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总分 评分人 得分 、触摸感悟(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huo)问津(jng)B.亵玩(xie)鸿儒(ru) C.箬篷(ruo)篆章( zhuan)D.决眦(ci)幽k咽(ye)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 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 作者的 (2)《陋室铭》选自《 》,“陋室”的意思是,该文的作者是 3)《爱莲说》的作者是 字茂叔, (朝代)家 (4)《礼记》是 家经典之一,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 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5.默写。(3分) (1)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 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分)()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一一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 《核舟记》一一魏学洢一一明朝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一一白居易一一唐代 7.仿句,内容自定。(4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人 得分 一、触摸感悟(20 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豁.然开朗(huò) 问津.(jīnɡ) B.亵.玩(xiè) 鸿儒.(rǔ) C.箬.篷(ruò) 篆.章(zhuàn) D.决眦.(cì) 幽咽.(y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 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 4.文学常识填空。(4 分)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 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选自《________》,“陋室”的意思是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 (3)《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茂叔,_______(朝代)________家。 (4)《礼记》是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 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_______。 5.默写。(3 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 分)(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 7.仿句,内容自定。(4 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综合运用(诗词赏析)。(8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是一首五言_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②诗题中的“望 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③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分) ④.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2分) 三、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甲]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 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 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2)[甲]文的⑧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022题。(2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综合运用(诗词赏析)。(8 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 分) ②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2 分)。 。 ③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 分) ④.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2 分) 三、阅读探究(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9 分) [甲]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 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 分)(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 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 (2)[甲]文的⑧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 )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0~22 题。(22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0.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 (2分) 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翻译下列各句。(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不足为外人道也。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 B.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C.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 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16.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1分)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8.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 山洞口位于 19.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 分)(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3.翻译下列各句。(4 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不足为外人道也。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C.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 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16.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1 分)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 分) (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18.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 分) 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 分)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写桃 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20.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横线上。(1分)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1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 “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 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ωu):责骂。⑥胡:为什么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4)执所书问曰 2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2)诟其侄曰 (3)汝胡不早问 (4)致余忘之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10分)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 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 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 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27、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 28、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3分)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写桃 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横线上。(1 分) → → 21.“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22~25 题。(11 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 “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 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2)使侄录之________ (3)侄罔然而止________ (4)执所书问曰________ 2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 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________ (2)诟其侄曰 ________ (3)汝胡不早问 ________ (4)致余忘之 __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6~29 题。(10 分)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 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 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 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27、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 分) 28、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29、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2分) 四、写作(40分) 选择其中的一题作文 26.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 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 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 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请你 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7、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 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 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29、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2 分) 四、写作(40 分) 选择其中的一题作文 26.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 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 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 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请你 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7、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 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 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 字左右。 100 200 300
100 00 00 ∏∏∏∏∏∏
400 100 200 300
八语参考答案 触摸感悟1.C(A.jn;B.ru;D.zi) 2.C(属:类) 3.D(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发生) 4.(1)《陶渊明集》陶渊明社会理想 (2)《全唐文》简陋的屋子刘禹锡 (3)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4)儒戴圣天下为公 5.(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6.C(应为“杜甫”) 7.示例:人人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二、综合运用:①律感时忧国②统领: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③前二联为一层,后二联为一层。前二联主要写景,后两联主要写情④拟人对偶夸 8.D9.(1)√(2)√(3)×(4)√10.略11.D 12.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3.略14.B15.D 16.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17.(1)缘溪/行忘/路(2)有/良田 18.武陵的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 19.甚异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希望过自由的生活 22.(1)喜爱(2)叫,让(3)迷惑(4)拿,持 23.(1)他(2)他的(3)你(4)我 24.(1)这是什么字呢? (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400 八语参考答案: 一、触摸感悟 1.C (A.jīn;B.rú;D.zì) 2.C(属:类) 3.D(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发生) 4.(1)《陶渊明集》 陶渊明 社会理想 (2)《全唐文》 简陋的屋子 刘禹锡 (3)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 (4)儒 戴圣 天下为公 5.(1)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天下为公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6.C(应为“杜甫”) 7.示例:人人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二、综合运用:①律 感时忧国 ②统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③前二联为一层,后二联为一层。前二联主要写景,后两联主要写情 ④.拟人 对偶 夸 张 三、8.D9.(1)√ (2)√ (3)× (4)√10.略 11.D 12.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3.略 14.B15.D 16.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17.(1)缘溪/行 忘/路 (2)有/良田 18.武陵的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 19.甚异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希望过自由的生活 22.(1)喜爱 (2)叫,让 (3)迷惑 (4)拿,持 23.(1)他 (2)他的 (3)你 (4)我 24.(1)这是什么字呢? (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25.该责怪的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 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儿问 26、靠近、于是 27、孟母三迁 8、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29、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三、30.略
25.该责怪的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 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儿问。 26、靠近、于是 27、孟母三迁 28、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29、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三、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