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水质分析手册》FHZHJSZ035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23.03KB,团购合买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一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N一1一萘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染料、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FHZHJSZ0035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F-HZ-HJ-SZ-0035 水质一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一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N-(1一萘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染料、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含苯胺 0.03mg/L,测定上限浓度为16mgL;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苯酚含量高于200mgL时,对本方法有正干扰。 2原理 苯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15~20)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再与N-(1一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偶合,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测量波长为545nms 试剂 分析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3.1蒸馏水。 32硫酸氢钾(KHSO4)s 3.3无水碳酸钠(Na2CO3 34亚硝酸钠(NaNO),50g;称取5g亚硝酸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应配少量, 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5氨基磺酸铵( NH4SO,NH),25g/L:称取2.5g氨基磺酸铵,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n(贮 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6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20g/L:称取2g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水中, 稀释至100mL(详见附录A)s 3.7硫酸标准溶液,浓度c(l/2HSO4)=0.05moM。 3.8精密pH试纸0.5~50。 39苯胺(C6HsNH)标准贮备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005molL硫酸溶液(3.7)10mL,称量 称准至00001g),加入3~5滴苯胺试剂,再称量,用005moL硫酸溶液(3.7)稀释至标线, 摇匀。计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所含苯胺的量,此为贮备液,置冰箱内保存:可用两个月) 3.10苯胺标准使用溶液:将标准贮备液(3.9)用005molL硫酸溶液(③.7)稀释成浓度为1.00mL 溶液含苯胺10.0ig的标准使用溶液(临用时配) 注:如果苯胺试剂为无色透明液可直接称量配制。若试剂颜色发黄,应重新蒸馏或标定苯胺含量后 使用(详见GB691《化学试剂苯胺》) 4仪器 41分光光度计:能在波长545nm处操作,配有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 4225nL具塞刻度试管。 5试样制备 51采样 采集500mL水样于硬质玻璃瓶中(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h),若取样后不能及时进行测定, 需置4C下保存(不得超过两周 52试料制备 将水样(51)用经水冲洗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用硫酸氢钾(32)或无水碳 酸钠(3.3)调节pH值为6,作为试料。 注:若水样颜色深,可用聚己内酰胺粉末脱色(64I颜色不深的水样可不脱色,而以样品溶液(不加 显色剂)为参比溶液

1 FHZHJSZ0035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F-HZ-HJ-SZ-0035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 ( 1 萘基) 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 N (1 萘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 染料 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 25mL 使用光程为 10mm 的比色皿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含苯胺 0.03mg/L 测定上限浓度为 1.6mg/L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 苯酚含量高于 200mg/L 时 对本方法有正干扰 2 原理 苯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 l.5~2.0)与亚硝酸盐重氮化 再与 N (1 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偶合 生成紫红色染料 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测量波长为 545nm 3 试剂 分析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3.1 蒸馏水 3.2 硫酸氢钾(KHSO4) 3.3 无水碳酸钠(Na2CO3) 3.4 亚硝酸钠(NaNO2) 50g/L 称取 5g 亚硝酸钠 溶于少量水中 稀释至 100mL(应配少量 贮于棕色瓶中 置冰箱内保存) 3.5 氨基磺酸铵(NH4SO2NH2) 25g/L 称取 2.5g 氨基磺酸铵 溶于少量水中 稀释至 100mL(贮 于棕色瓶中 置冰箱内保存) 3.6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20g/L 称取 2g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溶于水中 稀释至 100mL(详见附录 A) 3.7 硫酸标准溶液 浓度 c(1/2H2SO4) 0.05mol/L 3.8 精密 pH 试纸 0.5~5.0 3.9 苯胺(C6H5NH2)标准贮备液 于 25mL 容量瓶中加入 0.05mol/L 硫酸溶液(3.7)10mL 称量 (称准至 0.0001g) 加入 3~5 滴苯胺试剂 再称量 用 0.05mol/L 硫酸溶液(3.7)稀释至标线 摇匀 计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所含苯胺的量 此为贮备液 置冰箱内保存 可用两个月) 3.10 苯胺标准使用溶液 将标准贮备液(3.9)用 0.05mol/L 硫酸溶液(3.7)稀释成浓度为 1.00mL 溶液含苯胺 10.0ìg 的标准使用溶液(临用时配) 注 如果苯胺试剂为无色透明液 可直接称量配制 若试剂颜色发黄 应重新蒸馏或标定苯胺含量后 使用(详见 GB 691 化学试剂 苯胺 )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 能在波长 545nm 处操作 配有光程为 10mm 的比色皿 4.2 25mL 具塞刻度试管 5 试样制备 5.1 采样 采集 500mL 水样于硬质玻璃瓶中(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24h) 若取样后不能及时进行测定 需置 4 下保存(不得超过两周) 5.2 试料制备 将水样(5.1)用经水冲洗过的中速滤纸过滤 弃去初滤液 20mL 用硫酸氢钾(3.2)或无水碳 酸钠(3.3)调节 pH 值为 6 作为试料 注 若水样颜色深 可用聚己内酰胺粉末脱色(6.4.1) 颜色不深的水样可不脱色 而以样品溶液(不加 显色剂)为参比溶液

