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眼光(附录“柏林墙”图片) 预习 【学习目标】 研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整体认知,探究文化眼光的价值 2,把握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一一为了拯救历史,我们需要文化眼光。 3,学习用“文化眼光”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 1,重点:思考、探究拥有文化眼光的价值。 2,难点:用自己所发现的事例来谈谈拥有文化眼光的好处 【正音正字】 良渚zh干瘪bie贻害y1褊狭bian醇厚chun 深邃sui淘汰tai惊骇hai 【词语积累】 意识形态贻害殊深有识之士无所不在醉方休 【原作欣赏】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何 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 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 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 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有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 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泂!这种解释 贻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 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 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的褊狭的成 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 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 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 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 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 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 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上厕所 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 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 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 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 由于酒一直处在这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 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于我们 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汁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总
文化眼光(附录“柏林墙”图片) 预习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整体认知,探究文化眼光的价值。 2,把握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为了拯救历史,我们需要文化眼光。 3,学习用“文化眼光”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 1,重点:思考、探究拥有文化眼光的价值。 2,难点:用自己所发现的事例来谈谈拥有文化眼光的好处。 【正音正字】 良渚 zhǔ 干瘪 biě 贻害 yí 褊狭 biǎn 醇厚 chún 深邃 suì 淘汰 tài 惊骇 hài 【词语积累】 意识形态 贻害殊深 有识之士 无所不在 一醉方休 【原作欣赏】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何 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 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 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 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有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 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 贻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 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 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的褊狭的成 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 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 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 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 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 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 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上厕所 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 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 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 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 由于酒一直处在这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 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于我们, 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汁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总
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 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 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 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 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 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 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的眼光看出来 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 “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 旧时房舍被当作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 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将来的角度来看的。 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 都派人跑到德国,去争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髙,惊骇一时。 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 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 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一一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 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 远见和历史远见。 选自1996年2月12日《文汇报》 【作者介绍】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 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 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 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其作品, 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 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冯骥才的小说 《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 《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挑山工》获法国“女巫奖”和“青 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 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 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被评论界 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近年来,冯骥才 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课文分析】 十多年前,冯骥才就开始关注现代化冲击下的都市个性的存亡,以及文化的 市场化、文化的传媒化、文化的趋同化、纯文化的命运。本文,作者对什么是文
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 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 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 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 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 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 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的眼光看出来 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 “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 旧时房舍被当作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 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将来的角度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 都派人跑到德国,去争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 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 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 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 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 远见和历史远见。 选自 1996 年 2 月 12 日《文汇报》 【作者介绍】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 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 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 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 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 年 1 月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其作品, 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 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冯骥才的小说 《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 《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挑山工》获法国“女巫奖”和“青 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 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 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被评论界 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近年来,冯骥才 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课文分析】 十多年前,冯骥才就开始关注现代化冲击下的都市个性的存亡,以及文化的 市场化、文化的传媒化、文化的趋同化、纯文化的命运。本文,作者对什么是文
化、什么是文化眼光,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尽管文章中未提“拯救传统文化、拯 救民间文化”,可是读者是不难体会到这一点的一一这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 目的 复习 【思维训练】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生存状态”? (文化有三种意思……。文化生存状态,是指文化的两种存在状态,一是 活着的状态,二是历史的状态。前者是一种生活,后者才是一种完全的文化。) 2,狭义文化有什么缺点? (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使社会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贻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文化倒退到生活之外,可有可 无。) 3,什么是文化眼光? (文化眼光,就是从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角度看生活的一切 文化眼光,就是具有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的眼光。) 4,文化眼光的价值有哪些? (①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②我们用文化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 与深邃。 ③用文化眼光才能看出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的历 史文化价值。) 5,文章为什么要提及柏林墙?除了告诉我们文化眼光要有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 远见外,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6,为拯救传统文化、拯救历史,请你设计一句口号。 用文化眼光来看上海这个城市,请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说说理由。 8,用300字左右,写出生活中某一现象的文化意义。 柏林墙
化、什么是文化眼光,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尽管文章中未提“拯救传统文化、拯 救民间文化”,可是读者是不难体会到这一点的——这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 目的。 复习 【思维训练】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生存状态”? ( 文化有三种意思……。 文化生存状态,是指文化的两种存在状态,一是 活着的状态,二是历史的状态。前者是一种生活,后者才是一种完全的文化。 ) 2,狭义文化有什么缺点? ( 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使社会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贻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文化倒退到生活之外,可有可 无。 ) 3,什么是文化眼光? ( 文化眼光,就是从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角度看生活的一切。 文化眼光,就是具有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的眼光。 ) 4,文化眼光的价值有哪些? ( ①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②我们用文化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 与深邃。 ③用文化眼光才能看出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的历 史文化价值。 ) 5,文章为什么要提及柏林墙?除了告诉我们文化眼光要有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 远见外,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6,为拯救传统文化、拯救历史,请你设计一句口号。 7,用文化眼光来看上海这个城市,请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说说理由。 8,用 300 字左右,写出生活中某一现象的文化意义。 柏林墙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