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学术文库 國 阅读中国系列 CHERISHING FROM AFAR 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怀柔远人: 邓常春 (美]何伟亚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怀柔远人: 马厦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美]何伟亚(James L.Hevia)著 邓常春译 刘明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阅读中国序 刘东 已经是第二次在为这类译丛撰与总序了,这件事本身就使我 忧心忡仲一我们如此大规模地引进当代汉学,究竞最终对中国 文化是福是祸? 如果在上次作序的时候,我们对于西方同行的工作还只知一 鳞半爪,那么今番再来作序,简直就像在介绍老朋友的一些新作 了。换句话说,其实再没有什么时候,我们曾对汉学有过现在这 样系统的、与时俱进的知识,不仅可以密切关注其学术发展的动 向,就连译介工作都与其展开过程日渐同步。这当然可以算作一 种成绩,不过这小小的成绩却不仅没有使我沾沾自喜,反倒带来 了进一步的精神煎熬。作为长期以来此类工作的主要主持者,我 完全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一越是系统地引进某种活生生的外来 学术话语,就越要给原有的文明基础带来深重的冲击和致命的紊 乱,古代的佛学是这样,近代的西学是这样,当代的汉学也肯定 会是这样。 的确不错,如果借用康德的一个说法,我们可以尖锐地揭露 和批判说,人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文明环境本身,往往会产生 某种“先验幻象”,以致对那些先人为主的价值或事实判定,会 像对于“太阳从东方升起”之类的感觉一样执信。也正因为这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样,那些学术研究家的文化使命,才恰在于检讨现有的知识缺 陷,适时地进行修补、突破和重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毫 不犹豫地挑明:任何人都不会仪仅因为生而为“中国人”,就足 以确保获得对于“中国”的足够了解;恰恰相反,为」防范心智 的僓化和老化,他必须让胸怀向有关中国的所有学:术研究(包括 汉学)尽量洞开,拥抱那个其有生命活力的变动不屏的“中国”。 然而,僵化的另一面却又是泡诛化。汉学毕竞既是中学的一 支,更是西学的一支,那中间潜伏着许多未曾言明的外在预设, 本质上跟本土的国学判然分属于两大话语系统。正因为这样,尽 管中国传统早在西风中受到过剧烈震撼,可一旦大规模地引进作 为完整系统的汉学,它仍然要面对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我们甚 至可以说,此间的挑战竟还大过对于主流西学的引进,因为它有 可能直接触及和瓦解原有文明共同体的自我理解,使国人在一系 列悖反的镜像中丧失自我认同的最后基础。当今中国知识界可怕 的分化与毒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汉学和汉学家的影 响。这种要命的相对化刺痛着我们:一旦丧失阅读和思考的主动 性,陷入别人的话语场中而无力自拔,就有可能被别人特有的问 题意识所覆盖,乃至从此难以名状自己的切身体验,暴露出文化 分析的失语和学术洞察的失明。 幸而,我们还没有泯灭进行文明对话的渴望,还把这种对话 看成惟一现实的救度之路。在这种深深的渴望之中,国学与汉学 这两种自成系统的学术话语,在彼此解构与相互竞争的同时,就 仍有可能彼此解毒和相互.补充,从面在文明之间激发出辩证发展 的“中国性”来。换句话说,对抗着堕人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 双重危险,那个构成了两大学术群体之对话基础的“中国性”, 作为双方共同意识的主动构成物,仍有可能在学术的文化间性中 不断漂移,在互动的知识增长中不断漂移,在超越的文明对活中 2
阅读中文序 不断漂移,从而使我」既不丧失自我认同的坚实前提,又能跟现 实世界构成良性的互馈, 由此一来、“中国”一词所包藏的无尽学术潜力,中国研究 领域所蕴涵的无穷思想魅力,也就太值得发挥主动精神去阅读去 领略了!这个肯定要伴随我们生命始终的学习过程,也同样需要 既不封闭又不盲从的阅读心态,以使同时对抗固陋的本质主义和 油滑的虚无主义。我们必须认识到,正像当年的佛学曾经挑战出 了宋学高峰一样,我们现在大规模引进的汉学成果,也有可能表 现为空前文化创造力的机遇和前奏;而中国事实也终究有可能不 再只被遵循外来语法去解释,相反倒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对世界 表现出顺差。一大家赶紧打开这些书本吧,因为所有这·“切, 其实全都在我们的…念之中! 刘东 2001年12月18日于北大草庐 3
