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4、认真书写,养成习惯。请你用正楷将文段中的暴体字部分抄写在相应的作文格内。(4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者:潘黎晟 要求:书写正确、工基、匀称、规范、不涂改、不添字漏字。 题分(0分m”叫m004分)/分/包分 (-)C二)(三)(四)(五) 亲爱的朋友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 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 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主意事项 得分评人 二、口语交际(10分)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 座号、考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用钢笔或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5、根据题目要求说话。(2分 得分评卷人 识字写字(20分)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 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 6、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7分,每个注音解释各1分) 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 )惬()意:解释: 是对他只说二句话:“这会过的 2)分道扬镰 :解释 请问:语文老师去年的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3)恍惚( 今年: 阒读下面语段,亮成文后的问题。(13分) 7、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为此,某中学决定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 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 大家保护环境 不知原诗只是出力hong 衬桂林山水的妙处, 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 假如你是这所中学的学生,准备采访一位正在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 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 世少有的 象的看法,你会怎么说?请写出来(4分)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 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 得江的石命他兴地解是搜管柳喻的,又茶撑瑜镜千百 读能力 一)古诗文默写(12分) 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 8、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 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分) 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 垂柳成林,正像 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 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 的,白中带绿,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 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只有桂林山水 像满天的棉花,又像是满天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衬(2)最chin (3玲珑剔 透(4)精髓 桃树、杳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3、解释下列词语(2分) 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1)褒贬 (2)攒聚 花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本共4张
本卷共 4张—1—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密 封 装 订 线 三明六中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命题者:潘黎晟 亲爱的朋友: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 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 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用钢笔或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7 分,每个注音解释各 1 分) ⑴惬.( )意:解释: ⑵分道扬镳.( ):解释: ⑶恍惚..( )( )解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的问题。(13 分) 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 不知原诗只是出力 hōng 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 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 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 chún 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 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 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 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 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⑴hōng 衬 ⑵最 chún ⑶玲珑剔. 透 ⑷精髓. 3、解释下列词语(2 分) ⑴褒贬 ⑵攒聚 4、认真书写,养成习惯。请你用正楷将文段中的黑体字部分抄写在相应的作文格内。(4 分)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匀称、规范、不涂改、不添字漏字。 5、根据题目要求说话。(2 分)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__________ _______”。 ⑵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 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 是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问:语文老师去年的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4 分) 去年: 今年: 7、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为此,某中学决定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 大家保护环境。 假如你是这所中学的学生,准备采访一位正在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 象的看法,你会怎么说?请写出来(4 分) 三、阅读能力 (一)古诗文默写(12 分) 8、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 分) 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 的,白中带绿,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 像满天的棉花,又像是满天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选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题号 一 (20 分) 二 (10 分) 三 四 (60 分) (一) 总分 (10 分) (二) (13 分) (三) (14 分) (四) (10 分) (五) (14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识字写字 (20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10 分) 口语交际(10 分,每小题 2 分)
(l 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上面两个语段中景物的特点。【宋 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 欧阳修 春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晚照。】(2分)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2)请你写出两个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成语。(2分,多写一个加1分)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 d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古诗文中,歌颂四季的诗歌很多,试找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8分) 【注】①自矜(jn):自夸。②圃(pa):园子。文中指场地。③睨(mi):斜着眼看 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④颔(han)之:颔,原意是下巴,这里是动词,点头。⑤酌(zhu6):斟 (1)春 酒,这里指倒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尝射于家圃 久而不去 (3)但微颔之(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3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妻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 译文 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 译文: 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慰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6、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 (1)吴广素爱人( )(2)尉果笞广( 17、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肃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②2分) (3)忿毒尉 )(4)并杀两尉( 18、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11、下列对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的言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借以激怒大家。 B.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指明斗争方向,并激励士卒立下雄心壮 (四)课外阅读积累(10分) 19、《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 勒皮他(飞岛)、和 C.指出大家的处境,以“戍死”威胁大家,指明斗争方向 慧骃国等四个国家。(2分) D.分析处境,晓以利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20、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 12、“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了陈 的诸葛亮,其“ (故事名称)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 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 智慧的光芒:《水浒传》中的 (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 宣传鼓动才能。用现代汉语译此句话为: 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4分) 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2分) 13、用选文中原句回答。(3分) 21、下面提供小说情节出自哪部作品?请按要求填表。(6分) (1)吴广惹恼将尉的做法是 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刘备三顾茅庐③鲁滨孙挖独木桥 (2)吴广“忿恚尉,令辱之”的目的是 仿照所提供情节的表达方式,简要写出该书 陈胜起义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的是 小说名称 的另一个情节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本共4张2
