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讲 文化概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39.5KB,团购合买
1理解文化的概念,弄清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2明白文化的层次。 3弄清文化的类别,明确各种文化互有优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一讲:文化概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文化的概念,弄清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2明白文化的层次。 3.弄清文化的类别,明确各种文化互有优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2文化的层次。 教学内容 文化的含义 (一)广义文化:指人类劳动创造成果的总和,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 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广义的“文化”。 (二)狭义文化:指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以语言为 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文化与文明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几乎还没有开展 讨论。只能从极少资料中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是把文明与文化作同一概念使用 二是认为“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比“文明”更 广泛。三是认为,“文明”与“文化”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并行的,很 难说谁先谁后,谁主谁从。文明更多地表现和反映社会实践的结果和表征上,文 化则更多地表现在推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与内涵上 我们倾向于这种观点,即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者说文 明是文化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的产物,它是文化发展的进步状态。对文明与文 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前后相继的两个互不相关的发 展阶段,而应作一些辩证地思考。结合上述讨论,我们认为这样一种见解似乎有 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文明这两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对 愚昧的否定过程,文明是人类社会对野蛮的否定过程 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文明与文化在概念上有着大面积的重合。其一,人是 构成文明与文化的基本核心。文明与文化都足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 并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展的,而且都是人的智慧和本质力量的展现。文化是伴 随人类而来的,当人类学会创造第一片石器工具的时候,人类的时代就开始了, 由此也开始了否定自己的愚昧的过程。而文明却是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发生 的。其二,文明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文明的发生是以文化的不断积累与进 步为前提的。但是,当文明产生以后,文化本身的发展又必须以文明为基础 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愈高,它的文化也就愈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又 是社会文化的一把尺子,或者是社会与文化的统一体。其三,社会经济形态是文 明与文化发展的共同基础。社会经济形态规定与制约着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但是 它们又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形态和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着积极的影响。由于文 明比文化更接近于社会经济形态(或结构),特别是当文明作为“阶段性含义”使 用时是这样,因而由某种社会经济形态所规定的文化,一方面它要受到文明发展

1 第一讲:文化概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文化的概念,弄清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2.明白文化的 层次。 3.弄清文化的类别,明确各种文化互有优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2.文化的层次。 教学内容: 一、文化的含义 (一)广义文化:指人类劳动创造成果的总和,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 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广义的“文化”。 (二)狭义文化:指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以语言为 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文化与文明: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几乎还没有开展 讨论。只能从极少资料中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是把文明与文化作同一概念使用。 二是认为“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比“文明”更 广泛。三是认为,“文明”与“文化”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并行的,很 难说谁先谁后,谁主谁从。文明更多地表现和反映社会实践的结果和表征上,文 化则更多地表现在推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与内涵上。 我们倾向于这种观点,即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者说文 明是文化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的产物,它是文化发展的进步状态。对文明与文 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前后相继的两个互不相关的发 展阶段,而应作一些辩证地思考。结合上述讨论,我们认为这样一种见解似乎有 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文明这两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对 愚昧的否定过程,文明是人类社会对野蛮的否定过程。 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文明与文化在概念上有着大面积的重合。其一,人是 构成文明与文化的基本核心。文明与文化都足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 并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展的,而且都是人的智慧和本质力量的展现。文化是伴 随人类而来的,当人类学会创造第一片石器工具的时候,人类的时代就开始了, 由此也开始了否定自己的愚昧的过程。而文明却是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发生 的。其二,文明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文明的发生是以文化的不断积累与进 步为前提的。但是,当文明产生以后,文化本身的发展又必须以文明为基础。一 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愈高,它的文化也就愈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又 是社会文化的一把尺子,或者是社会与文化的统一体。其三,社会经济形态是文 明与文化发展的共同基础。社会经济形态规定与制约着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但是 它们又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形态和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着积极的影响。由于文 明比文化更接近于社会经济形态(或结构),特别是当文明作为“阶段性含义”使 用时是这样,因而由某种社会经济形态所规定的文化,一方面它要受到文明发展

