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展望》教学资源_同盟视野探析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282.8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2009年1月 东址亚论坛 Jan.2009 第18卷第1期 Northeast As i Forum Vol 18 No 1 同盟视野探析 张景全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它主要通过同盟 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现。关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覆盖区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 上对地理空问范围的主观判断,因此,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又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同盟视野不同于 同盟目标和同盟针对对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同盟这概念,从而有利于进步构建和丰富同 盟理论。同盟视野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同盟持续的时问 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持续的时间短,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 态性,同盟类型的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关键词]同盟视野:地区性;全球性;静态性:动态性:同盟存续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9)01-0028-(08) [收稿日期]2008-08-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战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05DGW006) 获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张景全(1971-),男,吉林九台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同盟一直是国际关系实践的重要现象之一, 一同盟视野的概念及其意义 它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在 安全事务领域中,合作的核心模式是国际同盟 所谓的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 (intemational alliances)。对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 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它 论家而言,同盟是国际政治的主质:它们事关全球 主要通过同盟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 政治结构并维持均势”。刂“尽管一些政治学家 现。由于同盟视野涉及利益关切及覆盖区域,关 们发出警告,但是国家领导人仍继续构建或求助 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覆盖区 于军事同盟,一些领导人把同盟看做是自己安全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 政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2因此,同盟理论的 断,因此,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又具有 构建在同盟实践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笔者不揣浅 主观的判断性,同时,它又被深深打上了军事、安 薄,试图在前辈同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盟视 全利益的印记。 野”(he viw of alliance)概念,以求对同盟问题的 同盟视野不同于同盟目标,也不同于同盟针 研究有所裨益。 对对象。同盟视野强调的是基于安全和军事利益 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2009年 1月 第 18卷 第 1期 Northeast Asia Forum Jan 2009 Vo l 18 No 1 同 盟 视 野 探 析 张 景 全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 摘 要 ] 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 它主要通过同盟 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现。关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 覆盖区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 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断, 因此, 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 又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同盟视野不同于 同盟目标和同盟针对对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同盟这一概念, 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丰富同 盟理论。同盟视野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 则同盟持续的时间 长, 运行更有效; 反之, 则同盟持续的时间短, 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 态性, 同盟类型的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 关键词 ] 同盟视野; 地区性; 全球性; 静态性; 动态性; 同盟存续 [ 中图分类号 ] D81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3- 7411( 2009) 01- 0028- ( 08) [ 收稿日期 ] 2008- 08- 11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战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 ( 05JJDGJW 006) 获吉林大学 985工程 项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资助 [ 作者简介 ] 张景全 ( 1971- ), 男, 吉林九台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 博士。 同盟一直是国际关系实践的重要现象之一, 它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 在 安全事务领域中, 合作的核心模式是国际同盟 ( international a lliances)。对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 论家而言, 同盟是国际政治的主质: 它们事关全球 政治结构并维持均势 。[ 1 ] 尽管一些政治学家 们发出警告, 但是国家领导人仍继续构建或求助 于军事同盟, 一些领导人把同盟看做是自己安全 政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 2 ]因此, 同盟理论的 构建在同盟实践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笔者不揣浅 薄, 试图在前辈同仁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 同盟视 野 ( the v iew of alliance)概念, 以求对同盟问题的 研究有所裨益。 一、同盟视野的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的同盟视野, 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 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 它 主要通过同盟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 现。由于同盟视野涉及利益关切及覆盖区域, 关 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 覆盖区 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 断, 因此, 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 又具有 主观的判断性, 同时, 它又被深深打上了军事、安 全利益的印记。 同盟视野不同于同盟目标, 也不同于同盟针 对对象。同盟视野强调的是基于安全和军事利益 ! 28 !

