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本科教学研究课题 大学生健康素养及相关课程设置研究之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报告 负责人:余金明 课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联系电话:54237868 完成日期:2013年9月
2012 年本科教学研究课题 大学生健康素养及相关课程设置研究之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报告 负 责 人: 余金明 课题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联系电话:54237868 完成日期:2013 年 9 月
摘要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校邯郸校区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使用以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査问卷》为基础进行设计的问卷,对其健康素养进行调查 结果:共有750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 率为30.9%,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具备率为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为 18.7%、基本健康技能具备率为75.3%。民族、父亲文化程度、生源地和是否选 修过健康相关课程是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人群水平,但仍有待提高。加强健康素 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展和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素养的良好环境将有 助于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和改善
摘要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校邯郸校区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使用以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设计的问卷,对其健康素养进行调查。 结果:共有 750 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 率为 30.9%,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具备率为 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为 18.7%、基本健康技能具备率为 75.3%。民族、父亲文化程度、生源地和是否选 修过健康相关课程是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人群水平,但仍有待提高。加强健康素 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展和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素养的良好环境将有 助于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和改善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报告 背景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 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健康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低的人 往往缺乏卫生服务知识、对医疗信息理解有偏差、缺乏卫生系统知识、对疾病预 防缺乏理解;而且健康状况欠佳、住院率较髙、对治疗依从性低下、卫生服务花 费高等。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健康素养干预 的最佳时期,而且这个阶段的健康素养可以延续到成年期,并对成年期的健康行 为具有重要影响[2,3]。但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并不高,例如,46%的儿童 青少年不能正确读取健康信息[4]:我国在北京[5]、广东6]、四川[7的大学生调 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48%、66.2%和15.8% 为此,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査了解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 因素,对于完善高校健康教育理论和框架,提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复旦大学的大学生中开展调查。本次调查 共发放问卷750,收回有效问卷724份,有效率为965% 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2012年9月3日-14日期间,课题 组成员在晚上上课前,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各个教学楼的教室中选择学生进行调 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素养两个方面。健康素养问卷以 “2009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8,9]为基础进行设计,包括基本健康知识 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三个方面。正确回答80%及以上 健康素养调査内容的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 3.统计分析用 Epi 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 统计分析,主要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三、结果 1.一般特征 724名学生中,男生282名(390%),女生442名(610%),年龄在16-25岁之间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报告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并利用这些信 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健康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低的人 往往缺乏卫生服务知识、对医疗信息理解有偏差、缺乏卫生系统知识、对疾病预 防缺乏理解;而且健康状况欠佳、住院率较高、对治疗依从性低下、卫生服务花 费高等。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健康素养干预 的最佳时期,而且这个阶段的健康素养可以延续到成年期,并对成年期的健康行 为具有重要影响[2,3]。但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并不高,例如,46%的儿童 青少年不能正确读取健康信息[4];我国在北京[5]、广东[6]、四川[7]的大学生调 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4.8%、66.2%和15.8%。 为此,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 因素,对于完善高校健康教育理论和框架,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复旦大学的大学生中开展调查。本次调查 共发放问卷 750,收回有效问卷 724 份,有效率为 96.5%。 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2012 年 9 月 3 日-14 日期间,课题 组成员在晚上上课前,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各个教学楼的教室中选择学生进行调 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素养两个方面。健康素养问卷以 “2009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8,9]为基础进行设计,包括:基本健康知识 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三个方面。正确回答 80% 及以上 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 3. 统计分析 用 Epi Data 3.1 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 SPSS 20.0 软件完成数据 统计分析,主要采用 χ 2 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均以 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三、结果 1. 一般特征 724 名学生中,男生 282 名(39.0%),女生 442 名(61.0%),年龄在 16-25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196±14)岁。