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洛阳市四十五中贾少阳原创电话:0379-2557316 号 「分数 得分评卷人_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用楷书抄写下面冰心的一首小诗,并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3分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现在”的丝了 (2)感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2分) A.乳臭未干(x)无边无垠(yin)猝不及防(z)头晕目眩(xun) B.随声附和(he)模样可怜(mo)煞费苦心(sha)诲人不倦(hui) C.言简意赅(gai)精神虐杀(nue)执著守候(zhu)瞑目蹲身(ming) D.精神恍惚( huang)熹微晨光(xi)泥沙沉淀(din)不能自己(y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销声匿迹无可耐何空见贯心有余悸 B.笑容可掬 寥寥可数 棱角分明 涛涛不绝 C.微不足道名副其实不缀劳作含辛茹苦 D.崭露头角任劳任怨 趋之如归 扑朔迷离
洛阳市 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洛阳市四十五中 贾少阳 原创 电话:0379-2557316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 分) 1. 用楷书抄写下面冰心的一首小诗,并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3 分)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现在”的丝了。 (1)抄写: (2)感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 ....的一项是 ( )(2 分) A.乳臭.未干(xiù) 无边无垠.(yín) 猝.不及防(zú) 头晕目眩.(xuán) B.随声附和.(hé) 模.样可怜(mó) 煞.费苦心(shà) 诲.人不倦(huǐ) C.言简意赅.(gāi) 精神虐.杀(nüè) 执著.守候(zhù) 瞑.目蹲身(míng) D.精神恍.惚(huǎng) 熹.微晨光(xǐ) 泥沙沉淀.(diàn) 不能自己.(yǐ)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销声匿迹 无可耐何 司空见贯 心有余悸 B.笑容可掬 寥寥可数 棱角分明 涛涛不绝 C.微不足道 名副其实 不缀劳作 含辛茹苦 D.崭露头角 任劳任怨 趋之如归 扑朔迷离 得分 评卷人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 系。黄河流千年,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 了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 ⑨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①@⑥ B.③①Q C.③o D.6⑥① 5.生活即是语文,关注生活就是学习语文。下面是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的两幅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图中要表达的意思介绍出来。(2分) 出□ (1) 禁止鸣喇叭 (2) 出口标志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4分) (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 国人。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 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4)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7.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7分) 思而不学则殆。 (2)《木兰诗》中用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是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 (4)《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5)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所描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 与郦道元《三峡》中的两句相似,它们是 6)由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莺啼”,你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 描写江南春天鸟儿的句子是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 系。黄河流千年,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 了 。 ○1 黄皮肤人的群落 ○2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3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1 ○2 ○3 B.○3 ○1 ○2 C.○3 ○2 ○1 D.○2 ○3 ○1 5.生活即是语文,关注生活就是学习语文。下面是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的两幅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图中要表达的意思介绍出来。(2 分) (1) (2) (1) 禁止鸣喇叭 (2) 出口标志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4 分) (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 )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 国人。 ( )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 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 ) (4)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 7.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7 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 2 )《 木 兰 诗 》 中 用 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是 , 。 ( 3 )《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 中 运 用 典 故 的 诗 句 是 , 。 (4)《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5)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所描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 与郦道元《三峡》中的两句相似,它们是 , 。 (6)由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莺啼”,你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 描写江南春天鸟儿的句子是 , , ,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12小题(10分。) 甲)c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 子所做的顽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 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 神,有时至于小半日。s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 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乙)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 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 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A)地站了起来,失了 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对做眼睛用 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 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岀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 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 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B)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 道,也没有留心。 