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本无碍 No Boundary 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Persnal growth Ken wilber 坎恩·韦伯著 若水译 整理自http://xuanyifashi.blog163.com/blog/#pn3
1 事事本无碍 No Boundary 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Persnal Growth By Ken Wilber 坎恩·韦伯 著 若 水 译 整理自:http://xuanyifashi.blog.163.com/blog/#pn3
关于心灵远眺丛书 前言 第一章导论:我是谁 5 第二章取其一半 第三章无界限的境界 第四章无界限的大觉 第五章无界限的时刻 51 第六章界限的形成 59 第七章角色层次:自我探秘的起点 第八章人马座的层次 81 第九章超越中的自我… 第十章意识的终极境界. 107
2 目 录 关于心灵远眺丛书 ……………………………… 1 前言 ……………………………………………… 3 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 ……………………………5 第二章 取其一半 …………………………………17 第三章 无界限的境界 ……………………………29 第四章 无界限的大觉 ……………………………40 第五章 无界限的时刻 ……………………………51 第六章 界限的形成 …………………………… 59 第七章 角色层次:自我探秘的起点………… …67 第八章 人马座的层次 ……………………………81 第九章 超越中的自我 ……………………………94 第十章 意识的终极境界…………………………107
心灵远眺丛书简介 心灵远眺这套丛书,有意搜取当代人文科学和灵性的探讨成果。他聆听贤哲们对形上界 整体性的思考以及静观而来的智慧:也采纳心理学家经过严密的临床试验,所发展岀来的重 整身心的方法。它有意跨越宗教的藩篱在人性的平面上,为所有中国人开启更高的眼界、更 广的心胸,同时还落实地提供具体的修养方法,愈合人心的隐痛,俾能在现实世界中活岀自 由、平安而喜悦的生命来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从天地万物原本混为一体,声息相关的角度,来看待充满分 裂、冲突、对立、疏离的世界,特别是现代文明所建构成的世界及备受文明洗礼却逾来逾于 自然疏远,因而日益彷徨的现代人心。本书指出,正因为人习于区别划界,因而才划出自限, 也因而感到障碍重重;但人性的发展,却应是一段逐步自我开放,破除心障,以与真我,与 他人,与天地合一的历程。本书对所有有心于自我发展,人我交融,和自我超越的读者,应 是一段充满崭新发现的阅读之旅 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系作者坎恩·韦伯早期(一九八一)的作品,其有关人类意识发展的 理论架构,在本书中虽已大致成形,不过较诸其后期的著作,则显然仍有不少含混笼统之处。 尤其本书是作者刻意写得大众化的一本书,疏漏在所难免。此处,我们愿意就其中较重要的 也是作者在其后期著作中自行匡正,澄清的一点,提醒读者留意。 本书原名“ No Boundary,此" Bounbary”一字,曾引起许多争议。有人批评作者忽略身心 之别,人我之辨,与物我之差异等,势将使健全的自我人格无由发展;而人性发展到自我超 越,物我相忘,乃至天人合一的阶段时,个别的“我”若仍活得积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情 有心,且能爱,能承担责任,是因为仍有个清楚的“我”。天人虽合一,人我虽一体,却仍各 具特色,犹如人体之手,足,躯干一样。泯除界限,则特色无由彰显;人间种种有情,亦将 顿显虚无。 针对这些批评,坎恩解释其" Bounbary"意指( Barrier):意即并非强调界限的泯除,而是 著眼于障碍的化解。其实人性要臻于成全,最忌违的即是划地自限与故步自封;这点,读者 诸君于捧读本书时,当能深受启发。本书以《事事本无碍》定名,亦旨在揭示此意。 现在,就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同赴一席丰富,深刻的心灵宴飨
3 心灵远眺丛书简介 心灵远眺这套丛书,有意搜取当代人文科学和灵性的探讨成果。他聆听贤哲们对形上界 整体性的思考以及静观而来的智慧:也采纳心理学家经过严密的临床试验,所发展出来的重 整身心的方法。它有意跨越宗教的藩篱在人性的平面上,为所有中国人开启更高的眼界、更 广的心胸,同时还落实地提供具体的修养方法,愈合人心的隐痛,俾能在现实世界中活出自 由、平安而喜悦的生命来。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从天地万物原本混为一体,声息相关的角度,来看待充满分 裂、冲突、对立、疏离的世界,特别是现代文明所建构成的世界及备受文明洗礼却逾来逾于 自然疏远,因而日益彷徨的现代人心。本书指出,正因为人习于区别划界,因而才划出自限, 也因而感到障碍重重;但人性的发展,却应是一段逐步自我开放,破除心障,以与真我,与 他人,与天地合一的历程。本书对所有有心于自我发展,人我交融,和自我超越的读者,应 是一段充满崭新发现的阅读之旅。 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系作者坎恩·韦伯早期(一九八一)的作品,其有关人类意识发展的 理论架构,在本书中虽已大致成形,不过较诸其后期的著作,则显然仍有不少含混笼统之处。 尤其本书是作者刻意写得大众化的一本书,疏漏在所难免。此处,我们愿意就其中较重要的, 也是作者在其后期著作中自行匡正,澄清的一点,提醒读者留意。 本书原名“No Boundary”,此“Bounbary”一字,曾引起许多争议。