张景全:同盟视野探析 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界定,同盟目标强调的是 另外,我们明确提出同盟视野概念,可以理清它与 基于安全和军事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所要达 同盟目标、同盟针对对象的区分,这无疑利于丰富 到的状态的界定,同盟针对对象强调的是基于安 同盟概念的内涵。 全和军事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具体敌对 其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进一 国家的界定。同盟视野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 步理解同盟这种国际关系实践。具体而言,同盟 践意义。 视野对于同盟存在及同盟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进一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存在的意义。一方面,同 步理解同盟这一概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同 盟视野有益于丰富同盟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并为之 盟理论。一般而言,只有先理解同盟概念,才能理 进一步提供逻辑支撑。同盟的实质性内涵一般包 解同盟视野概念。然而众所周知,学者们对同盟 括同盟针对的对象、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承诺。 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宽泛和严格两种。较为宽泛 如果同盟的实质性内涵仅仅包括这两个方面,我 的同盟界定认为,它是“主权国家之间正式或非 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缺少一个逻辑上的链条,即 正式的安排,通常是为了相互保障自身的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是基于怎样的条件针对一 全”:[引“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之间所作出的关定的对象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没有一定的条 于相互间进行军事援助的承诺”:[纠“两个或多 件,同盟的存在还有多少意义呢?一些同盟理论 个主权国家之间在安全合作方面所作出的正式或 作出了如下解释:把同盟签字国是否和遭到何种 非正式的安排”。[可较为严格的同盟界定认为,同 攻击作为条件,即把同盟的安全关切范围仅仅局 盟是“为维护成员国的安全或扩大其权势而组成 限在了同盟签字国。一方面,一些同盟条约的文 的关于使用(或不使用)武力的正式的国家联合, 本对安全关切范围的强调已经超出了签字国本 这种联合针对其他特定的国家,不论这些国家是 身,我们将在下文关于英日、俄日、德日同盟的同 否己被明确地确认”:【可“联盟是国家感到有共 盟视野的表述中看到这一点。同时,同盟往往向 同的敌人或者共同的安全问题而进行的正式合 其对手明确表明哪些是其利益攸关的区域,并且 作,这种合作一般是在特定的有限的时期以 对其利益攸关区域构成威胁的对手做出明确而具 内”。【刀笔者认为,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的规定,这既可以阻止其他国家染指防止其他 权国家,为了共同的安全利益,针对一定时期、针 国家误判,又可以凝聚同盟成员国实现安全关切 对一定区域、针对一定对象承诺采取共同的军事 的力量和意志。在同盟实践中,存在由于没有对 行动。[8) 同盟视野进行清晰而明确地界定而导致己经建立 较为宽泛的同盟界定,我们可以认为是广义 的同盟出现弱化或最终崩溃的个案。例如,第一 的同盟概念:较为严格的同盟界定,我们可以认为 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对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威 是狭义的同盟概念。广义同盟概念的界定,好处 胁,由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组建起 是把历史与现实中大量符合概念的现象纳入到研 “小协约同盟”(L ittle En tente)。尽管同盟成员国 究之中,弊处是存在同盟泛化之嫌,并由此可能对 详细设计了同盟条约,以确定在何种条件下援助 同盟理论进一步构建的基础产生影响。狭义同盟 或不援助盟国。然而,后来的历史还是证明“小 概念的界定,好处是使同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建 协约同盟”是虚弱不堪的。这固然存在该同盟力 立在相对严谨、坚实的基础上,弊处是在分析该问 量有限的原因,但是,由于德国和俄国在同盟建立 题时有可能错过许多丰富多彩的同盟个案。 时被视为所有签字国理所当然的最大威胁国家, 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领 同盟条约规定只有在匈牙利或保加利亚进行威胁 域的同盟问题,应该进行较为严格的限定,以利于时成员之间才进行援助,德国和俄国却被排除在 同盟理论的进一步构建。正是基于相对狭义的同 条约中所涉及的事项之外。【习最终,“小协约同 盟概念界定,笔者才提出了同盟视野这一概念。 盟”在德国对其同盟视野内国家进行大肆蚕食中 C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enki.net

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界定, 同盟目标强调的是 基于安全和军事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所要达 到的状态的界定, 同盟针对对象强调的是基于安 全和军事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具体敌对 国家的界定。同盟视野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 首先, 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进一 步理解同盟这一概念, 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同 盟理论。一般而言, 只有先理解同盟概念, 才能理 解同盟视野概念。然而众所周知, 学者们对同盟 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宽泛和严格两种。较为宽泛 的同盟界定认为, 它是 主权国家之间正式或非 正式的安排, 通常 是为了相互保障 自身的安 全 ; [ 3] 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之间所作出的关 于相互间进行军事援助的承诺 ; [ 4] 两个或多 个主权国家之间在安全合作方面所作出的正式或 非正式的安排 。[ 5] 较为严格的同盟界定认为, 同 盟是为维护成员国的安全或扩大其权势而组成 的关于使用 (或不使用 )武力的正式的国家联合, 这种联合针对其他特定的国家, 不论这些国家是 否已被明确地确认 ; [ 6] 联盟是国家感到有共 同的敌人或者共同的安全问题而进行的正式合 作, 这种合作一般 是在特定的有限 的时期以 内 。[ 7] 笔者认为, 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 权国家, 为了共同的安全利益, 针对一定时期、针 对一定区域、针对一定对象承诺采取共同的军事 行动。[ 8] 较为宽泛的同盟界定, 我们可以认为是广义 的同盟概念; 较为严格的同盟界定, 我们可以认为 是狭义的同盟概念。广义同盟概念的界定, 好处 是把历史与现实中大量符合概念的现象纳入到研 究之中, 弊处是存在同盟泛化之嫌, 并由此可能对 同盟理论进一步构建的基础产生影响。狭义同盟 概念的界定, 好处是使同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建 立在相对严谨、坚实的基础上, 弊处是在分析该问 题时有可能错过许多丰富多彩的同盟个案。 笔者更倾向于认为, 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领 域的同盟问题, 应该进行较为严格的限定, 以利于 同盟理论的进一步构建。正是基于相对狭义的同 盟概念界定, 笔者才提出了同盟视野这一概念。 另外, 我们明确提出同盟视野概念, 可以理清它与 同盟目标、同盟针对对象的区分, 这无疑利于丰富 同盟概念的内涵。 其次, 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进一 步理解同盟这种国际关系实践。具体而言, 同盟 视野对于同盟存在及同盟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存在的意义。一方面, 同 盟视野有益于丰富同盟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并为之 进一步提供逻辑支撑。同盟的实质性内涵一般包 括同盟针对的对象、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承诺。 如果同盟的实质性内涵仅仅包括这两个方面, 我 们就会发现, 两者之间缺少一个逻辑上的链条, 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是基于怎样的条件针对一 定的对象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 没有一定的条 件, 同盟的存在还有多少意义呢? 一些同盟理论 作出了如下解释: 把同盟签字国是否和遭到何种 攻击作为条件, 即把同盟的安全关切范围仅仅局 限在了同盟签字国。一方面, 一些同盟条约的文 本对安全关切范围的强调已经超出了签字国本 身, 我们将在下文关于英日、俄日、德日同盟的同 盟视野的表述中看到这一点。同时, 同盟往往向 其对手明确表明哪些是其利益攸关的区域, 并且 对其利益攸关区域构成威胁的对手做出明确而具 体的规定, 这既可以阻止其他国家染指, 防止其他 国家误判, 又可以凝聚同盟成员国实现安全关切 的力量和意志。在同盟实践中, 存在由于没有对 同盟视野进行清晰而明确地界定而导致已经建立 的同盟出现弱化或最终崩溃的个案。例如, 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为了对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威 胁, 由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组建起 小协约同盟 ( L ittle En tente)。尽管同盟成员国 详细设计了同盟条约, 以确定在何种条件下援助 或不援助盟国。然而, 后来的历史还是证明 小 协约同盟 是虚弱不堪的。这固然存在该同盟力 量有限的原因, 但是, 由于德国和俄国在同盟建立 时被视为所有签字国理所当然的最大威胁国家, 同盟条约规定只有在匈牙利或保加利亚进行威胁 时成员之间才进行援助, 德国和俄国却被排除在 条约中所涉及的事项之外。[ 2] 最终, 小协约同 盟 在德国对其同盟视野内国家进行大肆蚕食中 ! 29 ! 张景全: 同盟视野探析

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1期 瓦解。此外,同盟影响国际秩序的传统功能追求 内再度发生动乱”,对“两盟国政府的利益”构成 以及区域化大行其道的现实,[)势必要求构建同 “威胁”时,“它们将就保卫此等利益的手段进行 盟的国家把基于何种主观判断的何种具体空间范 磋商”。[12分别获得日英同盟与俄法同盟支撑的 围作为展开军事行动的条件纳入其中。因此,同 日俄最终兵戎相见。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 盟视野这一概念是进一步支撑同盟存在的逻辑链 俄两国的盟国与日俄的结盟视野存在差距如何影 条,它丰富了同盟的实质性内涵。 响了战争的进程。法国事实上是被盟友俄国拖进 另一方面,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存在大量国 东北亚危机之中的,因为法国本来希望俄法同盟 家间军事、安全等利益关切交叉的现象然而,这 主要针对欧洲的德国,即法国的结盟视野集中于 种利益交叉并没有自然导致同盟的建立。尽管原 欧洲。日俄战争使法英爆发战争的危险增强,这 因复杂,但是,存在军事、安全利益交叉的国家并 显然对法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它将受到英国和 没有能够就较为明确的利益关切范围达成共识或德国的夹击。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法国做出了 做出事先约定,可谓难脱其咎。例如,1900年10决定性的调整。1904年4月,当它的盟友俄国在 月,英德协定签订。英德的政治家大谈两国是 东北亚与日本苦战之时,法英缔结了和解的协约。 “天然的盟友”,【10在欧洲两国的利益存在交叉。 5月,法国为战争中的盟友尽了最后一次义务:向 但是,英德就同盟的其他适用范围产生严重分歧: 俄国提供了一笔贷款。