6操作步骤 61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7个25mL具塞刻度试管(4.2),分别加入苯胺标准使用溶液(3.10)0.0,0.25,0.50,1.00, 200,3.00,400mL,各加水(3.1)至10mL。然后按照测定的步骤(62)进行操作。 以测得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试验(零浓度)的吸光度,和对应的苯胺含量绘制校准曲线 62测定 吸取试料(52)含苯胺0.5~30μg)于25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3.1)稀释至10mL,加硫 酸氢钾(32)50mg,摇匀(可预先取另一份相同体积的该水样,用精密pH试纸(3.8)控制其pl 值为15~20为参考值)。加1滴5%亚硝酸钠溶液(34),摇匀;放置3min,加入氨基磺酸铵 溶液(35)0.5mL,充分振荡后,放置3min,待气泡除尽(以消除过量的亚硝酸钠对测定的影响) 加入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36)l.0mL,用水稀释至25mL,摇匀,放置30min,于 545nm波长处,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试料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63) 的吸光度(试料和校准曲线发色时间一致即可),由校准曲线(61)上查出相应的苯胺含量。 6.3空白试验 按62进行空白试验,用水(3,1)代替试料,并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64去干扰试验 641脱色 污染严重或颜色深的水样,可取水样于比色管中,用硫酸氢钾(32)或无水碳酸钠(3.3)调 节pH值为15~2.0,加水样体积一半的聚已内酰胺粉末,加塞摇1~2min,放置后再摇几次, 用中速滤纸过滤,取滤液进行测定 642补偿法 对于颜色较浅(或深色时取少量)的水样采用过滤后不加N-(1一萘基)乙二胺溶液(36) 其余则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以此溶液作参比,消除试料原有色度的影响。 7结果计算 苯胺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试料中含苯胺量,ig; —一试料的体积,mL 8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9个实验室测定苯胺统一标样(制药废水19867)按62步骤测定结果如下: 8.1重复性 苯胺浓度,mgL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 1.6 0.9 1.6 82再现性 实验室间总相对标准偏差为24% 83准确度 相对误差为+02%。 9参考文献 GBll889-89。 2