有人批评作者忽略身心 之别,人我之辨,与物我之差异等,势将使健全的自我人格无由发展;而人性发展到自我超 越,物我相忘,乃至天人合一的阶段时,个别的“我”若仍活得积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情 有心,且能爱,能承担责任,是因为仍有个清楚的“我”。天人虽合一,人我虽一体,却仍各 具特色,犹如人体之手,足,躯干一样。泯除界限,则特色无由彰显;人间种种有情,亦将 顿显虚无。 针对这些批评,坎恩解释其“Bounbary”意指(Barrier):意即并非强调界限的泯除,而是 著眼于障碍的化解。其实人性要臻于成全,最忌违的即是划地自限与故步自封;这点,读者 诸君于捧读本书时,当能深受启发。本书以《事事本无碍》定名,亦旨在揭示此意。 现在,就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同赴一席丰富,深刻的心灵宴飨
前言 此书首在反省那始终在人们心中作祟的疏离心态。我们常把当下的生活经验,分解得支 离破碎,还划定各种界限,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世界。我们硬把自己的觉识分 割为许多对立的范畴:主体一客观,生命一死亡,心灵一身体,内在一外在,理性一本能 将他们孤立对峙起来,使得每个生活经验彼此否定,生命相互戕害。这种冲突的后遗症,不 论你用什么名词称呼它,总括一句,即是不快乐。生活成了痛苦的渊薮,充满了冲突。然而 我们所经验到的种种冲突一矛盾,焦虑,痛苦,失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妄设界限所造成的 此书就是为了检讨我们如何制造界限,又该如何化解所作, 现代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与冲突,常惶惶然,不如应向何方求助。东方以及西方都提供了 不少方法,从心理分析到禅,从万形心理学到超觉静坐,从存在主义到印度教义:令人头痛 的是,这么多的学派,常常互相抵触,他们不仅对痛苦的起因所见各异,故也开不出来不同 的解药。我们常会尴尬地发现,自己接受的两派心理学家或灵修导师,彼此相轻,水火不容。 因此,我希望提供一个融通的观点,将当前分歧而淆人眼目的学说整合起来。我把各种 心理治疗,心理复健以及人格成长的学说,归纳一个体系,称之为(意识层次图〕 (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它能够接纳并整合西方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的三个 基本层面:自我的层面(包括认识,行为心理学以及佛洛依德的自我心理学):人性的层面 (例如生理心能学以及完形心理学):以及超人格的层面(例如人格整合心理学,荣格的深 度心理学以及一般神秘玄学)。据我所知,我这融通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仍属首创。 本书将指出,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所设定的界限,如何限制了我们的意志,造成了分裂, 矛盾,以至于冲突迭起。我们的生活充斥著各种限制的疆界,形成种种意识断层。当前的心 理治疗法,则各自站在不同的层次上发言。每种治疗法只企图解开意识内某一个界限或死结, 我们只要对照一下不同的治疗法,不难追查出人们在意识内所划定的疆界,于是我们才能进 步找出化解这些障碍的方法 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一般读者引荐当今促进心理成长及变化心灵的方法,从自我层 次到人性层次,再到超人格层次,并指出融通之道。我们还提供了一些练习,使读者能具体 经验一下各种不同的心理方法。 本书只是一本介绍性的书籍,而非学理性的著作,故难免会有些笼统的断论。我也必须 将许多学说简化或删除,例如:我没有讨论观想法,松弛法,角色分析,止观以及解梦,我 也必须省略相当复杂的行为矫正学,因为这只是一本概论性的书籍。当我提到意识的终极境 界,我也避免采用某派的术语,例如:不二意识,无底意识,无碍意识或是一体性的意识
4 前 言 此书首在反省那始终在人们心中作祟的疏离心态。我们常把当下的生活经验,分解得支 离破碎,还划定各种界限,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世界。我们硬把自己的觉识分 割为许多对立的范畴:主体-客观,生命-死亡,心灵-身体,内在-外在,理性-本能…… 将他们孤立对峙起来,使得每个生活经验彼此否定,生命相互戕害。这种冲突的后遗症,不 论你用什么名词称呼它,总括一句,即是不快乐。生活成了痛苦的渊薮,充满了冲突。然而 我们所经验到的种种冲突-矛盾,焦虑,痛苦,失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妄设界限所造成的。 此书就是为了检讨我们如何制造界限,又该如何化解所作。 现代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与冲突,常惶惶然,不如应向何方求助。东方以及西方都提供了 不少方法,从心理分析到禅,从万形心理学到超觉静坐,从存在主义到印度教义:令人头痛 的是,这么多的学派,常常互相抵触,他们不仅对痛苦的起因所见各异,故也开不出来不同 的解药。我们常会尴尬地发现,自己接受的两派心理学家或灵修导师,彼此相轻,水火不容。 因此,我希望提供一个融通的观点,将当前分歧而淆人眼目的学说整合起来。我把各种 心理治疗,心理复健以及人格成长的学说,归纳一个体系,称之为〔意识层次图〕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它能够接纳并整合西方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的三个 基本层面:自我的层面(包括认识,行为心理学以及佛洛依德的自我心理学):人性的层面 (例如生理心能学以及完形心理学):以及超人格的层面(例如人格整合心理学,荣格的深 度心理学以及一般神秘玄学)。