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编号:B1906姓名:王陈佳 班级: F1003010 学号: 5100309416 专业:信息工程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6 得分 序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intelligenc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1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13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 14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15 Insights into hominid evolution from the gorilla genome sequence 16 Prediction mutation outcome from early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genetic interaction partners 17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and ec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germination behavior in weedy rice populations 18 Recent con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ice caps to sea level rise 19 Regeneration of whole fertile plants from 30000-y-old fruit tissue buried in Siberian permafrost 20 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 2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2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2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2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2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2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2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与人类 课程编号: BI 906 姓名: 王陈佳 班级: F1003010 学号: 5100309416 专业: 信息工程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6 得分 序 号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intelligenc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1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13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 14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15 Insights into hominid evolution from the gorilla genome sequence 16 Prediction mutation outcome from early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genetic interaction partners 17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and ec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germination behavior in weedy rice populations 18 Recent con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ice caps to sea level rise 19 Regeneration of whole fertile plants from 30000-y-old fruit tissue buried in Siberian permafrost 20 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 2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2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2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2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2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2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2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Seufert Verena,Ramankutty Navin,Foley JA.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Nature,2012,485.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比较 Seufert Verena,Ramankutty Navin,Foley JA 一、背景知识 有机农业是一个无论是土壤、生态体系及人类三者的健康均能够维持永续(可持 续发展)的生产系统。这系统有赖生态上的过程、多元性及适应当地环境的循环, 用以克服各种发展上的困难,而不是仰赖外间的介入。它是一种混合传统、创新及科 学发展的科学,俾使共享的环境得益,促进公平交易关系,令相关的生命保持高质素。主要 的精神是屏除基因改良的种子、农药、化学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非天然 物质的使用。 常规农业是在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至今仍普遍实施的 以系统的开放性、资源的高投入和生产的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属于现代农 业范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的初期至中期的一个发展阶段。常规农业是当前世 界农业在实施运作上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发展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由常规农业向持续农业 转变,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常规农业模式下加速发展。 