69,1%的学生来自城市,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 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为641%和526%。876%的学生选修过健康相关的通识 教育课程,详见表1 表1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般特征 人数构成比(%般特征 调查 人数构成比% 性别男 282 390民族汉族 609 84.1 女 442 610 其他 115 15.9 父亲文小学及以下4663亲文小学及以下 化程度初中 95化程度初中 78 108 高中 14520.0 高中 195 26.9 大专及以上46464 大专及以上381 生源地城市 00691年级一年级 24.0 城镇 二年级 25.8 171 23.6 三年级 35.9 农村 四年级 103 专业艺术文史类248343选修健选过 634 理工类 191康课程未选过 124 经济管理类28038 生物医学类58 2.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0.9%,其中基本健康知 识具备率为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为187%、基本健康技能具备率为 75.3‰。汉族学生不论是健康素养具备率,还是其他三项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均 高于其他民族。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基本健康技能和健康 素养的具备率均不相同。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基本健康技能的具备了也不相同。来至农村农村的学生健康 基本知识和健康素养的具备率较低。医学生物类学生的基本健康技能(845%)和 健康素养(48.3%)的具备率较高。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基 本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髙于未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见表2
平均年龄为(19.6±1.4)岁。69.1%的学生来自城市,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 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为 64.1%和 52.6%。87.6%的学生选修过健康相关的通识 教育课程,详见表 1。 表 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 调查 人数 构成比(%) 一般特征 调查 人数 构成比(%) 性别 男 282 39.0 民族 汉族 609 84.1 女 442 61.0 其他 115 15.9 父亲文 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46 6.3 母亲文 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70 9.7 初中 69 9.5 初中 78 10.8 高中 145 20.0 高中 195 26.9 大专及以上 464 64.1 大专及以上 381 52.6 生源地 城市 500 69.1 年级 一年级 174 24.0 城镇 171 23.6 二年级 187 25.8 三年级 260 35.9 农村 53 7.3 四年级 103 14.2 专业 艺术文史类 248 34.3 选修健 康课程 选过 634 87.6 理工类 138 19.1 未选过 90 12.4 经济管理类 280 38.7 生物医学类 58 8.0 2. 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 30.9%,其中基本健康知 识具备率为 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为 18.7%、基本健康技能具备率为 75.3%。汉族学生不论是健康素养具备率,还是其他三项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均 高于其他民族。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基本健康技能和健康 素养的具备率均不相同。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基本健康技能的具备了也不相同。来至农村农村的学生健康 基本知识和健康素养的具备率较低。医学生物类学生的基本健康技能(84.5%)和 健康素养(48.3%)的具备率较高。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基 本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未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见表 2
表2不同特征大学生各项健康素养具备率的比较(%) 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基本健康技能 健康素养 人数百分比x2(p)人数百分比x2(p)人数百分比x2(p)人数百分比x2(p) 计327452 18.7 545753 430.9 性别 男 1924341.3660042)55195 13547.9 8102240.636)3417722.139014)9 20472.3 1302941.2390266) 民族 汉族30349.8 47778.3 34.8 其他 2586(00110460770040 5911950(000)212 210426901(00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15214 初中3342.3 810.3 21 26.9 高中9046219293(0001)31 15 7.6000.055) 59756 875.9 14.118(0.003) 专及以上18949.6 138362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8 8.7 8.7 初中 319260(001101459018029)52 高中6041 17.830(<001)lS 217247890 13.8 71.0 3423.5 大专及以上23751.1 17136.9
表 2 不同特征大学生各项健康素养具备率的比较(%) 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基本健康技能 健康素养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合计 327 45.2 135 18.7 545 75.3 224 30.9 性别 男 135 47.9 1.366(0.242) 55 19.5 0.224(0.636) 204 72.3 2.139(0.144) 94 33.3 1.239(0.266) 女 192 43.4 80 18.1 341 77.2 130 29.4 民族 汉族 303 49.8 32.586(<0.001) 123 20.2 6.077(0.014) 477 78.3 19.150(<0.001) 212 34.8 26.901(<0.001) 其他 24 20.9 12 10.4 68 59.1 12 10.4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5 21.4 19.293(<0.001) 12 17.1 7.600(0.055) 43 61.4 8.206(0.042) 11 15.7 14.118(0.003) 初 中 33 42.3 8 10.3 59 75.6 21 26.9 高 中 90 46.2 31 15.9 148 75.9 54 27.7 大专及以上 189 49.6 84 22.1 295 77.4 138 36.2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8 17.4 26.630(<0.001) 4 8.7 9.018(0.029) 24 52.2 17.830(<0.001) 4 8.7 24.789(<0.001) 初 中 22 31.9 10 14.5 52 75.4 15 21.7 高 中 60 41.4 20 13.8 103 71.0 34 23.5 大专及以上 237 51.1 101 21.8 366 78.9 171 36.9
续表2 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支能 健康素养 人数百分比x2(p)人数百分比x2(p)人数百分比x2()人数百分比x2(p) 生源地 城市24549.0 379758 城镇7040.915.061(0.001)28 1643.2530.197)1297540.927(0629)502927655(0022) 乡村12226 11.3 69.8 专业 理工类5439.1 24.6 70.3 3928.3 13401+031959030 99802999801982 11407(0.010) 生物医学类3051.7 84.5 年级8649.4 21.3 13074.7 33.9 三年级104234723(0193)3820.3 年级91487 145775 2.553(0.466) 7232816042)7328149390176) 四年级 38.3 8.5 796 健康相关课程 选过29646.7 未选过31344 47091241962,7960094)4857654.0930043)2063255.756(006) 6066.7 20.0 122
