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做那翱翔的雄鹰吧!有高远的蓝天等待你去征服;做那奔驰的骏马吧!有 辽阔的草原等待你去驰骋。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里就是蓝天,这里就 是草原! 答题时请注意:1.本试卷共八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总分 (四) 得分评卷人 第一部分 基础能力——认真想,仔细做(17分) 1.请根据原文将诗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吟应觉月光寒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4分) ①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叹的名句是: ②古往今来,月亮是最能触发诗人写作灵感的,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月亮” 有关的完整诗句: 3.①请用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2分) ②名著阅读。(4分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 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 罗汉!身体无干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 在名著中这个人 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 故事(课本中学过的不可以)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做那翱翔的雄鹰吧!有高远的蓝天等待你去征服;做那奔驰的骏马吧!有 辽阔的草原等待你去驰骋。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里就是蓝天,这里就 是草原! 答题时请注意:1.本试卷共八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第一部分 基础能力——认真想,仔细做(17 分) 1.请根据原文将诗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 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 。 ② ,夜吟应觉月光寒。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4 分) ①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叹的名句是: , 。 ②古往今来,月亮是最能触发诗人写作灵感的,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月亮” 有关的完整诗句: , 。 3. ①请用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 50 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著阅读。(4 分) 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 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 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 A 的姓名是 ;在名著中这个人 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 A 的另一个 故事(课本中学过的不可以): 得分 评卷人
③认真观察名叫《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3分) 爷爷赶集肩上挑 儿子赶集点鼠标 跑 探究结果:(1) (2) (3) ④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 化生活水平。②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 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③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 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得分评卷人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不急不躁,冷静应对(5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11题。(15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文章的作者是儒家集大成者 你还学过他的《 》。(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尔: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③认真观察名叫《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3 分) 探究结果:(1) (2) (3) ④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 化生活水平。②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 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③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 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不急不躁,冷静应对(53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11 题 。(15 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 ,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文章的作者是儒家集大成者 ,你还学过他的《 》。(1 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答: , 。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2 分) (1)蹴尔..而与之 蹴.尔.: 得分 评卷人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本文多处使用对比论证,请举例说明。(2分) 0.你认为文中的那句话你最喜欢,请写出理由。(2分) 句子: 理由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作者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举一个例子。(3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6题。(13分)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干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 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 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 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 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 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 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岀现了第-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 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 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 。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答: 。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 分)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9.本文多处使用对比论证,请举例说明。(2 分) 答: 10.你认为文中的那句话你最喜欢,请写出理由。(2 分) 句子: 理由: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作者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举一个例子。(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一 16 题。(13 分)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 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 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 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 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20 倍,当时 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 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 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 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 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得分 评卷人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 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ˉ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 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 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岀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 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 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 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 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 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 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 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02年第3期,有改动) 1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2分) 13.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2分) 14.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2分) 5.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6.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 述理由。(4分)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9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够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 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3 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 6500 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 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 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 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 4000 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 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 200 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 1 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 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 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 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 ....,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 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02 年第 3 期,有改动) 1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2 分) 13.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2 分) 14.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2 分) 15.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 分) 16.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 述理由。(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一 19 题。(9 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够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 得分 评卷人
形成和谐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 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 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 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 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干尺,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 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 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貝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 ,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 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 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未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 大干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 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 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 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 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 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8.第③段是怎样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的?(3分) 19.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回答为什么“容人之短”和“容人之过”是做到“宽容”的关键。(4 分) 第⑤段: 第⑥段 得分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16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形成和谐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 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 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 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 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尺,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 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 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 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 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 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未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 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 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 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 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 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 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 18.第③段是怎样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的?(3 分) 答: 。 19.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回答为什么“容人之短”和“容人之过”是做到“宽容”的关键。(4 分) 第⑤段: 。 第⑥段: 。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 一 25 题。(16 分)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上初中时,学校毎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 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 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闫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 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 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堂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 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晩上 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 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 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 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岀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干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 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 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 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 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 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堂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 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 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 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 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 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 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