程度的制约,文明的历史类型给文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文明也给 文化以某种相对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由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所决定的。由此也 就产生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 文明与文化的矛盾性.是指有可能发生某种二律背反的逆向调节的滞距现 象。这一情况,早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蓬勃发展的历史年代里就已经发生了 我们可以从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所作的 分析,以及他对第三科学院悬赏题目“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所作的否定回答中,看到这一点。文明发展,文化倒退,这种文明与文化的二律 背反的现象,在以后的西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这种论述 关于文明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辩证关系,前苏联学者诺科瓦的论见很有参 考价值。他说:“文化代表着这一进程的连续件和内在潜力,文明则规定着通过 社会结构的更替实现这一进程的普遍性和进步性。文化结文明规定了目的方针和 价值目标,这些方针目标决定整个文明的人道主义方向。文明也保证了文化拥有 发挥作用和发展的社会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但这样一来也给文化以规定,也就 是说给文化划定了界限,只要文化把文明给它提供的内在可能性利用已尽,那么 打破这种界限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文明与文化之间也有区别。 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上看,文明与文化虽然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成果,但文明 只反映人类创造的、进步、有价值的成果,而文化却反映这些成果的一切方面, 不论这些成果是进步的、积极的,还是落后的、消极的。例如,迷信、巫术、缠 足、袁世凯称帝,这些事确实不文明,但部属于文化现象。由是观之,文化的涵 盖面要大于文明的涵盖面,文明只是文化这一总体概念的亚文化概念,表明的只 是文化所达到的一个程度 其次,从时间观念上看,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文化是人类社会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全部历史沉淀的总称,而文明只表示了文化演进中的一定时 期。在文化的座标总体系中,文明只占有时间轴上的部分线段。人类在到达文明 水准之前许久,便已产生出原始文化,然而只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日起,高级 的文化方面可称为文明。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原始时代,文明只是以萌芽状态在 物质生产实践中极其缓慢地进行着量的积累,直到有人类精神智慧的产物一一文 字的出现.人类才迈进了曙光初露的文明社会的门槛,人类才意识到化“野”为 “文”,化“昧”为“明”,才有作为文明人的感觉。按照大多学者的观点,人类 漫长的史前时期,均不在文明之列。文明作为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人类思维 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均已达到一定程度,这一点已无争议。然 而在以什么尺度界定文明起点的问题上,目前仍然众说不 再次,从形态学的观点出发,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而 文明常被用以待质物质形态化了的文化,即一种在物理性质上迥异于它种文化田 京的物化了的精神体系。如长城、金字塔、秦陵兵马桶。就长城而言,当我们称 它为“文明”时,强调它是中国古代人的杰作,是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当称为“文化”时,我们考虑酌是长城这一建筑物所体现约当时的社会形态;秦 的统一中国、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矛盾、封建的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等等 除上述不同之处,还可提出一些区别。如文化往往表示一个民族的统一性 是具有整体性的概念;而文明往往表现一个民族文化演进的阶段性,等等 二、文化的层次

