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A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3.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4.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要求。() 5.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6.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7.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8.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物。() 9.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10.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11.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而产生,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12.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 13.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14.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15.社会变迁是一种牵涉到社会整体、社会系统的变动。() 16.政治独立了,等于国家真正独立了。() 17.调查研究的实施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设想,制定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 18.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 学科的思想体系。() 19.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20.在方法论上导出芝加哥学派侧重“硬”科学的内省方法,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采用“软”科学的方 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3.( )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A社会交往B社会需要 C社会劳动D社会关系 4.一切( )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 A财富 B社会 C劳动 D交往 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6.()和教育的结合,便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A需要与环境 B交往与环境 C需要与交往 D劳动与环境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8.社会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有时也被翻译成“首属社会群体”或“基本社会群体”。 A马克思 B库利 c马斯洛 D布卢默
《社会学概论》A 卷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 2.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 3.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 4.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要求。( ) 5.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 6.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 ) 7.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8.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物。 ( ) 9.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 10.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 11.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而产生,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 12.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 ) 13.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 14.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 15.社会变迁是一种牵涉到社会整体、社会系统的变动。( ) 16.政治独立了,等于国家真正独立了。( ) 17.调查研究的实施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设想,制定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 ) 18.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 学科的思想体系。( ) 19.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 20.在方法论上导出芝加哥学派侧重“硬”科学的内省方法,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采用“软”科学的方 法。(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3.( )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A 社会交往 B 社会需要 C 社会劳动 D 社会关系 4.一切( )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 A 财富 B 社会 C 劳动 D 交往 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6.( )和教育的结合,便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A 需要与环境 B 交往与环境 C 需要与交往 D 劳动与环境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8.社会学家( )首先提出来的,有时也被翻译成“首属社会群体”或“基本社会群体”。 A 马克思 B 库利 C 马斯洛 D 布卢默
9.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包括()规范化、相互协调及管理监督等活动。 A外部行为B内部行为 C组织行为D群体行为 10.(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家长制 B科层制 C泰罗制 D流水作业制 11.城市居民的()和组织结构复杂。 A文化程度高B聚居程度高C习俗程度高 D组织程度高 12.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A群体 B社区 C组织 D阶层 13.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A初级群体B社会分化C劳动分工D社会分层 14.()是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社会结构之一。 A社会文化B社会分层C社会制度 D社会分工 15.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 A组织控制B社会控制C正式控制 D法律控制 16.人口问题本质上是()问题。 A综合国力 B发展 C国民素质 D转变 17.社会问题直接给()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 A社会成员B社会组织C社会分层 D社会群体 18.社会主义的()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A人道主义 B功利主义 C和平主义 D文明主义 19.社会保障属于(),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A分配范畴 B再分配范畴 C公共范畴 D生产力范畴 20.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21.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2.( )的代表人物弗兰克,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 A依附理论 B世界体系论 C全球发展理论 D社会趋同论 23.( )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资料的方法。 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24.韦伯认为取得这种权威的人是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 )。 A领导权威 B法理权威 C传统权威 D神召权威 25.韦伯认为这种权威是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和信徒的信仰上并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执行这种权威 ( A领导权威 B法理权威 C传统权威 D神召权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理论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它的研究主要包括( )等方面。 A社会发展动力 B社会因素 C社会过程 D社会组成 E社会控制