据我所知,我这融通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仍属首创。 本书将指出,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所设定的界限,如何限制了我们的意志,造成了分裂, 矛盾,以至于冲突迭起。我们的生活充斥著各种限制的疆界,形成种种意识断层。当前的心 理治疗法,则各自站在不同的层次上发言。每种治疗法只企图解开意识内某一个界限或死结, 我们只要对照一下不同的治疗法,不难追查出人们在意识内所划定的疆界,于是我们才能进 一步找出化解这些障碍的方法。 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一般读者引荐当今促进心理成长及变化心灵的方法,从自我层 次到人性层次,再到超人格层次,并指出融通之道。我们还提供了一些练习,使读者能具体 经验一下各种不同的心理方法。 本书只是一本介绍性的书籍,而非学理性的著作,故难免会有些笼统的断论。我也必须 将许多学说简化或删除,例如:我没有讨论观想法,松弛法,角色分析,止观以及解梦,我 也必须省略相当复杂的行为矫正学,因为这只是一本概论性的书籍。当我提到意识的终极境 界,我也避免采用某派的术语,例如:不二意识,无底意识,无碍意识或是一体性的意识:
我一概称为一体意识。如果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意识层次图〕的细节,不如参考我的其他 学理性的著作: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 The Atman Project; UP From Eden等书。 我按本书之需要,引用了不少当前通行的心理学论点,因为人们对它们都已耳熟能详 使我在综合时,省下了不少精力。也希望借助于专家们所发掘的心理层次。使这意识层次图 的综合论点更易于了解 坎恩·韦伯( Ken wilber)
5 我一概称为一体意识。如果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意识层次图〕的细节,不如参考我的其他 学理性的著作: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The Atman Project;UP From Eden 等书。 我按本书之需要,引用了不少当前通行的心理学论点,因为人们对它们都已耳熟能详, 使我在综合时,省下了不少精力。也希望借助于专家们所发掘的心理层次。使这意识层次图 的综合论点更易于了解。 坎恩·韦伯(Ken Wilber)
第一章导论:我是谁? 这类经验,常会无缘无由,无声无息地,在任何时空内出现: 突然,我发现自己被裹在火焰一般的彩云里。最初我以为失火了,熊熊火焰好像就在附 近的大城里;转瞬间,我会过意来,那火焰原来在自己内。刹时,我沉浸在一阵强烈的喜悦 中,紧接着,是一大股难以言语的觉悟。我不止开始相信,我简直可以说是亲眼看到了,这 个宇宙绝不是死的物质所拼凑的:相反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临在。我渐渐意识到自我内的 永恒生命,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所有的人都是永恒不朽的。 我认识了宇宙的原则:原来一切万物都义无反顾地共同为每一个个体以及全人类的福祉而努 力。我还看见,这个世界以及所有世界的基础原来建筑在我们所谓的爱上。我知道,世上每 个人以及全人类迟早都会寻到他们渴求的幸福。 巴克( RM Bucke) 这番醒悟,,多么庄严伟大。如果我们武断地将这类经验认定为幻想和精神错乱,实是 极大的错误,因为这些经验完全没有精神错乱者所显示的焦虑与痛苦。 街道上的尘土及石块,都如黄金一般可贵。乍看之下,每一座门就好像立于世界的尽头, 我一望见那一片绿树,立刻神魂恍惚地被引渡到一座门的另一边去…..·群男孩女孩在街上 嬉戏打滚,就好像流动的珍珠一般,丝毫看不出他们是有生有死的生命。所有众生都适得其 所地活于永恒中,永恒就在眼前 一一特拉亨( Traherne) 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不断强调,我们平常醒时的意识,只不过是 一环而已:在它的四周环卫着的,乃是意识的潜在原型,笼罩在一层薄膜之下,那是个完全 不同的境地。我们的日常觉识好比一个平凡的岛屿,被一个浩翰无际,玄秘难测的意识海洋 所环绕着。他的潮汐日以继夜地拍打着我们日常觉识的礁岸,直到某一刻,它顺其自然地越 过了礁岸的阻隔而流入内地,我们那小小的意识岛屿,顿时淹没在一股广大而玄奥的(真知) 之中。。这崭新的意识,虽玄密难测,却极其真实 此刻,我被强烈的喜悦所攫获。宇宙都静止下来,好似被那无可言喻的庄严景象所慑服 无限的宇宙只是一个,如此慈爱而圆满.就在一股超然的喜悦及庄严里,一切尽在光明中。 我以心眼看到,整个宇宙永恒不止地从一种次序发展成另一种次序:于是构成宇宙的原子, 分子(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也跟着不断重新组合。面对眼前这完美无缺 的连锁,一切都各具其时,各得其所,多么快乐阿!重重世界都交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巴克
