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讲 中国文化的伦理、宗教、哲学和价值取向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55.5KB,团购合买
一、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 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产生以伦理道 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五讲:中国文化的伦理、宗教、哲学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产生以伦理道 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1、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中心 家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其实质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 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 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另 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家族一一村落 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一一宗族一一民族。这种以家族为中心 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 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 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 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 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 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 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 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 理道德传统的关键。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 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特性。“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仁德” 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 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 人。基本内容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孝悌、忠恕 是仁德的基本内容。 2、谦和好礼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帮,“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中国文化认 为,礼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礼仪文化” 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 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为“礼貌”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 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礼之运作,包含有“谦 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和者,和睦也,和气,和谐也

第五讲:中国文化的伦理、宗教、哲学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 ▪一、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 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产生以伦理道 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1、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中心 家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其实质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 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 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另 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家族——村落— —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这种以家族为中心 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 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 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 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 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 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 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 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 理道德传统的关键。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 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特性。“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仁德” 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 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 人。基本内容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孝悌、忠恕, 是仁德的基本内容。 2、谦和好礼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帮,“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中国文化认 为,礼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礼仪文化”。 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 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为“礼貌”;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 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礼之运作,包含有“谦 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和者,和睦也,和气,和谐也

3、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 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等。信与诚是相 通的品德。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信必果。”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 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报”即知恩思报。中国古人早就有“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的道德教训。忘恩会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4、精忠爱国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祖国、爱民族历来被看作是“大节”,这种精神是中华 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 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有直接的联系 5、克己奉公 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 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 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 6、修己慎独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成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在中国伦理史上 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 气等。所谓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如临深渊,如履博冰”。 7、见利思义 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 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这种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返 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可,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8、勤俭廉正 中国人民历来以勤劳节俭、廉明正直著称于世。他们以劳动自立自强,形成 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又有尚俭 的传统。强调勤俭戒奢,认为“廉犹俭也”,有了廉,便可能做到正 9、篤实宽厚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 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在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 值标准的规范与美德,如老实、诚实、塌实、实在等。 10、勇毅力行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1,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三阶段 (1)先秦一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上古神话有三个特点,一是崇德不崇力,二是惩恶扬善,三是重天命轻命运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

3、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 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等。信与诚是相 通的品德。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信必果。”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 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报”即知恩思报。中国古人早就有“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的道德教训。忘恩会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4、精忠爱国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祖国、爱民族历来被看作是“大节”,这种精神是中华 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 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有直接的联系。 5、克己奉公 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 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 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 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 6、修己慎独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成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在中国伦理史上 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 气等。所谓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如临深渊,如履博冰”。 7、见利思义 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 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这种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返 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可,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8、勤俭廉正 中国人民历来以勤劳节俭、廉明正直著称于世。他们以劳动自立自强,形成 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又有尚俭 的传统。强调勤俭戒奢,认为“廉犹俭也”,有了廉,便可能做到正。 9、篤实宽厚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 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在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 值标准的规范与美德,如老实、诚实、塌实、实在等。 10、勇毅力行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1,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三阶段 (1)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上古神话有三个特点,一是崇德不崇力,二是惩恶扬善,三是重天命轻命运。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