译 序 罗志田 中国有句古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胡适曾据此提 出一种历史观:许多足以开新局面的事物,“当其初起时,谁也 不注意。以后越走越远,回视作始之时,儿同隔世!”①1793年访 华的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或许就是这样一类的事件。这一在当事人 (至少是清朝当事人)看来并非特别重要的偶然事件,后来却引 起西方史家的密切关注,产生出各式各样的诠释。各家比较一致 的是都将此事件与半个世纪后的中英鸦片战争及再以后众多的中 外冲突和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考察,从后来的结局反观作始之 时,的确有“几同隔世”的感觉。 具体到对马嘎尔尼使团的诠释,占主流也比较不那么牵强的 看法是一个为贸易所驱动的英国之(帝国主义)扩张与一个傲慢 且自视为世界中心的中华帝国相遇并(因文化误解而)发生冲突; 由于(顽固的)清廷与英使在是否按常规朝贡方式行三跪九叩礼 *本序据《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乘远人)的史学启示》(原裁《历史研 究》1999年第1期)·文收写,观念和文字基本依旧,但对段落次序做了较 大调整,并分成几个小节,希望能有利于读者,原文参考了Robert A.Bickers,. Kai wing Chow,Pamcla K.Crossley,Jerry Dennerline,John Lee,Nancy Park, Richard J,Smith等人在萸文学刊上的书评,特此说明并致谢。 ①《胡适的口记》(手稿本),1927年:月25日(原书无页码),台北远流出版公 司,1991 1
怀柔远人:马嗖尔厄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父 这一问题上的争执,使团最后以失败告终。此事的失败体现了中 国对外部世界的漠视和无知,最终导致了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后果。 与西方学界对此事的关注相比(除通俗读物外至少已有好几 本专书进行研究),中国学者对此似乎更多取存而少论的态度,文 章不多(且以泛论即“评价”为主),第一本(似乎也是惟一一 本)研究性专著是朱雍的《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江西人民出版 社,1989)。朱雍的著作是在大量中英文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 的,他的结论是:马嘎尔尼使团虽以失败告终,却是“一次颇有 收获的失败”。朱雍修正了过去认为清朝对外政策是“闭关自守” 的观念,而提出“限关自守”的新见解(因为毕竞广州关一直是 开放的),并指出这一政策的效用在早期尚不无可尝试之处。 但他指出,到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时,乾隆帝仍“以限关 自守的政策,狂妄自大地拒绝一切外交要求,尤其是合理的要 求,就显得相当幼稚,相当顽固,相当可笑”。由于乾隆帝“拒 绝同英国特使进行认真的谈判,结果问题还是问题,最后竟然由 鸦片战争来解决。这不能不说是乾隆的限关自守政策的可悲结 局”(朱著第304、306页)。这里的言外之意,似乎乾隆帝的限 关自守政策应为后来的鸦片战争负主要责任。这正是许多西方学 者的看法,也是前苏联学者的基本观念(前苏联的中国史和国际 关系史著作以及我们受其影响的相关著作中,有关马嘎尔尼使团 的内容大都出现在19世纪的“鸦片战争”一节之中,而不是其 本应所在的18世纪末期)。 朱雍对此是提高到理论高度认识的,他认为乾隆帝的政策 “在思想原则上背离民族利益和时代潮流。乾隆时期中英两国的 冲突不是单纯的国务纠纷,而是两种时代(资本主义时代与封建 主义时代)、两类文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冲突,其中尽 管带有民族冲突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当时英国的战略意 2
译 序 图主要不是军事侵略,而是用和平手段扩大经济利益”。乾隆帝 在此时不能及时“对外开放”,而仍“抱残守块”,结果“不仅违 背了中华民族要求生存、发展和强大的根本愿望,而且脱离了世 界经济发展的大势,给中国社会种下了日后沦为半殖民地的祸 因”(朱著第304~305页),这样的规律性认识当然依靠的是史 家特有的后见之明,朱雍在书中多次明确提出,他正是以“现代 眼光”来审视这一·历史事件的。 《怀柔远人》一书对上述各种关于马嘎尔尼使团的诠释提出 了挑战,体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作者是美国学者何伟亚 (James L.Hevia),他获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任北卡罗纳大学 (位于查佩尔山)历史系副教授,也是该校的国际研究计划主任。 何伟亚教授在中国与欧洲列强关系以及19世纪的事件怎样影响 当代中国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等领域发表过不少论文,目前完成中 的一本书《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Eng lish Lessons:The Pedagogy of Imperialism in Nineteeth Century Cia),则是探讨大不列颠怎样试图将清帝国转化为其心甘情愿 的伙伴以保护英国在亚洲的利益的。 《怀柔远人》于1995年出版,此后在欧美学界引起褒贬不一 的反应(以赞扬者为多)。对何著评价的歧异主要在书中所运用 的后现代主义方法上(详后),但在文字上也出现了截然相反的 认知:有人说何著文笔优美,有人又说其文字晦涩难读。这大概 仍与其研究取向有关:对熟悉后现代语汇和表述方式的人来说, 何著的文笔或已近于优美;但对不甚熟悉之人,则其文字也真的 接近晦涩难读的程度了①。 ①英文中大量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虽然都是常见词礼:,却均有其待定的指 谓,很雉依习见方式译成汉语,下面的拙译必有不准确之处,先请见谅、为 免误导读若,儿概念性的词礼均附英文原词. 3
