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构架设计 1、把握课程功能定位。 《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秉承、贯彻通识教育精神,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构建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真正的学科交 叉。让学生以伦理科学的独特视角领悟人文科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人本身的态度;使 学生学会道德思考的方式,用社会伦理的眼光看待和分析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同时让学生 感受科学,提升他们的科学兴趣 2、创新教学模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始终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 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创立“11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节课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 知识,用一节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两方面大胆进行创新, 即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同时还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 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 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 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达到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之目的。 4、科研与教学互相结合,相互促进。 为了上好《应用伦理学》,教师在学科领域,学术观点和人格特征上,采取兼容并包 的政策,鼓励学术思维活跃、学术观点碰撞,从而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批 判精神的学术创新群体,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教学改革创新之点 (1)《应用伦理学》课程属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衍生公共指定必修 课程之一,也是我校自从2003年以来在全国率先进行“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应 该说,给本科生开设这门课,这在全国尚属先例,具有创新意义。 (2)《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公共政治理论系列。本课程体系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命、环境等板块,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 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
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构架设计 1、把握课程功能定位。 《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秉承、贯彻通识教育精神,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构建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真正的学科交 叉。让学生以伦理科学的独特视角领悟人文科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人本身的态度;使 学生学会道德思考的方式,用社会伦理的眼光看待和分析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同时让学生 感受科学,提升他们的科学兴趣。 2、创新教学模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始终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 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创立“1+1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节课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 知识,用一节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两方面大胆进行创新, 即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同时还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 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 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 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达到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之目的。 4、科研与教学互相结合,相互促进。 为了上好《应用伦理学》,教师在学科领域,学术观点和人格特征上,采取兼容并包 的政策,鼓励学术思维活跃、学术观点碰撞,从而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批 判精神的学术创新群体,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二、教学改革创新之点 (1)《应用伦理学》课程属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衍生公共指定必修 课程之一,也是我校自从2003年以来在全国率先进行“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应 该说,给本科生开设这门课,这在全国尚属先例,具有创新意义。 (2)《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公共政治理论系列。本课程体系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命、环境等板块,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 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
理等方面,涵盖“理论、历史、现实”层次。由于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领国内高校之 先,这样《应用伦理学》就自然秉承通识教育精神,射放创新开拓之光芒 (3)《应用伦理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创立“1+1 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4)《应用伦理学》不断探索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并完善专题式教学法、案 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应用情况 创新,使教学焕发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真正实现了学生从“要我 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广大学生所称赞,促使学生 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经常不时地爆发出热烈掌声,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校每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获得良好评价,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得到学校认可。2007 年7月我们以“秉承通识教育理念和精神,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应用伦理学导 论》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完成人陈金华、王贤卿、魏丽 四、教学改革内容简介 《应用伦理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公共政治理论系列。其内容涉及人 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 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应用伦理学》任课教师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通过学科交叉渗透,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 问题,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 提髙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理 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 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理论教学模块。我们不断完善教 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第二模块是能力训练模块。我们注重加强课堂讨论 和交流环节,提髙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模块是社会实践模块。我们重 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査、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以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
理等方面,涵盖“理论、历史、现实”层次。由于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领国内高校之 先,这样《应用伦理学》就自然秉承通识教育精神,射放创新开拓之光芒。 (3)《应用伦理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创立“1+1 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4)《应用伦理学》不断探索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并完善专题式教学法、案 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应用情况 创新,使教学焕发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真正实现了学生从“要我 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广大学生所称赞,促使学生 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经常不时地爆发出热烈掌声,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校每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获得良好评价,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得到学校认可。2007 年7月我们以“秉承通识教育理念和精神,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用伦理学导 论》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完成人陈金华、王贤卿、魏丽 娟。 四、教学改革内容简介 《应用伦理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公共政治理论系列。其内容涉及人 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 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应用伦理学》任课教师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通过学科交叉渗透,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 问题,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理 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 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理论教学模块。我们不断完善教 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第二模块是能力训练模块。我们注重加强课堂讨论 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模块是社会实践模块。我们重 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以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