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 西周: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范式。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 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站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折点上,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 化成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想。 他的五伦说、性善论、修养论,以及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成为儒家伦理 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将孔孟并列,合称为“孔孟之道“。 (2)汉唐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封建化阶段 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小阶段:两汉儒家、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大学》《中庸》是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但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 的“三纲五常”论。 ■玄学伦理是试图把儒道结合以克服人的精神和伦理生活中矛盾的一种努力,其 特点是用道家的自然观对儒家的名教进行批判。 ■隋唐佛学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虚幻形式克服了传统伦理中的道德与命运的 矛盾0宋元明清一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 ■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人伦者,天理也。存天理, 灭人欲。这种伦理思想,一方面提倡整体价值观,在理欲对立中突出人性的尊严 和道德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它又与封建政治结合而沦为道德专制主义,成为以理 杀人的工具。 ■陆王心学认为理是人的心与良知的先验结构。社会伦理规范与主观道德观念根 源于人心,因而提出良心概念。 2,中国伦理思想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人伦关系原理 包含的民族性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五伦设计。五伦是以家族为本位 把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扩充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的原理。第二,整体主 义。礼的精神,五伦的精神首先是一种强调整体秩序的精神。它把整体秩序作为 最高的价值取向,个体应在既有的人伦秩序中安伦尽分,维护整体的和谐。第三, 伦理政治 (2)道德主体品格要求 人伦决定人格,人伦设计中的家族本位、血缘亲情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人 们对人伦规范认同的过程主要是情感内化的过程。仁义礼智的价值系统及德性主 义也是道德主体的重要方面。 (3)人性论是

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 ▪西周: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范式。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 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站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折点上,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 化成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想。 他的五伦说、性善论、修养论,以及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成为儒家伦理 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将孔孟并列,合称为“孔孟之道“。 (2) 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封建化阶段 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小阶段:两汉儒家、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大学》《中庸》是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但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 的“三纲五常”论。 ▪玄学伦理是试图把儒道结合以克服人的精神和伦理生活中矛盾的一种努力,其 特点是用道家的自然观对儒家的名教进行批判。 ▪隋唐佛学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虚幻形式克服了传统伦理中的道德与命运的 矛盾 0 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 ▪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人伦者,天理也。存天理, 灭人欲。这种伦理思想,一方面提倡整体价值观,在理欲对立中突出人性的尊严 和道德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它又与封建政治结合而沦为道德专制主义,成为以理 杀人的工具。 ▪陆王心学认为理是人的心与良知的先验结构。社会伦理规范与主观道德观念根 源于人心,因而提出良心概念。 2,中国伦理思想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 人伦关系原理 包含的民族性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五伦设计。五伦是以家族为本位, 把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扩充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的原理。第二,整体主 义。礼的精神,五伦的精神首先是一种强调整体秩序的精神。它把整体秩序作为 最高的价值取向,个体应在既有的人伦秩序中安伦尽分,维护整体的和谐。第三, 伦理政治。 (2) 道德主体品格要求 人伦决定人格,人伦设计中的家族本位、血缘亲情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人 们对人伦规范认同的过程主要是情感内化的过程。仁义礼智的价值系统及德性主 义也是道德主体的重要方面。 (3) 人性论是

人性论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中国人性思想有以下特点:强调人禽 之分,突现人的尊严;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 、中国远古宗教 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其中 尤以自然神崇拜和鬼神崇拜最为盛行。 自然神崇拜,就是包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 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鬼魂崇拜的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远古时代的原始人不能解释做梦、 生死等现象,错误地认为有一种对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的死亡而消失的精神 实体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 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伤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不死的灵魂就成为远古人 崇拜的对象。由于趋利弊害的本能,原始人觉得自己亲人的灵魂更能保护自己 由此而转变成为祖先崇拜。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顺帝年间,沛国丰人张陵依 据《太平经》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处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署地区少数 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因入道均需交纳五斗米,鼓称五斗米道。此派主 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此派教徒尊称张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东汉时期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此派由巨鹿人张角创立。他在用符水咒语为 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经》 的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 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 教,创立了丹鼎派,其代表作是《抱朴子》。他崇尚金丹轻举,讲究药物养生, 认为世人通过修炼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成仙 南北朝时,道教的最大发展是北魏寇谦之创立的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 教转变为官方宗教。 唐宋之后,出现正一道和全真教,正一道崇拜鬼神,注重符箓;全真道排斥咒 术,倡导三教合一,注重内修 2、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此道又《老子》而来,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宗教 化、人格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被解释成“三清尊神”,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不仅灵魂常在,且肉体永生。 不同的派别修炼方法不同全真道认为内养、修练,便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 的。正一道认为符箓咒语、科仪斋醮可以去并延年