而日本的盟国英国与日本 英国认为同盟应该把中国东北包括在内,而德国 的结盟视野重合程度相对较高一尤其是在中 认为同盟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中国东北,因为德国 国,日本与英国都要抵制俄国在中国的扩张。因 鼓励俄国在东北亚的冒险,以此转移俄国对欧洲 此,英国在向日本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还给予日 的影响并降低俄法同盟的威力。日本也试图加入 本以军事帮助。例如,俄国的太平洋舰队逐步被 其中,构建所谓的日、英、德三国同盟。日本认为 击溃后,本想调黑海舰队驰援东北亚。但英国却 同盟适用范围应包括中国东北。1901年3月,日 让奥斯曼土耳其封锁黑海海峡,俄国不得不从更 本的建议被德国拒绝。但是,日本的结盟政策并 遥远的欧洲调遣波罗的海舰队。因此,俄国对俄 没有因此而停止。同月,日本驻英国公使林董向 法同盟充满失望。“当俄国遇到战争时,它既没 日本政府提出了详细的同盟条约,在同盟建议案 有一个能从形式上保障另一大国直接的军事援助 中,德国仍包括其中。山最终,由于英、德、日就 的同盟,也没有可以实际上保证财政援助的同 同盟视野并未达成共识,三国同盟无果而终。然 盟”。13]与此相反,日本对利用日英同盟的意义 而,由于英日存在交叉的同盟视野,两者对此做出 存在认同。随后日本与英国缔结了第二次、第三 了明确的约定,英日同盟最终得以建立。 次日英同盟。可见,结盟视野的重合程度对同盟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生命力的意义。同盟建立 的生命力影响之大。 之后能存续多久,同样涉及多种原因,但同盟视野 二、同盟视野的类型一地区性 的作用不可小视。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同盟 持续的时间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持续的 与全球性 时间短,运行效率低。日英同盟与俄法同盟便是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的建立与同盟建立后的生 一对有趣的例子。 命力意义重大,那么,同盟视野是否存在不同的类 20世纪初,东北亚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在 型?它对同盟的建立及其生命力又存在哪些影响 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记忆与对朝鲜半岛及中国东 呢?笔者认为,同盟视野存在两种类型:地区性与 北的现实觊觎的刺激下,英日同盟中的日本与俄 全球性,静态性和动态性。 法同盟中的俄国均进一步显露锋芒,积极备战。 地区性同盟视野,指的是同盟参与国以军事、 就在英日同盟建立后不久,1902年3月,俄法同 安全为主的关切集中于某特定的地区。全球性同 盟发表声明:“如其他列强的侵略行动或中国国 盟视野,指的是同盟参与国以军事、安全为主的关 2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瓦解。此外, 同盟影响国际秩序的传统功能追求 以及区域化大行其道的现实, [ 9] 势必要求构建同 盟的国家把基于何种主观判断的何种具体空间范 围作为展开军事行动的条件纳入其中。因此, 同 盟视野这一概念是进一步支撑同盟存在的逻辑链 条, 它丰富了同盟的实质性内涵。 另一方面, 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 存在大量国 家间军事、安全等利益关切交叉的现象, 然而, 这 种利益交叉并没有自然导致同盟的建立。尽管原 因复杂, 但是, 存在军事、安全利益交叉的国家并 没有能够就较为明确的利益关切范围达成共识或 做出事先约定, 可谓难脱其咎。例如, 1900年 10 月, 英德协定签订。英德的政治家大谈两国是 天然的盟友 , [ 10] 在欧洲两国的利益存在交叉。 但是, 英德就同盟的其他适用范围产生严重分歧: 英国认为同盟应该把中国东北包括在内, 而德国 认为同盟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中国东北, 因为德国 鼓励俄国在东北亚的冒险, 以此转移俄国对欧洲 的影响并降低俄法同盟的威力。日本也试图加入 其中, 构建所谓的日、英、德三国同盟。日本认为 同盟适用范围应包括中国东北。 1901年 3月, 日 本的建议被德国拒绝。但是, 日本的结盟政策并 没有因此而停止。同月, 日本驻英国公使林董向 日本政府提出了详细的同盟条约, 在同盟建议案 中, 德国仍包括其中。[ 11] 最终, 由于英、德、日就 同盟视野并未达成共识, 三国同盟无果而终。然 而, 由于英日存在交叉的同盟视野, 两者对此做出 了明确的约定, 英日同盟最终得以建立。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生命力的意义。同盟建立 之后能存续多久, 同样涉及多种原因, 但同盟视野 的作用不可小视。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 则同盟 持续的时间长, 运行更有效; 反之, 则同盟持续的 时间短, 运行效率低。日英同盟与俄法同盟便是 一对有趣的例子。 20世纪初, 东北亚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在 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记忆与对朝鲜半岛及中国东 北的现实觊觎的刺激下, 英日同盟中的日本与俄 法同盟中的俄国均进一步显露锋芒, 积极备战。 就在英日同盟建立后不久, 1902年 3月, 俄法同 盟发表声明: 如其他列强的侵略行动或中国国 内再度发生动乱 , 对 两盟国政府的利益 构成 威胁 时, 它们将就保卫此等利益的手段进行 磋商 。[ 12] 分别获得日英同盟与俄法同盟支撑的 日俄最终兵戎相见。在此,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日 俄两国的盟国与日俄的结盟视野存在差距如何影 响了战争的进程。法国事实上是被盟友俄国拖进 东北亚危机之中的, 因为法国本来希望俄法同盟 主要针对欧洲的德国, 即法国的结盟视野集中于 欧洲。日俄战争使法英爆发战争的危险增强, 这 显然对法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它将受到英国和 德国的夹击。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 法国做出了 决定性的调整。 1904年 4月, 当它的盟友俄国在 东北亚与日本苦战之时, 法英缔结了和解的协约。 5月, 法国为战争中的盟友尽了最后一次义务: 向 俄国提供了一笔贷款。而日本的盟国英国与日本 的结盟视野重合程度相对较高 !!! 尤其是在中 国, 日本与英国都要抵制俄国在中国的扩张。因 此, 英国在向日本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 还给予日 本以军事帮助。例如, 俄国的太平洋舰队逐步被 击溃后, 本想调黑海舰队驰援东北亚。但英国却 让奥斯曼土耳其封锁黑海海峡, 俄国不得不从更 遥远的欧洲调遣波罗的海舰队。因此, 俄国对俄 法同盟充满失望。 当俄国遇到战争时, 它既没 有一个能从形式上保障另一大国直接的军事援助 的同盟, 也没有可以实际上保证财政援助的同 盟 。[ 13] 与此相反, 日本对利用日英同盟的意义 存在认同。随后日本与英国缔结了第二次、第三 次日英同盟。可见, 结盟视野的重合程度对同盟 的生命力影响之大。 二、同盟视野的类型一: 地区性 与全球性 同盟视野对于同盟的建立与同盟建立后的生 命力意义重大, 那么, 同盟视野是否存在不同的类 型? 它对同盟的建立及其生命力又存在哪些影响 呢? 笔者认为, 同盟视野存在两种类型: 地区性与 全球性, 静态性和动态性。 地区性同盟视野, 指的是同盟参与国以军事、 安全为主的关切集中于某特定的地区。全球性同 盟视野, 指的是同盟参与国以军事、安全为主的关 ! 30 !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 1期

张景全:同盟视野探析 切不仅仅局限于某特定地区,而是涵盖了全球其 的同盟视野是全球性的。两届俄国外交大臣均表 他的地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性同盟视野 达了俄国对日本结盟以求同时谋求俄国在欧洲和 并非指的是涵盖全球任何地区,只要同盟参与国 亚洲获得稳定与收益的同盟目标。外交大臣沙佐 的利益关切范围涵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洲际区 诺夫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提出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 域,那么,我们便认为这种同盟视野的类型就是全 甚至同盟关系以保证欧洲的安全,“俄国的注意 球性的。我们将以英日、俄日、德日同盟为例,对 力大概要长期集中于它在欧洲的利益上。为此, 同盟视野的地区性与全球性进行案例性诠释。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在远东得到安全,而这种安全 英国、俄国、德国都是20世纪某个特定时期 最好由与日本的友好关系甚至同盟关系来予以保 的全球性强国,它们与日本结盟的同盟视野都是 证”。[1)曾任俄国外务大臣的伊兹沃尔斯基也认 其更广泛视野的一部分。与之相比较,日本的同 为:“俄国将来的长远之计在于:一方面加强同日 盟视野却是地区性的,具体表现在:日本在涉及同 本的友好:另一方面同英国达成圆满的和解,以此 盟所覆盖区域时,多与同盟国就此问题展开争论, 维护世界和平.专心致力于国力的恢复.把帝国外 它更倾向于把同盟覆盖的区域限定在有利于自己 交政策的中心转移到其本土的欧洲”。[18]对于日 的特定范围之内。[14) 俄同盟,日本的同盟视野仍集中于东亚,具体说就 英国与日本结盟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维护其全 是中国。1907年1月,山县有朋在写给时任首相 球利益,在欧亚大陆对抗俄国、尤其是平衡俄国在 的西园寺公望的信中说:应该“仔细而慎重地考 远东的优势,缓解远东的压力,使它能够“集中自 虑中国”,与俄国就中国“满洲”“交换意见”,以最 己的军事资源以便加强英国的全球利 终同彼得堡“结盟”,这样“不仅便于我们控制满 益”。【10(16因此,其同盟视野是全球性的。经 洲,而且作为一个有利的联合手段,还可以阻止西 历了日英同盟建立、先后出任英国财政大臣和首 方强国在亚洲的入侵”。1912年7月,首相桂太 相的贝尔福便认为:日本将可能使英国陷入对日 郎曾在彼得堡对俄国的大臣表示:“日本和俄国 本生死攸关而对英国无关紧要的对俄法的战争, 有能力(针对中国的混乱)采取有效的措施”,“以 因为,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 强化俄日间的密切关系”。【1)1916年,使双方发 关键性的”。他进一步举例说:“日本当然不能帮展为同盟关系的第四次日俄密约中明白无误地指 助我们阻止阿姆斯特丹落入法国之手,或者阻止 出了盟约具体的适用范围一中国:“缔约双方 荷兰落入德国之手”。[1贝尔福的评价充分说明 承认,保卫中国使之不受不论哪个对俄国或日本 了日本与英国同盟视野的不同:日本的同盟视野 抱有敌意的第三国的政治上控制,是它们双方的 集中于东亚,而英国的同盟视野远比日本的更为 根本利益所在”。【20 广泛。鉴于日本在结盟实践中成功地把自己的同 德国同日本结盟是为了实现与英、法、苏、美 盟视野集中于对日本利益相关的特定范围,一直 全球对抗,谋求日本在远东配合的同盟目标,因 力主日英结盟的外相加藤高明曾发表文章表示: 而,德国的同盟视野也是全球性的。有德国学者 日英同盟“限定在东方,特别是中国和朝鲜,这样 指出:“与希特勒长期、广泛和着眼全球政治的战 日本就不会被拖进英国的帝国开拓之中”。【6第 争目标相反,东京领导集团仅致力于有限的战争 二次日英同盟时,日本就是否把同盟覆盖的区域 目标,并在时间有限的消耗战后通过议和实现这 由东亚扩展至同盟国关切的印度与英国一度争 一目标:必须在亚洲为日本争得并保持地区霸权 执。一战时,日本援引同盟条约积极参加亚太战 地位,同时清除所谓‘白人列强’以往的影 事,却一度拒绝派兵赴欧洲战场。 响”。【2川由于日本与盟友德国结盟视野存在差 俄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考虑是,既为了在对 距,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日本与德国 抗德国中弥补自己在欧洲的劣势,又为了平衡美 在二战中一直对两国的进攻方向存在争执,它集 国在远东的优势,便于对中国的侵略,因而,俄国 中体现在日德对苏作战问题上的不协调。1941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enki.net