续表 2 基本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基本技能 健康素养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人数 百分比 c 2 (p) 生源地 城市 245 49.0 15.061(0.001) 101 20.2 3.253(0.197) 379 75.8 0.927(0.629) 166 33.2 城镇 70 40.9 28 16.4 129 75.4 50 29.2 7.655(0.022) 乡村 12 22.6 6 11.3 37 69.8 8 15.1 专业 理 工 类 54 39.1 3.445(0.328) 34 24.6 4.935(0.177) 97 70.3 9.998(0.019) 39 28.3 11.407(0.010) 经济管理类 126 45.0 50 17.9 200 71.4 75 26.8 艺术文史类 117 47.2 39 15.7 199 80.2 82 33.1 生物医学类 30 51.7 12 20.7 49 84.5 28 48.3 年级 一年级 86 49.4 4.723(0.193) 37 21.3 2.553(0.466) 130 74.7 2.816(0.421) 59 33.9 4.939(0.176) 二年级 91 48.7 38 20.3 145 77.5 66 35.3 三年级 110 42.3 41 15.8 188 72.3 73 28.1 四年级 40 38.3 19 18.5 82 79.6 26 25.2 健康相关课程 选过 296 46.7 4.770(0.029) 124 19.6 2.796(0.094) 60 66.7 4.093(0.043) 18 20.0 5.756(0.016) 未选过 31 34.4 11 12.2 485 76.5 206 32.5
3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健康素养为因变量(具备= “1”,不具备=0),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 logistic回归模 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是其他民族学生的39倍; 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呈正相关,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健康 素养具备率越高;来至城市的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是农村学生的2.2倍;选修过 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是未选修过学生的16倍,表3。 表3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OR SE 95%CI for OR 汉族(其他为参考组) 3.9 1.3 0.001 2.1-7.4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参考组) 初中 0.8 0.041 1.5-7.7 高中 2.3 1.20.033 17-8.3 大专及以上 4.1 0.032 2.1-14.7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参考组) 初中 0.858 0.6-29 高中 0.678 0.8-3.2 大专及以上 2.3 0.814 0.8-4.3 生源地 城市 2.2 0.8<0.001 1.8-4.9 城镇 1.8 0.023 1.2-3.8 乡村(参考组) 专业 理工类(参考组) 经济管理类 0.9 0.50.129 0.3-1.2 艺术文史类 0.8 0.290 0.6-2.8 生物医学类 1.10.210 0.8-3.9 选修健康相关课程(未 选修过为参考组) 16 0.3 3-5.3
3.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健康素养为因变量(具备= “1”,不具备=0),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 logistic 回归模 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是其他民族学生的 3.9 倍; 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呈正相关,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健康 素养具备率越高;来至城市的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是农村学生的 2.2 倍;选修过 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是未选修过学生的 1.6 倍,表 3。 表 3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OR SE P 95%CI for OR 汉族(其他为参考组) 3.9 1.3 <0.001 2.1-7.4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参考组) 1 初中 2.0 0.8 0.041 1.5-7.7 高中 2.3 1.2 0.033 1.7-8.3 大专及以上 4.1 2.7 0.032 2.1-14.7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参考组) 1 初中 1.5 0.9 0.858 0.6-2.9 高中 1.8 1.1 0.678 0.8-3.2 大专及以上 2.3 1.6 0.814 0.8-4.3 生源地 城市 2.2 0.8 <0.001 1.8-4.9 城镇 1.8 0.8 0.023 1.2-3.8 乡村(参考组) 1 专业 理工类(参考组) 1 经济管理类 0.9 0.5 0.129 0.3-1.2 艺术文史类 1.2 0.8 0.290 0.6-2.8 生物医学类 1.7 1.1 0.210 0.8-3.9 选修健康相关课程(未 选修过为参考组) 1.6 0.3 0.021 1.3-5.3
四、评估结论及建议 本次评估采用全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部分内容,调查对象在16~25岁 之间,与全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15~25岁年龄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 调查我校大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0.9%,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 组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8.41%9],也高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 248%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率(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187%)和基 本技能具备率(753%分别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组人群的结果(19.5%、 87%和32.0%),同时也高于北京市大学生调查结果(41.8%、134%和730%)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其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同龄人。同时我们也发 现,大学生在“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素养偏低,说明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基 本的知识和理念,但并不一定能转化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在知识理念和行 为间存在差距。大学阶段正是观念和行为形成和稳固发展的阶段,开展健康素养 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技能,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健康素养是在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 作用下的结果。健康素养是目标,健康教育是达到该目标的工具。此外,分析结 果显示: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髙于未选修过的学生。因此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促进我校学生健康素养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健康素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展 我校通识教育的开展,为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枫林校区医学口 在本部开设了各种健康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健康素养的形 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选修健康 相关通识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你好 2)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素养的良好环境 本次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素养较基本健康 知识和基本技能偏低,说明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和理念,但并不一定能 转化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促进理论认为:良好的环境条件将促进行为动机 得以实现,并能促进新行为的形成、巩固和维持。环境因素包括抽象的精神、氛 围、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的软环境,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健康素养的