6 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 这类经验,常会无缘无由,无声无息地,在任何时空内出现: 突然,我发现自己被裹在火焰一般的彩云里。最初我以为失火了,熊熊火焰好像就在附 近的大城里;转瞬间,我会过意来,那火焰原来在自己内。刹时,我沉浸在一阵强烈的喜悦 中,紧接着,是一大股难以言语的觉悟。我不止开始相信,我简直可以说是亲眼看到了,这 个宇宙绝不是死的物质所拼凑的;相反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临在。我渐渐意识到自我内的 永恒生命,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所有的人都是永恒不朽的。 我认识了宇宙的原则:原来一切万物都义无反顾地共同为每一个个体以及全人类的福祉而努 力。我还看见,这个世界以及所有世界的基础原来建筑在我们所谓的爱上。我知道,世上每 一个人以及全人类迟早都会寻到他们渴求的幸福。 ——巴克(R·M·Bucke) 这番醒悟,,多么庄严伟大。如果我们武断地将这类经验认定为幻想和精神错乱,实是 极大的错误,因为这些经验完全没有精神错乱者所显示的焦虑与痛苦。 街道上的尘土及石块,都如黄金一般可贵。乍看之下,每一座门就好像立于世界的尽头, 我一望见那一片绿树,立刻神魂恍惚地被引渡到一座门的另一边去……一群男孩女孩在街上 嬉戏打滚,就好像流动的珍珠一般,丝毫看不出他们是有生有死的生命。所有众生都适得其 所地活于永恒中,永恒就在眼前…… ——特拉亨(Traherne) 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不断强调,我们平常醒时的意识,只不过是 一环而已:在它的四周环卫着的,乃是意识的潜在原型,笼罩在一层薄膜之下,那是个完全 不同的境地。我们的日常觉识好比一个平凡的岛屿,被一个浩翰无际,玄秘难测的意识海洋 所环绕着。他的潮汐日以继夜地拍打着我们日常觉识的礁岸,直到某一刻,它顺其自然地越 过了礁岸的阻隔而流入内地,我们那小小的意识岛屿,顿时淹没在一股广大而玄奥的(真知) 之中。。这崭新的意识,虽玄密难测,却极其真实。 此刻,我被强烈的喜悦所攫获。宇宙都静止下来,好似被那无可言喻的庄严景象所慑服。 无限的宇宙只是一个,如此慈爱而圆满……就在一股超然的喜悦及庄严里,一切尽在光明中。 我以心眼看到,整个宇宙永恒不止地从一种次序发展成另一种次序:于是构成宇宙的原子, 分子(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也跟着不断重新组合。面对眼前这完美无缺 的连锁,一切都各具其时,各得其所,多么快乐阿!重重世界都交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巴克
人们能一扫疑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基本上是与整个宇宙一体的,不论它是圣是凡, 层次或高或底,这种庄严的觉悟境界,真令人叹为观止。本书所要强调的即在于此:人的自 我意识原本超过狭义的身心范畴,可涵括整个宇宙。巴克称这觉识为宇宙意识,回教徒称此 为〔大我意识〕,正因它能与一切万物认同,所以为大。本书则泛称这种以爱与宇宙整体相 容的境界为(一体意识 这是我的街道,这是我的庙宇,这是我的人民,连天空,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我不懂得世界的繁文缛节,也不懂阶级界限,然而所有的界限, 所有的财富,连同它的主人都属于我的。我曾费尽心机去学世界龌龊的伎俩而迷失堕落了 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回复昔日的儿童心态,才能进入天主的国 这是〔大我意识〕,在基督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犹太教中,都屡见不鲜。 各宗教又各自发展出一套诠释或神学,统称为〔长青晢学〕,成为宗教的精髓所在。根据他 们的教诲,我们不难找出所有宗教的〔超然一体性〕,以及殊途同归的终极真理。 本书的主旨即在于此:(一体意识)或是〔大我意识),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及生存 基础,我们却逐步地限制自我,舍弃我们的真理本性,为自己划出各种界限。原本单纯一体 的意识,渐渐发展出不同层次的功能,各具不同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的界限。我们平素乃是 透过这些层次,来探讨(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的问题,从人类文明破晓之际,就开始骚扰人心,直到今日,它仍是人类最 难作答的问题之一。从宗教观点到一般俗见,从复杂到单纯的,从理性的到感性的,从政治 的到个人的,众说纷纭。在我们评论各种答案之先,不妨先反问一下,当人们开始追问:(我 是谁?什么才是真我?什么才是我的本来面目?)时,究竟内心在想什么? 如果有人问你:(我是谁?)而你诚心愿意给予一详细的答复时,你会作何反映?你的 脑子里起何变化?你大概会据实陈述一番你的特质,不论好与坏,有价值或无价值,理性或诗 意的,哲学性或宗教性的。例如:你也许会想:(我是个很特殊的人,具有某些潜能:我相 当仁慈,可是有时很凶暴:我有爱心,可是有时也蛮不友善的:我是个父亲以及律师,我喜 欢钓鱼及篮球……〕你可以滔滔不绝地列出一大串你的想法及感觉。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潜伏着某种相当原始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你是谁 的问题时,某种想法会不由自主地跑出来。就在你形容、解释、或者只是体会到自我时,你 正在自己的经验领域中划分心理的界限,不论你意识到与否。在界限内的,你感到是(我 或称之为〔自我〕,界限以外的,你便感到那是〔非我〕。换句话说,你的自我认识完全根 据自己所设的界限 你知道,你是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因为你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人类与椅子之 间划出一道界限,且与人类认同。你也许很高,而不是个矮子,于是你的心理又在高与矮之