如今许多报告己强调在全球食物系统中重大变化的必要性。农业必须迎接双重挑战:养 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肉类和高热量饮食的上升需要,同时也要将全球环境影响最小化。有 机农业系统用对生态、动物和人类最小危害为代价来生产食物。人们将次作为解决方案。但 是,有机农业产量低,因此与常规农业相比,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产相同数量的食物,这样 就导致了更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和生态损失,减小有机耕种对环境的益处。 这样就引出了比较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的意义。 二、创新点 作者进行综合的文献搜索,编制满足选择标准的科学研究来用于比较有机产量和常规产 量。尽量减少使用基于研究质量的判断,而检测对于分类分析的影响。检测有机产量和无机 产量的自然对数响应比之间的差异。作者使用了元分析(meta-analysis)通过加权各个单位 混合模型方差的反转来计算累积效应大小。 使用综合的元分析来检测有机农业系统和常规农业系统的相关产量表现。可以看到,有 机产量典型地低于常规产量。当然,产量差异是有高度相关性的,取决于系统和区域特点。 通过元分析技术对当前所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合成,用有机产量与常规产量的比值来表示其之 前的差异性。 1.作物类型、株型、作物品种对于有机常规产量比的影响。 在作物类型中,作物数量为n=316,其中水果(n=14),油籽作物(n=28),谷物(n=161), 蔬菜(n=82),有机常规产量比平均值为0.75,95%置信区间为[0.71,0.79]。水果为97%,略 低于常规,而蔬菜为67%,为最低。在株型中,豆类植物(=34),非豆类植物(=282),多年
Seufert Verena, Ramankutty Navin, Foley JA.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Nature,2012,485.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比较 Seufert Verena , Ramankutty Navin ,Foley JA 一、 背景知识 有机农业是一个无论是土壤、生态体系及人类三者的健康均能够维持永续(可持 续发展)的生产系统。这系统有赖生态上的过程、多元性及适应当地环境的循 环, 用以克服各种发展上的困难,而不是仰赖外间的介入。它是一种混合传统、创新及科 学发展的科学,俾使共享的环境得益,促进公平交易关系,令相关的生命保持高质素。主要 的精神是屏除基因改良的种子、农药、化学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非天然 物质的使用。 常规农业是在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 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至今仍普遍实施的 以系统的开放性、资源的高投入和生产的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属于现代农 业范畴,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的初期至中期的一个发展阶段。常规农业是当前世 界农业在实施运作上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发展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由常规农业向持续农业 转变,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常规农业模式下加速发展。 如今许多报告已强调在全球食物系统中重大变化的必要性。农业必须迎接双重挑战:养 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肉类和高热量饮食的上升需要,同时也要将全球环境影响最小化。有 机农业系统用对生态、动物和人类最小危害为代价来生产食物。人们将次作为解决方案。但 是,有机农业产量低,因此与常规农业相比,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产相同数量的食物,这样 就导致了更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和生态损失,减小有机耕种对环境的益处。 这样就引出了比较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的意义。 二、 创新点 作者进行综合的文献搜索,编制满足选择标准的科学研究来用于比较有机产量和常规产 量。尽量减少使用基于研究质量的判断,而检测对于分类分析的影响。检测有机产量和无机 产量的自然对数响应比之间的差异。作者使用了元分析(meta-analysis)通过加权各个单位 混合模型方差的反转来计算累积效应大小。 使用综合的元分析来检测有机农业系统和常规农业系统的相关产量表现。可以看到,有 机产量典型地低于常规产量。当然,产量差异是有高度相关性的,取决于系统和区域特点。 通过元分析技术对当前所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合成,用有机产量与常规产量的比值来表示其之 前的差异性。 1. 作物类型、株型、作物品种对于有机常规产量比的影响。 在作物类型中,作物数量为 n=316,其中水果(n=14),油籽作物(n=28),谷物 (n=161), 蔬菜(n=82),有机常规产量比平均值为 0.75,95%置信区间为[0.71,0.79]。 水果为 97%,略 低于常规,而蔬菜为 67%,为最低。在株型中,豆类植物(n=34),非 豆类植物(n=282),多年
生植物(n=25),一年生植物(n=291)。差异型与有机性能有关,在统计上,豆类植物和多年 生植物明显优于非豆类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在作物品种中,分析了玉米(=74),大麦(n=19), 小麦(n=53),西红柿(n=35),黄豆(n=25),其中,玉米,西红柿,黄斗产量比较好,而大麦, 小麦较差。这可由氮输入来解释这类问题。但有机系统比常规系统吸收更大量氮时,使得有 机表现更好,而常规系统并未因更多氮输入而收益。总而得到结论,有机系统可能是有受氮 输入限制。 2.有机常规产量比的灵敏度研究 在灵敏度研究中,最佳研究质量(n=165),非食物自转(n=240),长期研究(n=233),典型 常规(n=167),可比系统(n=64),最佳组织管理(n=76),豆类和多年生植物(n=55),最佳组织 性能1(n=36),最佳组织性能2(n=150)。其中,最佳研究质量最接近与平均值,长期研究、 典型常规、最佳组织管理、豆类和多年生植物、最佳组织性能1、最佳组织性能2表现较优, 而非食物自转、可比系统表现较差。 3.某些农业生态条件对与有机常规产量比的影响 1)氮输入量 当有机系统中氮输入量多于常规系统,则产量比表现较优。当两者氮输入 量相近或常规系统更多时,表现一般。 2)土壤pH值 在弱酸、弱碱(pH在5.5到8.0之间)下,产量比较高,而强碱强酸下,产 量比较低,尤其是强碱情况下。 3)最佳管理实践(BMP) 使用最佳管理实践下,产量比明显较优。 4)时间转换 5)灌溉 在灌溉下,产量比较低。在雨育下,较高。 6)国家发展 在发达国家,产量比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产量比较低。 三、 读后感 作为非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自从高三开始就没有接触过生物,可以说对于生物只剩下 一些常识了。