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高三级语文导学案 第20周第3课时课题:《高考考点之文言虛词3》 编写人:丁晓军编写时间:2013.12使用时间:2013-1-18学案编号:60审核人 班 组姓名 组评 师评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因、于、与、则、者、之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背诵】《兰亭集序》 、自主学习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3)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1)-(3)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通过 经由”“趁着”等。(4)副词。“于是、就”。 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2)青,取之于蓝(《劝学》)(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6)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参考答案: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⑤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到”“对(于)”“由于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1 高三级 语文导学案 第 20 周 第 3 课时 课题:《高考考点之文言虚词 3》 编写人:丁晓军 编写时间:2013.1.2 使用时间:2013-1-18 学案编号:60 审核人: 班 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因、于、与、则、者、之 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背诵】《兰亭集序》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⑶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⑷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参考答案:⑴-⑶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 通过、 经由”“趁着”等。⑷副词。“于是、就”。 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⑵青,取之于蓝(《劝学》)( ) ⑶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⑸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⑹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 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⑻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 参考答案: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⑴-⑸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到”“对(于)”“由于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等。(6)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8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作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4)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1介词。相当于“和”“跟”“同”。(2)(3)动词。“给”“结交、亲附” (4)(5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可表反话或疑问 (6)“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参考谷案:(1)(4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 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 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 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 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5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2 等。⑹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⑺⑻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作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⑶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⑷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参考答案:⑴介词。相当于“和”“跟”“同”。⑵⑶动词。“给”“结交、亲附”。 ⑷⑸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可表反诘或疑问。 ⑹“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参考答案:⑴-⑷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⑴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 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⑵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 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就”。⑶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 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⑷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 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⑸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⑶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4)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⑨)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参考答案:(1)(4)代词。分几种情况:(1)-(3)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有时或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4)指示 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5)-(⑨)助词。也分几种情况:(5)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6)结构助词。档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7)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8)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9)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 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0动词,到……去。 6、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4)此三者,吾遗恨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6)陈涉者,阳城人也。(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参考答案:1-2代指人、物、可译作“的、的人、”等;3-4用在数词之后,“个、样”;5用在“今、 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6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7-8主语之后,引出原因;9-10定语后置的 标志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3 ⑷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⑼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⑽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参考答案:⑴-⑷代词。分几种情况:⑴-⑶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有时或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⑷指示 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⑸-⑼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⑸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⑹结构助词。档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⑺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⑻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⑼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 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⑽动词,到……去。 6、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 (4)此三者,吾遗恨也。( )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6) 陈涉者,阳城人也。( )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参考答案:1-2 代指人、物、可译作“的、的人、”等;3—4 用在数词之后,“个、样”;5 用在“今、 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6 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7—8 主语之后,引出原因;9—10 定语后置的 标志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问题生成】 、合作探究 1、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 (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 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 (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1、介词,根据2、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5、副词,于是6、介词,凭借7、 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 为“因为” 2、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 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 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解析: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介词,可译为“到”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5、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6、与“是”构成复音词“于是” 相当于“对此”7、于: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 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 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 算耳 解析:1、动词,赞许2、与“孰”组成固定结构,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4、动词,结交,亲附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6、 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7、介词,和,跟,同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4 【问题生成】 二、合作探究 1、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 (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 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 (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1、介词,根据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 5、副词,于是 6、介词,凭借 7、 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 为“因为” 2、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 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 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乐乎? 解析: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6、与“是”构成复音词“于是”, 相当于“对此” 7、于: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 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 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 算耳。 解析: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固定结构,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 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4、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 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日:“汝 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解析: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 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 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 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A判定语气B.的人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D判定语气)】 2、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AE(A就,承接连词B乃,是就是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D转折连词E就,承接连词) 四、课外作业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资料链接: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四、句位分析法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5 4、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 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 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解析: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 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 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 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A 判定语气 B……的人 C 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 判定语气)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AE(A 就,承接连词 B 乃,是就是 C 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D 转折连词 E 就,承接连词) 】 四、课外作业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资料链接: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四、句位分析法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 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 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 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 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 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 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 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以“之” 为例: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 第三人称代词(他)。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例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例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例⑤“子 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 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者, 也”)、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 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 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 (“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 擒?”)。“如……何?”,“若……何?”,“奈……何?”(“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 例④“如太行、王屋何?”)。“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 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得无(毋)……乎(耶)”(“恐怕…… 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 ‘何陋之有?’”)。“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6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 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 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 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 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 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 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 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以“之” 为例: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 第三人称代词(他)。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例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例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例⑤“子 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 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者,…… 也”)、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 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 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 (“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 擒?”)。“如……何?”,“若……何?”,“奈……何?”(“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 例④“如太行、王屋何?”)。“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 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得无(毋)……乎(耶)”(“恐怕…… 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 ‘何陋之有?’”)。“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7 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