7 人们能一扫疑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基本上是与整个宇宙一体的,不论它是圣是凡, 层次或高或底,这种庄严的觉悟境界,真令人叹为观止。本书所要强调的即在于此:人的自 我意识原本超过狭义的身心范畴,可涵括整个宇宙。巴克称这觉识为宇宙意识,回教徒称此 为〔大我意识〕,正因它能与一切万物认同,所以为大。本书则泛称这种以爱与宇宙整体相 容的境界为〔一体意识〕。 这是我的街道,这是我的庙宇,这是我的人民,连天空,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我不懂得世界的繁文缛节,也不懂阶级界限,然而所有的界限, 所有的财富,连同它的主人都属于我的。我曾费尽心机去学世界龌龊的伎俩而迷失堕落了; 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回复昔日的儿童心态,才能进入天主的国。 这是〔大我意识〕,在基督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犹太教中,都屡见不鲜。 各宗教又各自发展出一套诠释或神学,统称为〔长青哲学〕,成为宗教的精髓所在。根据他 们的教诲,我们不难找出所有宗教的〔超然一体性〕,以及殊途同归的终极真理。 本书的主旨即在于此:〔一体意识〕或是〔大我意识〕,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及生存 基础,我们却逐步地限制自我,舍弃我们的真理本性,为自己划出各种界限。原本单纯一体 的意识,渐渐发展出不同层次的功能,各具不同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的界限。我们平素乃是 透过这些层次,来探讨〔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的问题,从人类文明破晓之际,就开始骚扰人心,直到今日,它仍是人类最 难作答的问题之一。从宗教观点到一般俗见,从复杂到单纯的,从理性的到感性的,从政治 的到个人的,众说纷纭。在我们评论各种答案之先,不妨先反问一下,当人们开始追问:〔我 是谁?什么才是真我?什么才是我的本来面目?〕时,究竟内心在想什么? 如果有人问你:〔我是谁?〕而你诚心愿意给予一详细的答复时,你会作何反映?你的 脑子里起何变化?你大概会据实陈述一番你的特质,不论好与坏,有价值或无价值,理性或诗 意的,哲学性或宗教性的。例如:你也许会想:〔我是个很特殊的人,具有某些潜能:我相 当仁慈,可是有时很凶暴;我有爱心,可是有时也蛮不友善的:我是个父亲以及律师,我喜 欢钓鱼及篮球……〕你可以滔滔不绝地列出一大串你的想法及感觉。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潜伏着某种相当原始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你是谁〕 的问题时,某种想法会不由自主地跑出来。就在你形容、解释、或者只是体会到自我时,你 正在自己的经验领域中划分心理的界限,不论你意识到与否。在界限内的,你感到是〔我〕, 或称之为〔自我〕,界限以外的,你便感到那是〔非我〕。换句话说,你的自我认识完全根 据自己所设的界限。 你知道,你是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因为你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人类与椅子之 间划出一道界限,且与人类认同。你也许很高,而不是个矮子,于是你的心理又在高与矮之
间划了一道界限,且将自己与高认同。你不断觉出我是这,不是那,于是你又在这与那之间 划分界限,将自己与这认同,而与那分开。 当你说〔我自己)时,你是在(你)与〔非你)之间划分界限。你答复(我是谁)的 问题时,你只是在描述界限以内的东西而已。如果你感到这界限暧昧不明,便产生了所谓的 身份不明的危机。总之,(你是谁?)不过是在问:(你的界限在何处?)而己 〔我是谁〕的所有答案,可以说都基于你如何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划分界限 你所划分的界限,可能是科学性的、神学性或经济方面的,这问题可以答复的很单纯,也可 以变得很复杂,或模模糊糊。不论那一种答复,都必须基于你所划分的界限 有趣的是,这界限常浮游不定,你可不断重划。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重创内心的疆域, 不断发现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新世界。前文所提到的(大我意识)便是重划内心界限最独特 的例子,因为这人的自我扩展到足以与整个宇宙认同的地步,不惜舍弃任何界限,因为他既 自认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已无内外之分,则界限便无立足之地了! 本书的主旨就是反省这种〔大我意识)或〔无限界)的大觉。此刻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 般人在自己心内划分界线的方式 人们最常认定的界限,即是以自己的有机生命体外的那层皮肤为界,这种自我与非我的 界限,可算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凡在这层皮肤内的,就是(我):外面的,则是(非我 皮肤外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我)。例如〔我的)车子,(我的)职业,(我 的〕房子,〔我的〕家庭;但他们决不是〔我),至少无法和我皮肤内的东西相提并论,所 以皮肤界限可以算是人们所公认的我与非我的分界。 