基本类型 原因:内因和外因; 时间:地质演替生态演替; 发生地:原 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四、演替实例 (一) 克氏针茅的草原放牧演替 (二) 草地刈割演替 (三) 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过程 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普通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名称 第四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上) 目的 要求 了解第一性生产的目的意义,掌握其测定方法。 重点 难点 概念、意义、收获法 时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