人性论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中国人性思想有以下特点:强调人禽 之分,突现人的尊严;人格均等,人人可圣; 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宗教 一、中国远古宗教 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其中 尤以自然神崇拜和鬼神崇拜最为盛行。 自然神崇拜,就是包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 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鬼魂崇拜的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远古时代的原始人不能解释做梦、 生死等现象,错误地认为有一种对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的死亡而消失的精神 实体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 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伤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不死的灵魂就成为远古人 崇拜的对象。由于趋利弊害的本能,原始人觉得自己亲人的灵魂更能保护自己, 由此而转变成为祖先崇拜。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顺帝年间,沛国丰人张陵依 据《太平经》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处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署地区少数 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因入道均需交纳五斗米,鼓称五斗米道。此派主 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此派教徒尊称张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东汉时期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此派由巨鹿人张角创立。他在用符水咒语为 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经》 的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 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 教,创立了丹鼎派,其代表作是《抱朴子》。他崇尚金丹轻举,讲究药物养生, 认为世人通过修炼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成仙。 南北朝时,道教的最大发展是北魏寇谦之创立的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 教转变为官方宗教。 ▪唐宋之后,出现正一道和全真教,正一道崇拜鬼神,注重符箓; 全真道排斥咒 术,倡导三教合一,注重内修。 2、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此道又《老子》而来,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宗教 化、人格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被解释成“三清尊神”,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不仅灵魂常在,且肉体永生。 不同的派别修炼方法不同全真道认为内养、修练,便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 的。正一道认为符箓咒语、科仪斋醮可以去并延年