切不仅仅局限于某特定地区, 而是涵盖了全球其 他的地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全球性同盟视野 并非指的是涵盖全球任何地区, 只要同盟参与国 的利益关切范围涵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洲际区 域, 那么, 我们便认为这种同盟视野的类型就是全 球性的。我们将以英日、俄日、德日同盟为例, 对 同盟视野的地区性与全球性进行案例性诠释。 英国、俄国、德国都是 20世纪某个特定时期 的全球性强国, 它们与日本结盟的同盟视野都是 其更广泛视野的一部分。与之相比较, 日本的同 盟视野却是地区性的, 具体表现在: 日本在涉及同 盟所覆盖区域时, 多与同盟国就此问题展开争论, 它更倾向于把同盟覆盖的区域限定在有利于自己 的特定范围之内。[ 14 ] 英国与日本结盟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维护其全 球利益, 在欧亚大陆对抗俄国、尤其是平衡俄国在 远东的优势, 缓解远东的压力, 使它能够 集中自 己 的 军 事 资 源 以 便 加 强 英 国 的 全 球 利 益 。[ 10] ( 161) 因此, 其同盟视野是全球性的。经 历了日英同盟建立、先后出任英国财政大臣和首 相的贝尔福便认为: 日本将可能使英国陷入对日 本生死攸关而对英国无关紧要的对俄法的战争, 因为, 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当然是重要的, 但不是 关键性的 。他进一步举例说: 日本当然不能帮 助我们阻止阿姆斯特丹落入法国之手, 或者阻止 荷兰落入德国之手 。[ 15] 贝尔福的评价充分说明 了日本与英国同盟视野的不同: 日本的同盟视野 集中于东亚, 而英国的同盟视野远比日本的更为 广泛。鉴于日本在结盟实践中成功地把自己的同 盟视野集中于对日本利益相关的特定范围, 一直 力主日英结盟的外相加藤高明曾发表文章表示: 日英同盟限定在东方, 特别是中国和朝鲜, 这样 日本就不会被拖进英国的帝国开拓之中 。[ 16] 第 二次日英同盟时, 日本就是否把同盟覆盖的区域 由东亚扩展至同盟国关切的印度与英国一度争 执。一战时, 日本援引同盟条约积极参加亚太战 事, 却一度拒绝派兵赴欧洲战场。 俄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考虑是, 既为了在对 抗德国中弥补自己在欧洲的劣势, 又为了平衡美 国在远东的优势, 便于对中国的侵略, 因而, 俄国 的同盟视野是全球性的。两届俄国外交大臣均表 达了俄国对日本结盟以求同时谋求俄国在欧洲和 亚洲获得稳定与收益的同盟目标。外交大臣沙佐 诺夫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提出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 甚至同盟关系以保证欧洲的安全, 俄国的注意 力大概要长期集中于它在欧洲的利益上。为此,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在远东得到安全, 而这种安全 最好由与日本的友好关系甚至同盟关系来予以保 证 。[ 17] 曾任俄国外务大臣的伊兹沃尔斯基也认 为: 俄国将来的长远之计在于: 一方面加强同日 本的友好; 另一方面同英国达成圆满的和解, 以此 维护世界和平, 专心致力于国力的恢复, 把帝国外 交政策的中心转移到其本土的欧洲 。[ 18 ] 对于日 俄同盟, 日本的同盟视野仍集中于东亚, 具体说就 是中国。1907年 1月, 山县有朋在写给时任首相 的西园寺公望的信中说: 应该 仔细而慎重地考 虑中国 , 与俄国就中国满洲 交换意见 , 以最 终同彼得堡 结盟 , 这样 不仅便于我们控制满 洲, 而且作为一个有利的联合手段, 还可以阻止西 方强国在亚洲的入侵 。 1912年 7月, 首相桂太 郎曾在彼得堡对俄国的大臣表示: 日本和俄国 有能力 (针对中国的混乱 )采取有效的措施 , 以 强化俄日间的密切关系 。[ 19] 1916 年, 使双方发 展为同盟关系的第四次日俄密约中明白无误地指 出了盟约具体的适用范围 !!! 中国: 缔约双方 承认, 保卫中国使之不受不论哪个对俄国或日本 抱有敌意的第三国的政治上控制, 是它们双方的 根本利益所在 。[ 20] 德国同日本结盟是为了实现与英、法、苏、美 全球对抗, 谋求日本在远东配合的同盟目标, 因 而, 德国的同盟视野也是全球性的。有德国学者 指出: 与希特勒长期、广泛和着眼全球政治的战 争目标相反, 东京领导集团仅致力于有限的战争 目标, 并在时间有限的消耗战后通过议和实现这 一目标: 必须在亚洲为日本争得并保持地区霸权 地位, 同时 清除 所谓 ∀白 人列 强 # 以 往的 影 响 。[ 21] 由于日本与盟友德国结盟视野存在差 距,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日本与德国 在二战中一直对两国的进攻方向存在争执, 它集 中体现在日德对苏作战问题上的不协调。 1941 ! 31 ! 张景全: 同盟视野探析

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1期 年3月,松冈洋右与里宾特洛甫进行了会谈,里宾 迈克尔·阿特菲尔德(M ichael F.A lfe H)和詹姆 特洛甫向松冈明确表示:“对苏纷争无论如何是 士·莫洛(James D.M OITOW)认为,大多数同盟并 可能发生的”,松冈明白他的盟友在向日本暗示: 非由大国构成,而是非对称的,这些同盟是由一个 一旦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应从东方夹攻苏联。于 大国和一个或几个小国联合而成。大国通过同盟 是松冈答复道:“日本始终是忠实的同盟国,对于 获得的收益是在外交政策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和自 共同的努力不只是以敷衍而将贡献出全力”。6 由,小国通过同盟获得的收益是安全保护。小国 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7月10日,里宾特洛甫 提供的持续安全对一个大国的安全似乎并不具有 在致德国驻东京大使的电报中说:“您应根据我 实质性的益处,同盟必须为不同成员提供不同的 给松冈的传言,使用您所能运用的一切办法,希望 利益。【2]上述讨论表明,存在着地区性同盟视野 努力使日本尽速参加对苏作战。因为参战的实现 与全球性同盟视野,它们也是非对称性的。这为 是愈早愈好。和过去一样,必须以德日在冬天以 我们进一步审视和分析同盟非对称性命题提供了 前会师西伯利亚线路为当然的目标。随同苏联的 新的视角和结论。如果具有不同同盟视野的国家 崩溃,三国同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巨大无比,那么 能够在全球性和地区性范围内有效地满足彼此的 英国的崩溃问题,即完全消灭英伦三岛不过是时 外交自由需求,那么这对同盟的运行和持续将是 间问题而已”。[22]然而,7月27日,在日本大本 积极的,否则将是消极的。如果具有全球性同盟 营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冲却 视野的国家与具有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国家能够有 做出如下安排:“首先,贯彻执行对法属印度 效地满足彼此的安全需求,例如,具有全球性同盟 支那和泰国的各项措施,借以加强向南方扩展的 视野的国家为后者提供持续而充分的安全保障, 态势。帝国为达此目的,不惜对英美一战”。“对 并且这种安全保障符合后者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实 于德苏战争,以三国轴心的精神为基础,但暂不介 现:具有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国家为前者提供军事 入,秘密作好对苏作战准备,独立自主地加以处 基地和地区性安保力量,并且这种安全保障能够 理”。【23)8月29日.日本政府决定:“无论德苏战 对前者全球性同盟视野做出灵活反应,那么这对 争如何演变,打消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内解决 同盟的运行和持续将是积极的,否则将是消极的。 北方问题的企图,专心致力于南方”。[241942年 因此,地区性同盟视野与全球性同盟视野也进一 5月15日,里宾特洛甫在发往东京的电报中进一 步展现和丰富了同盟的非对称性。 步表示希望“日本尽早作进攻海参崴的决定”。 三、同盟视野的类型二:静态性 1943年3月6日,大岛浩对里宾特洛甫说:“德国 政府所提出的攻苏建议,已列为日本政府和大本 和动态性 营联络会议的问题。在联络会议上对这个问题会 如果说地区性与全球性同盟视野让我们看到 详加讨论和彻底检讨。其结果如下”,“日本政府 了同盟参与国同盟视野类型的不同对同盟实践的 充分认识来自苏联的危险,并且日本也完全了解意义,那么,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视野类型的划 盟邦德国希望日本对苏作战的愿望。但是有鉴于 分,将为我们展示同盟参与国同盟视野类型的转 日本目前的战局,日本不能够参战。且毋宁认为 化对同盟实践的意义。 现在不对苏开战反于双方有利。另一方面,日本 所谓静态性同盟视野与动态性同盟视野,主 政府是决不会轻视对苏问题的”。【2四可见,日本 要是根据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的变与不变 与德国之间同盟视野的地区性与全球性差异,也 来进行区分,因而这种区分也是相对的。一般而 是日德迟迟未能有效协同作战的原因之一,它对 言,从长期来看,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往往 日德同盟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变动的,动态性同盟视野当属多数。然而,一方 另外,以往对同盟非对称性的分析集中于同 面,在特定时期内,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是 盟国之间在收益、实力、防务、结构等方面。例如, 固定的,因而特定时期的同盟视野往往是静态的: 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年 3月, 松冈洋右与里宾特洛甫进行了会谈, 里宾 特洛甫向松冈明确表示: 对苏纷争无论如何是 可能发生的 , 松冈明白他的盟友在向日本暗示: 一旦德国进攻苏联, 日本应从东方夹攻苏联。于 是松冈答复道: 日本始终是忠实的同盟国, 对于 共同的努力不只是以敷衍而将贡献出全力 。 6 月 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7月 10日, 里宾特洛甫 在致德国驻东京大使的电报中说: 您应根据我 给松冈的传言, 使用您所能运用的一切办法, 希望 努力使日本尽速参加对苏作战。因为参战的实现 是愈早愈好。和过去一样, 必须以德日在冬天以 前会师西伯利亚线路为当然的目标。