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必须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和上级文件进行设计 2.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或工业区规划; 3.符合有关要求,布置紧凑合理; 4.总平面布置应节约用地; 5.改、扩建厂应合理地利用原有设施,并尽量减少对现有生产的影响; 6.分期建设的企业应合理地处理近远期关系 7.为企业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8.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缩短运输距离; 9.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 总平面布置 2.1 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1. 必须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和上级文件进行设计; 2. 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或工业区规划; 3. 符合有关要求,布置紧凑合理; 4. 总平面布置应节约用地; 5. 改、扩建厂应合理地利用原有设施,并尽量减少对现有生产的影响; 6. 分期建设的企业应合理地处理近远期关系; 7. 为企业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8. 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缩短运输距离; 9. 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2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2.1符合工艺流程,顺畅连续短捷 1.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流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保证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连 续性,使整个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具有良好的联系,避免生产流程出现不合理的 往复倒流现象 2.尽量使生产线直线运行,使货流运行距离最短。 1.纵向作业线 3.一般生产作业线的三种类型」2.横向生产作业线 3.环状生产作业 总平面布置还应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应为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 5.合理的生产流程对较低投资,节省运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总平面设 计的重要核心
2.2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2.1 符合工艺流程,顺畅连续短捷 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流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保证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连 续性,使整个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具有良好的联系,避免生产流程出现不合理的 往复倒流现象。 2. 尽量使生产线直线运行,使货流运行距离最短。 1. 纵向作业线 3. 一般生产作业线的三种类型 2. 横向生产作业线 3. 环状生产作业 4. 总平面布置还应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应为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设 备创造必要的条件。 5.合理的生产流程对较低投资,节省运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总平面设 计的重要核心
2.2.2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 为什么要满足运输要求? (1)运输线路技术条件的要求 ①铁路运输:曲线半经、最大纵坡、道岔型号、进入建、构筑物的方式 等 ②胶带运输机要求:最大坡度要求、运输货物形状; ③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平曲线半径、最大限坡等,车间引道、回车场设 置等 (2)降低运输费用和能耗的要求,最终降低生产费用。 2.运输设计的原则要求:运量大的车间靠近布置;总的吨.公里数最小 3.总平面布置应与场外接轨点或码头的位置相适应 ①总平面布置的车间工艺流量尽可能与主要货流方向一致,避免生产同主 要货流方向逆向 ②接轨点距厂区的中间距离应适宜。若咽喉距离太短,影响改扩建
2.2.2 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 1. 为什么要满足运输要求? (1)运输线路技术条件的要求: ① 铁路运输:曲线半经、最大纵坡、道岔型号、进入建、构筑物的方式 等; ② 胶带运输机要求:最大坡度要求、运输货物形状; ③ 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平曲线半径、最大限坡等,车间引道、回车场设 置等; (2)降低运输费用和能耗的要求,最终降低生产费用。 2. 运输设计的原则要求:运量大的车间靠近布置;总的吨.公里数最小。 3. 总平面布置应与场外接轨点或码头的位置相适应 ① 总平面布置的车间工艺流量尽可能与主要货流方向一致,避免生产同主 要货流方向逆向。 ② 接轨点距厂区的中间距离应适宜。若咽喉距离太短,影响改扩建
4.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多种运输方式,并使之协调,以节约投资,减少运输 费用。 5.总平面布局时,主要运输道路尽可避免同运输繁忙的铁路相交,减少干 扰 2.2.3布置紧凑合理,节约建设用地 1.合理缩小建构筑物的间距 2.建筑物功能相近,可考虑合并布置采用联合厂房。如许多纺织厂、和机一 械厂就是采用一个联合大厂房。 3.建筑物组合集中布置。 4.提高建筑物层数。(像办公室、仓库(主体仓库)、生活福利设施等可 以采用竖向叠加,减少占地面积) 5.合理布置铁路线路,减少厂内铁路长度和扇形面积 6.开展综合利用,减少废渣、废料等的占地面积 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期征用土地。避免早征晚用,征而不用 8.合理预留发展用地:预留在车间一侧或一端;在厂区留出整块场地在发 展端;预留厂外。 9.采取合理的建筑外形 10.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以及改扩建的新老关系