3、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对古代化学的影响,炼造外丹开古代化学的先河 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著名道士本身就是大医学家。 道教对于古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武术气功方面,内丹、吐纳、太极拳等 对古代文艺的影响,志怪小说、神魔小说、游仙诗、田园诗等多与道教相关 对古代民俗的影响,城隍、突地、灶君,门神、灶马、桃符等。 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苦指人生即苦,一切 皆苦。人生本是一个苦海。苦的根源是集,人生最痛苦的原因是烦恼,贪嗔痴是 最大烦恼。要向获得解脱,必须消除这些烦恼,这就是灭。苦的消除就是佛教所 说的涅槃。消灭痛苦,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此即是道谛。灭苦之道很多,最主要 的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教最初被成为小乘佛教,因为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来强调普渡众生, 成为大乘佛教。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宗派,初以空为解脱,空宗(中观宗),一切 皆空。后来又提出“万法唯识”的理论,称为有宗(唯识宗),。 2、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发展 佛教东传之初,中国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接受佛教,佛教被视为神仙方术 的一种,神不灭成为佛教的根本教义。 魏晋时期佛教与玄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从思想内容来说,六家七宗都在 谈论宣扬佛教的空的道理,其中僧肇等对大乘佛学的空宗有了深刻的理解。 隋唐是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这是各种宗派形成,三论宗 唯识宗继承了印度佛学的精神,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则是中国化的佛教 3、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哲学的影响:魏晋玄学与般若学渊源很深,宋明理学骨子里是佛学,在思 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佛教影响更加明显。 对文艺的影响: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 对民俗的影响表现在吃斋念佛、烧香拜佛、不杀生等方面。 四,儒学的宗教功能 1,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 夏、商、周的“天”具有强烈的人格神色彩,孔子、孟子虽崇尚人文主义 但仍对“天”保留着敬畏,强调以德配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则把进一步 神化、人格化,这样儒家的天便被宗教化了 2,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宋明理学深受佛道两家影响。其作为理论钢骨的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 性理论的翻版。禅宗的心性论对宋明理学有深远影响。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 欲”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色彩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3、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对古代化学的影响,炼造外丹开古代化学的先河 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著名道士本身就是大医学家。 道教对于古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武术气功方面,内丹、吐纳、太极拳等 对古代文艺的影响,志怪小说、神魔小说、游仙诗、田园诗等多与道教相关。 对古代民俗的影响,城隍、突地、灶君,门神、灶马、桃符等。 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苦指人生即苦,一切 皆苦。人生本是一个苦海。苦的根源是集,人生最痛苦的原因是烦恼,贪嗔痴是 最大烦恼。要向获得解脱,必须消除这些烦恼,这就是灭。苦的消除就是佛教所 说的涅槃。消灭痛苦,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此即是道谛。灭苦之道很多,最主要 的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等。 佛教最初被成为小乘佛教,因为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来强调普渡众生, 成为大乘佛教。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宗派,初以空为解脱,空宗(中观宗),一切 皆空。后来又提出“万法唯识”的理论,称为有宗(唯识宗), 。 2、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发展 佛教东传之初,中国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接受佛教,佛教被视为神仙方术 的一种,神不灭成为佛教的根本教义。 魏晋时期佛教与玄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从思想内容来说,六家七宗都在 谈论宣扬佛教的空的道理,其中僧肇等对大乘佛学的空宗有了深刻的理解。 隋唐是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这是各种宗派形成,三论宗、 唯识宗继承了印度佛学的精神,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则是中国化的佛教。 3、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哲学的影响: 魏晋玄学与般若学渊源很深,宋明理学骨子里是佛学,在思 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佛教影响更加明显。 对文艺的影响: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 对民俗的影响表现在吃斋念佛、烧香拜佛、不杀生等方面。 四,儒学的宗教功能 1,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 夏、商、周的“天”具有强烈的人格神色彩, 孔子、孟子虽崇尚人文主义 但仍对“天”保留着敬畏,强调以德配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则把进一步 神化、人格化,这样儒家的天便被宗教化了。 2,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宋明理学深受佛道两家影响。其作为理论钢骨的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 性理论的翻版。禅宗的心性论对宋明理学有深远影响。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 欲”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色彩。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哲学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原始儒家 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学的经典被称为四书五 经。其基本精神,首先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我 们人有一种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孔子哲学的基本观 念是“仁”,仁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一种宽容心的精神 儒家精神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 精神。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 2、原始道家 原始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认为道为终极实在,不能为语言所限 定。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流转和变迁的过程,无为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等。庄子认为万物平等,物我同一,追求逍遥无待,自由超脱。道家与儒家殊 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宇宙的契合。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解放与 超脱。 3、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学渗透了中国人的智慧。佛教智慧善用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表象 和有限的知识的执著,以获得自由和解脱。用解构的方式来消除人们心灵上的执 著。佛教的智慧也表现为推崇圆融的智慧。打破此岸与彼岸、本体与现象、有限 与无限之间的鸿沟,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为平淡,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4、宋明理学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和心性关系问题。认为 普遍的理高于具体的气,理性高于情感。所以他主张“居敬”、“穷理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是他的颇有特 色的学说。知行合一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致良知说强调良知是天赋的道 德意识、情感,重视直觉体验 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谓典要,唯变所适。”(张载)人体认宇宙的蓬勃生 机,不断创造进取,参赞化育。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创造 能力的信念。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下,人类能够与时俱进,创造美好的世界。“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天人之际,性命之源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中国哲 学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儒家的人文理想, 使天德贯为人德,人德齐于天德,且归于天人同德,天人合德。“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 3、人生境界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理想人格之极致 的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儒家追求的道德宇宙,道家追求的艺术天地,佛家追求 的宗教境界,都是对各自所出的突然状态的一种超越,而进入应然的价值之中。 儒家主张以圣贤人格为向度,以个体的道德自觉,卓然挺立于天壤间,不断追求 自我实现。道家追求精神的逍遥与解脱。佛家追求涅槃的超越之境。近人冯友