本卷共 4张—2—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密 封 装 订 线 ⑴请你用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上面两个语段中景物的特点。【宋 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 晚照。】(2 分) ⑵请你写出两个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成语。(2 分,多写一个加 1 分) 9、古诗文中,歌颂四季的诗歌很多,试找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8 分) ⑴春: , 。 ⑵夏: , 。 ⑶秋: , 。 ⑷冬: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3 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 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 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 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慰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 分) (1)吴广素.爱人 ( ) (2)尉果笞.广( ) (3)忿恚..尉 ( ) (4)并.杀两尉( ) 11、下列对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的言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借以激怒大家。 B.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指明斗争方向,并激励士卒立下雄心壮 志。 C.指出大家的处境,以“戍死”威胁大家,指明斗争方向。 D.分析处境,晓以利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1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了陈 胜 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 宣传鼓动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话为:_______ _。(4 分) 13、用选文中原句回答。(3 分) (1)吴广惹恼将尉的做法是:___ _____。 (2)吴广“忿恚尉,令辱之”的目的是____ , 陈胜起义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的是_____ 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4 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尝射于家圃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③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④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⑤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 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自矜(jīn):自夸。 ②圃(pǔ):园子。文中指场地。 ③睨(nì):斜着眼看, 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④颔(hàn)之:颔,原意是下巴,这里是动词,点头。 ⑤酌(zhuó):斟 酒,这里指倒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⑴尝.射于家圃( ) ⑵久而不去. ( ) ⑶但.微颔之 ( ) ⑷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⑵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 16、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分) 17、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肃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8、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积累(10 分) 19、《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 、 、勒皮他(飞岛)、和 慧骃国等四个国家。(2 分) 20、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 的诸葛亮,其“ ”(故事名称)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 智慧的光芒;《水浒传》中的“ ”(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 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2 分) 21、下面提供小说情节出自哪部作品?请按要求填表。(6 分) 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②刘备三顾茅庐 ③鲁滨孙挖独木桥 序号 小说名称 仿照所提供情节的表达方式,简要写出该书 的另一个情节 ① 《 》 ② 《 》 ③ 《 》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24、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 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 25、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3分) 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 的进行曲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彐 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 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 27、附加愿: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 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 的树根。(4分) 母腹中拔出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 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 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 有的像 中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 四、写作能力(60分) 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 28、要求: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 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 决方案中进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自己做主, 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 还是听从他人?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又 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 要求:(1)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 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但可用化名代替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 (3)卷面整洁没有涂改,字体美观可另加3分。 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 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 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 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 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 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 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 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丿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 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22、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23、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的顺序是怎样的?(2分) 本共4张一y
本卷共 4张—3—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密 封 装 订 线 (五)现代文阅读(14 分)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 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 的进行曲。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 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 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 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 母腹中拔出。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 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 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 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 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 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 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 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 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 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 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 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 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 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 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 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 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22、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3 分) 23、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的顺序是怎样的?(2 分) 24、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 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 (3 分) 25、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3 分) 26、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 分) 27、附加题: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 的树根。(4 分)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 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 , 有的像 。 四、写作能力(60 分) 28、要求: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 决方案中进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自己做主, 还是听从他人?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 600。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但可用化名代替。 ⑶卷面整洁没有涂改,字体美观可另加 3 分
本看共4张一