随同苏联的 崩溃, 三国同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巨大无比, 那么 英国的崩溃问题, 即完全消灭英伦三岛不过是时 间问题而已 。[ 22 ] 然而, 7月 27 日, 在日本大本 营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 %中却 做出如下安排: 首先, &&贯彻执行对法属印度 支那和泰国的各项措施, 借以加强向南方扩展的 态势。帝国为达此目的, 不惜对英美一战 。 对 于德苏战争, 以三国轴心的精神为基础, 但暂不介 入, 秘密作好对苏作战准备, 独立自主地加以处 理 。[ 23] 8月 29日, 日本政府决定: 无论德苏战 争如何演变, 打消在昭和十六年 ( 1941年 )内解决 北方问题的企图, 专心致力于南方 。[ 24] 1942年 5月 15日, 里宾特洛甫在发往东京的电报中进一 步表示希望 日本尽早作进攻海参崴的决定 。 1943年 3月 6日, 大岛浩对里宾特洛甫说: 德国 政府所提出的攻苏建议, 已列为日本政府和大本 营联络会议的问题。在联络会议上对这个问题会 详加讨论和彻底检讨。其结果如下 , 日本政府 充分认识来自苏联的危险, 并且日本也完全了解 盟邦德国希望日本对苏作战的愿望。但是有鉴于 日本目前的战局, 日本不能够参战。且毋宁认为 现在不对苏开战反于双方有利。另一方面, 日本 政府是决不会轻视对苏问题的 。[ 22] 可见, 日本 与德国之间同盟视野的地区性与全球性差异, 也 是日德迟迟未能有效协同作战的原因之一, 它对 日德同盟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 以往对同盟非对称性的分析集中于同 盟国之间在收益、实力、防务、结构等方面。例如, 迈克尔 ∋ 阿特菲尔德 (M ichael F. A ltfe ld)和詹姆 士 ∋ 莫洛 ( James D. M orrow )认为, 大多数同盟并 非由大国构成, 而是非对称的, 这些同盟是由一个 大国和一个或几个小国联合而成。大国通过同盟 获得的收益是在外交政策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和自 由, 小国通过同盟获得的收益是安全保护。小国 提供的持续安全对一个大国的安全似乎并不具有 实质性的益处, 同盟必须为不同成员提供不同的 利益。[ 25] 上述讨论表明, 存在着地区性同盟视野 与全球性同盟视野, 它们也是非对称性的。这为 我们进一步审视和分析同盟非对称性命题提供了 新的视角和结论。如果具有不同同盟视野的国家 能够在全球性和地区性范围内有效地满足彼此的 外交自由需求, 那么这对同盟的运行和持续将是 积极的, 否则将是消极的。如果具有全球性同盟 视野的国家与具有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国家能够有 效地满足彼此的安全需求, 例如, 具有全球性同盟 视野的国家为后者提供持续而充分的安全保障, 并且这种安全保障符合后者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实 现; 具有地区性同盟视野的国家为前者提供军事 基地和地区性安保力量, 并且这种安全保障能够 对前者全球性同盟视野做出灵活反应, 那么这对 同盟的运行和持续将是积极的, 否则将是消极的。 因此, 地区性同盟视野与全球性同盟视野也进一 步展现和丰富了同盟的非对称性。 三、同盟视野的类型二: 静态性 和动态性 如果说地区性与全球性同盟视野让我们看到 了同盟参与国同盟视野类型的不同对同盟实践的 意义, 那么, 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视野类型的划 分, 将为我们展示同盟参与国同盟视野类型的转 化对同盟实践的意义。 所谓静态性同盟视野与动态性同盟视野, 主 要是根据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的变与不变 来进行区分, 因而这种区分也是相对的。一般而 言, 从长期来看, 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往往 是变动的, 动态性同盟视野当属多数。然而, 一方 面, 在特定时期内, 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是 固定的, 因而特定时期的同盟视野往往是静态的; ! 32 !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 1期

张景全:同盟视野探析 另一方面,同盟生存的长短不同,生命力较短的同 盟视野在静态性与动态性之间转换时,一方面,同 盟,其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在出现变动之 盟参与国为了适应这种转换有可能变得或者看起 前即已消失,因而其同盟视野往往也是静态的。 来更加咄咄逼人。另一方面,同盟视野转换中的 同盟视野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深受结盟国家实 同盟所发出的信息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确的,非同 力变化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同盟是多个国家 盟内国家会不得不做出新的判断:该同盟转化同 力量的汇聚(capab ility-aggregaton))。【26因此, 盟视野意欲何为?该同盟的可靠性是否存在?该 国家实力(powr)的变化会影响这种力量的汇聚。同盟更具有威胁性还是更具合作性?不同的答案 当一个国家的实力相对于自身、盟友及对手减弱 会产生不同的针对该同盟的政策,这无疑都将导 时,它实现利益关切的能力就会减弱,这促使它强 致国际安全态势出现波动。我们将以美日同盟为 化或弱化实现利益关切的愿望。在此情况下之所 例对静态性同盟视野与动态性同盟视野的转化进 以可能出现强化利益关切,主要是由于国家实力 行案例分析。 相对减弱会引起结盟国家在如何实现利益关切上 诚如前文所述,同盟视野存在地区性和全球 进一步依赖于盟友:当一个国家的实力相对于自 性之分,自美日同盟建立至20世纪末,美国的同 身、盟友及对手增强时,它实现利益关切的意愿和 盟视野是全球性的,日本的同盟视野是地区性的。 能力则会增强。这一切都将导致如下结果:结盟 美国与日本结盟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抗和遏制冷战 国家的利益关切区域发生变化。因此有学者指 时和冷战后欧亚大陆势力,防止其挑战美国霸权, 出:当国家实力发生大的变化时,无论是变得更加 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日本作为同盟参与国,在 强大还是更加弱小,它们都不再愿意履行此前在 一定时期内其同盟视野是静态的,但从较长的时 不同情况下所承诺的同盟义务。【2)可见,国家实 期内,其同盟视野却一直处于变动之中。(1) 力的变化影响实现利益关切的能力与愿望,会对 1952年,日美同盟条约生效,日美防卫的区域是 利益关切的范围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导致其利益 日本本土及其附近。(2)1960年,修改后的日美 关切范围的变与不变,即同盟视野的转型。 安保条约规定,日美联合防卫的区域是以日本本 同盟参与国能否有效地处理静态同盟视野与 土为中心的200海里范围内。(3)1978年,“日美 动态同盟视野的转化,对同盟的存续、同盟的可靠 防卫合作指针”规定日美联合防卫地区界定为 性以及国际安全意义重大。首先,由于实现利益 “远东”。1983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正式确定关岛 关切的愿望与能力的变化.导致利益交集的减少 以西、菲律宾以北1000海里的海上航线以及日 或增大,这会促使同盟参与国重新考量同盟存续 本周围数百海里的区域为日本的防御范围。(4) 的意义。利益交集增大,有时会导致同盟强化:有 1996年,日美同盟关系再次调整,规定美军对日 时也会导致同盟弱化.即当同盟成员行动的地理 “周边事态”采取军事行动时,日军可到公海提供 空间规模增大时,将导致同盟逐渐失去其严格性后勤支援。日本政府声称:“日本周边地区随着 的特征,更多的国家和更大的地理覆盖意味着更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将包括亚太甚至还可能 多风险的承担,最终的结果是同盟成员国承诺提 包括印度洋、波斯湾地区”。【212001年,日本海 供军事援助的空间越来越远离它们的中心利 上自卫队开赴印度洋,对美军提供燃料补给。 益。【]而利益交集减少,往往导致同盟弱化,甚 2003年,日本航空自卫队开赴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 至同盟瓦解。其次,由于利益关切范围的转化,会 如果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仅会发现日本的 导致原来基于实现这种利益的同盟管理结构、同 同盟视野存在地区性同盟视野和全球性同盟视 盟运行机制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促使同盟参与国 野,还会发现日本4个所谓静态性同盟视野及其 之间同盟政策的调整,同盟国之间出现新的利益转化,即日本本土·附近一日本本土·周边200 博弈。其三,同盟内国家与同盟外国家之间的利 海里远东·1000海里一周边事态·印度洋、波 益也会出现新的互动,从而影响国际安全。当同 斯湾地区,从1952年、1960年至1978年再至 1994-2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enki.net

另一方面, 同盟生存的长短不同, 生命力较短的同 盟, 其同盟参与国的利益关切范围在出现变动之 前即已消失, 因而其同盟视野往往也是静态的。 同盟视野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深受结盟国家实 力变化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 同盟是多个国家 力量的汇聚 ( capab ility- aggregation)。 [ 26 ] 因此, 国家实力 ( pow er)的变化会影响这种力量的汇聚。 当一个国家的实力相对于自身、盟友及对手减弱 时, 它实现利益关切的能力就会减弱, 这促使它强 化或弱化实现利益关切的愿望。在此情况下之所 以可能出现强化利益关切, 主要是由于国家实力 相对减弱会引起结盟国家在如何实现利益关切上 进一步依赖于盟友; 当一个国家的实力相对于自 身、盟友及对手增强时, 它实现利益关切的意愿和 能力则会增强。这一切都将导致如下结果: 结盟 国家的利益关切区域发生变化。因此有学者指 出: 当国家实力发生大的变化时, 无论是变得更加 强大还是更加弱小, 它们都不再愿意履行此前在 不同情况下所承诺的同盟义务。[ 2 ] 可见, 国家实 力的变化影响实现利益关切的能力与愿望, 会对 利益关切的范围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导致其利益 关切范围的变与不变, 即同盟视野的转型。 同盟参与国能否有效地处理静态同盟视野与 动态同盟视野的转化, 对同盟的存续、同盟的可靠 性以及国际安全意义重大。首先, 由于实现利益 关切的愿望与能力的变化, 导致利益交集的减少 或增大, 这会促使同盟参与国重新考量同盟存续 的意义。利益交集增大, 有时会导致同盟强化; 有 时也会导致同盟弱化, 即当同盟成员行动的地理 空间规模增大时, 将导致同盟逐渐失去其严格性 的特征, 更多的国家和更大的地理覆盖意味着更 多风险的承担, 最终的结果是同盟成员国承诺提 供军事援助的空间越来越远离它们的中心利 益。[ 27 ]而利益交集减少, 往往导致同盟弱化, 甚 至同盟瓦解。其次, 由于利益关切范围的转化, 会 导致原来基于实现这种利益的同盟管理结构、同 盟运行机制做出相应调整, 从而促使同盟参与国 之间同盟政策的调整, 同盟国之间出现新的利益 博弈。