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 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在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 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西汉初年的时候,人们逐渐 从东西往来的行商的描述中了解到西域的一些情 况,仍很有限。公元前138年,终于有一位中原勇 士,率先向这块未知的地方发出挑战,他就是张骞 (公元前195-114年)。张骞出使西域,不是他个 人的愿望,而是当时西汉王朝政治上的要求。公元 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 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 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 —张骞。 在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 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西汉初年的时候,人们逐渐 从东西往来的行商的描述中了解到西域的一些情 况,仍很有限。公元前138年,终于有一位中原勇 士,率先向这块未知的地方发出挑战,他就是张骞 (公元前195-114年)。 张骞出使西域,不是他个 人的愿望,而是当时西汉王朝政治上的要求。公元 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 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 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 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从 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 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 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 流,镇定自若地驾驭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 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 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 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漂流长江第一人— —尧茂书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 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 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从 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 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 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 流,镇定自若地驾驭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 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 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 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余纯顺为追祭尧茂书而作 昔有荆轲刺秦王,别时慷慨易水寒。 而今尧君殉长江,岂止赢得不复还! 中华代有英杰出,无不含笑赴险关。 休看沱水貌不扬,不尽长江因此宽! 好一个“岂止赢得不复还”!好一个“无不含 笑赴险关”!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真实写 照?尧茂书、余纯顺不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楷模? 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 那一种 的神。长江,也为他们感到自豪
余纯顺为追祭尧茂书而作 昔有荆轲刺秦王,别时慷慨易水寒。 而今尧君殉长江,岂止赢得不复还! 中华代有英杰出,无不含笑赴险关。 休看沱水貌不扬,不尽长江因此宽! 好一个“岂止赢得不复还”!好一个“无不含 笑赴险关”!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真实写 照?尧茂书、余纯顺不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楷模? 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那一种自强不 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长江,也为他们感到自豪!
壮志未酬,英雄魂断罗布泊 1995年,余纯顺补走了广东、福建、浙江和苏 南等地。至此他已经走过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途中11过长江,17次跨黄河,穿破56双 鞋,总行程达42万千米,成为迄今中国徒步旅行 距离最长的人。他还完成59项探险项目的考察,采 访过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他经过公路上每一个 道班、邮局、兵站,都要请人签名或盖邮戳,并坚 持写日记,记录行踪和住宿地点。他留下了1300多 个邮戳、400万字的日记和1万余张照片。他在全国 各地报刊上发表了近40万字的游记,还在沿途大 中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作了150场题为《壮心 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壮志未酬,英雄魂断罗布泊 1995年,余纯顺补走了广东、福建、浙江和苏 南等地。至此他已经走过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途中11次过长江,17次跨黄河,穿破56双 距离最长的人。他还完成59项探险项目的考察,采 访过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他经过公路上每一个 道班、邮局、兵站,都要请人签名或盖邮戳,并坚 持写日记,记录行踪和住宿地点。他留下了1300多 个邮戳、400万字的日记和1万余张照片。他在全国 各地报刊上发表了近40万字的游记,还在沿途大、 中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作了150场题为《壮心 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余纯顺:我为什么要走中国 孤身徒步走中国已有八年多了。在那浪迹天涯的 日日夜夜中,曾千百次地面临过“为什么要走中 国?”的提问。坦率地说,在先前很长的一段时间 内,我的回答都有似是而非之嫌。我不知道,那种源 于心灵深处和天地之间的东西如何能说得清楚。 就世上所有"流浪情结"的人而言,有的是在心灵 中流浪,有的是在川原大野中流浪,有的则兼而有 之。对此,我深有体会。回忆起来,尽管我是在南方 海边平原的那个城市长大的,但我早就预感到:在远 天底下,有许多我迟早要去,也终必能去的地方 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
余纯顺:我为什么要走中国 孤身徒步走中国已有八年多了。在那浪迹天涯的 日日夜夜中,曾千百次地面临过“为什么要走中 国?”的提问。坦率地说,在先前很长的一段时间 内,我的回答都有似是而非之嫌。我不知道,那种源 于心灵深处和天地之间的东西如何能说得清楚。 就世上所有"流浪情结"的人而言,有的是在心灵 中流浪,有的是在川原大野中流浪,有的则兼而有 之。对此,我深有体会。回忆起来,尽管我是在南方 海边平原的那个城市长大的,但我早就预感到:在远 天底下,有许多我迟早要去,也终必能去的地方— — 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 的诱惑。我知道,这还同我的艰难的童年,少年的身
門尔弗雪、纳(880-1930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 柏林,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 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 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 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 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 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 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 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 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 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 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中盯 体了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 柏林,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 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 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 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 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 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 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 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 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 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 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中盯 一体了
人们至今还纪念着魏格纳,不是他生前冷遇 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 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探险的意义:探险不足作无谓的轴牲,它是对 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对自然和自我的挑战。探险过 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 域的脚步
探险不是作无谓的牺牲,它是对 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对自然和自我的挑战。探险过 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 域的脚步。 人们至今还纪念着魏格纳,不是他生前冷遇 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 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麦哲伦是葡萄牙富有航海经验的探险家。他坚 信大地是圆形的,盼望做一件人类历史上破天荒 的壮举绕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一支由 5条海船剩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 城的外洁出发了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 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 年3月,继续西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麦哲 伦因干涉普族人纠纷,最后被士著人矛刺斧砍而 死。其助书埃里,诺带领剩下的两条船逃离了 这个群岛52年鬼6团埃里卡诺带领幸存 者终于回到西班牙。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以确 凿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有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宣告结束。 江丽欣
麦哲伦是葡萄牙富有航海经验的探险家。他坚 信大地是圆形的,盼望做一件人类历史上破天荒 的壮举--环绕地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一支由 5条海船、234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 城的外港出发了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 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 年3月,继续西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麦哲 伦因干涉部族人纠纷,最后被土著人矛刺斧砍而 死。其助手埃里·卡诺带领剩下的两条船逃离了 这个群岛。1522年9月6日,埃里·卡诺带领幸存 者终于回到西班牙。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以确 凿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有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宣告结束。 江丽欣
麦哲伦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 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 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 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 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 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 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 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 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麦哲伦 •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 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 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 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 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 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 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 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 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