皮肤的界限对我来讲,大概最真实、普遍而理所当然的了。人们大概不会有其他界限了 吧?事实不然。除了极少数已有一体经验的人或无药可救的精神病患以外,大多数人还有另 种界限。除了接受皮肤为自我及非我的界限以外,他们还会在自己有机生命整体内划定 种更重要的界限。 如果你对这种界限,尚有存疑,让我问你一下:(你觉得你就是这个身体吗?还是你觉 得你有一个身体?〕大部分的人觉得他们有一个身体,和拥有一部车、一栋房子,没什么差 别。于是,身体好像不是(我),只是(我的)。一说是(我的),它便被列入(我〕与(非 我〕的界限之外了。人们通常只具体认同自己的有机生命的某一部分而已,他所认定为(真 的(我)的那一面,我们有时称为心识、心理,有时称为自我、人格、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的界限好像不能算是构成身心分离的主要原因:但若由心理 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划界的倾向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从身心分立发展到二元思想,终于汇 为西方文明基本的思想模式。即使在本书中,我还是不得不用〔心理一学)来称这研究人的 整体行为的学问。此名词充分显示出西方视人基本上只是心理而非身体的偏见,连圣方济都
8 间划了一道界限,且将自己与高认同。你不断觉出我是这,不是那,于是你又在这与那之间 划分界限,将自己与这认同,而与那分开。 当你说〔我自己〕时,你是在〔你〕与〔非你〕之间划分界限。你答复〔我是谁〕的 问题时,你只是在描述界限以内的东西而已。如果你感到这界限暧昧不明,便产生了所谓的 身份不明的危机。总之,〔你是谁?〕不过是在问:〔你的界限在何处?〕而已。 〔我是谁〕的所有答案,可以说都基于你如何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划分界限。 你所划分的界限,可能是科学性的、神学性或经济方面的,这问题可以答复的很单纯,也可 以变得很复杂,或模模糊糊。不论那一种答复,都必须基于你所划分的界限。 有趣的是,这界限常浮游不定,你可不断重划。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重创内心的疆域, 不断发现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新世界。前文所提到的〔大我意识〕便是重划内心界限最独特 的例子,因为这人的自我扩展到足以与整个宇宙认同的地步,不惜舍弃任何界限,因为他既 自认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已无内外之分,则界限便无立足之地了! 本书的主旨就是反省这种〔大我意识〕或〔无限界〕的大觉。此刻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 一般人在自己心内划分界线的方式。 人们最常认定的界限,即是以自己的有机生命体外的那层皮肤为界,这种自我与非我的 界限,可算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凡在这层皮肤内的,就是〔我〕:外面的,则是〔非我〕。 皮肤外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我〕。例如〔我的〕车子,〔我的〕职业,〔我 的〕房子,〔我的〕家庭;但他们决不是〔我〕,至少无法和我皮肤内的东西相提并论,所 以皮肤界限可以算是人们所公认的我与非我的分界。 皮肤的界限对我来讲,大概最真实、普遍而理所当然的了。人们大概不会有其他界限了 吧?事实不然。除了极少数已有一体经验的人或无药可救的精神病患以外,大多数人还有另 一种界限。除了接受皮肤为自我及非我的界限以外,他们还会在自己有机生命整体内划定一 种更重要的界限。 如果你对这种界限,尚有存疑,让我问你一下:〔你觉得你就是这个身体吗?还是你觉 得你有一个身体?〕大部分的人觉得他们有一个身体,和拥有一部车、一栋房子,没什么差 别。于是,身体好像不是〔我〕,只是〔我的〕。一说是〔我的〕,它便被列入〔我〕与〔非 我〕的界限之外了。人们通常只具体认同自己的有机生命的某一部分而已,他所认定为〔真〕 的〔我〕的那一面,我们有时称为心识、心理,有时称为自我、人格、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的界限好像不能算是构成身心分离的主要原因:但若由心理 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划界的倾向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从身心分立发展到二元思想,终于汇 为西方文明基本的思想模式。即使在本书中,我还是不得不用〔心理-学〕来称这研究人的 整体行为的学问。此名词充分显示出西方视人基本上只是心理而非身体的偏见,连圣方济都
称他的身体为〔可怜的驴子兄弟〕。我们大多数人确作此想:我们只是驾驭着我们的身体, 就好像驾驭一匹驴子一般 人竟然会在身体与心理上划分界限,真是匪夷所思,这决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 岁的成长,一个人的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也愈来愈明显,他对自己的身体有种奇怪的感觉,不 知应把它纳入自我的范畴,还是视它为陌生的外境才对。何处才是它们的界限?一方面,身 体乃是快感的泉源:性爱和佳肴的快感以及日落美景所带来的赏心悦目,都是透过身体而来。 另一方面,身体又是痛苦、折磨、疾病、绝症的温床。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身体是快感的 唯一来源,却又是与父母冲突,产生痛苦的导火线。此外,身体好似专会制造废物、尿床、 排便、喷嚏,搞得父母紧张不已。