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1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的讲授,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的概念、内容 以及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重点]讲授流行病学的内容和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寄生虫病学的流行规律 第三节 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第三节 地理分布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出思考题的方法教学。 [思考题] 试述流行病学的内容和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第三章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内容 一、流行病学的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的某种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生发展规律、流行过程及其 转归等方面的特征的。流行病学也包括对某些个体的寄生虫病之上述诸方面的研究: 从定义上看,流行病学涉及到许多方面。概括起来为 寄生虫和宿主 自然因素:一是生物原性,一是地原性。 流行病学 影响其相互关系社会因素:应了解风俗习惯和卫生状况。 的外界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纬度、海拔: 其它因素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雨量等: 生物因素:主要为宿主的环境,除此 之外,还有许多野生的宿主。 二、流行病学的内容 (一)寄生虫方面的内容 1.从寄生虫的幼虫感染宿主到它们成熟排卵所需的时间: 2.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寿命: 3.寄生虫的散播及其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寄生虫以何种形式或什么发育阶段排出宿主体外, 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而耐受性怎样,所需要的发育条件如何,在一般条件下和某些特殊条件下发育到 感染阶段所需的时间,在外界环境保持存活、发育和感染能力的期限等等。如猪蛔虫是以卵的形式 排至体外,卵壳很厚,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和对各种消毒药都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在一般的条件下 经一个月左右发有到感染期,并能长期保持生命力,可达5年之久。这就是那些严重污染、卫生条件 不良的发病点具有顽固、难以消除的特性,这就是蛔虫病的流行特征。 (二)宿主方面的内容 1.研究中间宿主的状况:对于吸虫、缘虫和线虫,需要研究中间宿主的分布、密度、习性、栖 息地、每年的出没时间、越冬地点、天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原虫和线虫中的丝虫来说,其以
第三章 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1学时) [目的要求] 通过对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的讲授,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的概念、内容 以及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重点] 讲授流行病学的内容和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 寄生虫病学的流行规律 第三节 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第三节 地理分布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出思考题的方法教学。 [思考题] 试述流行病学的内容和研究流行病学的意义。 第三章 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内容 一、流行病学的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的某种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生发展规律、流行过程及其 转归等方面的特征的。流行病学也包括对某些个体的寄生虫病之上述诸方面的研究。 从定义上看,流行病学涉及到许多方面。概括起来为 寄生虫和宿主 自然因素:一是生物源性,一是地源性。 流行病学 影响其相互关系 社会因素:应了解风俗习惯和卫生状况。 的外界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纬度、海拔; 其它因素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雨量等; 生物因素:主要为宿主的环境,除此 之外,还有许多野生的宿主。 二、流行病学的内容 (一)寄生虫方面的内容 1.从寄生虫的幼虫感染宿主到它们成熟排卵所需的时间; 2.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寿命; 3.寄生虫的散播及其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寄生虫以何种形式或什么发育阶段排出宿主体外, 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而耐受性怎样,所需要的发育条件如何,在一般条件下和某些特殊条件下发育到 感染阶段所需的时间,在外界环境保持存活、发育和感染能力的期限等等。如猪蛔虫是以卵的形式 排至体外,卵壳很厚,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和对各种消毒药都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在一般的条件下 经一个月左右发育到感染期,并能长期保持生命力,可达5年之久。这就是那些严重污染、卫生条件 不良的发病点具有顽固、难以消除的特性,这就是蛔虫病的流行特征。 (二)宿主方面的内容 1.研究中间宿主的状况:对于吸虫、绦虫和线虫,需要研究中间宿主的分布、密度、习性、栖 息地、每年的出没时间、越冬地点、天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原虫和线虫中的丝虫来说,其以