其三, 同盟内国家与同盟外国家之间的利 益也会出现新的互动, 从而影响国际安全。当同 盟视野在静态性与动态性之间转换时, 一方面, 同 盟参与国为了适应这种转换有可能变得或者看起 来更加咄咄逼人。另一方面, 同盟视野转换中的 同盟所发出的信息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确的, 非同 盟内国家会不得不做出新的判断: 该同盟转化同 盟视野意欲何为? 该同盟的可靠性是否存在? 该 同盟更具有威胁性还是更具合作性? 不同的答案 会产生不同的针对该同盟的政策, 这无疑都将导 致国际安全态势出现波动。我们将以美日同盟为 例对静态性同盟视野与动态性同盟视野的转化进 行案例分析。 诚如前文所述, 同盟视野存在地区性和全球 性之分, 自美日同盟建立至 20世纪末, 美国的同 盟视野是全球性的, 日本的同盟视野是地区性的。 美国与日本结盟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抗和遏制冷战 时和冷战后欧亚大陆势力, 防止其挑战美国霸权, 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日本作为同盟参与国, 在 一定时期内其同盟视野是静态的, 但从较长的时 期内, 其同盟视野却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 1 ) 1952年, 日美同盟条约生效, 日美防卫的区域是 日本本土及其附近。 ( 2) 1960 年, 修改后的日美 安保条约规定, 日美联合防卫的区域是以日本本 土为中心的 200海里范围内。 ( 3) 1978年,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规定日美联合防卫地区界定为 远东 。1983年, 日本防卫白皮书正式确定关岛 以西、菲律宾以北 1 000 海里的海上航线以及日 本周围数百海里的区域为日本的防御范围。 ( 4) 1996年, 日美同盟关系再次调整, 规定美军对日 周边事态 采取军事行动时, 日军可到公海提供 后勤支援。日本政府声称: 日本周边地区随着 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将包括亚太甚至还可能 包括印度洋、波斯湾地区 。[ 28] 2001 年, 日本海 上自卫队开赴印度洋, 对美军提供燃料补给。 2003年, 日本航空自卫队开赴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 如果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不仅会发现日本的 同盟视野存在地区性同盟视野和全球性同盟视 野, 还会发现日本 4个所谓静态性同盟视野及其 转化, 即日本本土 ∋ 附近 ( 日本本土 ∋ 周边 200 海里( 远东 ∋ 1 000海里( 周边事态 ∋ 印度洋、波 斯湾地区, 从 1952 年、1960 年至 1978 年再至 ! 33 ! 张景全: 同盟视野探析

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1期 1996年,日本的静态性同盟视野向动态性同盟视 从同盟视野的角度来看,日本将其政府开发 野的转化规律是约每隔18年。在各个阶段,日美 援助集中于东亚时期.可认为它的同盟视野是静 两个盟国自身的实力、相对于盟友的实力以及相 态的,而美国要求其承担更广泛区域的同盟义务 对于其他国家的实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时,即扩大其援助范围,日本的同盟视野出现由静 另外,日本的静态同盟视野向动态同盟视野 态性向动态性的转化。因而在此时期,美日同盟 转化时期,恰恰是美日同盟出现剧烈摩擦的时期。 出现了“漂流”,美日双方都一度对同盟能否存续 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堪称 产生忧虑。但是,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由于 日美摩擦时期,这里固然存在日美经济冲突的因 日本同盟视野由静态性转化为动态性、由地区性 素,但是,同盟视野的静态性与动态性类型及其转 转化为全球性,即日美的同盟视野得以逐渐协调, 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美日同盟的结构随之由不平等向相对平等转化, 以兼具安全与经济意义的政府开发援助为 美日同盟得以存续并强化。而随着日本同盟视野 例,日美在此时期争议不断。日本长期视政府开 由静态性向动态性转化,美日同盟视野所及的国 发援助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正如一位自民党人 家不得不重新调适与美日同盟的关系,这也引起 士在1983年所说:“目前,日本的军事力量是有限 了国际安全态势的震动。 的,但援助则是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视援助 总之,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构 为防卫努力的替代”。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日 建和丰富同盟理论。它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 本重视对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援助,而美国一直 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 谋求使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全球化。1977年12 同盟持续的时间越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 月,率先提出综合安保战略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就 持续的时间短,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 认为:“欧共体诸国给非洲、中东各国许多援助, 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类型的 美国把援助集中在拉丁美洲。我国对发展中国家 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的援助,当然不应限定在特定的地区,就历史上或 参考文献: 1]Brian Lai DanR eier Deocmacy Poliical Sin ilarity and Irr 地理上的关系乃至现在己经确立的关系而言,我 emationalA lliance 1816-1992[M ]The bumal of Con flict 国的援助相当地集中于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 R esohtin Apr,2000 Vol 44 Na 2 204 家,是理所当然的”。里根入主白宫后不久,美国 2]Brett A shky Leeds A lliance Reliability n Ties ofW ar Ex 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有关日本外援的专门指 planng State D ecisions b V ilate Treates[M ]Intemat inal 南,认为日本应在保持对东南亚援助水平的同时, Organizatin.Autumn 2003 Vol 57.Na 4:802 814 817 [3引[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张小 增加对其他地区的援助。后来,日美多次就此问 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0 题交锋。1983年8月,在华盛顿召开日美援助协 [4]A moH W olfers A lliances[C].Edited by David L Silk Inter 商会议,美方敦促日本增加对亚洲以外地区的援 national Encye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 New Yor M acm it 助,遭到日方抵制。1985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 an196268269 阿马科斯特在东京与梁井外务审议官会谈,再次 5]Sephen M.Walt TheO rgins of A lliances[M ]Ihaca NY: ComellUniversity Pres 1987:12 敦促日本对亚洲以外地区的关系作战略上的考 6]Glenn H.Snyder A llimce Theory A N eorealist Finst Cut J. 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进一步 Joumal of hematimnalAffairs Spring 1990 Vol 44 No 104 呼吁,如果日本要获得全球经济影响力,那么日本 [7刀[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M].王玉珍 就应该不仅在自身防务上而且应在维护全球秩序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3 上分担责任。[3012005年3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 【8]张景全.国际体系与日本对外结盟[J月日本学刊,2005(3):78 [9]王胜今,于潇.东北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TA)的现状与 问日本,提议日美进一步协调对外援助政策,建立 趋势[月.东北亚论坛,2007(4):3-6陈志恒,李平.经济 日美战略开发同盟,以充分发挥同盟在反恐战争、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一兼论全球化对东 推广民主以及遏制对手中的作用。 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刀.东北亚论坛,2005(6分:18-2L 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996年, 日本的静态性同盟视野向动态性同盟视 野的转化规律是约每隔 18年。在各个阶段, 日美 两个盟国自身的实力、相对于盟友的实力以及相 对于其他国家的实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另外, 日本的静态同盟视野向动态同盟视野 转化时期, 恰恰是美日同盟出现剧烈摩擦的时期。 从 20世纪 60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堪称 日美摩擦时期, 这里固然存在日美经济冲突的因 素, 但是, 同盟视野的静态性与动态性类型及其转 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以兼具安全与经济意义的政府开发援助为 例, 日美在此时期争议不断。日本长期视政府开 发援助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正如一位自民党人 士在 1983年所说: 目前, 日本的军事力量是有限 的, 但援助则是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 可视援助 为防卫努力的替代 。