2 6 操作步骤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 7 个 25mL 具塞刻度试管(4.2) 分别加入苯胺标准使用溶液(3.10)0.0 0.25 0.50 1.00 2.00 3.00 4.00mL 各加水(3.1)至 10mL 然后按照测定的步骤(6.2)进行操作 以测得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试验(零浓度)的吸光度 和对应的苯胺含量绘制校准曲线 6.2 测定 吸取试料(5.2)(含苯胺 0.5~30 g)于 25mL 具塞刻度试管中 加水(3.1)稀释至 10mL 加硫 酸氢钾(3.2)50mg 摇匀(可预先取另一份相同体积的该水样 用精密 pH 试纸(3.8)控制其 pH 值为 1.5~2.0 为参考值) 加 1 滴 5 亚硝酸钠溶液(3.4) 摇匀 放置 3min 加入氨基磺酸铵 溶液(3.5)0.5mL 充分振荡后 放置 3min 待气泡除尽(以消除过量的亚硝酸钠对测定的影响) 加入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3.6)1.0mL 用水稀释至 25mL 摇匀 放置 30min 于 545nm 波长处 用 10mm 比色皿 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以试料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6.3) 的吸光度(试料和校准曲线发色时间一致即可) 由校准曲线(6.1)上查出相应的苯胺含量 6.3 空白试验 按 6.2 进行空白试验 用水(3.1)代替试料 并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6.4 去干扰试验 6.4.1 脱色 污染严重或颜色深的水样 可取水样于比色管中 用硫酸氢钾(3.2)或无水碳酸钠(3.3)调 节 pH 值为 1.5~2.0 加水样体积一半的聚已内酰胺粉末 加塞摇 1~2min 放置后再摇几次 用中速滤纸过滤 取滤液进行测定 6.4.2 补偿法 对于颜色较浅(或深色时取少量)的水样采用过滤后不加 N (1 萘基)乙二胺溶液(3.6) 其余则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以此溶液作参比 消除试料原有色度的影响 7 结果计算 苯胺含量 c(mg/L) 按下式计算 V m c = 式中 m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试料中含苯胺量 ìg V 试料的体积 mL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 9 个实验室测定苯胺统一标样(制药废水 1986.7)按 6.2 步骤测定结果如下 8.1 重复性 苯胺浓度 mg/L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 0.1 0.5 0.9 2.7 1.6 1.6 8.2 再现性 实验室间总相对标准偏差为 2.4 8.3 准确度 相对误差为+0.2 9 参考文献 GB11889-89

附录A 本方法一般说明 (参考件) A1显色剂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三级品色深,配制时在水浴上温热至清亮时全 部溶解,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不易多配,当溶液浑浊时应重新配制。 A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最佳温度在22~-30℃,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可在桓温 水浴中发色或采用同时制作标准曲线的办法(在环境温度多变时,最好采用标样加入法),以 消除温度影响 A3文献中指出含酚量高于200mg/L时对本方法有正干扰。为消除干扰可将废水样进行 预蒸馏,然后按分析步骤(62)进行测定。 A4确定了酸度条件为c(1/2H2SO4)=0.005~0.05moML硫酸介质发色时间为30mins A5吸收波长:工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相当复杂,苯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6nm,而 其他苯胺类化合物如:对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545nm,邻氯对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530nm,2, 4一二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520nm,综合考虑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特点后,确定吸收波长为 545nm。 A6采样的说明:关于(5.1)中指出采样存放不得超过两周,主要考虑到染料废水成分复 杂,变化很大。下表列出了1983年北京市组织的染料厂废水中苯胺类分析方法的验证数据 13、4、5、62实验室放置两 苯胺类测定值,mg/L实验室同时进行 周后进行 平均值=0.82 平均值=0.23 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样贮存时间不可过长

3 附录 A 本方法一般说明 (参考件) A1 显色剂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三级品色深 配制时在水浴上温热至清亮时全 部溶解 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冰箱保存 不易多配 当溶液浑浊时应重新配制 A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 最佳温度在 22~30 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可在桓温 水浴中发色或采用同时制作标准曲线的办法(在环境温度多变时 最好采用标样加入法) 以 消除温度影响 A3 文献中指出含酚量高于 200mg/L 时对本方法有正干扰 为消除干扰可将废水样进行 预蒸馏 然后按分析步骤(6.2)进行测定 A4 确定了酸度条件为 c(1/2H2SO4) 0.005~0.05mol/L 硫酸介质发色时间为 30min A5 吸收波长 工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相当复杂 苯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56nm 而 其他苯胺类化合物如 对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 545nm 邻氯对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 530nm 2 4 二硝基苯胺吸收波长为 520nm 综合考虑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特点后 确定吸收波长为 545nm A6 采样的说明 关于(5.1)中指出采样存放不得超过两周 主要考虑到染料废水成分复 杂 变化很大 下表列出了 1983 年北京市组织的染料厂废水中苯胺类分析方法的验证数据 1 # 3 # 4 # 5 # 6 # 实验室同时进行 2 #实验室放置两 苯胺类测定值 mg/L 周后进行 平均值 0.82 平均值 0.23 由表中数据可知 水样贮存时间不可过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