方法、接触社会、锻炼技能、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调査 和课题研究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就某一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递交研究报告。 在成绩评定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性改革。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团队建设、寝室文 明、社区服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开学第一节课就向 学生公布考核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从而调动了学生参 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将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 生平时成绩占15%;期末笔试成绩占85%。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小论文、课上讨论 交流发言、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并对那些在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 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可以通过开卷笔试方式 取得,也可以调查研究报告代替 就期末笔试来说,一般以分析案例材料为主,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凸现理论 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这些年考过的材料题如有:“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事 件”、“学术造假事件”、“求职陷阱”、“忏悔录”、“硫酸泼熊事件”、“履历掺水现 象”、“虐猫事件”等等。 至于调查研究,一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 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 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 活动,而且,学生的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些年来,学生递交的研究报 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如下: 关于见义勇为的调查研究 关于校园失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研究 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调查研究 关于博客与网络视频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调查 公民劣根性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恋爱与金钱研究 大学生物质崇拜现象的研究 大一新生转专业状况的调查研究
方法、接触社会、锻炼技能、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调查 和课题研究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就某一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递交研究报告。 在成绩评定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性改革。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团队建设、寝室文 明、社区服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开学第一节课就向 学生公布考核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从而调动了学生参 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将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 生平时成绩占15%;期末笔试成绩占85%。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小论文、课上讨论 交流发言、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并对那些在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 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可以通过开卷笔试方式 取得,也可以调查研究报告代替。 就期末笔试来说,一般以分析案例材料为主,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凸现理论 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这些年考过的材料题如有:“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事 件”、“学术造假事件”、“求职陷阱”、“忏悔录”、“硫酸泼熊事件”、“履历掺水现 象”、“虐猫事件”等等。 至于调查研究,一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 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 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 活动,而且,学生的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些年来,学生递交的研究报 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如下: 关于见义勇为的调查研究 关于校园失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研究 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调查研究 关于博客与网络视频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调查 公民劣根性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恋爱与金钱研究 大学生物质崇拜现象的研究 大一新生转专业状况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程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信用卡的调查报告 复旦新生“忙”的情况调查 大学生参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 学校资源对外开放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崇拜对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心理焦虑状态调查及其成因探索 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调查 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 恶搞”现象调查研究 师生恋的伦理思考 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 复旦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迷信文化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追”到底一一追星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购买使用盗版情况及其对盗版态度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生活西化程度的调查研究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 犯罪低龄化现象研究 中国下岗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个体户生存现状及其精神状况的调查研究 伦理电影(通天塔、大逃杀、盛夏光年、蓝色大门)中的社会问题调査研究 法定节假日调整的调查报告 复旦校园无障碍设施的调查报告 中日动漫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中国司法腐败的调查
大学生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程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信用卡的调查报告 复旦新生“忙”的情况调查 大学生参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 学校资源对外开放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崇拜对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心理焦虑状态调查及其成因探索 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调查 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 “恶搞”现象调查研究 师生恋的伦理思考 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 复旦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迷信文化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追”到底——追星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购买使用盗版情况及其对盗版态度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生活西化程度的调查研究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 犯罪低龄化现象研究 中国下岗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个体户生存现状及其精神状况的调查研究 伦理电影(通天塔、大逃杀、盛夏光年、蓝色大门)中的社会问题调查研究 法定节假日调整的调查报告 复旦校园无障碍设施的调查报告 中日动漫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中国司法腐败的调查
校园周边商贩与学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从《百家讲坛》到复旦讲座一一关于文化传播途径的调查研究 “文化热”的流行原因与思考 复旦大学出国交流学生的调查报告 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在不同抚养背景下性格与行为习惯差异之比较硏究 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校园同性恋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变性人的伦理思考 关于安乐死的研究 对死刑制度的思考 新生儿安乐死问题 换脸的伦理思考 大学生是否接受“代孕妈妈” 关于动物的权利探讨 现代社会性別交叉现象(中性趋势、同性恋、变性人)研究 医患关系的状况调查与思考 流浪猫”状况调査及其对策 堕胎中的伦理道德研究 对未婚妈妈的态度调查报告 复旦学生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调查报告 关于“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调查 矿难事故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伦理中的三个“P”问题调查研究( Privacy, Piracy, Pornography) 克隆技术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 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 “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废除死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 人类该不该敬畏大自然? 动物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权利吗?