得分评卷人 第一部分 平阔的础能邡大把恸衠蟪前餚缧做(15分) 1.怿庸詩怂葓3父亲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晩 3火人你华权要果时 2戥每次嶛墅回喇都嚨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 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叹的名句是: 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 是与我样校行的路启是最能触发诗人写作灵感的,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月亮” 有关的完整诗句: 帮甭我续烻蘋直我歪期辔自赉夜了:輛沔地寮伻的快牙*—-万 籁俱寂,抑或虫呜蛙叫,都有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④郝阂痞,哭把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 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选自沈阳由秤海盗跗男撄γ淅63年月阌真 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20.小递遊孬孓出首蛘钩?请用简洁的谩段椰A的姆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 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干A的另一个故事(课木中学讨的 1.你如何理解“谁与我同行”?(2分) 22.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3.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24.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5.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3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 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 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 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 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选自沈阳出版社《海盗般的男孩》2003 年 4 月版) 20.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21.你如何理解“谁与我同行”?(2 分)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做那翱翔的雄鹰吧!有高远的蓝天等待你去征服。做那奔驰的骏马吧!有 辽阔的草原等待你去驰骋。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里就是蓝天,这里就 是草原! 答题时请注意:1.本试卷共八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三 总分 第一部分 基础能力——认真想,仔细做(15 分) 1.请根据原文将诗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 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 。 ② ,夜吟应觉月光寒。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13 分) ①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叹的名句是: , 。 ②古往今来,月亮是最能触发诗人写作灵感的,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月亮” 有关的完整诗句: , 。 ③请用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一段完整的话。(不低于 50 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名著阅读。(4 分) 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 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 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 A 的姓名是 ;在名著中这个人 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 A 的另一个故事(课本中学过的 不可以): 得分 评卷人 22.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23.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24.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25.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3 分)
得分评卷人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写作能力—多写多练,下笔如有神 26.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 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 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叙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第三部分 写作(50 分) 写作能力——多写多练,下笔如有神 26.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 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 贤荐能是一朵花 …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叙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得分 评卷人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①夜泊秦淮近酒家。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2、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示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9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8 页) 600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①夜泊秦淮近酒家。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2、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示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
五处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山居秋 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 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宿建 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商 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陶渊明《归 园田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①示例:1、北风呼啸,黄沙漫天,今日 的大漠已不复往日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啊,我何时才能见到我心驰神 往的戈壁滩呢?2、眼前沙漠浩瀚无边,城墙上烽烟升起,一轮红日向西坠落,不由使人想起王 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夕阳的斜晖照耀在空旷辽阔的草原上,蒙古包里的炊烟 袅袅,使人心旷神怡,使人不由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这次去沙漠,真是令我 大开眼界,夕阳西下,远远望去,一缕缕炊烟袅袅的飘向天空,十分壮观,这不禁让我想起“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5、北方的边塞风光,天地开阔,鸿雁飞翔,一直是我魂牵梦 绕的地方,今年我来到这里,我终于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色。6、隔壁 荒漠上,在黄河落日的映衬下,一缕狼烟升起,给雄浑的大漠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正是“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浩瀚的沙海,一望无际,一股狼烟直冲苍穹,九曲黄河在落日的 映照下,显得更加壮美。此时耳边自然响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8、在浩瀚无 际的沙漠中,目睹着一股浓烟,孤然直立,在远入天际的长河尽头:如镶金般的落日徐徐而降。 面对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谁能不为之震撼呢?9、我向往塞外,“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雄伟壮丽之景,希望我能够在假期如偿所愿,能够欣赏到我向往的 美景。10、浩瀚无际的沙漠中孤然的升起一股浓烟,在远方无际的尽头,如镶金的落日徐徐而 降,轮廓鲜明,不禁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在苍茫的大漠中,沙丘如海浪 般,波澜壮阔,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挂在湛蓝的天边,不由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水浒》或《水浒传》:鲁智深或鲁达;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人物故事示例:火烧瓦官寺、 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人物故事符合原著即可得分。) ③示例:(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 便利。(共3分,每条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④1、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2、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 第二部分 4、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蹴尔:踩踏食物的样子。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7、这两样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去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8、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 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意思对即可)例:文天祥,不受高官厚禄的诱 惑,宁死不降元,舍生取义。(其它也可 10、略。11.例:第一段,义与不义的对比:第三段,“向”与“今”的不同做法对比等 二)12.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 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评分标准:能答对其中一个即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0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8 页) 五处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山居秋 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 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宿建 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商 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陶渊明《归 园田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 ①示例:1、北风呼啸,黄沙漫天,今日 的大漠已不复往日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啊,我何时才能见到我心驰神 往的戈壁滩呢?2、眼前沙漠浩瀚无边,城墙上烽烟升起,一轮红日向西坠落,不由使人想起王 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夕阳的斜晖照耀在空旷辽阔的草原上,蒙古包里的炊烟 袅袅,使人心旷神怡,使人不由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这次去沙漠,真是令我 大开眼界,夕阳西下,远远望去,一缕缕炊烟袅袅的飘向天空,十分壮观,这不禁让我想起“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5、北方的边塞风光,天地开阔,鸿雁飞翔,一直是我魂牵梦 绕的地方,今年我来到这里,我终于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色。6、隔壁 荒漠上,在黄河落日的映衬下,一缕狼烟升起,给雄浑的大漠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正是“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浩瀚的沙海,一望无际,一股狼烟直冲苍穹,九曲黄河在落日的 映照下,显得更加壮美。此时耳边自然响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8、在浩瀚无 际的沙漠中,目睹着一股浓烟,孤然直立,在远入天际的长河尽头;如镶金般的落日徐徐而降。 面对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谁能不为之震撼呢?9、我向往塞外,“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雄伟壮丽之景,希望我能够在假期如偿所愿,能够欣赏到我向往的 美景。10、浩瀚无际的沙漠中孤然的升起一股浓烟,在远方无际的尽头,如镶金的落日徐徐而 降,轮廓鲜明,不禁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在苍茫的大漠中,沙丘如海浪 一般,波澜壮阔,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挂在湛蓝的天边,不由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水浒》或《水浒传》;鲁智深或鲁达;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人物故事示例:火烧瓦官寺、 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人物故事符合原著即可得分。) ③示例:(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 便利。(共 3 分,每条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④1、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2、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 第二部分 4、孟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蹴尔..:踩踏食物的样子。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7、这两样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去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8、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9、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 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意思对即可)例:文天祥,不受高官厚禄的诱 惑,宁死不降元,舍生取义。(其它也可) 10、略。11.例:第一段,义与不义的对比;第三段,“向”与“今”的不同做法对比等。 (二) 12. 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 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评分标准:能答对其中一个即