1、原始儒家 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学的经典被称为四书五 经。其基本精神,首先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我 们人有一种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孔子哲学的基本观 念是“仁”,仁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一种宽容心的精神。 儒家精神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 精神。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 2、原始道家 原始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认为道为终极实在,不能为语言所限 定。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流转和变迁的过程,无为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等。庄子认为万物平等,物我同一,追求 逍遥无待,自由超脱。道家与儒家殊 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宇宙的契合。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解放与 超脱。 3、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学渗透了中国人的智慧。佛教智慧善用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表象 和有限的知识的执著,以获得自由和解脱。用解构的方式来消除人们心灵上的执 著。佛教的智慧也表现为推崇圆融的智慧。打破此岸与彼岸、本体与现象、有限 与无限之间的鸿沟,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为平淡,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4、宋明理学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和心性关系问题。认为 普遍的理高于具体的气,理性高于情感。所以他主张“居敬”、“穷理”。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是他的颇有特 色的学说。知行合一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致良知说强调良知是天赋的道 德意识、情感, 重视直觉体验。 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谓典要,唯变所适。”(张载)人体认宇宙的蓬勃生 机,不断创造进取,参赞化育。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创造 能力的信念。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下,人类能够与时俱进,创造美好的世界。“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天人之际,性命之源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中国哲 学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儒家的人文理想, 使天德贯为人德,人德齐于天德,且归于天人同德,天人合德。“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 3、人生境界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理想人格之极致 的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儒家追求的道德宇宙,道家追求的艺术天地,佛家追求 的宗教境界,都是对各自所出的突然状态的一种超越,而进入应然的价值之中。 儒家主张以圣贤人格为向度,以个体的道德自觉,卓然挺立于天壤间,不断追求 自我实现。道家追求精神的逍遥与解脱。 佛家追求涅槃的超越之境。近人冯友

兰的境界说认为,人生境界可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等几 个等级。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辩证思维 中国古代逻辑分析薄弱,辩证综合能力很强。注重整体、对待、过程和动态 平衡。中国哲人观察宇宙人生,着眼于天地人我,肯定各系统、要素之内外的相 互依存、密切联系 2、直觉体悟 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和逻辑推理,只能靠直 觉和顿悟来把握。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 家的道德自觉、道家的艺术自觉、佛教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的高峰体验 推到及至。儒释道共通的、最高的智慧与境界,是彻悟最高的存在。 3、知行动态统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构建抽象的理论体系,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 统一,身体力行 第四节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儒家是最早对超越自然问题作出反省的学派之一。儒家认为自然是蒙昧状 态,应该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孔子指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并进而认为文明社会应以仁为价值观,“仁者爱人” 在天人关系上,墨家对自然的状态与人文的形态做了区分,认为通过劳动, 人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建立起文明的社会生活,“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 则不生”。只有兼爱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兼爱是无差别的爱,不同于儒家的有 差别的仁爱 2、“无以人灭天” 道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之上,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才是最高价值。“夫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道家对人文化持评判和否定的态度。“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 子):“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老子);“牛马四足, 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无以人灭天。”(庄子) 3、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天人之辨内在地关联着力命关系问题。天的超验化便表现为命,所谓“天命”。 儒家认为自然的人化更多地指化天性为德性,一方面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努力, 另一方面又主张顺从天命。道家主张无为,接受外在环境,逍遥自在,“知其不 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命是虚妄之 物,强调主体的努力,在法家看来,社会治乱,国家强弱,并非取决于天命, 而在于君主是否能正确运用法、术、势。 群己关系的定位 1、修己以安人 儒家是最早对君己关系作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个体 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而且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 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 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