怀柔远人:马馋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有一点是清楚的,何著在西方世界〔北美和西欧)引起了相 当广泛的关注。一本关于清代中国的著作短期内便有十余篇不同 学科的书评,实不多见。即使对何著持有不词看法的评论人,也 基本承认问著颇有创新之处,是相关领域里一本必读的参考书。 《怀柔远人》终在1997年获美国亚洲学会的李文森奖(最佳著作 奖),表明学界对该书更多持肯定的态度①。下面就对这本书的 内容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评论。 全书的简单评介 《杯柔远人》全书分十章,第一章阐述作者那偏重后现代主义 的研究取向及其思想资源,并对既存(主要是美国的)关于清代 对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批评。最后一章通过讨论马嘎尔尼使团在 不同时期(主要是西方)的史学及非史学的表述中的演变进程, 指出从马嘎尔尼时代开始的“现代主义”观念当时就影响了对马 嘎尔尼使团的认知和诠释(因而带有偏见),并且至今仍在影响整 个中国研究甚而整个史学领域。针对这一点,作者最后提出了明显 带有后现代主义痕迹的历史观,以矫正此类现代主义史学的影响。 具体探讨史事的是第二至九章:第二章将18世纪的清王朝建构 ①应该说明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 不久即在香港杂志上对评奖提出抗议并痛驳何普,这又引起加大系统(洛杉 矶校区)的艾尔曼(Benjamin Elman)和胡志德(Theodore Huters)提H反 批评,不久加大系统(河滨校区)的张隆溪和复日大学的莴剑雄及我本人先 后参加了进·步的训论。参见周锡瑞《后现代式研究:望文生义,方为妥 善》:艾尔壶、胡志德《马暖尔尼使州、后现代主义与近代中国史:评周锡 瑞对何伟亚著作的批评》;张降溪《什么屋“怀柔远人“?止名、考证与后现 代式史学》;总到雄《就论事与不就事论事一我看《(怀柔远人〉之 争》;罗志田《夷夏之辨与“怀柔远人”的字义》,分别刊于《二十一世纪》 1997年12月号、1998年2月号、4月号、10月号。 空
译序 为一个文化、政治和种族都呈多元化的阔帝国,并探丹其对国内 不同族群及对外国的政策。作者认为这一政策的基础是清代的“宾 礼”,并在第五章中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第二章转向英国,从学术思 想等层面构建18世纪英国的文化和政治语境,并从当时马嘎尔尼所 属的英国“知识贵族”对世界、中国及国际关系的认知转入马嘎尔 尼使团的筹备。第四章接着从英方记录考察直到马嘎尔尼觐见乾隆 帝为上的使团过程,而第六至七章则从中方记录考察这…过程、第 八章结合中英双方记录考察马嘎尔尼使团在觐见后的余波。以“宾 礼与外交”为题的第九章其实是全书的结论,将双方对问一事件颇 不相同的因应与记载上升到两个几乎截然不同的观念体系,即英国 的“主权平等”(sovereig知equality)外交观与清朝的“差序包容” (hierarchical inclusion)天下观的碰撞. 何伟亚认为:今日存在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是16 世纪以来欧洲全球扩张的产物,并已成为一种“自然化了的霸权 话语(a naturalized hegemonic discourse)”。这里“自然化”指国 家间应相互来往这一准则已成为大家接受的常识(其实一个国家 或应有选择不与某些或所有其他同家交往的自由),而“霸权” 则意味着没有此类交往传统的家不得不按照他国制定的规则同 意参与这样的国际交往(英文版第27页,下同)。同样,像过去 那样在研究方法上“把西方客观主义的理论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模 式运用于非西方材料的研究”,恐怕也有些“自然化了的霸权话 语”的意味。 他特别针对结构一功能体系理论、“对礼仪的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以及华夏中心主义观三项与中国研究相关的西力流行理论 进行批判性反思。集三者之大成的是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用“朝贡 体制”来解释“中国之世界秩序”的系统观念,由于这一观念隐 含的“西方先进/优越”而“中国落后/低劣”的先入之见,最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