所以选了这篇论文《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因为读完后感觉这篇论文在有关生物专业知识上并没有很深地涉及,而是, 利用已有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如元分析,来论证一些,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产量比较的影 响和因素。 产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单位土地上产量更多,以 解决相应粮食问题。而有机农业,虽然在环境上有很好生态系统,但是其产量较低,又缺乏 可靠的肥料来供给养分,这就导致有机农业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 所以有机农业就现在而言,无法适应全球粮食供给。这就好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保证了 生态问题但是无法保证粮食问题。 所以在本论文中,用元分析方法对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导致 产量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有机农业产量。 在读完这篇论文,查阅了一些资料。截至2010年,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大约有70万 个农场、3740万hm的土地采取有机种植模式,比2005年的有机种植面积增加了880万hm2, 约占全球农田总面积的2.7%。而在我国,截至2008年,全国约有2512家有机生产企业, 有机种植和有机牧场面积达233.8万hm°,还有249万hm的野生采集面积。经认证的有机面 积在数量上排行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1230万m)成为亚洲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生植物(n=25),一年生植物(n=291)。差异型与有机性能有关, 在统计上,豆类植物和多年 生植物明显优于非豆类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在作物品种中,分析了玉米(n=74),大麦(n=19), 小麦(n=53),西红柿(n=35),黄豆(n=25),其 中,玉米,西红柿,黄斗产量比较好,而大麦, 小麦较差。这可由氮输入来解释这类问题。但有机系统比常规系统吸收更大量氮时,使得有 机表现更好,而常规系统并未因更多氮输入而收益。总而得到结论,有机系统可能是有受氮 输入限制。 2. 有机常规产量比的灵敏度研究 在灵敏度研究中,最佳研究质量(n=165),非食物自转(n=240),长期研究(n=233),典型 常规(n=167),可比系统(n=64),最佳组织管理(n=76),豆类和多年生植物(n=55),最佳组织 性能 1(n=36),最佳组织性能 2(n=150)。其中,最佳研究质量最接近与平均值,长期研究、 典型常规、最佳组织管理、豆类和多年生植物、最佳组织性能 1、最佳组织性能 2 表现较优, 而非食物自转、可比系统表现较差。 3. 某些农业生态条件对与有机常规产量比的影响 1) 氮输入量 当有机系统中氮输入量多于常规系统,则产量比表现较优。当两者氮输入 量相近或常规系统更多时,表现一般。 2) 土壤 pH 值 在弱酸、弱碱(pH 在 5.5 到 8.0 之间)下,产量比较高,而强碱强酸下,产 量比较低,尤其是强碱情况下。 3) 最佳管理实践(BMP) 使用最佳管理实践下,产量比明显较优。 4) 时间转换 5) 灌溉 在灌溉下,产量比较低。在雨育下,较高。 6) 国家发展 在发达国家,产量比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产量比较低。 三、 读后感 作为非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自从高三开始就没有接触过生物,可以说对于生物只剩下 一些常识了。所以选了这篇论文《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因为读完后感觉这篇论文在有关生物专业知识上并没有很深地涉及,而是, 利用已有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如元分析,来论证一些,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产量比较的影 响和因素。 产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单位土地上产量更多,以 解决相应粮食问题。而有机农业,虽然在环境上有很好生态系统,但是其产量较低,又缺乏 可靠的肥料来供给养分,这就导致有机农业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 所以有机农业就现在而言,无法适应全球粮食供给。这就好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保证了 生态问题但是无法保证粮食问题。 所以在本论文中,用元分析方法对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导致 产量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有机农业产量。 在读完这篇论文,查阅了一些资料。截至 2010 年,全世界有 160 个国家,大约有 70 万 个农场、3740 万 hm 2的土地采取有机种植模式,比 2005 年的有机种植面积增加了 880 万 hm 2, 约占全球农田总面积的 2.7%。而在我国,截至 2008 年,全国约有 2 512 家有机生产企业, 有机种植和有机牧场面积达 233.8 万 hm 2,还有 249 万 hm 2的野生采集面积。经认证的有机面 积在数量上排行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1230 万 hm 2)成为亚洲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我国的有机种植业起步晚,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稻米等有机粮食作物的种植时间 不长。因而在有机种植研究中缺乏长期性的资料,涉及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间的对比研究也 就较少。 所以在读完这篇论文后,对于何种情况下,何种作物的有机产量会较高有了一定了解。 在己知条件下,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有机农业产量,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对今后解决粮 食及环境的双重问题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有机种植业起步晚,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稻米等有机粮食作物的种植时间 不长。因而在有机种植研究中缺乏长期性的资料,涉及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间的对比研究也 就较少。 所以在读完这篇论文后,对于何种情况下,何种作物的有机产量会较高有了一定了解。 在已知条件下,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有机农业产量,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对今后解决粮 食及环境的双重问题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