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 日 本重视对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援助, 而美国一直 谋求使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全球化。 1977年 12 月, 率先提出综合安保战略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就 认为: 欧共体诸国给非洲、中东各国许多援助, 美国把援助集中在拉丁美洲。我国对发展中国家 的援助, 当然不应限定在特定的地区, 就历史上或 地理上的关系乃至现在已经确立的关系而言, 我 国的援助相当地集中于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 家, 是理所当然的 。里根入主白宫后不久, 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有关日本外援的专门指 南, 认为日本应在保持对东南亚援助水平的同时, 增加对其他地区的援助。后来, 日美多次就此问 题交锋。1983年 8月, 在华盛顿召开日美援助协 商会议, 美方敦促日本增加对亚洲以外地区的援 助, 遭到日方抵制。 1985年 3 月, 美国副国务卿 阿马科斯特在东京与梁井外务审议官会谈, 再次 敦促日本对亚洲以外地区的关系作战略上的考 虑。[ 29 ]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美国进一步 呼吁, 如果日本要获得全球经济影响力, 那么日本 就应该不仅在自身防务上而且应在维护全球秩序 上分担责任。[ 30 ] 2005年 3月, 美国国务卿赖斯访 问日本, 提议日美进一步协调对外援助政策, 建立 日美战略开发同盟, 以充分发挥同盟在反恐战争、 推广民主以及遏制对手中的作用。 从同盟视野的角度来看, 日本将其政府开发 援助集中于东亚时期, 可认为它的同盟视野是静 态的, 而美国要求其承担更广泛区域的同盟义务 时, 即扩大其援助范围, 日本的同盟视野出现由静 态性向动态性的转化。因而在此时期, 美日同盟 出现了 漂流 , 美日双方都一度对同盟能否存续 产生忧虑。但是, 在 20世纪末至 21世纪初, 由于 日本同盟视野由静态性转化为动态性、由地区性 转化为全球性, 即日美的同盟视野得以逐渐协调, 美日同盟的结构随之由不平等向相对平等转化, 美日同盟得以存续并强化。而随着日本同盟视野 由静态性向动态性转化, 美日同盟视野所及的国 家不得不重新调适与美日同盟的关系, 这也引起 了国际安全态势的震动。 总之, 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构 建和丰富同盟理论。它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 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 则 同盟持续的时间越长, 运行更有效; 反之, 则同盟 持续的时间短, 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 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态性, 同盟类型的 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1] Brian La,i DanR eiter. Dem ocracy, Political S im ilarity, and In ternationalA lliance, 1816 - 1992 [M ]. The Jou rnal of C on flict R esolu tion. Ap r. , 2000. Vo.l 44, No. 2: 204. [ 2] B rett A sh ley Leed s. A llian ce Reliab ility in T im es ofW ar: E x plain ing S tate D ecisions to V iolate T reaties[M ]. Internation al Organ ization. Autumn, 2003. Vo.l 57, No. 4 : 802, 814, 817. [ 3] )美∗小约瑟夫∋ 奈. 理解国际冲突: 理论与历史 [ M ]. 张小 明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20. [ 4 ] A rnoldW olfers. A lliances[ C]. E d ited by David L. S ills. In ter national Encycloped ia of Social Sciences. N ew York: M acm il lan, 1968: 268, 269. [ 5] S teph enM. Walt. Th e O rigins of A lliances[M ]. Ithaca, NY: CornellUn iversity Press, 1987: 12. [ 6] G lenn H. Snyder. A llian ce Theory: A N eorealist First C ut[ J]. Journal of In ternationalAffairs. Spring 1990, Vo.l 44, No. 1: 104. [ 7] )美∗布鲁斯∋ 拉西特,哈维∋ 斯塔尔. 世界政治 [M ]. 王玉珍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83. [ 8] 张景全.国际体系与日本对外结盟[ J].日本学刊, 2005( 3): 78. [ 9] 王胜今, 于潇. 东北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 ( FTA )的现状与 趋势 [ J]. 东北亚论坛, 2007, ( 4): 3- 6. 陈志恒, 李平. 经济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 ! ! 兼论全球化对东 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J]. 东北亚论坛, 2005, ( 6): 18- 21. ! 34 !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 1期

张景全:同盟视野探析 [10]〔英]CL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2卷)[M].北 全球战略观点及其相互影响[】张茂林译.军事历史研究,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732161 1997,(4:179. [11]英修道.明治外交史[M.东京:至文堂,1960160 【2]〔日]远东军事法庭裁判所言语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12]崔不.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 书[R].张效林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35.382384 学出版社.1992210 [3]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册)[M].东京: [13]〔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M1 原书房.1984437 陶文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9 [24]〔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1册)[M】.张玉样, [14]张景全.20世纪日本对外结盟初探[月.世界经济与政治, 赵宝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2 2004(12):15.16 [25]M ich aelW.Sion Erk G artke Po litical System Sin ilarity 15]Keith N eilson.The Angb-Japanese A llance and Britih Stnr and he Choice ofA lles Do DemocracisF bckT ogetheror Do teg i Foregn Poliy.1902-1914[C].Edied by Phillips Pay Opposites A ttract [J].The bumal of Conflict Resoltin son O Brin.The Angb-Japanese A llince 1902-1922 Dec,1996Vol40Na4618-619. London and N ew Yor Tay br&Francis Gmoup 2004 52 56 26]D.Scott B ennett T est ing A lemative Modek ofA lliance Dur 16]lan N ish Org ns ofThe Anglo-lpanese A lliance n The tin 1816-1984[J].Am erican Jou mal of Politics Science Shadow of The D rebund [C]Edited by Phillips Payson O Jul.199.Vo141No3851 Brien The Anglo-Jpanese A lliance 1902-192 22 [27]Robert J A t Creating a D isaster NATO $Open Door Policy [171余绳武.沙俄侵华史(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J].Political ScinceQuarterly Autumn 1998 Vol 113 No 1990958 3395 [18】〔苏]罗曼诺夫帝俄侵略满洲史M1.民耿译,北京:商务 [8】谢朝晖.战后日美军事同盟的历史考察[月.军事历史研究, 印书馆,1937:483. 2001.(3):110 19]Frederik R.D ickinson Japan Debates the Angb-Japanese [29]冯昭奎,刘世龙,刘映春,江培柱,金黑德,周永生.战后日本 A llian ce The Second Revisin of 1911[C].Edited by Phillips 外交(1945一19%)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Payson OB rien The Angb-Japan ese A lliance;1902-1922 204205 105112 30]Roger Buckky.US-Japan A lliance D ipkmacy 1945-1990 [20]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上册)[M].东京: [M ]N ow Y ork Can bril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原书房,1986420 啧任编辑李英武〕 [21]〔德维尔纳·拉思.