8.乙段所介绍的主要事件是 (不得超过 15个字,并根据已段的内容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3分) 地点: 结果: 文中已段A、B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A (只写序号)(1分) a.害怕b.惊恐c.惊惶Ba愤然b.傲然c傲慢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 8-12 小题(10 分。) (甲)○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 子所做的顽艺。○2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 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 ...空中出. 神.,有时至于小半日。○3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 开了,他高兴得跳跃..。○4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乙)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 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 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A)地站了起来,失了 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 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 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 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 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B)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 道,也没有留心。 8.乙段所介绍的主要事件是 (不得超过 15 个字,并根据已段的内容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3 分) 地点: 结果: 9.文中已段 A、B 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 A B (只写序号)(1 分) A.a.害怕 b.惊恐 c.惊惶 B.a.愤然 b.傲然 c.傲慢 得分 评卷人
10.在甲段中用横线画出表明“我“对风筝的态度的语句。(1分) 11.体会甲段、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并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3分) 12.结合选文和你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童放风筝这种游戏的认识。(2分) 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3-16题(8分) 老婆婆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2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 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 青筋和黄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3“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 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 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6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小巷, 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5“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 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 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6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
10.在甲段中用横线画出表明“我“对风筝的态度的语句。(1 分) 11.体会甲段○2 、○3 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并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3 分) 12.结合选文和你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童放风筝这种游戏的认识。(2 分)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 13-16 题(8 分) ○1老婆婆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2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 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 青筋和黄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3“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 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 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4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小巷, 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5“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 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 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6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 得分 评卷人
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 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8分) 13.3段中老婆婆说的一段话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怎样的作用?(2分) 14.5段对母亲外貌和神态的描写,蕴含着“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简析选文中反复提及的小巷和竹棒的作用。(2分) 16.读了这篇文章,你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2分) 得分评卷人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7-20题(9分) 春天在哪里? 风说:在这里,在万里无垠的长空。是我,把春天驮负而来,让春的气 息撒满环宇。鸟儿,在我怀中纵情歌唱,满舞翩跹。多情的云,为春天绣岀 绚丽的衣裳 春天在哪里? 山说:在这里,在这连绵起伏的岗峦。是我,把春天挽留,让春的色彩 遍染大地。万树干花呢喃低吟,潺潺的流水,为春天编织闪光的银练
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 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8 分) 13.3 段中老婆婆说的一段话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怎样的作用?(2 分) 14.5 段对母亲外貌和神态的描写,蕴含着“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5.简析选文中反复提及的小巷和竹棒的作用。(2 分) 16.读了这篇文章,你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2 分)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7-20 题(9 分) 春天在哪里? 风说:在这里,在万里无垠的长空。是我,把春天驮负而来,让春的气 息撒满环宇。鸟儿,在我怀中纵情歌唱,满舞翩跹。多情的云,为春天绣出 绚丽的衣裳。 春天在哪里? 山说:在这里,在这连绵起伏的岗峦。是我,把春天挽留,让春的色彩 遍染大地。万树千花呢喃低吟,潺潺的流水,为春天编织闪光的银练。 得分 评卷人
