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政策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二) 教师:黄平(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hping@sjtu.edu.cn
中国外交政策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二) 教师:黄平(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hping@sjtu.edu.cn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中的三大障碍: 。苏联入侵阿富汗 。越南入侵東埔寨 。苏联陈兵中苏边境并驻军外蒙古 GM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中的三大障碍: 苏联入侵阿富汗 越南入侵柬埔寨 苏联陈兵中苏边境并驻军外蒙古
中苏关系 。1979年,中苏恢复双边谈判 。1982年10月5日,中苏首轮政府特使政治磋商 。1988年5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双方共进行了 12次磋商 双方在非政治领域和低层次的交往在80年代下 半期已经开始快速发展
中苏关系 1979年,中苏恢复双边谈判 1982年10月5日,中苏首轮政府特使政治磋商 1988年5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双方共进行了 12次磋商 双方在非政治领域和低层次的交往在80年代下 半期已经开始快速发展
中苏关系 国际体系: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单极过渡, 中美苏大三角从对抗转向缓和加互动 。国内因素:中苏两国都先后启动各自的内 部改革进程,两国领袖和政府官员都在探 索改善双边关系的道路方面开始采取相对 务实的方式。 G经M
中苏关系 国际体系: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单极过渡, 中美苏大三角从对抗转向缓和加互动 国内因素:中苏两国都先后启动各自的内 部改革进程,两国领袖和政府官员都在探 索改善双边关系的道路方面开始采取相对 务实的方式
中苏关系 。一、观念更新与关系正常化 。1.中国方面: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辩论而 产生的主流观,点认为,苏联仍然是社会主 义国家,尽管其对外政策是“社会帝国主 义的”。 苏联内政不再成为中苏之间的障碍,中苏 之间的问题仅仅在于苏联的对外政策方面
中苏关系 一 、观念更新与关系正常化 1. 中国方面: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辩论而 产生的主流观点认为,苏联仍然是社会主 义国家,尽管其对外政策是“社会帝国主 义的” 。 苏联内政不再成为中苏之间的障碍,中苏 之间的问题仅仅在于苏联的对外政策方面
中苏关系 。2.苏联方面: (1)改革开放初期,苏方仍然认为中国的 改革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挑战。不同 的是,中国挑战的内涵由政治和意识形态 方面转变为经济发展道路方面。 。反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一一防范对苏联政 治体制的潜在冲击;对华政策的机构和人 员的保守性;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强烈 反感和不信任
中苏关系 2. 苏联方面: (1)改革开放初期,苏方仍然认为中国的 改革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挑战。不同 的是,中国挑战的内涵由政治和意识形态 方面转变为经济发展道路方面。 反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防范 对苏联政 治体制的潜在冲击;对华政策的机构和人 员的保守性;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强烈 反感和不信任
中苏关系 (2)安德罗烈夫时期,苏联对华的观念开 始出现细微的变化,对中国经济改革局部 肯定、整体否定。 有限度承认中国经济改革的某些成就,但 也批评中国的这些经济活动是与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挂钩,因而是反社会主义的:安 德罗烈夫希望在苏联实行有限改革;,对中 国改革予以相对积极的评价,希望含沙射 影地批评苏联的僵化体制。 G
中苏关系 (2)安德罗烈夫时期,苏联对华的观念开 始出现细微的变化,对中国经济改革局部 肯定、整体否定。 有限度承认中国经济改革的某些成就,但 也批评中国的这些经济活动是与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挂钩,因而是反社会主义的:安 德罗烈夫希望在苏联实行有限改革;对中 国改革予以相对积极的评价,希望含沙射 影地批评苏联的僵化体制
中苏关系 (3)戈尔巴乔夫时期:戈尔巴乔夫彻底 清洗”了前任的外交、安全和对华政策 班底,实施“透明化”政策,苏联官方和 学界对中国的看法开始更为实际、更少偏 见
中苏关系 (3)戈尔巴乔夫时期:戈尔巴乔夫彻底 “清洗”了前任的外交、安全和对华政策 班底,实施“透明化”政策,苏联官方和 学界对中国的看法开始更为实际、更少偏 见
中苏关系 。3.双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认 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时刻,除了与边境问 题有关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原则以外,中苏领导人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 1989年5月16日的会晤所确认的最重要的交往 原则,就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 ⊙ 这是中方一直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 而这一原则在《中苏联合公报》中再次得以重 申,即使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也着眼于未来 的不测风云
中苏关系 3. 双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认 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时刻,除了与边境问 题有关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原则以外,中苏领导人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 1989年5月16日的会晤所确认的最重要的交往 原则,就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 这是中方一直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 而这一原则在《中苏联合公报》中再次得以重 申,即使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也着眼于未来 的不测风云
中苏关系 中苏在此之前的四十年的交往史,双边关系的 起伏不定,往往是违背五项原则所致 0 苏联方面在此之前一直坚持,五项原则仅适用 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社会主义 国家应该遵循比五项原则更高的原则,即无产 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领导层才开始对如 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戈 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对东欧国家的“放手” 政策,是苏方在不干涉内政问题上改弦更张的 开始
中苏关系 中苏在此之前的四十年的交往史,双边关系的 起伏不定,往往是违背五项原则所致。 苏联方面在此之前一直坚持,五项原则仅适用 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社会主义 国家应该遵循比五项原则更高的原则,即无产 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领导层才开始对如 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戈 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对东欧国家的“放手” 政策,是苏方在不干涉内政问题上改弦更张的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