小孩子实在不懂大人这么爱小题大做。这一切都和身体有 关,我们实在很难和它划清界限。 直到这孩子长大成人,他便开始与自己的驴子兄弟分手,尤其是在自我于非我的界限划 定后,驴子兄弟自然被踢出外界,身体成了一座异域。我们虽然不能说它和身外的世界一样 生疏,但也亲切不到那去。身心分立后,人们便一面倒地与心理认同。他有时真的觉得自己 活在脑袋里,脑壳下好似有个小人儿,在那发号施令。可是,身体却未必服从 总之,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通常都不把整个身体直接包括在内,只取有机生命整体中的 部分为自我。他所认同的乃是脑子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形象相关的理性与情感活动 那才是他的〔自我),身体好似成了托油瓶而已。由此我们找到了另一条人们常有的基本分 界线。当此人能跟自我或自我形象认同时,他便觉得找到了自己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伸缩性很大,即使在自我的心理内,我们还可以 找到另一种界限。个人常为了某种理由,否定心理上的某一面,视它为非我,详细原因,我 们留待后文讨论。这种现象,套句心理学的术语,他疏离了那一部分,或压抑它,或投射出 去。总之,它有意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缩小到自我的某一种习性倾向。。我们称这更加狭隘 的自我形象为(角色)( PERSONA)。它的内涵,我们留待后文详述。当个人只与心理的 某种倾向认同时,其余的心理活动便被视为〔非我〕,成为生疏且令人生畏的异域。他重新 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界限,企图否定他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并且踢出意识之外。我们通常称这 不想要的部分为阴影( SHADOW。这是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分界线。 至此,我们只是客观之处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种种界限,并无意判定那一种界线较对或较 真。基于我们的兼容并蓄的立场,还有一种颇受当代人重视的界限,也是不可忽略的,即(超 人格〕( TRANSPERSONAL)的境界。 所谓超人格,是指个人内心所产生的超乎个人界限的某种认识,例如:第六感这类知觉 超心理学早已接受各种超感觉活动,如心理感应、预知未来、推算前世等,我们还可以把灵 魂出窍、超人格经验、高峰经验等也一并列入。它们有一共同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已 超越了有机生命的皮肤界限以外了。虽然超人格经验与一体意识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仍
9 称他的身体为〔可怜的驴子兄弟〕。我们大多数人确作此想:我们只是驾驭着我们的身体, 就好像驾驭一匹驴子一般。 人竟然会在身体与心理上划分界限,真是匪夷所思,这决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 岁的成长,一个人的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也愈来愈明显,他对自己的身体有种奇怪的感觉,不 知应把它纳入自我的范畴,还是视它为陌生的外境才对。何处才是它们的界限?一方面,身 体乃是快感的泉源:性爱和佳肴的快感以及日落美景所带来的赏心悦目,都是透过身体而来。 另一方面,身体又是痛苦、折磨、疾病、绝症的温床。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身体是快感的 唯一来源,却又是与父母冲突,产生痛苦的导火线。此外,身体好似专会制造废物、尿床、 排便、喷嚏,搞得父母紧张不已。小孩子实在不懂大人这么爱小题大做。这一切都和身体有 关,我们实在很难和它划清界限。 直到这孩子长大成人,他便开始与自己的驴子兄弟分手,尤其是在自我于非我的界限划 定后,驴子兄弟自然被踢出外界,身体成了一座异域。我们虽然不能说它和身外的世界一样 生疏,但也亲切不到那去。身心分立后,人们便一面倒地与心理认同。他有时真的觉得自己 活在脑袋里,脑壳下好似有个小人儿,在那发号施令。可是,身体却未必服从。 总之,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通常都不把整个身体直接包括在内,只取有机生命整体中的 一部分为自我。他所认同的乃是脑子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形象相关的理性与情感活动, 那才是他的〔自我〕,身体好似成了托油瓶而已。由此我们找到了另一条人们常有的基本分 界线。当此人能跟自我或自我形象认同时,他便觉得找到了自己。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伸缩性很大,即使在自我的心理内,我们还可以 找到另一种界限。个人常为了某种理由,否定心理上的某一面,视它为非我,详细原因,我 们留待后文讨论。这种现象,套句心理学的术语,他疏离了那一部分,或压抑它,或投射出 去。总之,它有意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缩小到自我的某一种习性倾向。。我们称这更加狭隘 的自我形象为〔角色〕(PERSONA)。它的内涵,我们留待后文详述。当个人只与心理的 某种倾向认同时,其余的心理活动便被视为〔非我〕,成为生疏且令人生畏的异域。他重新 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界限,企图否定他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并且踢出意识之外。