春天在哪里? 海说:在这里,在辽阔广袤的波域。是我,把春天簇拥紧抱,让春的旋 律震荡浪涛,你看那金色的沙滩,玩耍的人们开怀嬉戏,无忧的潮阵,为春 天鸣奏蓝色交响曲 春天在哪里? 心说:在这里,在平和愉快的心房。是我,敞开双肩,迎接春天怡然来 往。啊,春天,你曾来过,又不辞而去。这回,我终于想到了留住你办法, 你别再想离去! 17.文章描写了风、山、海、心四幅画面,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 绘的几幅画,它们依次是 和迎春图。(2 分) 18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来歌咏春天,主要赞美了春天的什么特点?(2分) 19.春天无处不在:在天空、在山岗、在海域,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请模仿文 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文字的补写。(2分) 春天在哪里? 孩子说:在这里,在小伙伴花样百出的游戏中。 说:在这里 说:在这里 20.结合文中的画线句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留住春天?(3分) (回答时不能用文段中的语句) 得分评卷人」五.阅读下列古诗文选段,完成21-24小题。(11分)
春天在哪里? 海说:在这里,在辽阔广袤的波域。是我,把春天簇拥紧抱,让春的旋 律震荡浪涛,你看那金色的沙滩,玩耍的人们开怀嬉戏,无忧的潮阵,为春 天鸣奏蓝色交响曲。 春天在哪里? 心说:在这里,在平和愉快的心房。是我,敞开双肩,迎接春天怡然来 往。啊,春天,你曾来过,又不辞而去。这回,我终于想到了留住你办法, 你别再想离去! 17.文章描写了风、山、海、心四幅画面,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 绘的几幅画,它们依次是 、 、 、 和迎春图。(2 分) 18.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来歌咏春天,主要赞美了春天的什么特点?(2 分) 19.春天无处不在:在天空、在山岗、在海域,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请模仿文 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文字的补写。(2 分) 春天在哪里? 孩子说:在这里,在小伙伴花样百出的游戏中。 说:在这里, 说:在这里, 20.结合文中的画线句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留住春天?(3 分) (回答时不能用文段中的语句) 得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下列古诗文选段,完成 21-24 小题。(11 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释义。(3分) 巘() 竦() 22.翻译①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 23.这三段文字都有写景的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请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在对应语段的 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 A.巍峨雄壮 B清新秀美C博大豪迈 ①段 段 24.请谈谈你对◎段最后两句话的理解。(3分) 得分评卷人六、作文(40分) 告别了小学,你开始了全新的初中生活,同时,你在一天天长大,不仅身体在逐 渐长高,思想也越来越成熟。请以《我懂事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等,请用不同字母A、B、C代替) 题目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释义。(3 分) 巘( ) 竦( ) 眦( ) 22.翻译○1 段中的画线句子(2 分) 23.这三段文字都有写景的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请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在对应语段的 横线上,只填序号。(3 分) A.巍峨雄壮 B.清新秀美 C.博大豪迈 ○1 段 ○2 段 ○3 段 24.请谈谈你对○3 段最后两句话的理解。(3 分) 六、作文(40 分) 告别了小学,你开始了全新的初中生活,同时,你在一天天长大,不仅身体在逐 渐长高,思想也越来越成熟。请以《我懂事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 (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等,请用不同字母 A、B、C 代替) 题目: 得分 评卷人
上口 L匚 口
上口 L匚 口
上口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分) 1.抄写1分,感想2分。感想要围绕着“时间稍纵即逝,要珍爱每一寸光阴”来谈, 大意对即可。 2.B(2分)3.D(2分)4.B(2分) 5.(1)禁止鸣喇叭(2)出口标志(意思对即可) 6.(1)√(2)×(3)√(4)×(共4分,每小题1分) 7.(每小题1分)(1)学而不思则罔(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怀旧空吟闻 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6)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 出宛转的曲子。(本小题2分,每空0.5分)。 、(10分) 8.(每项1分,共3分)主要事件: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地点:堆积杂物的小 屋。结果:“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9AaBb(共1分,每空0.5分) 10第一句(1分) 1L第二句加点字:用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小兄弟聚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放风 筝的神态,表现出他对风筝的喜爱。第三句加点字: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小 兄弟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即使他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地观看,突出小兄弟的 天真烂漫。(本小题3分,大意对即可) 1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8分) 13.老婆婆的话从侧面交代了母亲三年来为“我”默默付出的一切,使母亲的形象更感 人(意思对即可)(2分) 14藴含着“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自己无知、爱 慕虚荣的深深自责。(每点占一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22 分) 1.抄写 1 分,感想 2 分。感想要围绕着“时间稍纵即逝,要珍爱每一寸光阴”来谈, 大意对即可。 2. B (2 分) 3.D(2 分) 4.B(2 分) 5.(1)禁止鸣喇叭 (2)出口标志(意思对即可) 6.(1)√(2)×(3)√(4)×(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7.(每小题 1 分)(1)学而不思则罔(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怀旧空吟闻 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6)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 出宛转的曲子。(本小题 2 分,每空 0.5 分)。 二、(10 分) 8.(每项 1 分,共 3 分)主要事件: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地点:堆积杂物的小 屋。结果:“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9.A.a B.b (共 1 分,每空 0.5 分) 10.第一句(1 分) 11.第二句加点字:用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小兄弟聚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放风 筝的神态,表现出他对风筝的喜爱。 第三句加点字: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小 兄弟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即使他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地观看,突出小兄弟的 天真烂漫。(本小题 3 分,大意对即可) 1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 分) 三、(8 分) 13.老婆婆的话从侧面交代了母亲三年来为“我”默默付出的一切,使母亲的形象更感 人(意思对即可)(2 分) 14.藴含着“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自己无知、爱 慕虚荣的深深自责。(每点占一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