吸血节肢动物为媒介,对于他们要弄清楚媒介的滋生地、习性、活动规律,直到他们的全部生物 效 2.必须搞清某些寄生虫的贮藏宿主和病原体接触的可能性以及家畜与贮藏宿主遭遇的机会。如 对于气管比翼线虫,对鸡粪的处理和杜绝鸡与蚯蚓和某些节肢动物接触,就成为防病的重要环节。 3.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寄生虫的感染需要一定的来源和途径,当研究某一寄生虫病时,必须把 这种病的具体和主要的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弄清楚,不然便不足以谈防治。 4.终末宿主方面的情况:包括宿主的种类、品种、营养状况、饲养管理习惯、耕作习惯。 (三)人的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卫生状况、法律制度。 (四)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江河湖塘的分布、土壤土质等。 第二节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一、流行环节 一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基本条件,即三个基本 环节。只有当这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相应的寄生虫病才可能发生流行。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外有寄生虫寄生的宿主,包括患病动物、病人和带虫者。 其中患病动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因为其排出的病原体的数量远远超过带虫者排出的数量。 带虫者没有临床症状,常被忽略而被视为健康动物,但它们经常不断地向外界环境散播病原,故 而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人也是某些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染源,目前一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仍占重要地位 (二)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某些传播因素,侵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1.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寄生虫的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从传染源排出的途径也不同。 (1)大多数的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是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其 后代如蠕虫虫卵、幼虫和原虫的卵囊或包囊等都可以顺利地随着宿主的粪、尿、痰等排出: (2.)寄生于不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胸、腹腔、脑、脊髓、心血管系统等,其后代往往通过外周 循环血液借助吸血昆虫、蜱类传播: (3.)寄生于宿主皮下结蒂组织的寄生虫如麦地那龙线虫,鸟蛇线虫等在宿主的伤口浸入水中 时,幼虫即进入水中: (4.)寄生于宿主肌肉的旋毛虫,其新生后代的传播只能靠宿主交替: (5.)寄生于生殖道的原虫,如胎儿毛滴虫,则是在同健康家畜交配时,虫体直接侵入健康家 畜。 2.寄生虫感染期的形成一般说,刚从宿主体内排出的卵和幼虫等都没有感染性,它们进入宿 主体内不能引起感染。 直接发育的寄生虫,其虫卵、幼虫和卵囊等必需经过在环境中发育,形成感染性虫卵、幼虫或孢 子化卵囊才能具有感染性。 间接发育的寄生虫,其虫卵或幼虫等必需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形成感染性幼虫才能具有感染 性。 3.传播途径由传染源排出的虫卵、幼虫和卵囊等必需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到达新的 宿主体上,其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经土壤、饲料、饲草和水传播这主要是直接发有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吸血节肢动物为媒介,对于他们要弄清楚媒介的滋生地、习性、活动规律,直到他们的全部生物 学。 2.必须搞清某些寄生虫的贮藏宿主和病原体接触的可能性以及家畜与贮藏宿主遭遇的机会。如 对于气管比翼线虫,对鸡粪的处理和杜绝鸡与蚯蚓和某些节肢动物接触,就成为防病的重要环节。 3.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寄生虫的感染需要一定的来源和途径,当研究某一寄生虫病时,必须把 这种病的具体和主要的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弄清楚,不然便不足以谈防治。 4.终末宿主方面的情况:包括宿主的种类、品种、营养状况、饲养管理习惯、耕作习惯。 (三)人的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卫生状况、法律制度。 (四)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江河湖塘的分布、土壤土质等。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一、流行环节 一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基本条件,即三个基本 环节。只有当这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相应的寄生虫病才可能发生流行。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外有寄生虫寄生的宿主,包括患病动物、病人和带虫者。 其中患病动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因为其排出的病原体的数量远远超过带虫者排出的数量。 带虫者没有临床症状,常被忽略而被视为健康动物,但它们经常不断地向外界环境散播病原,故 而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人也是某些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染源,目前一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仍占重要地位。 (二)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某些传播因素,侵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1.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寄生虫的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从传染源排出的途径也不同。 (1.)大多数的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是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其 后代如蠕虫虫卵、幼虫和原虫的卵囊或包囊等都可以顺利地随着宿主的粪、尿、痰等排出; (2.)寄生于不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胸、腹腔、脑、脊髓、心血管系统等,其后代往往通过外周 循环血液借助吸血昆虫、蜱类传播; (3.)寄生于宿主皮下结蒂组织的寄生虫如麦地那龙线虫,鸟蛇线虫等在宿主的伤口浸入水中 时,幼虫即进入水中; (4.)寄生于宿主肌肉的旋毛虫,其新生后代的传播只能靠宿主交替; (5.)