本卷共 4 张 — 4— 100 字 200 字 300 字 400 字 500 字 600 字 700 字 760 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明六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20、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智多星(2分) 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者:潘黎晟 21、《西游记》(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④孙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7分,每个注音解释各1分) 空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 (1)惬(qie)意:解释:称心,满意。(2)分道扬镳(biao):解释:指分道而行 《鲁滨孙漂流记》(①智救星期五②制作瓦罐③开导“星期五”④自封总督) 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③3)恍惚( huanghu)解释: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22、这题是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 2、()烘(2醇(3)t(4)su(4分,每题各1分) 的基础上给文章加标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怎样才能较快并准确地为 3、(1)评论好坏(2)攒(cudn)聚:解释:紧紧地聚在一起。 文章加上标题呢,这就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 4、字写得端正、匀称、行数整齐给4分;第一行没有空两格扣1分:或添或漏或 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涂改一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 或结尾。给文章加标题还要注意生动、醒目,因此本文的标题可以从开头的句子“还有更雄 二、口语交际能力 壮的进行曲。”还有结尾的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进行归纳,为了醒目和 5、(2分。每小题1分)(1)拜托您了等(2)请谅解或请包涵等 形象,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标题:“石壁格,生命进行曲或“石箱礼贷”(3分) 6、(4分。各2分,意对即可)去年说的意思是:没获奖,别气馁,以后还有机 23、这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 会的。今年说的意思是:获奖了,值得高兴,但别骄傲,今后还要更加努力 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7、(4分。称呼得体1分,采访者身份1分,采访内容2分)例:老大爷:您好 此的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 我是某中学学生,想问一下,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对这种做法您怎么看? 8、(1)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2分) 24、这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 (2)成语: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2分) 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因为第(6)(7)自然段是交代石壁榕生长的环境,在这种土 9、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壤贫脊,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石壁榕竟然能顽强的生长,并长成“两层楼那样高”的大树 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由此可见石壁榕那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意义 秋:《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 冬:《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文章的主旨。)(3分) 10、(1)一向(2)用竹板打(3)使……恼怒(4)一起、共同(4分,每题各1分) 25、这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的寓 B(2分 文总是以“物”为载体表现理念,传达情感的。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深 12、敢于冲破尊卑等级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束缚,反抗权贵的叛逆性格。文 涵。本文表面上是对石壁榕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而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即在生命 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 壮士不死而己,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 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1分) 题的答集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普的环境中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 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3分 吗?(3分。每句1分) 26、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散”,但散文作者总 13、(1)“广故数言欲亡”(2)“以激怒其众”“从民欲也”(3分,每题各1分) 是通过许多手段,达到一种“聚”,即形散而神“聚”,具体是指散文中心要鲜明,思想 14、(1)曾经(2)离开(3)只(4)放(4分,每题各1分) 清绪、脉络要统一,因此,散文的结构也是达到“聚”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尾呼应,前后 15、(1)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2分) 连贯,突出了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此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速贡,一气呵成,突出树生命 (2)卖油老头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2分) 16、“睨之”、“但微颔之”(2分) 石壁榕的树根在特殊的环境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 学生写的句 17、骄横傲慢,自高自大。(2分) 子只要与例句中的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杨,并有一定的生动性,就可以得满 8、寓意: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或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 28、略(参考三明中考评分标准 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19、大人国小人国(2分) 本共4张5
本卷共 4张—5— 三明六中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命题者:潘黎晟 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7 分,每个注音解释各 1 分) ⑴惬.(qiè)意:解释: 称心,满意。⑵分道扬镳.(biāo):解释:指分道而行。 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⑶恍惚..(huǎnghū)解释: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2、⑴烘 ⑵醇 ⑶tī ⑷suǐ(4 分,每题各 1 分) 3、⑴评论好坏 ⑵攒(cuán)聚:解释:紧紧地聚在一起。 4、字写得端正、匀称、行数整齐给 4 分;第一行没有空两格扣 1 分;或添或漏或 涂改一处扣 1 分,扣完 4 分为止。 二、口语交际能力 5、(2 分。每小题 1 分)(1)拜托您了等(2)请谅解或请包涵等 6、(4 分。各 2 分,意对即可)去年说的意思是:没获奖,别气馁,以后还有机 会的。今年说的意思是:获奖了,值得高兴,但别骄傲,今后还要更加努力。 7、(4 分。称呼得体 1 分,采访者身份 1 分,采访内容 2 分)例:老大爷:您好! 我是某中学学生,想问一下,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对这种做法您怎么看? 8、⑴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2 分) ⑵成语: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2 分) 9、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1)一向(2)用竹板打(3)使……恼怒(4)一起、共同(4 分,每题各 1 分) 11、B(2 分) 12、敢于冲破尊卑等级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束缚,反抗权贵的叛逆性格。文中“且 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 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1 分)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 吗?(3 分。每句 1 分) 13、(1)“广故数言欲亡”(2)“以激怒其众”“从民欲也”。 (3 分,每题各 1 分) 14、⑴曾经 ⑵离开 ⑶只 ⑷放(4 分,每题各 1 分) 15、⑴康肃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2 分) ⑵卖油老头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2 分) 16、“睨之”、“但微颔之” (2 分) 17、骄横傲慢,自高自大。(2 分) 18、寓意: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或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 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19、大人国 小人国 (2 分) 20、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 智多星(2 分) 21、《西游记》(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 ②真假美猴王 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④孙悟 空三打白骨精 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 )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 《鲁滨孙漂流记》(①智救星期五 ②制作瓦罐 ③开导“星期五” ④自封总督 ) 22、这题是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 的基础上给文章加标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怎样才能较快并准确地为 文章加上标题呢,这就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或结尾。给文章加标题还要注意生动、醒目,因此本文的标题可以从开头的句子“还有更雄 壮的进行曲。”还有结尾的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进行归纳,为了醒目和 形象,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标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或“石壁榕礼赞”(3 分) 23、这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 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此题的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答对一个得 1 分;答对两个得 2 分) 24、这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 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因为第(6)(7)自然段是交代石壁榕生长的环境,在这种土 壤贫脊,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石壁榕竟然能顽强的生长,并长成“两层楼那样高”的大树, 由此可见石壁榕那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意义。 此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 出文章的主旨。)(3 分) 25、这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的寓意的理解。好的散 文总是以“物”为载体表现理念,传达情感的。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深刻的内 涵。本文表面上是对石壁榕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而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即在生命 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 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此题的答案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 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3 分) 26、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散”,但散文作者总 是通过许多手段,达到一种“聚”,即形散而神“聚”,具体是指散文中心要鲜明,思想、 情绪、脉络要统一,因此,散文的结构也是达到“聚”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尾呼应,前后 连贯,突出了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此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3 分) 27、这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对 石壁榕的树根在特殊的环境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学生写的句 子只要与例句中的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的生动性,就可以得满分。 28、略(参考三明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