校园周边商贩与学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从《百家讲坛》到复旦讲座——关于文化传播途径的调查研究 “文化热”的流行原因与思考 复旦大学出国交流学生的调查报告 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在不同抚养背景下性格与行为习惯差异之比较研究 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校园同性恋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变性人的伦理思考 关于安乐死的研究 对死刑制度的思考 新生儿安乐死问题 换脸的伦理思考 大学生是否接受“代孕妈妈” 关于动物的权利探讨 现代社会性别交叉现象(中性趋势、同性恋、变性人)研究 医患关系的状况调查与思考 “流浪猫”状况调查及其对策 堕胎中的伦理道德研究 对未婚妈妈的态度调查报告 复旦学生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调查报告 关于“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调查 矿难事故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伦理中的三个“P”问题调查研究(Privacy, Piracy, Pornography) 克隆技术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 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 “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废除死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 人类该不该敬畏大自然? 动物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权利吗?
在我国社会,“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 对当代中国来说,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 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 婚前财产公证,利还是弊? 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重孰轻? 在社会转型时期,妇女是“走出家庭”好,还是“回到厨房”好? 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这些年来,教学团队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 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1)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 点问题,进行专题性讲解。如,专门讲授“克隆技术的喜与忧”、“实行安乐死的利与 弊”等问题。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具有深刻性 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扩展,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 了照本宣科地讲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要坚持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问题抓得准,研究比较深入、分析比较透彻,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 明,专题式教学法,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材料说明,学生听后满意,感到既 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就事论事、单纯的材料堆积,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 题 (2)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该组教师采用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 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 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亲临般地经历一系 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年来,团队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分析的案例有:“南京冠生园事件”(结合“诚信 与市场经济”理论讲解)、“博导制售毒品案”(结合“知识与道德”理论分析)、“贪官 忏悔录”(结合“人性修养与制度监督”阐述)等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思维与
在我国社会,“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 对当代中国来说,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 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 婚前财产公证,利还是弊? 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重孰轻? 在社会转型时期,妇女是“走出家庭”好,还是“回到厨房”好? 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这些年来,教学团队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 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1)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 点问题,进行专题性讲解。如,专门讲授“克隆技术的喜与忧”、“实行安乐死的利与 弊”等问题。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具有深刻性; 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扩展,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 了照本宣科地讲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要坚持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问题抓得准,研究比较深入、分析比较透彻,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 明,专题式教学法,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材料说明,学生听后满意,感到既 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就事论事、单纯的材料堆积,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 题。 (2)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该组教师采用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 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 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亲临般地经历一系 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年来,团队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分析的案例有:“南京冠生园事件”(结合“诚信 与市场经济”理论讲解)、“博导制售毒品案”(结合“知识与道德”理论分析)、“贪官 忏悔录”(结合“人性修养与制度监督”阐述)等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思维与
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 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有利于増强熟练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锻炼对事件 的准确果断的判断决策能力,增强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讨式教学法。 众所周知,近20年来,世界上许多知名研究型大学都开设了研讨型课程。我国教育部 于2000年在新髙中课程计划中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探索 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的命题和思路,并制定了《新生硏讨课手册》,目前已开设了新生研 讨课型课程156门。 不言而喻,研讨型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 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 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 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研讨型课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学术兴趣、拓展学识学 顾名思义,研讨型课程离不开研究和讨论。研讨型课程比较适合于那些不以要求学生 记住标准答案或掌握标准技能为目标,而以价值观、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的 课程。它有赖于丰富的课程资料的提供,只有广泛涉猎本学科的经典思想,才能提出自己的 独到见解,才谈得上研讨。学生因兴趣而选择课程,并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我学 习及自我提升能力 《应用伦理学》课程就属于这类课程,因为,该课程重视课堂讨论。组织好课堂讨论 对实现研讨型课程教学目的至关重要。每次讨论时,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主题,确定代 表不同意见的发言小组,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 导和纠正。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 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每当讨论时,同学们 都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进而 课后通过递交书面文章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弥补课上发言。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时, 老师要善于掌控整个讨论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 就讨论主题认真地、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质疑,深入探索,形成共 识。实践证明,研讨型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 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有利于增强熟练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锻炼对事件 的准确果断的判断决策能力,增强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讨式教学法。 众所周知,近20年来,世界上许多知名研究型大学都开设了研讨型课程。