9.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包括( )规范化、相互协调及管理监督等活动。 A 外部行为 B 内部行为 C 组织行为 D 群体行为 10.(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 家长制 B 科层制 C 泰罗制 D 流水作业制 11. 城市居民的( )和组织结构复杂。 A 文化程度高 B 聚居程度高 C 习俗程度高 D 组织程度高 12.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 A 群体 B 社区 C 组织 D 阶层 13.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 A 初级群体 B 社会分化 C 劳动分工 D 社会分层 14.( )是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社会结构之一。 A 社会文化 B 社会分层 C 社会制度 D 社会分工 15.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 A 组织控制 B 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法律控制 16.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 )问题。 A 综合国力 B 发展 C 国民素质 D 转变 17. 社会问题直接给( )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 A 社会成员 B 社会组织 C 社会分层 D 社会群体 18. 社会主义的( )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A 人道主义 B 功利主义 C 和平主义 D 文明主义 19. 社会保障属于( ),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A 分配范畴 B 再分配范畴 C 公共范畴 D 生产力范畴 20. 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 A 自然环境 B 组织结构 C 生活方式 D 社会基本结构 21.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2. ( )的代表人物弗兰克,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 A 依附理论 B 世界体系论 C 全球发展理论 D 社会趋同论 23.( )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资料的方法。 A 访谈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文献法 24. 韦伯认为取得这种权威的人是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 )。 A 领导权威 B 法理权威 C 传统权威 D 神召权威 25. 韦伯认为这种权威是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和信徒的信仰上并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执行这种权威 ( )。 A 领导权威 B 法理权威 C 传统权威 D 神召权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理论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它的研究主要包括( )等方面。 A 社会发展动力 B 社会因素 C 社会过程 D 社会组成 E 社会控制
2.一个人希望充分实现其()的潜在能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完成他自己的别的需要得到相对满 足之后,才有可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A天才 B才能 C理想 D目标 E管理 3.人际关系以个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分有( A夫妻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团队关系 E社群关系 4.( )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 A活动社会化 B方式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E特殊社会化 5.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 )。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隔代家庭 D旁系家庭 E核心家庭 6.行政管理是组织内部( )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A职权分层 B职位分层 C权力分等 D分科设层 E职务分层 7.城市社区的结构划分为( )结构。 A工业 B农业 C区位 D产业 E组织 8.在我国剥削阶级灭亡后,进行阶层分析更能准确地理解( )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更能完善地 解决有关的社会矛盾。 A不同地位 B不同权利 C不同阶层 D不同集团 E不同分工 9.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就表示某种()得到公众认可。 A社会规范 B价值观 C社会整合 D社会文化 E社会服务 10.违背习俗的人常常会受到周围大众的嘲笑( )。 A攻击 B孤立 C预防 D约束 E制裁 11.失业现象受()等多种因素影响。 A社会 B经济 C人口 D技术进步 E季节 12.社会福利是指当社会成员因()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 A年老 B疾病 C生理缺陷 D生理缺陷 E失业 13.帕雷托主要研究均衡理论,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主要有( )特征。 A生产力水平B政治权力分布 C意识形态 D社会不平等 E社会文化 14.社会现代化必须以( )为后盾。 A近代文化 B现代文化 C现代科学技术 D现代技术E现代化 15.霍曼斯在其交换理论中提出了成功命题和( )普遍性命题 A刺激 B价值 C丧失与满足 D攻击和赞同 E理论
2.一个人希望充分实现其( )的潜在能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完成他自己的别的需要得到相对满 足之后,才有可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A 天才 B 才能 C 理想 D 目标 E 管理 3.人际关系以个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分有( )。 A 夫妻关系 B 师生关系 C 同学关系 D 团队关系 E 社群关系 4.( )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 A 活动社会化 B 方式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E 特殊社会化 5.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 )。 A 主干家庭 B 联合家庭 C 隔代家庭 D 旁系家庭 E 核心家庭 6.行政管理是组织内部( )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A 职权分层 B 职位分层 C 权力分等 D 分科设层 E 职务分层 7.城市社区的结构划分为( )结构。 A 工业 B 农业 C 区位 D 产业 E 组织 8.在我国剥削阶级灭亡后,进行阶层分析更能准确地理解( )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更能完善地 解决有关的社会矛盾。 A 不同地位 B 不同权利 C 不同阶层 D 不同集团 E 不同分工 9.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就表示某种( )得到公众认可。 A 社会规范 B 价值观 C 社会整合 D 社会文化 E 社会服务 10.违背习俗的人常常会受到周围大众的嘲笑( )。 A 攻击 B 孤立 C 预防 D 约束 E 制裁 11.失业现象受( )等多种因素影响。 A 社会 B 经济 C 人口 D 技术进步 E 季节 12.社会福利是指当社会成员因( )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 A 年老 B 疾病 C 生理缺陷 D 生理缺陷 E 失业 13.帕雷托主要研究均衡理论,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主要有( )特征。 A 生产力水平 B 政治权力分布 C 意识形态 D 社会不平等 E 社会文化 14.社会现代化必须以( )为后盾。 A 近代文化 B 现代文化 C 现代科学技术 D 现代技术 E 现代化 15. 霍曼斯在其交换理论中提出了成功命题和( )普遍性命题。 A 刺激 B 价值 C 丧失与满足 D 攻击和赞同 E 理论
《社会学概论》A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510×××√× 11-15√√×√√15-2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BBB DB 5-10 AD BB A 11-15 D BB CC 15-20 B AAAA 21-25 AA C B 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E 2.AB 3.ABC 4.CDE 5.ABCE 6.BCD 7.CDE 8.CD 9.AB 10.AB 11.ABCDE 12.ABCD 13.ABCD 14.ABC 15.ABCDE
《社会学概论》A 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5√√ × √ √ 5—10 ××× √ × 11—15√√ × √ √ 15—20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5 B B B D B 5—10 A D B B A 11—15 D B B C C 15—20 B A A A A 21--25 A A C B 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ABCDE 2.AB 3.ABC 4.CDE 5.ABCE 6.BCD 7.CDE 8.CD 9.AB 10.AB 11.ABCDE 12.ABCD 13.ABCD 14.ABC 15. ABCDE