4. 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多种运输方式,并使之协调,以节约投资,减少运输 费用。 5. 总平面布局时,主要运输道路尽可避免同运输繁忙的铁路相交,减少干 扰。 2.2.3 布置紧凑合理,节约建设用地 1.合理缩小建构筑物的间距。 2.建筑物功能相近,可考虑合并布置采用联合厂房。如许多纺织厂、和机 械厂就是采用一个联合大厂房。 3.建筑物组合集中布置。 4.提高建筑物层数。(像办公室、仓库(主体仓库)、生活福利设施等可 以采用竖向叠加,减少占地面积) 5.合理布置铁路线路,减少厂内铁路长度和扇形面积。 6.开展综合利用,减少废渣、废料等的占地面积。 7.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期征用土地。避免早征晚用,征而不用。 8.合理预留发展用地:预留在车间一侧或一端;在厂区留出整块场地在发 展端;预留厂外。 9.采取合理的建筑外形 10.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以及改扩建的新老关系
2.2.4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1.充分利用地形布置建、构筑物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采用平坡式布置 ②丘陵地区高低起伏,可考虑阶梯布置; ③山坡地区高差较大,可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布置; ④建筑物长轴宜沿等高线布置; ⑤结合工艺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自流运输 ⑥根据场地的面积及外形,选择不同的总平面布置形式。 2.符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①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②将重量大的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在承载力好的地段 ③将有地下室的建、构筑物布置在地下水较深的地段 ④避免在土质不均、地基承载力悬殊的地段(断层、滑坡、溶洞、软土 等)布置建筑物,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降 ⑤特殊地区的布置要求(湿陷性黄土地区、冻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 地区等)
2.2.4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1. 充分利用地形布置建、构筑物 ①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采用平坡式布置; ② 丘陵地区高低起伏,可考虑阶梯布置; ③ 山坡地区高差较大,可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布置; ④ 建筑物长轴宜沿等高线布置; ⑤ 结合工艺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自流运输; ⑥ 根据场地的面积及外形,选择不同的总平面布置形式。 2. 符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① 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② 将重量大的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在承载力好的地段。 ③ 将有地下室的建、构筑物布置在地下水较深的地段。 ④ 避免在土质不均、地基承载力悬殊的地段(断层、滑坡、溶洞、软土 等)布置建筑物,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降。 ⑤ 特殊地区的布置要求(湿陷性黄土地区、冻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 地区等)
3.符合水文条件 ①对防水要求较高的车间布置在水位低的地段,以减少防水设施费用。 如:乙炔站,电石与水生产乙炔气,故应放在地势较高,地面水位较低的地段。 ②场地整平标高应高于计算洪水位0.5m以上。 ③对位于山脚、低洼地及内涝地区的企业应有截洪、防洪、排洪设施 ④对有可能渗漏腐蚀性介质的建构筑物,应考虑地下水的流向以免污染地 下水其及其它建筑物的基础 2.2.5注意建、构筑物的朝向、通风与采光 1.厂区方位的确定 影响厂区方位的因素: (1)建筑朝向; (2)场地形状与南北向的关系 ①东西长南北短,则有利南北向布置 ②南北长东西短,则有利于东西向布置 (3)运输线路的影响,进厂铁路线路沿长轴布置,建筑物和铁路线平行布置
3. 符合水文条件 ① 对防水要求较高的车间布置在水位低的地段,以减少防水设施费用。 如:乙炔站,电石与水生产乙炔气,故应放在地势较高,地面水位较低的地段。 ② 场地整平标高应高于计算洪水位0.5m以上。 ③ 对位于山脚、低洼地及内涝地区的企业应有截洪、防洪、排洪设施。 ④ 对有可能渗漏腐蚀性介质的建构筑物,应考虑地下水的流向以免污染地 下水其及其它建筑物的基础。 2.2.5 注意建、构筑物的朝向、通风与采光 1. 厂区方位的确定 影响厂区方位的因素: (1)建筑朝向; (2)场地形状与南北向的关系; ① 东西长南北短,则有利南北向布置 ② 南北长东西短,则有利于东西向布置 (3)运输线路的影响,进厂铁路线路沿长轴布置,建筑物和铁路线平行布置
2.建筑物的朝向 影响因素:①当地的气候条件:寒冷地区南北向好,炎热地区应避免西晒: ②地理环境:山区考虑小气候适应山沟走向,平原地区南北向有利 ③建筑场地形状:丘陵地、山坡地、平原地;注意山坡地阴面和阳面 ④车间的生产要求:如有的车间有通风防晒要求; ⑤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如需要求通风的车间以及需日照等要求的车间。 3自然采光要求: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采光要求,按冬至中午太阳 的高度角计算 4.自然通风要求 ①高温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炼铁、炼钢、烧结、铸造车间长轴宜 与盛行风向呈45°—90°夹角。 ②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通风良好地段,但应在夏季盛行风向 的下风侧 ③在寒冷地区为避免寒风袭击,采用0-45°(建筑物长轴与盛行风向夹 角)布置
2. 建筑物的朝向 影响因素:① 当地的气候条件:寒冷地区南北向好,炎热地区应避免西晒; ② 地理环境:山区考虑小气候适应山沟走向,平原地区南北向有利; ③ 建筑场地形状:丘陵地、山坡地、平原地;注意山坡地阴面和阳面; ④ 车间的生产要求:如有的车间有通风防晒要求 ; ⑤ 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如需要求通风的车间以及需日照等要求的车间。 3.自然采光要求: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采光要求,按冬至中午太阳 的高度角计算 4.自然通风要求 ① 高温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炼铁、炼钢、烧结、铸造车间长轴宜 与盛行风向呈45°―90°夹角。 ②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通风良好地段,但应在夏季盛行风向 的下风侧。 ③在寒冷地区为避免寒风袭击,采用0-45°(建筑物长轴与盛行风向夹 角)布置