德日两国在1941一1943年合作中的 An Analysis on A lliance V iew ZHANG Jing-quan ((NortheastA san Sudies A cademy Jil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 na) Abstract A lliance viw is the lin its hat alliance actors pursue their security and military nterests it is ambodied through alli ances covered region in alliance treaty Favor is a k ind of subjective judgeent base on in terest and covered area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judgen ent towand geographi area bases on interest therefore alliance viey has the character of ob jective geography and subjective judgen ent A lliance viw isd iffe rent from the allance goal and aganst subject of alliance The conceptofallance view is useful to understand he concept ofalliance to construct and erich he allance heory A lliance vie is one of substan tive connotation and logical support for the ex isting of alliance Themore degree of alliance view superposition the more tie at liance existing and moe efficient alliance runn ng A lliance viw has reginal and global type and stati and dynam ic type the difference and transfom of alliance view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existing and deve lopm ent of alliance K ey W ords A lliance viw:Reginal type G bbal type Stati ype Dynam i ype A llince ex isting and dev elopment 1994-2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enki.net

[ 10 ] )英∗C. L. 莫瓦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 12卷 ) [M ]. 北 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9: 732, 161. [ 11 ] 英修道. 明治外交史 [M ]. 东京: 至文堂, 1960: 160. [ 12 ] 崔丕.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 [M ]. 长春: 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 1992: 210. [ 13 ] )苏∗鲍里斯 ∋ 罗曼诺夫. 俄国在满洲 ( 1892! 1906 ) [M ]. 陶文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399. [ 14 ] 张景全. 20世纪日本对外结盟初探 [ 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 12): 15, 16. [ 15 ] KeithN eilson. Th e Anglo- Japanese A lliance and British S tra teg ic Foreign Policy, 1902- 1914 [ C]. Ed ited by Ph illip s Pay son O B' rien. The Anglo - Japan ese A lliance, 1902 - 1922. London andN ew York: Tay lor& FrancisGroup, 2004: 52, 56. [ 16 ] Ian N ish. Orig ins of The Anglo - Japanese A lliance: in The Shadow of The D reibund [ C ]. Ed ited by Ph illips Payson O ' Brien, The Anglo- Jap anese A lliance, 1902- 1922. 22. [ 17 ] 余绳武. 沙俄侵华史 (第 4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958. [ 18 ] )苏∗罗曼诺夫. 帝俄侵略满洲史 [M ]. 民耿译,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37: 483. [ 19 ] Frederick R. D ickinson. Japan Deb ates the Ang lo- Japan ese A llian ce: The S econd Revision of 1911[ C ]. Ed ited by Ph illip s Payson OB' rien. Th e Anglo- Japan ese A lliance, 1902 - 1922. 105, 112. [ 20 ] 日本外务省. 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 (上册 ) [M ]. 东京: 原书房, 1986: 420. [ 21 ] )德∗维尔纳∋ 拉思. 德日两国在 1941! 1943年合作中的 全球战略观点及其相互影响 [ J]. 张茂林译. 军事历史研究, 1997, ( 4): 179. [ 22 ] )日∗远东军事法庭裁判所言语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书 [ R]. 张效林译,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86: 395, 382, 384. [ 23 ] 日本外务省. 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 (下册 ) [M ]. 东京: 原书房, 1984: 437. [ 24 ] )日∗服部卓四郎. 大东亚战争全史 (第 1册 ) [M ]. 张玉祥, 赵宝库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162. [ 25 ] M ich aelW. S im on, E rik G artzk e. Po litical System S im ilarity and th e Choice ofA llies: Do Dem ocraciesF lock T ogether or Do Opposites A ttract? [ J]. The Journal of C onflict Resolu tion, Dec. , 1996, Vo.l 40, No. 4: 618- 619. [ 26 ] D. Scott B ennett. T esting A lternative Models ofA lliance Du ra tion, 1816- 1984 [ J]. Am erican Jou rnal of Politics S cien ce, Ju.l, 1997, Vo.l 41, N o. 3: 851. [ 27 ] Rob ert J. A rt. C reating a D isaster: NATO s' Open Door Policy [ J]. Political S cienceQu arterly, Autum n 1998, Vo.l 113, N o. 3: 395. [ 28 ] 谢朝晖. 战后日美军事同盟的历史考察[ J]. 军事历史研究, 2001, ( 3) : 110. [ 29 ] 冯昭奎, 刘世龙, 刘映春, 江培柱, 金熙德, 周永生. 战后日本 外交 ( 1945! 1995 )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204, 205. [ 30 ] Roger Buck ley. US - Japan A lliance D ip lom acy, 1945- 1990 [M ]. N ew Y ork: Cam bridge Un iversity Press, 1992. )责任编辑 李英武∗ An Analysis on A lliance V iew ZHANG Jing- quan ( ( No rtheastA sian S tudies Academ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 ina) Abstrac t: A lliance v iew is the lim its that a lliance actors pursue their security and m ilitary inte rests, it is embodied through a lli ance s' covered reg ion in alliance treaty. Favo r is a k ind o f subjective judg em ent base on in terest, and covered a rea is a kind o f subjective judgem en t towa rd g eog raph ic a rea bases on interest, therefore, alliance v iew has the character o f ob jective geography and subjective judg em ent. A lliance v iew is d iffe rent from the a lliance goa l and aga inst subject o f alliance. The concep t o f a lliance v iew is useful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 f a lliance, to construct and enrich the a lliance theory. A lliance v iew is one of substan tive conno tation and log ical suppo rt for the ex isting of a lliance. Them ore degree o f alliance v iew superposition, the mo re tim e a l liance ex isting and mo re e fficient alliance runn ing. A lliance v iew has reg ional and g loba l type and static and dynam ic type, the d ifference and transfo rm of a lliance v iew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ex isting and deve lopm ent o f alliance. K ey W ords: A lliance v iew; Reg ional type; G lobal type; Sta tic type; Dynam ic type; A lliance ex isting and dev elopment ! 35 ! 张景全: 同盟视野探析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