《社会学概论》B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宏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3.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4.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5.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6.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犯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7.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8.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9.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10.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1.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12.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13.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14.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15.阶级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6.制度是抽象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17.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18.就业是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肯定的过程。() 19.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专业社会工作由先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而来。() 20.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社会”一词源于(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3.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5.“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7.“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享乐主义 B权力主义 C悲观主义 D乐观主义 8.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算 D前运算 9.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社会学概论》B 卷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宏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 3.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 4.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 5.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 6.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犯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 7.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 8.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 9.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 10.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 11.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 12.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 13.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 14.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 15.阶级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6.制度是抽象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 17.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 18.就业是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肯定的过程。( ) 19. 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专业社会工作由先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而来。( ) 20.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社会”一词源于(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文化是指(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5.“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7.“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8.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9.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10.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1.管理学家(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1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 )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13.农村社区成员是以( )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A业缘 B地缘 C血缘 D趣缘 1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1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16.整合作用是指()。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合在一起 C社会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 17.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和象征性设备。 A规则性设备 B组织性设备 C概念性系统 D实用性设备 18.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 A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19.手段一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20.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1.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社会保险基金 B国民收入 C社会自筹资金 D福利基金 22.本世纪40一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3.《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A丁伯根 B托夫勒 C佩切伊 D贝尔 2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由理论与技术结合、方法体系和()。 A研究对象 B研究目的 C方法论 D研究内容 25.孔德提出了世界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智慧的发展可以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等 阶段。 A历史 B发展 C实验 D实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A社会关系 B社会行为 C社会活动 D社会劳动 E社会资源 2.人最基本的需要体现人体生理上的主要要求,包括()需要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10.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11. 管理学家(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 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1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 )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 费孝通 B 吴文藻 C 严复 D 康有为 13.农村社区成员是以( )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A 业缘 B 地缘 C 血缘 D 趣缘 1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 1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 吴文藻 16. 整合作用是指( )。