我国教育部 于2000年在新高中课程计划中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探索 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的命题和思路,并制定了《新生研讨课手册》,目前已开设了新生研 讨课型课程156门。 不言而喻,研讨型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 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 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 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研讨型课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学术兴趣、拓展学识学 养”。 顾名思义,研讨型课程离不开研究和讨论。研讨型课程比较适合于那些不以要求学生 记住标准答案或掌握标准技能为目标,而以价值观、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的 课程。它有赖于丰富的课程资料的提供,只有广泛涉猎本学科的经典思想,才能提出自己的 独到见解,才谈得上研讨。学生因兴趣而选择课程,并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我学 习及自我提升能力。 《应用伦理学》课程就属于这类课程,因为,该课程重视课堂讨论。组织好课堂讨论 对实现研讨型课程教学目的至关重要。每次讨论时,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主题,确定代 表不同意见的发言小组,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 导和纠正。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 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每当讨论时,同学们 都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进而 课后通过递交书面文章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弥补课上发言。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时, 老师要善于掌控整个讨论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 就讨论主题认真地、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质疑,深入探索,形成共 识。实践证明,研讨型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这些年来,团队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有: 假设人性趋善或趋恶,哪一个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私利即公益”的命题是否成 立?道德是不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追求?“知识就是道德”、“有才就有德”吗?如何看 待“道德银行”、“有偿让座”现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否具有普遍 必然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对爱情的亵渎,还是对权利的保障?如何看待“没有爱情的婚 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现象?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人类有无必要去破译“基因遗传密码”?有没有必要制作“基因信息卡”?如何保护人的基 因隐私权?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吗?如何理解“听天由命”与“人定胜天”的关系?物质文明 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吗?怎样看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 能的”与“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观点?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 的精英吗?在人生中,究竟是健康重要还是财富重要? “辩论”是“研讨式教学法”题中应有之义。对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教学 法。课堂辩论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辩论为中心环节来展开教学活 动的。要使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确定辩论题 目,选定正反两方的辩手、评委和主持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写出辩论文,在学生正式 辩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正反方辩论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 分析某一问题 这些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辩论的题目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做 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克隆技术是 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类该不该敬畏大自 然?动物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权利吗?“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哪一个更合理可 取?废除死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等等。 “辩论”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挑战性、竞争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对某 些问题的认识;三是培养了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 生素质。 (4)“课题项目研究”教学法。 “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方法。一般在开学初,要求 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内 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老师在对研究
这些年来,团队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有: 假设人性趋善或趋恶,哪一个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私利即公益”的命题是否成 立?道德是不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追求?“知识就是道德”、“有才就有德”吗?如何看 待“道德银行”、“有偿让座”现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否具有普遍 必然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对爱情的亵渎,还是对权利的保障?如何看待“没有爱情的婚 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现象?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人类有无必要去破译“基因遗传密码”?有没有必要制作“基因信息卡”?如何保护人的基 因隐私权?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吗?如何理解“听天由命”与“人定胜天”的关系?物质文明 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吗?怎样看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 能的”与“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观点?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 的精英吗?在人生中,究竟是健康重要还是财富重要? “辩论”是“研讨式教学法”题中应有之义。对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教学 法。课堂辩论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辩论为中心环节来展开教学活 动的。要使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确定辩论题 目,选定正反两方的辩手、评委和主持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写出辩论文,在学生正式 辩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正反方辩论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 分析某一问题。 这些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辩论的题目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做 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克隆技术是 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实行安乐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类该不该敬畏大自 然?动物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权利吗?“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哪一个更合理可 取?废除死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吗?等等。 “辩论”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挑战性、竞争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对某 些问题的认识;三是培养了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 生素质。 (4)“课题项目研究”教学法。 “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方法。一般在开学初,要求 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内 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老师在对研究