寄生于生殖道的原虫,如胎儿毛滴虫,则是在同健康家畜交配时,虫体直接侵入健康家 畜。 2.寄生虫感染期的形成 一般说,刚从宿主体内排出的卵和幼虫等都没有感染性,它们进入宿 主体内不能引起感染。 直接发育的寄生虫,其虫卵、幼虫和卵囊等必需经过在环境中发育,形成感染性虫卵、幼虫或孢 子化卵囊才能具有感染性。 间接发育的寄生虫,其虫卵或幼虫等必需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形成感染性幼虫才能具有感染 性。 3.传播途径 由传染源排出的虫卵、幼虫和卵囊等必需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到达新的 宿主体上,其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土壤、饲料、饲草和水传播 这主要是直接发育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2)经中间宿主传播这主要是间接发育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3)经媒介传播这是多种原虫和少数线虫的传播途径。 (4)经褥草、鞍具、笼舍、饲养用具等传播这是一些外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之一。 (5)直接接触传播如疥螨,痒螨,一些生殖道原虫等。 (三)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处于易感状态的动物。通常每一种动物只 对一定种类的寄生虫有易感性,而这种易感性又受宿主本身诸多因素的影响。 1.宿主的免疫情况2.年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3.营养状况 4.品 种、性别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1.地区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常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方性,这是由于各地的宿主、中间 宿主、媒介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如肝片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2.季节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季节性差异。由于湿度、温度、 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和作为中间宿主及媒介的变温动物的种群数量出没等都是随着季节的更迭而 发生变化,因而造成了季节性的特点。如一些依靠吸血昆虫传播的疾病。 3.散发性动物寄生虫病大多是呈散发性的,多以慢性经过致使畜、禽、鱼类消瘦、 贫血、降低生产性能,影响畜(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自然疫源性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其体内寄生虫在 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传播,家畜只要进入这种地区时就有可能获得感染。这种地区称为原发性自然疫 源地。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家畜的生活区内,其体内寄生虫除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以外,还可在家 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这种地区称为次发性自然疫源地。 第三节研究寄生虫流行病学的意义 1.流行病学资料是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2.研究流行病学还是探索某些未知的寄生虫生活史的先导: 3.根据不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可诊断家畜寄生虫病
(2)经中间宿主传播 这主要是间接发育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3)经媒介传播 这是多种原虫和少数线虫的传播途径。 (4)经褥草、鞍具、笼舍、饲养用具等传播 这是一些外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之一。 (5)直接接触传播 如疥螨,痒螨,一些生殖道原虫等。 (三)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处于易感状态的动物。通常每一种动物只 对一定种类的寄生虫有易感性,而这种易感性又受宿主本身诸多因素的影响。 1.宿主的免疫情况 2.年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3.营养状况 4.品 种、性别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1.地区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常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方性,这是由于各地的宿主、中间 宿主、媒介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如肝片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2.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季节性差异。由于湿度、温度、 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和作为中间宿主及媒介的变温动物的种群数量出没等都是随着季节的更迭而 发生变化,因而造成了季节性的特点。如一些依靠吸血昆虫传播的疾病。 3.散发性 动物寄生虫病大多是呈散发性的,多以慢性经过致使畜、禽、鱼类消瘦、 贫血、降低生产性能,影响畜(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自然疫源性 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其体内寄生虫在 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传播,家畜只要进入这种地区时就有可能获得感染。这种地区称为原发性自然疫 源地。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家畜的生活区内,其体内寄生虫除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以外,还可在家 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这种地区称为次发性自然疫源地。 第三节 研究寄生虫流行病学的意义 1.流行病学资料是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2.研究流行病学还是探索某些未知的寄生虫生活史的先导; 3.根据不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可诊断家畜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