我们通常称这 不想要的部分为阴影(SHADOW)。这是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分界线。 至此,我们只是客观之处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种种界限,并无意判定那一种界线较对或较 真。基于我们的兼容并蓄的立场,还有一种颇受当代人重视的界限,也是不可忽略的,即〔超 人格〕(TRANSPERSONAL)的境界。 所谓超人格,是指个人内心所产生的超乎个人界限的某种认识,例如:第六感这类知觉。 超心理学早已接受各种超感觉活动,如心理感应、预知未来、推算前世等,我们还可以把灵 魂出窍、超人格经验、高峰经验等也一并列入。它们有一共同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已 超越了有机生命的皮肤界限以外了。虽然超人格经验与一体意识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仍
不可混为一谈。在一体意识内,个人是于无所不包的绝对整体认同,而超人格经验,虽已突 破自己生命的皮肤界限,却未必能与绝对的整体认同。也许有些人会对超人格经验持有某种 成见,然而当前已搜罗的种种证据已不容我们否认它的存在。因此我们也应肯定地将它列入 另一种自我界限。 从自我与非我的界限来看,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这不止是理论 上的假设而己,我们可以由自身内观察到事实。我们统称这些层次为意识界。它是如此熟悉 却又极端奥妙。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如彩虹一般,构成一幅意识层次图。这五种主要的层 次在每个人身上虽有枝节上的出入,然而人类最基本的意识层次,大概尽括于此了 我们不妨将这主要的意识层次,排出一个次序来。(见图一)图一列出自我与非我的主 要界限以及相关的意识层次,不同的层次各具不同性质的界限,这些界限向下延伸,直到 体意识)界,便消失了,因为在那终极境界,自我与非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意识层次图标示出人们对(我是谁)的不同认识,愈往表层上推,限定愈加狭隘。在层 次图的底部,人们体验到他与宇宙本是一体,他的自我不只是这个有机生命,而是整个宇宙 造化。在往上一层,个人虽未感到与万物同体,至少已能与自己的有机生命整合为一,他的 自我意识便由宇宙整体缩小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再往表格上推,他的 自我意识更加狭窄了,只肯与他的有机生命的一部分,即心诚(MND)或自我(EGO)认 同。到了最上端,他只能与心识的某一部分认同,而否定他所不想面对的心理活动,将他们 掩埋在”阴影”中。他所认同的那部分心识活动,我们称之为(角色)( PERSONA) 图一:意识层次图 角色 阴影 角色层次 自我 自我层次 _有机生命整体 外界环境 有机生命整体层次 超人格层次 一体意识 宇宙 因此,从宇宙整体到部分宇宙,我们称之为〔有机生命体)的层次:由有机生命整体到 部分生命体,我们称之为(自我)层次:从自我到部分的自我,称之为〔角色〕层次。这是 我们的意识界的主要层次,层次愈浮浅便有愈多面的存在领域被个人推拒到自我之外,于是
10 不可混为一谈。在一体意识内,个人是于无所不包的绝对整体认同,而超人格经验,虽已突 破自己生命的皮肤界限,却未必能与绝对的整体认同。也许有些人会对超人格经验持有某种 成见,然而当前已搜罗的种种证据已不容我们否认它的存在。因此我们也应肯定地将它列入 另一种自我界限。 从自我与非我的界限来看,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这不止是理论 上的假设而已,我们可以由自身内观察到事实。我们统称这些层次为意识界。它是如此熟悉, 却又极端奥妙。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如彩虹一般,构成一幅意识层次图。这五种主要的层 次在每个人身上虽有枝节上的出入,然而人类最基本的意识层次,大概尽括于此了。 我们不妨将这主要的意识层次,排出一个次序来。(见图一)图一列出自我与非我的主 要界限以及相关的意识层次,不同的层次各具不同性质的界限,这些界限向下延伸,直到〔一 体意识〕界,便消失了,因为在那终极境界,自我与非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意识层次图标示出人们对〔我是谁〕的不同认识,愈往表层上推,限定愈加狭隘。在层 次图的底部,人们体验到他与宇宙本是一体,他的自我不只是这个有机生命,而是整个宇宙 造化。在往上一层,个人虽未感到与万物同体,至少已能与自己的有机生命整合为一,他的 自我意识便由宇宙整体缩小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再往表格上推,他的 自我意识更加狭窄了,只肯与他的有机生命的一部分,即心诚(MIND)或自我(EGO)认 同。到了最上端,他只能与心识的某一部分认同,而否定他所不想面对的心理活动,将他们 掩埋在”阴影”中。他所认同的那部分心识活动,我们称之为〔角色〕(PERSONA) 图一:意识层次图 角色 阴影 角色层次 自我 身体 自我层次 有机生命整体 外界环境 有机生命整体层次 超人格层次 一体意识 宇宙 因此,从宇宙整体到部分宇宙,我们称之为〔有机生命体〕的层次:由有机生命整体到 部分生命体,我们称之为〔自我〕层次:从自我到部分的自我,称之为〔角色〕层次。这是 我们的意识界的主要层次,层次愈浮浅便有愈多面的存在领域被个人推拒到自我之外,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