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 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合在一起 C 社会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 一个社会的稳定 17. 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和象征性设备。 A 规则性设备 B 组织性设备 C 概念性系统 D 实用性设备 18. 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 A 罗斯 B 默顿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19.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 )。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 20. 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A 人口问题 B 失业问题 C 环境问题 D 贫穷问题 21. 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国民收入 C 社会自筹资金 D 福利基金 22. 本世纪 40—50 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 A 生物有机体说 B 社会进化论 C 社会均衡论 D 文化类型说 23.《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 A 丁伯根 B 托夫勒 C 佩切伊 D 贝尔 24.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由理论与技术结合、方法体系和( )。 A 研究对象 B 研究目的 C 方法论 D 研究内容 25. 孔德提出了世界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智慧的发展可以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 )等 阶段。 A 历史 B 发展 C 实验 D 实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 )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A 社会关系 B 社会行为 C 社会活动 D 社会劳动 E 社会资源 2.人最基本的需要体现人体生理上的主要要求,包括( )需要
A食品 B衣服 C居住 D喝水 E学习 3.人际关系以个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分有()。 A夫妻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团队关系 E社群关系 4.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设计运算 E形式运 5.初级社会群体包括( )等。 A家庭 B社区 C邻里 D学校 E机关 6.( )是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E社会科学理论 7.按形成方式分( )。 A巨型社区 B自然社☒ C中型社区 D法定社区 E区微社区 8.解释社会分层的理论有( )。 A层次论 B功能论 C需要论 D天才论 E等级论 9.社会制度的特征包括( ) A经济性 B普遍性 C变异性 D稳定性 E阶级性 10.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 )。 A教规 B宗教仪式 C宗教文化 D宗教行为 E宗教团体 11.社会关系的失调表现于( )几个方面。 A利益冲突 B价值观冲突 C结构失调 D社会解组 E社会冲突 12.社会救助是()向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 A国家 B社会 C组织 D协会 E企业 13.人口数量的变化有( )组成因子。 A就业数 B失业数 C出生数 D死亡数 E人口迁移数 14.贝尔说: “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括包括()内容。 A经济方面 B职业分布 C中轴原理 D未来的方向 E制定决策 15.迪尔凯姆的理论核心是关于社会事实的概念。他把社会事实分为()等类型。 A物质 B物品 C非物质 D精神 E信仰
A 食品 B 衣服 C 居住 D 喝水 E 学习 3.人际关系以个体之间的角色关系分有( )。 A 夫妻关系 B 师生关系 C 同学关系 D 团队关系 E 社群关系 4.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 )阶段。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设计运算 E 形式运 5.初级社会群体包括( )等。 A 家庭 B 社区 C 邻里 D 学校 E 机关 6.( )是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 A 家长制 B 古典管理理论 C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 现代管理理论 E 社会科学理论 7.按形成方式分( )。 A 巨型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中型社区 D 法定社区 E 区微社区 8.解释社会分层的理论有( )。 A 层次论 B 功能论 C 需要论 D 天才论 E 等级论 9.社会制度的特征包括( )。 A 经济性 B 普遍性 C 变异性 D 稳定性 E 阶级性 10.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 )。 A 教规 B 宗教仪式 C 宗教文化 D 宗教行为 E 宗教团体 11.社会关系的失调表现于( )几个方面。 A 利益冲突 B 价值观冲突 C 结构失调 D 社会解组 E 社会冲突 12.社会救助是( )向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 A 国家 B 社会 C 组织 D 协会 E 企业 13.人口数量的变化有( )组成因子。 A 就业数 B 失业数 C 出生数 D 死亡数 E 人口迁移数 14.贝尔说:“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括包括( )内容。 A 经济方面 B 职业分布 C 中轴原理 D 未来的方向 E 制定决策 15. 迪尔凯姆的理论核心是关于社会事实的概念。他把社会事实分为( )等类型。 A 物质 B 物品 C 非物质 D 精神 E 信仰
《社会学概论》B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5-10×√×√× 11-15×√××× 15-2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AC DDB5-10 AABBA 11-15 C B C A C 15-20 C D CCC 21-25 B C B C 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B 2.ABCD 3.ABC 4.ABCE 5.AC 6.ABCD 7.BD 8.BCD 9.BCDE 10.AB 11.ABCD 12.AB 13.CDE 14.ABCDE 15.AC
《社会学概论》B 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5 √××√√ 5—10 ×√×√× 11—15×√××× 15--2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5 A C D D B 5—10 A A B B A 11—15 C B C A C 15—20 C D C C C 21—25 B C B C 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A B 2.ABCD 3.ABC 4.ABCE 5.AC 6.ABCD 7.BD 8.BCD 9.BCDE 10.AB 11.ABCD 12.AB 13.CDE 14.ABCDE 15. AC
《社会学概论》C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写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2.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3.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要求。() 4.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5.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6.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7.社会组织的运行是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8.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9.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10.阶层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的。() 11.社会是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包括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12.正式控制是使用不怎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13.道德是以行为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15.狭义的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当他们陷入生活困境需要帮助时,也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对 象。() 16.制度文化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做事的方法、行动的蓝图。() 17.按照流动的方向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18.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 达”状态。() 19.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 20.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A弗洛伊德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3.