计划初审后,通知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自始至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调查表 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 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毫无疑问,“课题项目研究法”集“听、说、读、写、行”于一体,有利于塑造健全 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这里,“听”一一是指学生聆听 老师的悉心指导,听取老师的合理性建议。教师有必要在“课题项目研究”的初期阶段,适 当加强引导和鼓励,如在开题时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同时要及时把握反馈信息, 耐心听学生汇报成果。“说”一一是指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讲清基本理论,讲求研究方 法和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就难点、疑点、 热点问题积极发言、上台演说、“答记者问”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题内 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课题理论知识的认识。“读”一一是指让学生阅读教材、阅 读参考书,寻找和发现问题,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利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放 映有关课题内容的影片,等等。“写”一一是指让学生动手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命题 文章、调査报告、建议提案、学术论文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总是鼓动学生 以“代表和委员”的身份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将社会突出问题变成 自己感兴趣的硏究课题,引导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探寻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对策。“行”一一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 社会调查、考察社会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通过加强课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 行合一”。“行”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 神,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5)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精心设 计,以保护、激发、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恒久热忱。 在一般人印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 记。这种形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然而,调查显 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研讨型课程的关键和主体是学生。大学生自主观念、平等意识强烈 他们最反感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最希望教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机会。 显然,良好的师生互动是研讨型课程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 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 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师生平等
计划初审后,通知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自始至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调查表 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 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毫无疑问,“课题项目研究法”集“听、说、读、写、行”于一体,有利于塑造健全 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这里,“听”——是指学生聆听 老师的悉心指导,听取老师的合理性建议。教师有必要在“课题项目研究”的初期阶段,适 当加强引导和鼓励,如在开题时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同时要及时把握反馈信息, 耐心听学生汇报成果。“说”——是指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讲清基本理论,讲求研究方 法和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就难点、疑点、 热点问题积极发言、上台演说、“答记者问”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题内 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深化对课题理论知识的认识。“读”——是指让学生阅读教材、阅 读参考书,寻找和发现问题,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利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放 映有关课题内容的影片,等等。“写”——是指让学生动手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命题 文章、调查报告、建议提案、学术论文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总是鼓动学生 以“代表和委员”的身份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将社会突出问题变成 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探寻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对策。“行”——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 社会调查、考察社会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通过加强课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 行合一”。“行”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 神,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5)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精心设 计,以保护、激发、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恒久热忱。 在一般人印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 记。这种形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然而,调查显 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研讨型课程的关键和主体是学生。大学生自主观念、平等意识强烈, 他们最反感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最希望教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机会。 显然,良好的师生互动是研讨型课程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 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 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师生平等
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 人的本性”这道判断题旁写道:“我深知命题者的用意是让我判断此题为错,但现实生活中 的大量事实却印证此题的正确。”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扣分了事,而是找他平等对话,让他充 分地“摆事实”,然后针对他思想上的模糊,明确地阐述该命题作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取向, 在理论上的偏执和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辩证地说明了该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 客观正当性。通过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探讨,这位学生终于觉察到自己认识中的偏差。可见, 主体素质和意识的提髙是研讨型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研讨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的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拥有交流意识,学会在交流和论辩中发现问题 这几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如有 “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在社会转 型时期,妇女是“走出家庭”好,还是“回到厨房”好?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 重孰轻?“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建立“诺贝尔精子库”、“名人精子库”和“美 女卵子库”,是否科学、合理?为什么器官不能商品化的自由买卖?如何理解“听天由 命”与“人定胜天”的关系?在人生追求中,是健康还是财富更重要?无疑,这些问题有利 于变“满堂灌”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和 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 人的本性”这道判断题旁写道:“我深知命题者的用意是让我判断此题为错,但现实生活中 的大量事实却印证此题的正确。”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扣分了事,而是找他平等对话,让他充 分地“摆事实”,然后针对他思想上的模糊,明确地阐述该命题作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取向, 在理论上的偏执和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辩证地说明了该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 客观正当性。通过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探讨,这位学生终于觉察到自己认识中的偏差。可见, 主体素质和意识的提高是研讨型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研讨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的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拥有交流意识,学会在交流和论辩中发现问题。 这几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如有: “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同性恋婚姻”?在社会转 型时期,妇女是“走出家庭”好,还是“回到厨房”好?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 重孰轻?“代孕母亲”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建立“诺贝尔精子库”、“名人精子库”和“美 女卵子库”,是否科学、合理?为什么器官不能商品化的自由买卖?如何理解“听天由 命”与“人定胜天”的关系?在人生追求中,是健康还是财富更重要?无疑,这些问题有利 于变“满堂灌”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和 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