四、评估结论及建议 本次评估采用全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部分内容,调查对象在 16~25 岁 之间,与全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 15~25 岁年龄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 调查我校大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 30.9%,高于全国城市居民 15~25 岁 组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 8. 41% [9],也高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 24.8%[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率(45.2%)、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具备率( 18.7%) 和基 本技能具备率( 75.3%)分别高于全国城市居民 15~25 岁组人群的结果( 19.5%、 8.7% 和 32.0%),同时也高于北京市大学生调查结果(41.8%、13.4%和 73.0%)。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其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同龄人。同时我们也发 现,大学生在“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素养偏低,说明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基 本的知识和理念,但并不一定能转化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在知识理念和行 为间存在差距。大学阶段正是观念和行为形成和稳固发展的阶段,开展健康素养 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技能,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健康素养是在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 作用下的结果。健康素养是目标,健康教育是达到该目标的工具。此外,分析结 果显示:选修过健康相关课程的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未选修过的学生。因此,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促进我校学生健康素养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健康素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展 我校通识教育的开展,为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枫林校区医学口 在本部开设了各种健康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健康素养的形 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选修健康 相关通识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你好 2) 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素养的良好环境 本次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素养较基本健康 知识和基本技能偏低,说明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和理念,但并不一定能 转化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促进理论认为:良好的环境条件将促进行为动机 得以实现,并能促进新行为的形成、巩固和维持。环境因素包括抽象的精神、氛 围、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的软环境,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健康素养的
形成起着强化、支持或促进改变的作用,因此,学校除了努力打造优良的教育环 境外,学校的保健医生、健康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和体育教师要统一协调,适 时为学生提供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 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多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 参考文献: [郭欣,王克安.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593 2 Andrus Mr, Roth MT Health literacy: A review!]. Pharmacotherapy, 2002 22(3)282-302 [3]Modell J, Goodman 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Feldman SS, Elliott Gr(ed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 Press. 1990 [4] Davis TC, Wolf MS, Arnold C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 ation of the rapie estimate of adolescent literacy in medicine(REALM-Teen): a tool to screen adolescents for below-grade reading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Ped iatric, 2006, 118 1707 [5]郭静杜正芳,马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中国健康教 育,201127(6)442-445 [6]徐日泉邱远.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5)41-43 「7]郭玲刘素珍.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査中国学校卫生, 201132(8996-997 [8]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R]北京:卫生部,2008 9]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2009
形成起着强化、支持或促进改变的作用,因此,学校除了努力打造优良的教育环 境外,学校的保健医生、健康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和体育教师要统一协调,适 时为学生提供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 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多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郭欣, 王克安.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教育,2005, 21(8):590-593. [2] Andrus MR,Roth MT. Health literacy: A review[J]. Pharmacotherapy, 2002, 22(3):282-302. [3] Modell J, Goodman 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Feldman SS, Elliott GR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Davis TC, Wolf MS, Arnold C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apid estimate of adolescent literacy in medicine (REALM-Teen): a tool to screen adolescents for below-grade reading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Pediatrics, 2006, 118: e1707–14. [5] 郭静,杜正芳,马莎.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 中国健康教 育,2011,27(6):442-445. [6] 徐日泉,邱远. 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5):41-43. [7] 郭玲,刘素珍. 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32(8): 996-997. [8]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R]. 北京: 卫生部, 2008. [9]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 北京: 卫生部,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