()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A社会关系B社会交往 社会组织 D社会群体 4.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 A库利B林顿C托马斯 D米德 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6.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C 卷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写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 2.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 3.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要求。( ) 4.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 5.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 6. 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 7.社会组织的运行是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 ) 8.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 9.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 10. 阶层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的。( ) 11.社会是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包括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 12.正式控制是使用不怎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 13.道德是以行为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1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 15.狭义的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当他们陷入生活困境需要帮助时,也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对 象。( ) 16.制度文化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做事的方法、行动的蓝图。( ) 17.按照流动的方向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 18.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 达”状态。( ) 19.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 ) 20.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3.( )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A 社会关系 B 社会交往 C 社会组织 D 社会群体 4.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6.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8.人的()的初始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A物质交往B社会化 C社会关系D社会生产 9.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能力人 10.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 属于( )。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11.(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家长制 B科层制C泰罗制D流水作业制 12.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13.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4.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A初级群体B社会分化C劳动分工D社会分层 15.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和象征性设备。 A规则性设备 B组织性设备 C概念性系统 D实用性设备 16.()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条件的产物。 A社会文化B社会制度C社会分层 D社会分工 17.手段一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8.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 )。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9.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20.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A社会制度 B法律C社会行为规范 D政府 21.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不相适应。 A物质资料再生产 B自然环境 C生产资料 D社会发展 22.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隐性失业 23.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和()。 A综合性思想B持久性思想C战略性思想 D长期性思想 24.“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 说法。( ) A文化类型说 B生物有机体说 C历史三阶段说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25.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 A弗兰克 B丁伯根 C普雷毕什 D沃勒斯坦
8.人的( )的初始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A 物质交往 B 社会化 C 社会关系 D 社会生产 9.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能力人 10.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 属于( )。 A 家长制 B 古典管理理论 C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 当代管理理论 11. (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 家长制 B 科层制 C 泰罗制 D 流水作业制 12.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A 城乡对立 B 缩小城乡差别 C 农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 13.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郊区化 D 城乡融合 14.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 A 初级群体 B 社会分化 C 劳动分工 D 社会分层 15.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和象征性设备。 A 规则性设备 B 组织性设备 C 概念性系统 D 实用性设备 16.( )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条件的产物。 A 社会文化 B 社会制度 C 社会分层 D 社会分工 17.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 )。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 18. 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 )。 A 社会失范论 B 标签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9.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A 消极的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20.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 A 社会制度 B 法律 C 社会行为规范 D 政府 21.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 )不相适应。 A 物质资料再生产 B 自然环境 C 生产资料 D 社会发展 22.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 A 就业 B 失业 C 显性失业 D 隐性失业 23.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和( )。 A 综合性思想 B 持久性思想 C 战略性思想 D 长期性思想 24.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 说法。( ) A 文化类型说 B 生物有机体说 C 历史三阶段说 D 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25.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 ) A 弗兰克 B 丁伯根 C 普雷毕什 D 沃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