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人格 一一强迫性人格障碍 第五组(林海韵、李昕泽、蒋佳 敏、蒋舒宁)
病 态 人 格 ——强迫性人格障碍 第五组 ( 林海韵 、李昕泽、蒋佳 敏、蒋舒宁)
强▣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1 母雪9 絮浅
▣症 强迫型人格障 的区分 OPSESS∈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在压力缓解后这 些症状又会基本消失,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 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前者药 物治疗无效。 与强迫症患者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认为自身的行为是正确及理性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在压力缓解后这 些症状又会基本消失,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 一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前者药 物治疗无效。 与强迫症患者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认为自身的行为是正确及理性。 强迫型人格障 碍与强迫症的区分
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是一种人格障碍, 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 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以刻板固执, 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为特点。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规则和控制、完美主义的特 征
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种人格障碍, 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 一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以刻板固执, 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为特点。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规则和控制、完美主义的特 征
你有潜在的强迫性人格吗? 1.据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的人(下称患者)通常在与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带有急于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特征。“这 个游戏好无聊啊。”该语段中,患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患者本人并不喜欢这个游戏,但是语句没有加主语“我觉得”,所以 听者有心,得到的信息不是他觉得这个游戏无聊,而是这个游戏本身就很无聊。但事实上,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无聊、 是否有意义,是一种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行为。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事物对于个人的意义仅限于个人, 不能以己度人。患者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款游戏,而得出这款游戏很无聊的结论。 2.多次提醒他人。即字面意思:患者习惯于对自己关心的人给予相同的提醒信息。患者会因为自己的“感同身受”而认为他 人也一定这么认为。当患者的提醒对象不按照提醒的信息去做的时候,患者会给予多次提醒,甚至为了让提醒对象服从 自已的意指,患者还会采取大量的庞征博引和条件假设。这种反复的提醒会给周围人以一种难以忍受的体验。 3.否定他人观点。当患者与他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即便双方观点都是正确的,患者也会感到愤怒。例如,替领导下达一 项通知。患者认为这个任务应该第一时间完成,但是患者的同事却选择先完成手头的一项报告单填写。事实上,领导的 这项通知并非十分重要,可以延后完成。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说领导的通知一定要第一时间下达。但是患者认为延后 下达领导的通知是不对的,并对其同事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
你有潜在的强迫性人格吗?(小测试用) 1. 据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的人(下称患者)通常在与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带有急于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特征。“这 个游戏好无聊啊。”该语段中,患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患者本人并不喜欢这个游戏,但是语句没有加主语“我觉得” ,所以 听者有心,得到的信息不是他觉得这个游戏无聊,而是这个游戏本身就很无聊。但事实上,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无聊、 是否有意义,是一种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行为。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事物对于个人的意义仅限于个人, 不能以己度人。患者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款游戏,而得出这款游戏很无聊的结论。 2. 多次提醒他人。即字面意思:患者习惯于对自己关心的人给予相同的提醒信息。患者会因为自己的“感同身受”而认为他 人也一定这么认为。当患者的提醒对象不按照提醒的信息去做的时候,患者会给予多次提醒,甚至为了让提醒对象服从 自己的意指,患者还会采取大量的庞征博引和条件假设。这种反复的提醒会给周围人以一种难以忍受的体验。 3. 否定他人观点。当患者与他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即便双方观点都是正确的,患者也会感到愤怒。例如,替领导下达一 项通知。患者认为这个任务应该第一时间完成,但是患者的同事却选择先完成手头的一项报告单填写。事实上,领导的 这项通知并非十分重要,可以延后完成。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说领导的通知一定要第一时间下达。但是患者认为延后 下达领导的通知是不对的,并对其同事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①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忽或差错 ②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 则感到焦虑不安: ③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④道德感过强,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 ⑤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⑥刻板和固执,不合情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或即使允许他人行事也极不情愿: 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担任领导职务,往往事必躬亲,事无巨细
①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忽或差错 ②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 则感到焦虑不安; ③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④道德感过强,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 ⑤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⑥刻板和固执,不合情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或即使允许他人行事也极不情愿; 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担任领导职务,往往事必躬亲,事无巨细。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强迫性人格的发病原因 就现有的资料全部指向家庭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和父 家庭环境 母抛弃是儿童产生人格障碍最主要 的原因,因为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 和关怀,情感的冷漠导致儿童对人 际交往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表现 出难以琢磨和不好接触。 些情况指向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本身就是情绪无常,喜怒不定, 家庭教育 或者冷漠无情,甚至凶狠残暴,一 味苛求,或者过分溺爱,对奖惩和 教育没有原则,对孩子教育问题缺 乏一致性,导致儿童无所适从和没 有明确的自我认同感
强迫性人格的发病原因 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 就现有的资料全部指向家庭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和父 母抛弃是儿童产生人格障碍最主要 的原因,因为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 和关怀,情感的冷漠导致儿童对人 际交往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表现 出难以琢磨和不好接触。 一些情况指向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本身就是情绪无常,喜怒不定, 或者冷漠无情,甚至凶狠残暴,一 味苛求,或者过分溺爱,对奖惩和 教育没有原则,对孩子教育问题缺 乏一致性,导致儿童无所适从和没 有明确的自我认同感
治疗方法 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 由于强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 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 听其自然法 式是任何事斯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 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开始时可能会由此带来焦虑的情绪反应 但由于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已意志的努力,症状是会消除的。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 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要砸开锁链,打开牢笼,让曾被囚禁的自 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当头棒喝便是打开牢笼的妙法。属强迫型人 格的人已经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 当头棒喝法 去做,在某种程度上像个机器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力寻找生 活中的独特事件,让这些独特事件带来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方法,以起到“当头捧喝的作用,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 习惯
治疗方法 —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 听其自然法 由于强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 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 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 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开始时可能会由此带来焦虑的情绪反应, 但由于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是会消除的。 当头棒喝法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 ,把自己活 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要砸开锁链,打开牢笼,让曾被囚禁的自 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当头棒喝便是打开牢笼的妙法。属强迫型人 格的人已经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 去做,在某种程度上像个机器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力寻找生 活中的独特事件,让这些独特事件带来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方法,以起到“当头捧喝”的作用,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 习惯
谢谢观看 现场演讲:林海韵 素材收集:李昕泽 整合校对:蒋舒宁 幻灯片制作:蒋佳敏
谢谢观看 现场演讲:林海韵 素材收集:李昕泽 整合校对:蒋舒宁 幻灯片制作: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