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演示演讲PPT成功案例:《自然辩证法概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9,文件大小:11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自然辫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何谓“哲学” 哲学”— philosophy:西周舶来 ■从苏格拉底质疑特尔斐神谕谈起 ■爱智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一万物之灵 质疑“不证自明性” 有知和无知 熟知和真知

何谓“哲学” ◼ “哲学”——philosophy:西周舶来 ◼ 从苏格拉底质疑特尔斐神谕谈起 ◼ 爱智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万物之灵 ◼ 质疑“不证自明性” ◼ 有知和无知 ◼ 熟知和真知

绪论 1何谓“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 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 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 Philosophy of science technology 哲学—科技哲学—自然、科学、技术

绪 论 ◼ 1 何谓“自然辩证法”? ◼ Dialectics of Nature ◼ 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 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 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 哲学——科技哲学——自然、科学、技术

三种基本思维方式 哲学、科学与常识 ■何谓“思维方式” 主体—概念框架——一客体 ■常识 ■科学 哲学

三种基本思维方式 ——哲学、科学与常识 ◼ 何谓“思维方式” ◼ 主体——概念框架——客体 ◼ 常识 ◼ 科学 ◼ 哲学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观或自然哲学 科学观或科学哲学 技术观或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技术社会的悖论:技术飞速发展与质疑技术 的极端落后 ■技术异化、拜物教、全球范围的物欲横流

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 自然观或自然哲学 ◼ 科学观或科学哲学 ◼ 技术观或技术哲学 ◼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 技术社会的悖论:技术飞速发展与质疑技术 的极端落后 ◼ 技术异化、拜物教、全球范围的物欲横流

3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无用论: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以致用论”! ■指导论:哲学指导具体学科的工作 ■影响论:哲学对具体学科有影响 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有必要自觉地学点、懂 点自然辩证法 懂点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工作者作好自己的工作会 有积极的影响 素质论:现代人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恐吓论:必修课必须修,不修毕不了业!

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 无用论: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以致用论”! ◼ 指导论:哲学指导具体学科的工作 ◼ 影响论:哲学对具体学科有影响 ◼ 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有必要自觉地学点、懂 点自然辩证法 ◼ 懂点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工作者作好自己的工作会 有积极的影响 ◼ 素质论:现代人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 恐吓论:必修课必须修,不修毕不了业!

第一讲什么是科学? “李约瑟难题”谈起 “为什么当代科学、伽利略时代的‘新哲学’或 称‘实验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而非中国文 化或是印度文化中呢?”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在应用 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 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另两个难题: 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 ■现代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科学中心转移说 三个难题的性质:是哲学问题还是历史问题?

第一讲 什么是科学? ◼ 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 “为什么当代科学、伽利略时代的‘新哲学’或 称‘实验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而非中国文 化或是印度文化中呢?” ◼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在应用 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 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 另两个难题: ◼ 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 ◼ 现代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科学中心转移说 ◼ 三个难题的性质:是哲学问题还是历史问题?

“ Science”东进 Science":西方土生土长 由“ Science"到“科学”:日本的福泽谕 吉或西周的翻译舶来(1874) “科学”:中国康有为首次引进(1893) 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任鸿隽《科学》(1915年):“中国无科学” 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德先生”和 “赛先生” Democracy; Science

“Science”东进 ◼ “Science”:西方土生土长 ◼ 由“Science”到“科学”:日本的福泽谕 吉或西周的翻译舶来(1874) ◼ “科学”:中国康有为首次引进(1893) ◼ “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 任鸿隽《科学》(1915年) :“中国无科学” ◼ 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 “德先生”和 “赛先生” Democracy ; Science

科学的内涵 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科学的内涵 ◼ 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 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 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 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 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科学的特征 ■客观性和实证性 ■理性和系统性 ■探索性和创造性 通用性和共享性 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科学的特征 ◼ 客观性和实证性 ◼ 理性和系统性 ◼ 探索性和创造性 ◼ 通用性和共享性 ◼ 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9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