2.2.6满足卫生要求,有利环境保护 1.将卫生要求相同、相似的车间靠近布置 2.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3.对产生烟尘或有害气体的车间或设备布置在厂区边缘,且位于居住区和 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4.在山区建厂要注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如:山谷风、窝风,逆温层等; 5.对三废的综合治理,从位置、场地上妥善安排,以保护环境: 6.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如:相关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2.7符合防护间距,确保生产安全 在满足工艺及运输要求的总平面位置相对确定之后,要合理确定建构筑物之 间的间距,各种防护间距要求如下: 1.防火间距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87)规定执行; (1)使用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的车间应布置在人少的场所及火源的下风侧; (②)大型易燃液体罐区的布置应考虑到液体流散时不致威胁到企业其他主要 建、构筑物及人多的场所 (3)消防设施的布置宜靠近火灾危险比较大的区域,并能从两个方面快速到 达
2.2.6 满足卫生要求,有利环境保护 1.将卫生要求相同、相似的车间靠近布置; 2.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3.对产生烟尘或有害气体的车间或设备布置在厂区边缘,且位于居住区和 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4.在山区建厂要注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如:山谷风、窝风,逆温层等; 5.对三废的综合治理,从位置、场地上妥善安排,以保护环境; 6.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如:相关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2.7 符合防护间距,确保生产安全 在满足工艺及运输要求的总平面位置相对确定之后,要合理确定建构筑物之 间的间距,各种防护间距要求如下: 1.防火间距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87)规定执行; (1)使用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的车间应布置在人少的场所及火源的下风侧; (2)大型易燃液体罐区的布置应考虑到液体流散时不致威胁到企业其他主要 建、构筑物及人多的场所。 (3)消防设施的布置宜靠近火灾危险比较大的区域,并能从两个方面快速到 达
(4)防火间距的确定: ①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的分类,分为5类: 甲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乙烷,甲苯、甲醇、汽油、60°以上的酒精; 乙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煤油、松节油、硝酸、氧气等; 丙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动物油、植物油、沥青、机油实油,仅纤棉主 系、麻、木、竹等; 丁类:见防火规范规定,塑料制品等 戊类:见防火规范,钢材、铝材、搪瓷、陶瓷制品、玻璃等 ②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甲:乙炔站、氢气站、乙烯厂、天然气、水煤气,金属钠、钾加工厂房 乙:甲酚厂房,松节油车间,氧气站、空分厂房,铝粉、铸粉厂房等 丙:沥青间、木工厂房,纺织、印刷等车间; 丁:金属冶炼、镀造、铆爆、铸造、炉房、耐火材料等 戊:制砖车间,石棉车间、金属冷加工车间、仪表、器械等; ③建筑物的耐火分级,分为 、三、四级, 对建筑物使用的耐火材料有要求,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 规范2.0.1的规定。 对建筑物的面积有要求,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应符和相关规定
(4)防火间距的确定: ①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的分类,分为5类: 甲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乙烷,甲苯、甲醇、汽油、60°以上的酒精; 乙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煤油、松节油、硝酸、氧气等; 丙类:见防火规范规定,为动物油、植物油、沥青、机油实油,仅纤棉主、 系、麻、木、竹等; 丁类:见防火规范规定,塑料制品等; 戊类:见防火规范,钢材、铝材、搪瓷、陶瓷制品、玻璃等 ② 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甲:乙炔站、氢气站、乙烯厂、天然气、水煤气,金属钠、钾加工厂房 乙:甲酚厂房,松节油车间,氧气站、空分厂房,铝粉、铸粉厂房等; 丙:沥青间、木工厂房,纺织、印刷等车间; 丁:金属冶炼、镀造、铆爆、铸造、炉房、耐火材料等; 戊:制砖车间,石棉车间、金属冷加工车间、仪表、器械等; ③ 建筑物的耐火分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对建筑物使用的耐火材料有要求,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 规范2.0.1的规定。 对建筑物的面积有要求,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应符和相关规定
④民用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书25页,表2-2-3。 ⑤甲类生产厂房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m)其防火间距详见下表 名称 防火间距 公共建筑 50 民用建筑 25 风大或数发火灾的地率 厂外线路线(中心线) 30 厂内线路中心线 20 厂外道路(路边) 厂内主要道路(路边) 厂内次要道路(路边) ⑥库房、储罐、堆物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见课本26页表2-2-4 2.防爆要求 ①防爆的主要对象: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 b.炸药库(矿山开采均有); 爆炸材料仓库,场地等
名称 防火间距 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 风大或数发火灾的地率 厂外线路线(中心线) 厂内线路中心线 厂外道路(路边) 厂内主要道路(路边) 厂内次要道路(路边) 50 25 30 30 20 15 10 5 ④ 民用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书25页,表2-2-3。 ⑤ 甲类生产厂房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m)其防火间距详见下表: ⑥ 库房、储罐、堆物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见课本26页表2-2-4。 2. 防爆要求 ① 防爆的主要对象: a.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 b. 炸药库(矿山开采均有); c. 爆炸材料仓库,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