2 程度的制约,文明的历史类型给文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文明也给 文化以某种相对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由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所决定的。由此也 就产生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 文明与文化的矛盾性.是指有可能发生某种二律背反的逆向调节的滞距现 象。这一情况,早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蓬勃发展的历史年代里就已经发生了, 我们可以从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所作的 分析,以及他对第三科学院悬赏题目“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所作的否定回答中,看到这一点。文明发展,文化倒退,这种文明与文化的二律 背反的现象,在以后的西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这种论述。 关于文明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辩证关系,前苏联学者诺科瓦的论见很有参 考价值。他说:“文化代表着这一进程的连续件和内在潜力,文明则规定着通过 社会结构的更替实现这一进程的普遍性和进步性。文化结文明规定了目的方针和 价值目标,这些方针目标决定整个文明的人道主义方向。文明也保证了文化拥有 发挥作用和发展的社会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但这样一来也给文化以规定,也就 是说给文化划定了界限,只要文化把文明给它提供的内在可能性利用已尽,那么 打破这种界限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文明与文化之间也有区别。 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上看,文明与文化虽然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成果,但文明 只反映人类创造的、进步、有价值的成果,而文化却反映这些成果的一切方面, 不论这些成果是进步的、积极的,还是落后的、消极的。例如,迷信、巫术、缠 足、袁世凯称帝,这些事确实不文明,但部属于文化现象。由是观之,文化的涵 盖面要大于文明的涵盖面,文明只是文化这一总体概念的亚文化概念,表明的只 是文化所达到的一个程度。 其次,从时间观念上看,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文化是人类社会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全部历史沉淀的总称,而文明只表示了文化演进中的一定时 期。在文化的座标总体系中,文明只占有时间轴上的部分线段。人类在到达文明 水准之前许久,便已产生出原始文化,然而只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日起,高级 的文化方面可称为文明。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原始时代,文明只是以萌芽状态在 物质生产实践中极其缓慢地进行着量的积累,直到有人类精神智慧的产物——文 字的出现.人类才迈进了曙光初露的文明社会的门槛,人类才意识到化“野”为 “文”,化“昧”为“明”,才有作为文明人的感觉。按照大多学者的观点,人类 漫长的史前时期,均不在文明之列。文明作为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人类思维、 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均已达到一定程度,这一点已无争议。然 而在以什么尺度界定文明起点的问题上,目前仍然众说不一。 再次,从形态学的观点出发,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而 文明常被用以待质物质形态化了的文化,即一种在物理性质上迥异于它种文化田 京的物化了的精神体系。如长城、金字塔、秦陵兵马桶。就长城而言,当我们称 它为“文明”时,强调它是中国古代人的杰作,是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当称为“文化”时,我们考虑酌是长城这一建筑物所体现约当时的社会形态;秦 的统一中国、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矛盾、封建的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等等。 除上述不同之处,还可提出一些区别。如文化往往表示一个民族的统一性, 是具有整体性的概念;而文明往往表现一个民族文化演进的阶段性,等等。 二、文化的层次

(一)器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大厦的物 质基础。—物质文化 (二)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的?蕴化出来的价值取向、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精神文化 (三)制度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 制度文化 (四)行为层面:人类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 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 三、文化的类别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圈 (二)印度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圈 (三)欧洲古代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方东正教文化圈 (四)阿拉伯古代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圈 四、文化中心 (一)文化中心三次转移: 1奴隶制时代,文明等级最高、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古希腊、古罗马 2封建制时代—中国 3资本主义时代—西欧和北美 (二)世界科技中心五次大转移(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科学兴隆期”概 念): 1.十六世纪以前,为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中国 2意大利(15401610) 3英国(16601730) 4法国(17701830) 5德国(18401920) 6美国(1920年至今) 思考题: 1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有何异同?

3 (一)器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大厦的物 质基础。——物质文化 (二)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的?蕴化出来的价值取向、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精神文化 (三)制度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 制度文化 (四)行为层面:人类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 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 三、文化的类别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圈 (二)印度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圈 (三)欧洲古代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方东正教文化圈 (四)阿拉伯古代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圈 四、文化中心 (一)文化中心三次转移: 1.奴隶制时代,文明等级最高、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古希腊、古罗马 2.封建制时代——中国 3.资本主义时代——西欧和北美 (二)世界科技中心五次大转移(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科学兴隆期”概 念): 1.十六世纪以前,为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中国 2.意大利(1540——1610) 3.英国(1660——1730) 4.法国(1770——1830) 5.德国(1840——1920) 6.美国(1920 年至今) 思考题: 1.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有何异同?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