兰的境界说认为,人生境界可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等几 个等级。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辩证思维 中国古代逻辑分析薄弱,辩证综合能力很强。注重整体、对待、过程和动态 平衡。中国哲人观察宇宙人生,着眼于天地人我,肯定各系统、要素之内外的相 互依存、密切联系。 2、直觉体悟 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和逻辑推理,只能靠直 觉和顿悟来把握。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 家的道德自觉、道家的艺术自觉、佛教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的高峰体验 推到及至。儒释道共通的、最高的智慧与境界,是彻悟最高的存在。 3、知行动态统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构建抽象的理论体系,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 统一,身体力行。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儒家是最早对超越自然问题作出反省的学派之一。儒家认为自然是蒙昧状 态,应该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孔子指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并进而认为文明社会应以仁为价值观,“仁者爱人”。 在天人关系上,墨家对自然的状态与人文的形态做了区分,认为通过劳动, 人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建立起文明的社会生活,“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 则不生”。只有兼爱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兼爱是无差别的爱,不同于儒家的有 差别的仁爱 2、“无以人灭天” 道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之上,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才是最高价值。“夫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道家对人文化持评判和否定的态度。“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 子);“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 (老子);“牛马四足, 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无以人灭天。”(庄子) 3、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天人之辨内在地关联着力命关系问题。天的超验化便表现为命,所谓“天命”。 儒家认为自然的人化更多地指化天性为德性,一方面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努力, 另一方面又主张顺从天命。道家主张无为,接受外在环境,逍遥自在,“知其不 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命是虚妄之 物,强调主体的努力 ,在法家看来,社会治乱,国家强弱,并非取决于天命, 而在于君主是否能正确运用法、术、势。 二、群己关系的定位 1、修己以安人 儒家是最早对君己关系作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个体 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而且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 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 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大人”(《论语》)。 2、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道家所理解的人并非以群体的 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个一个的自我,认为社会性是对人性的扭曲,主张独善 其身,完善个体 3、群体原则的强化 从中国文化的主流看,儒家所突出的群体原则得到了更多的确认。和儒家 样,墨家对群体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尚同” 便含有群体沟通之意。法家将群体原则进一步强化。强调君权至上,要克制个人 私利以维护君主的公利。 三、义利与理欲 1、“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的 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把道德义务视为无条件的命令。“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成为不少仁人志士的理想人格。儒家肯 定义的内在价值的同时,并不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儒家并不弃绝功利 而要求利的追求不能违背道德“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功利的取向 功利取向突出表现在墨家思想中。墨家将功利的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 则。但墨家去除了“义”的内在价值,将其等同于外在的功利。认为“义,利也” 仁不仅表现为德性的完善,最终必须落实于现实的功利行为。“仁人之所以为 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取天下之害。” 四、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内圣的追求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注重的人格是内圣,内圣首先表现 为人的德性,具体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其次为“知”的规定。知是 种理性的品格,按儒家的看法,缺乏理性的品格,主体往往会受自发的情感和 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儒家将德性与理性合一,以内圣为人格 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 外又讲究外王。所谓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2.逍遥的境界 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确认人格的个体品格。道家心目中的 理想人格是以本然的、真实的形态出现,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完全一致。追求 个性的彰显和逍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大人”(《论语》)。 2、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道家所理解的人并非以群体的 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个一个的自我,认为社会性是对人性的扭曲,主张独善 其身,完善个体。 3、群体原则的强化 从中国文化的主流看,儒家所突出的群体原则得到了更多的确认。和儒家一 样,墨家对群体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尚同” 便含有群体沟通之意。法家将群体原则进一步强化。强调君权至上,要克制个人 私利以维护君主的公利。 三、义利与理欲 1、“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的 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把道德义务视为无条件的命令。“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成为不少仁人志士的理想人格。儒家肯 定义的内在价值的同时,并不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儒家并不弃绝功利, 而要求利的追求不能违背道德“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功利的取向 功利取向突出表现在墨家思想中。墨家将功利的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 则。但墨家去除了“义”的内在价值,将其等同于外在的功利。认为“义,利也” 仁不仅表现为德性的完善,最终必须落实于现实的功利行为。 “仁人之所以为 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取天下之害。” 四、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内圣的追求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注重的人格是内圣,内圣首先表现 为人的德性,具体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其次为“知”的规定。知是 一种理性的品格,按儒家的看法,缺乏理性的品格,主体往往会受自发的情感和 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儒家将德性与理性合一,以内圣为人格 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 外又讲究外王。所谓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2.逍遥的境界 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确认人格的个体品格。道家心目中的 理想人格是以本然的、真实的形态出现,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完全一致。追求 个性的彰显和逍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